学院北区: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街12号 邮政编码:100102
学院南区:北京市1251信箱(京开高速路过永定河桥800米路东) 邮政编码:102602
咨询电话:64709690、64720730、64720773、69215539、69212740
咨询QQ:、、
网 址:http://www.***.cn点击橘色“高职招生”
第十一条 乘车路线北校区:朝阳区花家地街19号(望京医院对面);(1)望京医院站:乘404、416、420、445、536、656、657、677、682、701、707、983支、运通101、运通104、运通107;(2)京顺路丽都饭店站:乘359、401、403、408、641、915、916空、918、918支、923、935、936支、936区间、942、970、980、987;(3)花家地北里站:乘131、361、470、471、627、944路;(4)花家地南里站:975;(5)花家地西里站:130、132、538、696、运通110;南校区:京开高速路过永定河桥800米路东;乘坐943、849、828路(永定门长途汽车站——学院门口)
第十二条 本章程由我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学院简介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原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是经市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市教委举办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于1979年创建,1982年开始举办高等学历教育,1999年开始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2006年5月整体转制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还具有举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外国留学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等办学资质。
学院设有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信息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外语系和基础部等高职教育院系,设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德诺浩汽车人才培训学院以及教育督导室、教务处、学生工作办公室、科研处、高职教育研究所等教学科研管理部门及职能机构;开设23个招生专业及方向,其中,会计、国际商务专业为国家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551人,其中专任教师18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60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教师116人。现有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一批教师成为北京市教学名师、职教名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目前,高职在校生3600余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近1000人,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等年9000人次左右,留学生教育年培训1000人次左右。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总占地1289亩。建筑面积133077.24平方米,拥有与学院教育教学体系相配套的教学及生活设施,环境精细优美,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和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办学理念清晰。学院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总结办学经验,凝炼了“厚德强技,慎思笃行”的办学理念,以此提升师生的职业理想,规范教育行为,引导学生厚德强技、创新创业。
管理严格规范。坚持以人文本、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学生工作体系,组建敬业、奉献、务实、高效学生管理队伍。
招生专业热门。面向首都现代服务业,科学设置招生专业。几年来所开设专业均在北京市招生好的前20个专业之列,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历年来均超额完生计划。
毕业学生走俏。自2001年首届毕业生以来,学院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名列北京同等院校的前列,且就业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发展目标明确。学院的办学宗旨是:立足北京,面向企业,服务社会,培养适应首都现代服务业需要的“懂经济、会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努力建设全国知名的经济管理类高等职业院校。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原工商管理系)创建于1982年,是学院建系早、规模大的教学院系,是承担原国家经贸委工商管理干部培训“千户计划”的骨干单位之一。现开设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网络营销方向)四个专业,其中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和经营管理模拟室,以及北京58同城、浪潮集团、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北京珀丽酒店等校外实训基地。
管理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2008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北京市创新团队,2013年北京市优秀团队。现有专职教师3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总数95%,北京市职教名师1名,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北京市“英才计划”2人。现任教师全部毕业于国内重点大学,近年来引入英国、加拿大、香港等国际教育背景的教师,开设一批新型服务和技术领域课程,外聘47位市属国企高管兼职教授。
管理学院的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紧密对接,采用“三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企业管理素质,设专人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负责就业工作。毕业生取得毕业证书同时可获得人力资源师、营销师、电子商务师、旅游英语等级证等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技能证书。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为98%,毕业生就业于广大银行、市政工程公司、首汽集团、华远国际旅游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一线经营管理岗位,不少学生已经成长为中高层管理人员。
管理学院近年来承担了多项政府重要科研项目,科研水平为职业院校之翘楚。其中,北京市重点调研课题“北京市属国有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问题研究”,获得来自中央政策研究室、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科院等单位专家的高度肯定,被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采纳;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管理类青年项目“移动产业内容服务采纳与市场扩散研究”(全国1000多所高职院校中,仅有5所院校获准立项)、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技能导向的情境体验培训模式设计与实施”、北京市经信委委托课题“北京市工业物流状况调研”等研究工作。
主编工商管理干部系列培训教材、高职高专教材规划教材4套,分别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网络商务技能》等教材获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
每年承担企业干部培训、企业咨询和产业规划等社会服务多项,教学团队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经验,管理学院是企业管理者的“摇篮”,是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基地。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一、专业简介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和学院重点专业,也是学院建立早、影响广的专业,依托原国家经贸委工商管理干部培训的优势,探索出“从问题出发,从对象出发”的管理类教学模式,根据用人单位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完备的教学设施,培养学生扎实的通用管理能力,适应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经毕业生追踪调查,企业反映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良好、适应性强、动手能力突出、发展空间大。近三年,本专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就业对口率达到90%以上。目前,10届工商企业管理高职毕业生分布在全市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乡村干部、事业单位,许多学生已成为中高级主管和干部。
二、培养目标
面向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现代服务业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的人才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综合素养,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企业基层运营管理和经营决策的技能和方法,胜任现代服务业企业基层管理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开设课程
主要开设商务文书与办公技能、管理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团队建设与管理、人才招聘与测评、绩效管理与员工激励、公共关系实务、管理沟通、市场营销实务、客户关系管理、企业采购实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主干课程,和经营管理模拟、ERP原理与实践等实践类课程以及商务礼仪、中小企业创业、管理新视野、国学精粹赏析等专业拓展课程。
四、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在学历、职称、年龄、双师素质等方面结构优异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其中正教授1名、副教授2名、博士2名、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名,系2008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北京市优秀创新团队,2013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具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以及企业咨询、策划、培训等社会服务能力。
五、实训条件
学院建有工商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室,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浪潮集团、58同城等多个企业签约合作,建有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供学生短期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
六、资格证书和毕业生去向
专业教学和实践注重通用管理素质和职业岗位技能双重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可获取通用管理能力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客户管理管理师、物流管理师等相关岗位技能证书,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未来岗位迁移和上升的空间较大。
毕业生主要可就业于企事业单位的商务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客户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等经营管理岗位。
电子商务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电子商务管理的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使学生成为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和各类通讯技术,从事商业经营和管理的高端技能型商务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商务基础、电子商务实务、网络营销、商务网页制作、商务平台运行与维护、电子交易与支付、网店制作与装修、电子商务项目管理、ERP原理与实践、物流与供应链等。
毕业生就业于各大门户网站、商业网站、工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部门,经营管理部门和客户服务部门,从事商务网站、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营、推广、维护与管理,以及物流、金融等行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和管理工作。
会计学院
会计学院创建于1983年,设有会计教研室、税务教研室。现已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实际操作能力强、具有较高社会美誉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9人,博士4人。具有双师资格教师10人,高级会计师2人,注册会计师资格7人,资产评估师资格2人,注册税务师资格2人,8人被本市大型企业集团或公司聘为财务顾问,1人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2人获得市级优秀教师称号,4人被评为市青年骨干教师。有4人次获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第一名。
2001年会计专业被评为国家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会计教学团队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首批高职教学教改创新团队,2009年会计专业在学院首批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专业评选中荣获第一名,税务专业2010年在学院第二批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遴选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通过立项。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教材被评为2009年北京市精品教材;《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被评为2006年北京市精品课程;《纳税实务》被评为2004年北京市精品课程;《纳税实务教程》和《财务会计操作实务》被认定为2005年北京市精品教材;《国税报税实务》被评为2009年北京市精品课程;《会计英语》被评为2007年精品教材,《纳税调整与申报》被评为2007年北京市精品立项教材;《国税报税实务》被评为2009年北京市精品教材重点立项项目。《税务代理实务》、《税收征收管理及案例分析》等四本教材被认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会计英语》、《投资业务核算》、《会计综合轮岗实训》、《纳税模拟》、《税务代理实务》等六门教材被认定为国家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会计学院已为首都经济建设输送高职高专高端技能型毕业生3000多人,现有在校生708名。由于能力得到了培养,会计、税务专业的毕业生非常抢手,供不应求,大量的企事业单位来我院要人,就业率保持在98.5%以上,且基本上是专业就业。学生就业不久成长为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助理、税务申报、ERP系统操作、出纳等岗位的骨干力量,大量毕业生已经成长为部门经理、CFO,甚至企业负责人。许多进入到国企、民企、股份公司甚至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知名银行等主要专业岗位的毕业生,待遇非常优厚。
由于学生的优异表现,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用人单位(如北京医药股份公司、用友集团、首汽集团、昆仑华勤会计师事务所等)年年要人、届届要人的情况。学生在校期间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学术活动精彩纷呈,社会实践平台广阔,职场能力备受锤炼,年年举办会计知识竞赛,届届参加全国及北京市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用友全国沙盘大赛并荣获奖项,除了有多名毕业生被用友集团公司聘用之外,另有一批学生进入用友大客户(央企)单位及其全国100万客户单位就职。
会计学院拥有设备精良的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VBSE综合型全景仿真实训室、ERP综合实验室、财税一体化实训室和多家校外实习基地,先后与用友集团、首汽集团、金蝶集团、北京外企服务总公司、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信诚税务事务所、北京昆仑华勤会计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松下彩色显象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标准通汇财会咨询有限公司等近百家企业建立了实训合作关系,为学生专业实训、实习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场所。
会计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从事出纳、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会计报表编制、财务软件应用、统计、审计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业工作。是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专业服务社会资助专业,也是学院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每年专业建设经费数百万元,是中央财政发展建设200万元资金支持的重点专业,北京市创新团队,一贯秉承“为学生创造价值”的理念。
主要专业课程:会计职业认知、出纳实务、重点业务会计核算(投融资、供产销、生产成本)、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会计实务模拟、分税种报税实务(国税、地税、所得税)、财务管理实务、ERP与财务软件操作、EXCEL在财务会计中应用,会计英语、审计实务等。
毕业生可在各企业、事业、机关团体、金融机构、市场中介机构、涉外企业的基层财会、审计等单位从事会计及其他相关的工作。
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创建于1990年,目前有金融与证券、金融与证券(证券方向)、国际商务、国际商务(货运代理方向)等四个专业和方向,金融与证券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均为我院重点建设专业。为适应北京市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的需要,实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金融学院金融与证券专业(证券方向)与南京证券、银泰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深度的合作与联合办学,形成了校企合作“冠名班”、“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构建了学校和金融企业共同育人的办学特色。其中金融与证券专业近年来一直是招生热门专业,国际商务专业是北京市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示范性专业建设项目。与金融学院合作的企业实力雄厚,企业兼职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生就业渠道通畅、就业岗位社会需求量大。
金融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双师型”结构的师资队伍,现有校内专职教师18人,专职教师中绝大部分来自全国名牌大学,95%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正教授三人,副教授六人。北京市市级名师2名。北京市市级师德先进个人3人。近年来,金融学院教师在国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及文章,出版了多种学术著作,独立或参与承担了国家级、市级和院级科研课题多项,许多科研成果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团队分别在2007、2008年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优秀教学团队和职业院校创新团队“双称号”,2012年又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
金融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注重实践、实训和校外实习的组织和安排。金融学院拥有完备的校内实训条件和设施,已经建成了1个证券综合实训中心、1个银行现代综合柜员实训中心、1个国际商务综合模拟实训室以及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在多家金融机构进行岗前培训和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金融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化塑造和培养,实行“职业化教育、员工化管理”的学生管理机制,近三年来,学生的就业率均高达95%以上。
近五年来金融学院为浦发银行、广发银行、长江证券、南京证券等多家北京市金融和外贸机构输送和培养了数百名技能型专业人才,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广泛好评。
金融与证券
本专业以工学结合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就业为导向,以双师团队为依托,具有鲜明的职业化人才培养特征。采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职业标准相统一的“课、证、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优秀专职教师+优秀行业兼职教师”的专业教学团队,全面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 熟练掌握银行、证券与期货交易、保险业务的高端技能型金融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金融学基础、会计学基础、国际汇兑实务、金融英语、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与发行、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商业银行业务、商业银行柜台运营实务、金融法规与案例、保险营销实务、个人理财、期货交易实务、理财计算技能等。
毕业生从业方向:面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商业银行柜员、大堂经理、证券投资与经纪、保险业务经纪、客户开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国际商务
国际商务专业创办于1989年,1999年被北京市教委批准开办高职教育,2002年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被确立为北京市高职示范专业建设项目,2012年成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
我院“国际商务专业”主要为中小型涉外类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创新能力、诚信品质和较强学习能力,掌握国际商务工作的基本政策、法律和国际惯例,熟悉国际商务中进出口业务基本环节,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能胜任国际商务单证缮制、进出口业务处理、进出口货物报关,能协助主管领导处理各种国际业务的基础工作和商务机构的行政事务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商务人才。
国际商务专业依托“优秀专职教师+优秀行业兼职教师”的专业教学团队,采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工作岗位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标准及执业资格证考试内容衔接的“课证融合、证岗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并推行“双证书制度”。目前,本专业已被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授予的“全国国际商务单证考试机构”和“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考试机构”;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分会和中国国际商会商业行业分会授予的“国际贸易职业资质认定培训考试机构”,学生可在本校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国际商务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出口业务操作、进口业务操作、国际商务单证操作、商贸英语、外贸函电、商务英语视听说、外贸业务综合实训、国际商法与案例、外汇交易实务、办公自动化等课程。
毕业生从业方向及岗位:在涉外类企业从事与进出口业务相关的工作,具体岗位包括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与商务助理等。
国际商务(货代)
国际商务专业(货运代理方向)主要为物流企业与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创新能力、诚信品质和较强学习能力,掌握国际商务工作的基本政策、法律和国际惯例及物流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物流实际操作能力、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能够在物流企业、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专业报关与报检企业、船务代理公司从事仓储管理、货代、报关、单证、租船订舱、办公室文员等业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该专业依托“优秀专职教师+优秀行业兼职教师”的专业教学团队,采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工作岗位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标准及执业资格证考试内容衔接的“课证融合、证岗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并推行“双证书制度”。目前,该专业是中国国际货代协会与教育部高教培训中心成立的“国际货运代理职业教育与职业发展集团”的国际货运代理人才培养基地、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创新基地、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试验基地。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代理实务》、《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代理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函电》、《报关业务操作》、《报检业务操作》、《国际货运代理综合实训》、《仓储管理与技术》、《办公自动化》等课程。
毕业生从业方向及岗位:在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专业报关报检企业、国际船运公司、外经贸企业从事货代员、报检员、单证员、跟单员及办公室文员等工作。
外国语言系
外语系始建于1988年,是学院早成立的系部之一。设有商务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公共英语两个教研室。承担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和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任务。拥有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语音实验室、并建有校园网语言学科平台、同声传译、以及商务模拟学习中心。实训室设备先进,条件完善,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以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外国语言系共有专职教师20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0人、助教3人、外籍教师1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14人,具备“双师”素质的有6人;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全部教师拥有“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资格证书”资格证书,2位教师同时还拥有“国际剑桥商务英语(BEC)口试考官”资格证书,6位教师拥有“全国国际商务英语(CNBEC)口试考官”资格证书,3位教师拥有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培训师资格证书,1位教师拥有国家对外汉语教师高级资格证书。1位教师荣获北京市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英语组三等奖,1位教师荣获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1位教师荣获第三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及电子教案大赛三等奖。外语系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年富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外国语言系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市级、院级教学教改等科研项目,出版教材20多本,专著30多部,发表教学改革论文和其他论文80余篇。其中《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为北京市级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系列教材(4本)为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实用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剑桥商务英语》、《英语报刊选读》、《实用英语语法》、《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为院级精品课程。
外国语言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模块化教学为内容、实用、够用为原则、实践教学为形式、网络化教学为手段、课证一体化为特色、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的毕业生语言功底扎实,商务知识和技能精通,得到了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100%、100%、98%。
商务英语专业
就业方向: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既具备英语语言技能,又掌握一定的商务知识与技能,可到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商务机构从事文秘、行政助理或初级翻译工作;外贸公司从事国际商务的基本业务操作(如单证制作、办理进出口商检、进出口报关等),教育机构承担英语教学助理工作;国际和国内旅游公司担任与商务活动有关的英语导游。
特色系列课程:英语语言技能课程:综合英语、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写作等;商务英语技能课程:旅游英语、贸易英语、会展英语、文秘英语、剑桥商务英语、外贸函电等;以及体现职业特色的课程:商务秘书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行政管理实务、商务谈判、中英文速录等。此外还有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以及与实习、实训、就业相关的综合英语实训、商务模拟实训等辅修课程。
专业相关证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证书(CNBEC)、LCCIEB文秘证书、饭店英语等级证书、翻译类证书。
信息学院
信息学院原名信息工程系,创立于1993年。自建系以来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先后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幸星教育科技公司、北京北视英特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紧跟行业及市场发展趋势,培养行业及市场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方向)和计算机信息管理三个专业,形成了网络运维、信息管理与多媒体信息处理相互依托的专业布局,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各种需求。
信息学院坚持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一线需求融入到教学实践中,组建了拥有先进实训设备的校内实训基地,包括:网络技术综合实训基地、数字媒体实训基地及信息管理实训基地等。
信息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副教授7人。部分教师长期在百度等大企业兼职,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信息学院教师素质高、能力强,3名教师获得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信息学院重视科研工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1998年以来共完成各类科研成果200余项,其中论文80余项,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文章20余篇;参加并完成省部级、企业研究等各类课题、软件开发60余项;编写教材30余部,北京市精品教材2部;信息学院的教师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已建成市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网络课程建设20门。
信息学院注重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连续达到95%以上。历届毕业生就职于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视英特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扶贫基金会、捷成世纪媒体科技公司、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四季青农工商总公司等单位。
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基本的艺术设计理论和较强的数字媒体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和影视及动画设计制作能力,适应广告设计、建筑效果图绘制、室内设计、影视后期制作、数字特技制作、流媒体技术等领域需求的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美术基础、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和设计、平面设计、非线性编辑技术、多媒体制作、数字特效技术、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平面排版、流媒体技术等。
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各类媒体公司等从事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数字节目制作、媒资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管理)
本专业主要面向信息系统集成、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开发与维护、IT产品销售与服务的企业,以及一般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部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具备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网络应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数据库的构建与管理、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故障诊断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综合布线、网络系统集成、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网络攻防技术、Java语言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与开发、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管理与维护、服务器部署与管理、网站开发综合实训等。
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及有关信息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网络平台的构建、网站建设和维护等工作。
计算机信息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具有基本的英语阅读能力、有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可以参与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能熟练使用信息系统并进行管理维护、会使用网页制作工具进行网站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工商企业管理学、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调查与预测、信息管理系统、IT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学、SQL数据库、WEB站点设计与信息发布、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网络工程布线、网络安全、VisualBasic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多媒体技术、ASP编程等。
毕业生可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教育、技术与行政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和应用等工作。
工程技术学院
工程技术学院(原珠宝与工程系和机械电子系)创建于1980年,是我院建校以来早的教学系部之一。开设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工程造价、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管理方向)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移动通信方向)五个专业,其中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专业是我院重点和特色专业。
工程技术学院具有完善的教学实验和实训设施,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能满足开设专业工作岗位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的需要。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专业拥有自己的“珠宝实训楼”,拥有宝石鉴定实训室、宝玉石加工实训室、岩矿实训室、钻石分级实训室和美术实训室等。宝玉石鉴定仪器和设备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进行建设,具有对外宝玉石鉴定的资质。
工程造价专业有独立的“工程造价实训楼”设有建筑测量技术实训室、沙盘模拟实训室、计算机编制工程造价实训室(配备完整的广联达造价正版软件)和建筑材料展示室等。能满足学生实验及技能训练的需要。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移动通信方向)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方向)专业拥有“电子实训楼”,有智能楼宇管理实训室、PLC与单片机应用技术综合实训室、电工电子实验室、数字电视实训室、EDA综合实训室、电子信息综合实训室、电子技术及高频实验室、电子工艺实训室、PCB制版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网联网综合实训室、移动通讯综合实训室。
机电一体化专业新建成了机电维修综合实训基地有独立的实训基地,拥有机电控制技术实训室、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室、机械技术实验室1、机械技术实验室2、液压与气动实训室、数控技术实训室、测绘室、维修室、拆装室、预检室、焊接室。
工程技术学院具有一支年富力强、思想活跃、掌握现代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青年师资队伍,95%的教师具有中高级职称,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18人,多数教师具有“双师”证书。
工程技术学院主动适应北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每年进行区域和行业专门人才需求预测和职业岗位要求分析,人才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明确具体。同时还与北京国华商场、华夏典当行、广联达公司、北京第一机床厂、北京七一八友谊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常年校外实践基地,与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确保了共同开发课程、校外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
工程技术学坚持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并获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编写专著、教材10余部,获得国家、北京市和学院科技成果奖30余项,院级精品课程2门,网络课程10余门,其中有1本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学生组队参加全国科技大赛获得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北京市一等奖1次。2011年11月,由四名学生组成的“smile之队”在2011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中再次荣获全国一等奖。
工程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2013年工程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签约率是94.74%。
工程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人才为目标,坚持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敬业创业精神的培养。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努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时,可同时拿到毕业证书与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毕业生能从事生产、指挥生产、动手能力强、好用、管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华夏典当订单班)
本专业为学院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培养适应珠宝首饰行业鉴定、加工、品牌策划、经营管理等一线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掌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备宝玉石鉴定、贵金属首饰鉴定、宝玉石加工及珠宝首饰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玉石文化与传播、岩石矿物识别、宝玉石基础、宝玉石鉴定仪器与方法、宝玉石鉴定、钻石鉴定与分级、首饰贵金属检验、宝石琢型设计与加工、玉石雕刻技法、珠宝首饰设计与加工、珠宝市场营销、珠宝市场调研与实务。
就业方向:面向珠宝首饰零售企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属珠宝玉石检测中心(站)、珠宝首饰生产企业、典当行、拍卖行、海关、银行等从事珠宝首饰营销、管理、鉴定、检验、配石、评估、相关事务管理等工作。主要就业单位:菜百股份有限公司、国华商场、周大福集团、七彩云南、华夏典当行等。
工程造价
本专业面向建筑行业,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工程造价理论和相关的建筑、管理、财务知识,熟练掌握招投标、编制审核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外语等工具,能从事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工程管理公司、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及各类事业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建筑CAD、结构工程识图、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结算、安装工程识图与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招投标、建筑工程估算与概算、建筑工程决算、建筑工程定额与清单计价、安装工程定额与清单计价、装饰工程定额与清单计价、工程造价管理、工程测量等。
毕业生主要从事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建设工程公司、工程咨询公司、建筑施工单位、设计院、会计师事务所、工程监理等单位的造价及造价管理工作,以及从事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技术经济、咨询、评估、项目管理等经济技术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移动通信)
本专业主要面向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厂商、移动终端售后服务中心等电子信息一线企业,培养在移动通信相关领域从业的综合职业能力,较系统地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知识。能够从事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生产、测试、检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电路分析基础、单片机C编程、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数字电子技术实践、现代电子线路、电子线路CAD、EDA技术、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电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数字与数据通信和手机维修技术入门与实践、传感器技术等。
毕业生可从事通信终端设备的生产、调试、测试与维修工作;从事通信运营商运行通信设备维护工作;从事通信设备售后技术支持工作。月薪在2500~5000元左右。按照15%比例,大三毕业生可报考本校对口高校(北京联合大学)相关专业,通过考试后,可继续接受本科教育。我专业每年专升本的录取率为100%。
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
本专业针对新兴物联网产业高速发展的难得机遇以及目前人才紧缺的状况,利用国家及北京市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这个平台,培养掌握传感器、RFID射频、无线传感网、局域网等物联网产业技术,从事物联网设备操作与维护、系统集成,物联网终端产品生产制造、设计与技术管理,物联网工程项目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电子工艺、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物联网技术导论、工程图识别与绘制、RFID系统安装与调试、无线传感器网络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与PLC、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移动通信、嵌入式系统等。
毕业生可在物联网设备研发助理、物联网感知层与传输层产品的生产、制造与测试,物联网设备的安装、调试、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电产品生产制造行业(企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知识,具备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营销和初步开发等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相关机电产品和设备的生产、应用、管理等第一线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机电制图及CAD、机电设备微机控制基础、机械制造基础、低压供配电基础、电子电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系统组调、机电设备电气控制、生产设备PLC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制作、典型设备的操作与运用、自动生产线的组装调试、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机电产品销售与服务等。
主要就业岗位:本专业可从事机电设备及机电产品生产线的操作、调试、产品检测、技术支持与维修工作;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营销及设备管理等工作;从事机电设备售后技术支持工作。
就业情况
2007—2013历年就业率
年份毕业生数就业率同类院校排名....87大于95%.32大于95%.22大于96%.01大于97%
2006—2013年毕业生就业去向
年份升本村官士官(参军)出国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其它企业其它20077.10%4.10%-0.20%0.10%2.30%10.60%4%70.40%1.20%20084.30%2.90%0.20%0.20%0.10%1.70%8.20%3.50%74.30%4.60%20097.60%1.50%0.20%0.10%-2.40%10.30%1.20%55.30%21.40%20107.20%1.10%0.20%1.70%0.20%1.80%12.60%1.70%51.30%22.20%20116.80%1.70%-1.40%-2.60%12.80%3.30%77.850.30%20125.00%1.40%-1.20%-1.40%12.50%2.10%72.50%3.00%20135.45%0.53%0.26%0.62%0.09%0.79%11.16%1.67%64.76%14.67%
学生奖励及资助设立情况
2014年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单考单招学院地址及联系方式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