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更新日期
2022-05-29 19:09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教学领域
--
电话
021-63846590
官网
http://www.shsmu.edu.cn
学校地址
上海市重庆南路227号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专业
特色培养

通过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课程、RBL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搭建创新能力循序渐进与跨越提升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提供至少1次国际游学机会以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本专业实行一对一导师制,采取“4+5”培养模式,本科学制四年,博士学制五年。本科毕业后可通过研究生免试推荐,优先进入博士生“致远荣誉计划”。毕业生人才需求定位主要为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学科的师资以及三级甲等医院、医科院所和生物医药公司的高级科研人员。

学校荣誉

医学院紧紧围绕国家“双一流”的战略决策,以整体提高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内涵为出发点,以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落着点,推动世界一流医学院和一流医学学科建设。整体布局、重点突出,稳步推动国家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积极发挥国家级创新功能性平台在人才培养、平台运行与保障机制、科技成果产出与共享等方面的示范效应。以高峰高原学科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带动新一轮学科布局优化。现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三级学科)16个,临床学科、口腔学科、基础学科、药学(与交大药学院共建)等四个学科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同时全面启动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

学科影响力持续提升,医学院临床医学ESI发文数量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按引文量排名,8个学科持续进入ESI全球排名1%内,其中4个学科跻身1‰。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7年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我院临床医学全国排名A+、口腔医学B+、基础医学A-、护理学B+、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B-,学科综合实力居于全国前列。

聚焦上海“四个中心”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要求,对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方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动成果转化。医学院系统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69项,其中国家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3项。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47项,连续九年稳居全国第一。2017年发表SCIE论文3404篇,其中CNS(含子刊)论文数274篇。

科研基地及平台建设成绩显著。医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项目),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4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5个上海市工程中心。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初步实现了产学研良性互动及转化平台的建设目标,2014年挂牌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建设。2015年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共同建设“脑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探索性实践院所同城协同、联合攻关的科研组织新模式。2018年,医学院系统共获授权专利数200项。

医学院积极参与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附属医院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我院现共有13所附属医院,其中8所综合性医院、5所专科性附属医院。拥有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共建),7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不含中医),数量占上海市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总数的54%,拥有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12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16个。2018年各附属医院床位数19686张,门急诊人次达3531.61万,出院人次104.62万,住院手术人次66.95万。目前各附属医院手术人次占全市1/3,疑难杂症占全市1/2,医学院以雄厚的综合实力,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医学院积极探索区域协同共建医疗卫生事业新战略,与长宁区政府合作共建上海市同仁医院,并于2014年成立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努力实现多维推进区域医疗发展与学科内涵建设。2011年成立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大力开展医院管理政策性研究,在国内医院管理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办学实力

医学院将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作为根本任务,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已逐步形成了“将一批今天优秀、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和不断超越自己、极具创新思维的优秀老师在一起相互激励、共同超越,使我们的学生更加优秀,使我们的老师更加卓越,产生使学生和老师都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和智慧”的办学理念。近年,医学院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以基地建设与临床优势为依托,以转化医学理念为内涵的“卓越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坚持提升医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教育方向,形成以“精品化”职业素质教育为主线的“一个模式、两个主体、三个层面、四个贯通、五个特色”的医学教育架构,实现扎实基础、主动学习、启迪智慧、提升能力、完善人格的人才培养目标。

医学院现拥有重庆南路、闵行两个校区,包含24个学院(系),13所附属医院,覆盖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临床医学八年制(含口腔方向,授予博士学位)、8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生物医学科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护理学)。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为国家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八年制(法语班)、临床医学八年制(4+4硕博班)、儿科学“5+3”、临床医学五年制(英语班)是学院的特色班级。2016年以培养生命科学领域卓越领军人才为目标,新增生物医学科学专业。目前在校学生8411名,其中本科及长学制学生2983名,研究生4646名,留学生312名。2010年起,医学院率先探索和实践临床医学专业“5+3”及“5+3+X”改革,深度参与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18年,新招录住院医师1048名,占全市招录总数的32%。

作为教育部基础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口腔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和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示范中心学科组长单位及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医学院具有临床模拟功能齐备、师资团队雄厚、医疗资源丰富、操作平台先进的基地优势,并通过器官系统整合式课程、临床技能操作、客观化临床考试等全面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创新意识。2012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并担任上海市卓越医学教育计划专家组组长单位。

历年来,医学院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6门,国家级双语课程3门。《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成为国内首门护理专业的大型式网络课程(MOOC)。图书馆总藏书量近10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50余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79个,覆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公共卫生及循证医学等生物医学各领域。医学院图书馆也拥有PrimalPictures、AccessMedicine系列等丰富的医学教学资源以满足医学教学需求。

医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首推“健康中国”课程思政,打造“中国系列”课程品牌,通过理论授课、CBL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国劳模、新科院士、医学大家等与师生面对面,举办“宣誓、授袍、缅怀、授帽、感恩”五项仪式教育,深化教育内涵,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观”教育。围绕“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搭好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本科生与研究生三大互动平台。深化“双师联动,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整合班导师与新生导师工作制度,实施全程一贯制模式配备本科生班导师,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医学思想政治教育大体系。依托新兴媒体优化工作模式,通过“易班”+“微信公众号”积极互动,强化网络思政育人功能。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功能,搭建心理健康服务“医教结合”与“网格化”的关怀体系,建立心理咨询和治疗“绿色通道”。建立全程性且有序衔接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建设在线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从医学教育的本质是终身教育出发,合并原教育分院和分院,新组建了医学院学院。坚持以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医疗卫生大健康行业,依托医学院内外一流的学科和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发展非学历,塑造医学品牌。定位于“做专业的医学”,积极倡导“学无止境,医路继续”的终身学习理念。非学历致力于大健康领域党政机关干部、企业家、医院及学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等领导力提升的高端培训;开展基于岗位胜任力的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资质进阶、专业研修和技能发展的职业培训;学历推进基于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办学质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页

一、招生专业院系设置院系名称药学系三院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学院瑞金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营养系检验系耳鼻咽喉科学系新华临床医学院仁济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学院口腔医学院九院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儿科学系-一院临床医学院六院临床医学院麻醉与危重病医学系精神卫生学系专业设置教学院系专...

大学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