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制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校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工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设有工会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公共管理系、法学系、经济管理系、劳动关系系、安全工程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外语教学部、干部培训学院和学院等教学单位。
学校本科专业设有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安全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方向)、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形成了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社会工作、安全工程等专业组成的特色专业群。2012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我校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授权专业学位类别为公共管理硕士(MPA),并于2013年起正式招生。我校的公共管理专业硕士设置两个方向:劳动关系和工会工作。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6093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4603人,高职学生1490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475人,其中专任教师254人,专任教师教授28人、副教授7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根据教学的需要,常年聘请其他普通高校的知名学者以及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学校注重特色学科专业建设,讲求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着力规范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探索把握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努力为社会培养劳动关系和工会等领域所需要的,品德优良、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建校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社会各界培养了数万名毕业生。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校将秉承勤奋进取、严谨求实的历史传统,践行“刚健创新、和而不同”的校训,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学科专业完整、特色鲜明、管理规范、质量一流的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地点与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及河北涿州市的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630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图书馆、礼堂、学生活动中心、体育场、游泳场、大学生公寓、培训大厦、电教中心、语音室以及与专业配套的实验室等各类办学设施。校园计算机网络覆盖北京和涿州两校区所有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及学生宿舍。作为中国工会图书资料信息情报中心,图书馆现有藏书70万册,为学校师生及全国工会组织提供教学研究及信息情报服务。
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国家特殊人才需求为引领,立足工会、面向社会,服务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方面,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坚持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德育为先,并将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为此,在教育教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主要包括:
◆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定期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推动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通过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以及教改项目,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劳动关系、法学两个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文化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劳动法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有两项教学成果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强化学业与教学质量管理学校建立了学生学业指导与预警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转专业;开设辅修专业;实施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
◆注重实验实践教学为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建设,学校建成了法学与社会工作、经济管理、劳动关系、文化传播、安全工程等5个实验区(含35个实验室)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场所。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分别于2007、2009年荣获“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2012年5月,学校与“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学生实习基地荣获“2012年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学校高职学院荣获“2012年中国饭店业佳名校奖”(金鼎奖)。2012年7月,学校“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获教育部“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教学与管理实现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覆盖所有教室,教学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教学条件不断迈上新台阶。
◆多种举措吸引优秀考生学校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学生奖助贷体系,完善学生激励帮扶机制,制定多种奖励措施吸引优秀考生报考我校。
◆推进课外科技活动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宜信杯”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全国高校文科类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等竞赛中,1人次获得特等奖、49人次获得一等奖,91人次获得二等奖,91人次获得三等奖。
教学与科研
学校现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近三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9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5项。
专业培养方案框架结构
2013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学校简介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