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以赛带训、以赛促训”,举办东华理工大学“广联达算量”“BIM技能”大赛。参与了“江西省高校BIM装配式设计大赛”“全国BIM技术大赛”“江西省BIM技能大赛”“全国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比赛”“全国BIM算量大赛”“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并获得一、二、三等奖,有超过1/3的学生在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继续深造。
近年来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120余项(获全国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学生平均就业率为96%以上,其中考研升学率达到20%。
二是对江西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引起学术界瞩目。专业团队老师潜心江西本土民族民间文化内涵和音乐形态的研究,以较宽阔的视野、较全面的整理了江西民歌的产生和流传面貌,特别是对解读江西红歌经典价值提供了较为独特的思路,提出了“红色歌谣是民间叙事抒情传统歌谣题材政治转化和嫁接的结果”的观点。在江西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体制的生成模式、发展路径、美学形态、文化想象等音乐理论元素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三是将地方音乐融入课堂和舞台研究成果颇具特色。多年来在研究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取得的学术成果,融入学校的教学实践与舞台实践中,将地方戏曲资源与学校音乐教育相整合,如:在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增加江西采茶戏音乐欣赏、江西红色“经典”音乐欣赏等内容;外聘专业戏曲演员指导师生排练地方折子戏并搬上艺术实践的舞台,形成专业教育特色。
四舞蹈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具有较强的复合性: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体系的构建,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具有“视野宽、基础厚、素养优、上手快、能力强”的特点,专业团队努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研究内容涵盖戏曲舞蹈、舞蹈教育及舞蹈表演等戏曲与舞蹈教育及创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田野调查-理论总结-舞蹈编创-表演创新”的教学研究方法,特色鲜明。
目前本专业设置了移动应用软件开发、JavaWeb应用软件开发、大数据应用软件开发、Web前端应用开发等四个专业方向,很好的契合了IT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其中专业学位课程为:大学英语(Ⅱ)、高等数学(Ⅰ)、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关系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导论、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等课程;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方向核心课程为:移动Web开发技术、移动开发基础编程、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移动开发高级编程、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游戏开发基础等课程;JavaWeb应用软件开发方向核心课程为:JavaWeb基础编程、Web前端高级编程、JavaWeb高级编程、高级架构编程、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等课程;大数据应用软件开发方向核心课程为:大数据基础框架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Scala程序设计、Javaweb高级编程、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等课程; Web前端应用软件开发方向核心课程为:JavaWeb基础编程、Web前端高级编程、Web前端框架技术、Node.js程序设计、移动Web开发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等课程。
一是实施“日语+国际贸易”复合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夯实语言基础,熟悉国际贸易,强化校内外实践,人才出口无缝链接。
二是注重国际化教育,实现本校学分与日本大学学分互换的机制,建立了多种中日合作培养模式。
本专业一直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成效明显。学生日语国际能力测试二级通过率高达90﹪,远远高于日语国际能力二级测试的全球平均水平。
本专业教学基础设施完备、图书资料丰富,现拥有10个视听说语言实验室、1个同声传译实验室、1套国际贸易实践模拟软件。学校全方位、立体式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公开视频课、精品课程网站、试题库、课程课件等专业教学资源。
为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国际化教育,已与日本多所大学开展了暑期留学短期培训、留学1至2年的国际交流合作。其中与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已实现2+2(国内两年、日本两年)、3+1(国内三年、日本一年)的合作交流模式,实现本校学分与城西国际大学学分互换的机制,出国前学生按照要求修满本校要求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后,可自主选择城西非日语专业。实现了“外语(东华理工大学本科日语专业)+专业(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其他专业)”教学资源的整合。截止目前为止,通过该项目已有14人赴日本留学学习。
一是实施“英语+国际贸易”复合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夯实语言基础,熟悉国际贸易,强化校内外实践,人才出口无缝链接。
二是“德”字为先,致力于学生人文情怀和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形成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
经过近二十年的专业内涵建设,本专业已经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1、培养目标突出 “平台+复合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即在英语专业平台上,突出国际贸易方向,实行“1+2+3”的培养方案:1是指强调英语基本技能为基本核心;2是指突出国际贸易运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3是指建设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平台+复合方向课程群平台+创新型素质课程平台。
2、课程体系突出体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课程设计中注重英语专业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培养,同时依托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特别加大了实用性强的国际商务、国际贸易、涉外旅游等行业的课程。
3、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起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课堂语言实践、专业技能综合实践和校外专业实践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互动教学模式为平台,加强教学环节中的实践训练,同时提供形式多样的课外和校外实践平台,强化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国际贸易实践能力的培养,确保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呈现实用性、即时性、就业竞争力强的特点。
在学生培养中实施“导师制”贯穿学生培养过程,以项目驱动方式促进专业知识的应用,形成科学合理、富有活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以组织参加“机器人”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挖掘学生潜力,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并带动教学科研创新,形成“学习、竞争、成长”氛围与人才培养机制。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3余项,省级教改课题15项,完成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项,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编写及出版特色教材13部,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取专利50余项。
本专业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生竞赛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22项,省级一等奖27项,二等奖40余项。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专业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围绕国家智能制造发展需求,依托江西省新能源工艺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聚合物微纳制造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以适应国家制造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实施先进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使该专业具有很好的社会适应性、先进性。
本专业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够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带动制造业智能转型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一批既擅长制造企业管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批能够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开发、技术改进、业务指导的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将不断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促进企业和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培养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重视并突出学生系统工程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保证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性。与大批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校企联盟,建设了一体化、分层次、多模块、多渠道实践创新能力协同教学体系。依托国家级平台,形成了“四位一体”多元路径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拥有“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放射性地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西省防震减灾与工程地质灾害探测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3个校企联合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与40余家企业共建产学研用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实习、就业等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师资:东华理工大学教师、东华理工大学聘请的海外语言和专业外籍教师、国外合作高校选派的外籍教师及校外合作企业工程师组成。
英语培养:按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模式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通过多门英语课程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引进国内知名雅思培训机构到校内对学生进行雅思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出国留学前达到国外合作高校规定的英语雅思成绩条件,为学生今后出国学习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专业培养:国内阶段以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模块进行培养,引进国外合作高校先进的专业课程、优秀的原版英语教材和网络学习平台等相关教学资源,部分专业课程由外籍教师和国外合作高校外教全英文授课,并配备相应辅导教师;国内学习课程和国外学习课程学分双方互认;国外学习阶段以合作方的专业课为主,在国外合作学校进行学习,双方课程对接学分互认。
强化学生国际视野:通过学校资助暑期游学项目、出国带薪实习项目、交换留学生项目等拓宽学生国际文化适应能力。学习期间学校提供多种海外暑期学习项目、海外实习项目机会。
校企双元制培养: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和行业企业进行紧密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采取校企联合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实现学历教育与行业认证相结合,加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目标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旨在培养通晓国际规则、具备爱国主义情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实用型、工程型、复合型、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
我院建立了完善的教学和学生管理机构,整合东华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和电子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学院优秀的教学师资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的外籍教师和外方合作学校的专业师资参与专业教学,参照国内外职业培训与认证考试的先进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与行业认证相结合,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雅思成绩要求提供了保障。
东华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搭建起东华理工大学与国外高校等机构联系和交流的桥梁,积极推进国内外合作办学机制,制订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引进国外课程与先进教材,部分课程引进国外合作学校专业教师或海外学者进行授课,积极促进与国外高校互动交流,为优秀学生赴海外留学提供快捷方便的通道。
4.若我校联合培养专升本招生计划未满额,缺额征集公告另行通知。5.考生志愿填报是一种电子“契约”,凡按志愿投档且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不得要求高校退档,高校也不得以考生自愿放弃为由退录。6.我校根据省教育厅核准备案的录取新生名册印制录取通知书,由校长签发,加盖我校校章,连同联合高等职业院校有关的入学报到须知等相关材料一并寄送被录取考生。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
4.招生电话:0791-83897952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2月28日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培养)招生简章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一)联合培养计划(普通、脱贫家庭、获奖学生计划)联合培养高职院校专业类招生代码招生专业联合培养专升本计划数学费(元/年)普通计划专项计划脱贫家庭计划获奖学生计划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080201机械工程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类080801自动化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510
3.招生网址:https://zsb..cn/4.招生电话:0791-83897952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2月28日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培养)招生简章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联合培养学校门类专业类招生代码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学费(元/年)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工学计算机类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5220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工学地质类081403资源勘查工程104940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招生简章
4.招生咨询电话:0791-83897952综合评价咨询电话:0791-83879172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2月10日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申请表.docx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汇总表.xlsx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在2022年7月31日前可取得或已取得毕业证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江西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应征入伍;2.外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在江西应征入伍。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招生简章
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规模2022年我校部分全日制学术学位专业接收推荐免试生,预计接收名额为62人,实际接收的人数以终公布的拟录取结果为准。具体接收专业详见《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推免生复试专业目录》(附件1)。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接收推免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一、招生对象(一)江西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在2022年7月31日前可取得毕业证。(二)在2022年7月31日前可取得或已取得毕业证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江西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应征入伍。2.外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在江西应征入伍。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培养)
2.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3.已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江西省2022年专升本报名,并已获报名资格。4.高职(专科)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高职(专科)学习期间受到纪律处分,但报名前已解除处分的。5.在入伍期间及退役后工作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受到纪律处分但报名前已解除处分的。6.考生依照在高职(专科)所学专业,对照《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校专升
四、资格审查资格审查贯穿考试录取全过程。(一)考生的报名资格由考生就读(毕业)院校负责审核。所在院校依据规定的招生对象和报考条件对考生资格及其填报的基本信息和报名照片进行审核。(二)本省院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报名资格由就读(毕业)院校初审,外省院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报名资格由省教育厅初审。省教育厅将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信息汇总,报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进行退役士兵身份
(一)联合培养计划(普通、脱贫家庭、获奖学生计划)联合培养高职院校专业类招生代码招生专业联合培养专升本计划数学费(元/年)普通计划专项计划脱贫家庭计划获奖学生计划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080201机械工程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类080801自动化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九江职业
三、报名条件考生报考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2.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3.已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江西省2022年专升本报名,并已获“退役大学生士兵”报名资格。4.高职(专科)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高职(专科)学习期间受到纪律处分,但报名前已解除处分的。5.在入伍期间及退役后工作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
2.本章程若与上级有关政策不符,按上级有关政策执行。3.招生网址:https://zsb..cn/4.招生电话:0791-83897952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2月28日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培养)招生简章
七、学籍管理专升本学生毕业时,其毕业证书上标注“在本校XX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习”,学习时间按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实际时间填写。学生入学及毕业按教育部2008年下发的《高校学生获得学籍及毕业政策告知》执行。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培养)招生简章
五、综合评价(一)综合评价时间:2022年2月23日上午9:00(地点另行通知)(二)综合评价方案:根据《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实施方案》及其附件3《江西省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升本免试招生工作》要求,学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对申请联合培养专升本免试退役大学生士兵需组织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或职业技能综合考查,结合在校期间成绩、服役期间表现等情况,做出
(一)报名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在国家规定时间内(2021年9月27日后)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在复试前请准备好如下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材料提交给学院研究生秘书老师,所有申请材料不退还。1、有效期内的学生证、身份证;2、本科成绩单
八、附则本章程由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未尽事宜按照教育部及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相关文件规定执行;内容如与国家发布的有关工作文件精神不符,以国家2022年下达的推免文件为准。附件1: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推免生复试专业目录.pdf附件2: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复试政审表.doc附件3:东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体格检查表(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2.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3.已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江西省2022年专升本报名,并已获报名资格。4.高职(专科)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高职(专科)学习期间受到纪律处分,但报名前已解除处分的。5.在入伍期间及退役后工作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受到纪律处分但报名前已解除处分的。6.考生依照在高职(专科
八、其他事项1.我校没有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工作,以我校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中介机构或个人,我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2.本章程若与上级有关政策不符,按上级有关政策执行。3.招生网址:https://zsb..cn/4.招生电话:0791-83897952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2月28日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是国防科工委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管为主,文、法、教兼备的多科性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校于1956年创建,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现由国防科工委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海军国防生培养基地。建校半个世纪以来,...
东华理工大学评价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
专业特色: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工程咨询、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管理能力,能够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投资决策分析、工程预决算、工程监理、工程施工、工程审计及项目全过程管理及研究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计价与控制、施工技术与管理两方面的能力。
专业优势:近5年来,主持省级教学改革课题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校级教学改革课题3项,市社科项目教育课题5项,建设实践基地2个,出版教材6部。荣获东华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项,优秀奖1项。
通过“以赛带训、以赛促训”,举办东华理工大学“广联达算量”“BIM技能”大赛。参与了“江西省高校BIM装配式设计大赛”“全国BIM技术大赛”“江西省BIM技能大赛”“全国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比赛”“全国BIM算量大赛”“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并获得一、二、三等奖,有超过1/3的学生在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继续深造。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设计学类专业
专业特色:我校设计学类专业极其重视学生创新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关注学术前沿和社会对设计学类人才的需求。重视基础理论及基础设计课程教育,大量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掌握设计类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优势: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提倡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艺术实践和专业创作。近年来,先后有600多人次的学生设计作品获得各类设计竞赛奖励。其中获“金犊奖”金奖1项;大广赛一等奖50余项,二等奖100余项,三等奖80余项;学院奖二等奖8项,三等奖20余项;中国元素国家创意大赛银奖1项;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设计展演获二等奖1项;教育部大学生艺术节展演二等奖1项。江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10余项,二等奖30余项,三等奖30余项;江西省摄影作品展一等奖40余项,二等奖80余项,三等奖100余项;各类优秀奖100余项;获多项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老师奖。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
专业特色:本专业具有师范教育和中文学科的显著特色。课程体系采取模块化设置,以中文学科和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基础,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依托江西省戏剧资源研究中心和临川文化研究所,该专业在戏剧戏曲研究方面和临川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性科研成果,在《文学评论》、《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戏剧》、《文艺研究》等全国权威专业学术刊物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了“临川文化研究丛书”,在省内外产生巨大反响;出版了大批学术专著;出版系列优质教材;近年来获得8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获得1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立项;江西省人文社科课题、江西省教育课题和教改课题更是有几十项获得立项。2017年下半年国家在抚州举办汤显祖国际戏剧节,10多个国家派出剧团来抚州演出,东华理工大学该专业师生具体承担学术论坛、戏剧表演、中外戏剧交流等系列活动。
专业优势:该专业荣获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近5年科研成果获江西省科研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类)
专业特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具有较强的复合性,综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生命科学、艺术学、健康营养学、管理学、美学、文学、思维学等领域的知识内容,以确保培养的学生具有“视野宽、基础厚、素养优”的特色。实验课与实践环节在培养方案中所占比例较大,注重专业能力体系的构建,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以确保培养的学生具有“上手快、能力强”的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参照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教育指南”,借鉴欧洲、香港等地的培养方案,结合了内地幼儿园教育的实际需求,强化培养具有现代学前教育理念,符合当前及未来幼儿教育教学实际要求,以确保培养的学生具有“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特色。
专业优势:依托专业优势,取得了一大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先后出版了《学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系列高校教材。在学前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及教育管理研究方面特色显著。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4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2项。在国内建有多个幼儿园实习基地,依托“国培计划”幼儿园培训项目与省内多所幼儿园建立了广泛联系,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校园共建实习基地”、“校园合作教学”培养模式。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土木类专业
专业特色:土木类专业通过系统学习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经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将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在房屋建筑、道桥、隧道、岩土工程和工程管理等各类工程领域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项目规划等方面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厚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专业优势:近5年来,获省部级教学及科研成果奖4项,主持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36项,出版专著教材10部。荣获全国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特等奖、一等奖等5项。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实践基地20余个。
近年来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120余项(获全国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学生平均就业率为96%以上,其中考研升学率达到20%。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
专业特色:创立品牌,创建特色,创造条件;形成各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构建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推动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和质量提高,加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展演活动、学术交流和实践教学为政府行业部门提供服务,为营造良好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做出贡献。音乐与舞蹈系具有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开设的特色课程有江西音乐研究、江西舞蹈、地方戏剧戏曲等课程,提高学生传统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舞蹈教育、戏曲舞蹈等领域中的综合素养以及学术研究、专业表演上的创新实践能力。
专业优势:一是在区域地方戏曲音乐研究方面省内领先。依托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这一平台,突出对传统戏曲音乐发展和流变在地方戏曲音乐研究中的地位分析研究,使地方戏曲音乐这一传统课题焕发出新的学术活力,在“孟戏”声腔曲牌中的“海盐腔”遗音、江西采茶戏、宜黄戏等方面积累了雄厚的基础。
二是对江西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引起学术界瞩目。专业团队老师潜心江西本土民族民间文化内涵和音乐形态的研究,以较宽阔的视野、较全面的整理了江西民歌的产生和流传面貌,特别是对解读江西红歌经典价值提供了较为独特的思路,提出了“红色歌谣是民间叙事抒情传统歌谣题材政治转化和嫁接的结果”的观点。在江西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体制的生成模式、发展路径、美学形态、文化想象等音乐理论元素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三是将地方音乐融入课堂和舞台研究成果颇具特色。多年来在研究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取得的学术成果,融入学校的教学实践与舞台实践中,将地方戏曲资源与学校音乐教育相整合,如:在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增加江西采茶戏音乐欣赏、江西红色“经典”音乐欣赏等内容;外聘专业戏曲演员指导师生排练地方折子戏并搬上艺术实践的舞台,形成专业教育特色。
四舞蹈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具有较强的复合性: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体系的构建,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具有“视野宽、基础厚、素养优、上手快、能力强”的特点,专业团队努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研究内容涵盖戏曲舞蹈、舞蹈教育及舞蹈表演等戏曲与舞蹈教育及创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田野调查-理论总结-舞蹈编创-表演创新”的教学研究方法,特色鲜明。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师范类)
专业特色:专业培养以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为特色,以服务地方教育为宗旨,面向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遵循“英语+师范”、“知识+技能”两者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的师范技能,为他们毕业后从事基础英语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其尽快适应中小学新课改对英语教师的角色要求,并较快地成长为符合时代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所需要的合格英语教师。
专业优势:本专业自办学以来,先后向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并充分利用师范学院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基地两大平台,加强内涵建设,取得了一大批教学科研成果:本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和完成省部级课题几十项,在国家核心及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200篇,参与省教育厅主持编写的英语教材多部,获省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奖10余项。三分之二以上教师有出国深造及访学经历。专业教学设施齐全,拥有普通语言实验室、语言录播室、微格教室及多功能云网络语言实验室。同时,英语教育专业建有多个教育实习基地。该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类)
专业特色:教学内容紧扣中小学体育教学需要,教学形式上把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教师评学与学生评教相结合,建立了完善的职业道德养成链、基础知识获得链、教学能力培养链、社会服务实践链,形成独特的“道德、知识、技能、经验”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突出专长教学的前提下注重多种能力兼备的全面型人才培养。
专业优势: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治学态度专一,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现有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各一支。同时本专业与经、管、文、法、艺交叉学科相互交融,取长补短,人才培养质量在省内优势明显。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遥感科学与技术是测绘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涉及尖端科技的专业。该专业培养利用传感器技术、信息获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传感器数据智能匹配和融合技术、图像智能解译技术、大数据信息挖掘技术,解决卫星、无人机、地面无人驾驶等空天地一体化遥感手段获取的时空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等问题;掌握遥感理论基础、信息处理与分析理论基础等基本知识与方法,具备在民用领域及军事领域从事遥感信息处理及有关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的专门人才,能适应未来测绘遥感时空大数据新业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专业优势:遥感科学与技术依托测绘学科、地学学科和计算机学科设置。近五年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其他纵向课题30余项,横向项目80余项,科研总经费超近800万;主持参与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省教改课题等教改课题10余项,出版教材3本;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竞赛活动,获国家级奖励20余项项,省级奖励3项,校级奖励20余项。主要专业课程有:测绘学概论、GPS原理与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卫星遥感、无人机摄影测量与遥感、高光谱遥感、激光雷达技术及应用、干涉雷达技术、机器学习、遥感软件应用等。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形成了面向北斗导航定位、无人驾驶、地理空间大数据、智慧城市、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高科技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测绘工程专业在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1,首批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国防科工局联合共建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和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土木水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利于学生继续深造。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专业特色:我国地理环境丰富多样、人地矛盾尤为突出,土地紧缺、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等土地资源安全问题迫需解决,涉及的科学问题复杂而特殊,必须依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来解决。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依托测绘地理信息传统优势学科,形成了基于GPS、GIS、RS的国土空间信息处理、土地综合整治、土地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国土空间规划等专业特色,明确了管理学科工科化为办学方向。根据土地科学发展趋势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事业需求,提供土地科学社会服务和土地科学研究平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与省级一流专业,专业综合实力在江西省位于前列。本专业拥有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等实践性教学平台,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个,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在校期间,本专业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全国大学生土地利用规划大赛、全国大学生不动产估价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等专业技能大赛,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网络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具有爱国敬业精神和良好综合素质、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较好创新精神和获取新知识能力,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型网络工程专业高级应用人才。目前本专业主要设置了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软件开发等三个专业方向。本专业的学生在本科四年通过对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和通信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能够获得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能获得较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网络工程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具备进一步学习网络工程领域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在网络工程相关领域进行初步创新的能力。专业基础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通信与网络;专业核心主要课程: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TCP/IP协议、网络编程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专业实践主要课程:网络交换与路由综合实训、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设计、网络规划与实施综合实训。
专业优势:近年来,结合网络工程专业学科现状,采取学校与名企深度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理论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建设专业素质过硬的应用型师资队伍等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本专业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扎实、应用创新能力强的办学优势,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自2002年成立以来,软件工程专业始终坚持建设江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目的,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积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形成了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支撑“2.5+0.5+1”人才培养模式、长期稳定的外籍双语师资助推双语教学持续有效开展、专业教育和行业认证相结合拓展学生专业学习深度的办学特色。
目前本专业设置了移动应用软件开发、JavaWeb应用软件开发、大数据应用软件开发、Web前端应用开发等四个专业方向,很好的契合了IT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其中专业学位课程为:大学英语(Ⅱ)、高等数学(Ⅰ)、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关系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导论、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等课程;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方向核心课程为:移动Web开发技术、移动开发基础编程、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移动开发高级编程、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游戏开发基础等课程;JavaWeb应用软件开发方向核心课程为:JavaWeb基础编程、Web前端高级编程、JavaWeb高级编程、高级架构编程、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等课程;大数据应用软件开发方向核心课程为:大数据基础框架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Scala程序设计、Javaweb高级编程、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等课程; Web前端应用软件开发方向核心课程为:JavaWeb基础编程、Web前端高级编程、Web前端框架技术、Node.js程序设计、移动Web开发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等课程。
专业优势:为了更好的适应IT行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变化,本专业积极调整专业学习方向,目前本专业设置了移动应用软件开发、JavaWeb应用软件开发、大数据应用软件开发、Web前端应用开发等四个专业方向,很好的契合了IT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本专业还通过多层次、多环节的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训及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较好的创新意识,使得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从事高质量应用软件产品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以及编制软件工程项目文档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考研及出国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本专业具有各类专业实验室40多个,且和30多家国内外知名IT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就业实习实训基地,为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另外,本专业于2013年获批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目前江西省仅有两所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获批此项计划。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物理学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计划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突出“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培养目标。继承了物理学主要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和实验技能,夯实数理基础。增设“光电工程”课程模块和“核物理”课程模块。通过在大三实施分方向培养,打造个性化培养模式,结合我校传统优秀学科和方向,在培养传统物理类人才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就业方向。通过使学生掌握在光电技术、核物理与工程、物理测试与传感技术、计算机编程等领域的理论基础与实验技能,通过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基本训练,拓宽学生视野和就业渠道。
专业优势:物理学专业为江西省省级一流专业,具有物理教育硕士授予权,拥有本科专业教学设备总价约为400万元。物理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本专业的毕业生受到了良好的专业训练,具有优良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尤其是本专业的考研率近五年来均保持在30%左右,其中16届和19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高达37.5%。且近年来考取院校的质量也是逐年提升,学生考取的985院校和中科院系统(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占到一半以上,其他大部分院校均为211。学风好,考研录取率高,考取名牌学校是本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一大特色。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统计学专业
专业特色: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分“经济统计”与“大数据分析”两个方向进行分类培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扎实的统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使用统计软件和相关的大数据处理工具,进行统计调查、分析、预测与决策和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专业优势: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统计学专业目前是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专业优势,统计学专业教师近5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厅级项目10余项;在专业教师取得优异科学研究成果的同时,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结合专业的培养方向,统计学专业构建了四模块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学生在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水平。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专业特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按“应用与计算数学”、“金融数学”、“算法与软件开发”三个专业方向进行培养,进校学习完学科专业平台课程后开始分专业方向培养。本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拥有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的能力、数值分析与计算的能力、信息处理与数据分析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依托“数学”校一流建设学科,实施“通识教育上的专业教育”、“学科平台上的分方向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强化“数学建模能力、数值计算与数据分析能力、算法设计与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等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应用数学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专业优势:具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涵盖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基础数学等,且一级学科“数学”为校级一流建设学科,二级学科“计算数学”为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专业教师争取到省级及以上项目6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数学类专业毕业生近年来有一大批同学考取国内外著名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历年考研录取率高达35.29%。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日语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在办学过程中重视自身专业特色的建设,积极践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现已形成两个鲜明的专业特色:
一是实施“日语+国际贸易”复合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夯实语言基础,熟悉国际贸易,强化校内外实践,人才出口无缝链接。
二是注重国际化教育,实现本校学分与日本大学学分互换的机制,建立了多种中日合作培养模式。
专业优势:本专业突出厚基础、强能力、重方向,依托学校多学科优势和学院良好的办学资源,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英双语(日语为主,语言能力,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熟悉国际贸易相关操作流程、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国际视野广,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能从事外贸、翻译、研究、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一直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成效明显。学生日语国际能力测试二级通过率高达90﹪,远远高于日语国际能力二级测试的全球平均水平。
本专业教学基础设施完备、图书资料丰富,现拥有10个视听说语言实验室、1个同声传译实验室、1套国际贸易实践模拟软件。学校全方位、立体式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公开视频课、精品课程网站、试题库、课程课件等专业教学资源。
为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国际化教育,已与日本多所大学开展了暑期留学短期培训、留学1至2年的国际交流合作。其中与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已实现2+2(国内两年、日本两年)、3+1(国内三年、日本一年)的合作交流模式,实现本校学分与城西国际大学学分互换的机制,出国前学生按照要求修满本校要求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后,可自主选择城西非日语专业。实现了“外语(东华理工大学本科日语专业)+专业(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其他专业)”教学资源的整合。截止目前为止,通过该项目已有14人赴日本留学学习。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英语专业
专业特色:英语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本专业在办学过程中重视自身专业特色的建设,积极践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现已形成两个鲜明的专业特色:
一是实施“英语+国际贸易”复合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夯实语言基础,熟悉国际贸易,强化校内外实践,人才出口无缝链接。
二是“德”字为先,致力于学生人文情怀和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形成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
经过近二十年的专业内涵建设,本专业已经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1、培养目标突出 “平台+复合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即在英语专业平台上,突出国际贸易方向,实行“1+2+3”的培养方案:1是指强调英语基本技能为基本核心;2是指突出国际贸易运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3是指建设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平台+复合方向课程群平台+创新型素质课程平台。
2、课程体系突出体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课程设计中注重英语专业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培养,同时依托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特别加大了实用性强的国际商务、国际贸易、涉外旅游等行业的课程。
3、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起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课堂语言实践、专业技能综合实践和校外专业实践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互动教学模式为平台,加强教学环节中的实践训练,同时提供形式多样的课外和校外实践平台,强化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国际贸易实践能力的培养,确保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呈现实用性、即时性、就业竞争力强的特点。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强化汉语言文化交流、传播特色,根据社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竞争力。在第六、七学期分别按照语文教育、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传播等培养方向设置选修课程,一是根据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加强心理学、教育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学习,二是根据文化传播机构的职业能力要求,开设了公共关系学、商务谈判等课程。三是为适应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实际需要,开设了《申论》等相关课程。同时,本专业强化实践技能训练环节,以《中外名剧改编与表演》《经典研习与诵读》为特色实践课程、以“阅读指导和写作训练一体化”为实践训练模式,突出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文字表达能力训练、文化传播能力训练等三类能力培养。
专业优势:本专业拥有《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门省级精品课程,以及《江西戏曲文化》1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承担省级教改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励11项,出版教材10本。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理论研究》《文献》《戏剧》《鲁迅研究月刊》《新文学史料》《戏曲艺术》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近年以来,本专业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1项,每年均有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显示出强劲的学术研究发展态势。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具有爱国敬业精神和良好综合素质、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较好创新精神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应用型物联网工程专业高级人才。本专业围绕物联网技术,让学生掌握和了解从感知层(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核到网络层(包括传感网络、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再到以面向产业和行业应用的应用层相关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具备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等相结合的知识体系,成为新时代信息技术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专业基础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基础;专业核心主要课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专业实践主要课程: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综合实训、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课程设计、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综合实训。
专业优势:物联网工程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缺专业,东华理工大学是江西省较早获准开办该本科专业的省属高校之一(2013年首批招生60人,目前招生规模为7。物联网工程新办专业是在学校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老牌专业的基础上筹建起来的,依托“通信工程”和“软件工程”两个信息相关专业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并具有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类学科交叉综合优势。物联网专业自开办以来,已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项目10多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多篇,并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建设、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企深度融合培养人才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另外结合我校深厚的核地学背景,在核仪器研发、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核地学大数据采集与处理等物联网应用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和领先优势。本专业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广博、动手能力强、特色鲜明,深受社会好评。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深化产教融合。近年来,在深圳、上海、北京、浙江、南昌等全国大中型城市企事业单位建立教学实践基地24个。本专业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信息能力”的综合素质,主要专业课程如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影视编导与创意、广告摄影、电脑图文设计、广告创意与策划等课程中均设置了实验教学和集中性实践环节,其中微电影制作和摄影采风是本专业的特色实践教学项目。组织学生以“平面”“影视”“文案”等作品形式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广告艺术大赛,获得国家级等级奖50余项,省级以上115项。学生相关手绘视频10余部刊发于学习强国、人民网等官方权威媒体,反响较大。
专业优势:本专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名列全省前列,拥有数字媒体与社会治理实验室。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原则,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标,以教学创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生长点,依据不同的社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专业定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专业体系日趋完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得到不断发展。科研方面获批国家级、省级科研、教研课题40余项。发表学术、教改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专业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经贸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以精品课程、特色课程为导向,融入国际贸易行业领域发展新趋势和新现象,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内容,满足厚基础、宽口径、多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打造以“产学研平台和实习基地”为支撑的实践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需要主修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结算、海关实务等课程。
专业优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本学科专业体系日趋完善,教学团队、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平台得到不断发展。2019年,东华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入选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6项,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省社科规划、省教育规划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和三等奖3次、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次。拥有“经济学系列课程”校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1项。现已建成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室、商务谈判实验室、跨专业综合管理专业实验室,购买了国际贸易实务综合实训软件、国际贸易单证实训系统、报关考试系统、simtrad国际贸易模拟实习平台、报关报检系统、国际结算系统、国际商务谈判系统、国际金融系统、外贸沙盘等实践软件和设备,很好了满足了市场导向型实践性人才培养的需要。2007年以来,学校与新西兰梅西大学、美国卡尔斯顿大学、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大学签订了“2+2”或“3+1”的合作培养协议,与芬兰HAMK海门应用科技大学签订了国际交换生合作协议,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可选择在大三或大四赴国外高校进行后续学习并获得双方高校的学位证书,国际合作项目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每年都有学生申请到国外留学。此外,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了国际班(,专门招收来华留学生。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
专业特色:为适应大数据时代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我校营销专业围绕“个性化需求和定制营销的发展趋势”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市场信息收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我校市场营销本科生需要主修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营销策划、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服务营销、品牌与产品管理等课程。我校营销专业在绿色营销和矿业营销方面的优势特色明显。
专业优势:本专业为江西省高校“一流”专业,拥有“江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创新团队”、“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科研与教学平台。“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和“企业管理”二级学科为江西省重点学科。2009年《市场营销学》课程获批省级精品建设课程,2014年顺利通过验收。2013年市场营销专业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顺利通过验收。在经管学院率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让学生尽早接触学科前沿,得到个性化培养。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市场营销也是学院的先行者,先后和美的等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已开展和HAMK的互换交流项目。目前,营销专业已建成经管类综合实验实训室,购置有市场营销、电子商务、ERP、企业经营管理等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软件,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的营销管理环境。此外,本专业建设有8个校外实训的基地。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法学专业
专业特色:法学专业一贯重视师资和教学团队建设,构建了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双向互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了民商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两个理论教学团队和司法法务一个实践教学团队。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建立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21个,在全省高校中较早开展了“诊所式”法律教育、“微格教学”的探索,先后获得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多项。
专业优势:法学专业是东华理工大学“十二五”、“十三五”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的研究平台和学术资源,积极开展交叉研究,在民商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司法制度改革等领域研究成果丰富。近五年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7项,司法部、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2项,各类省级以上课题6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总量近300万元;在《法学评论》《法学论坛》《法学杂志》《政治与法律》等各类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0余部,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科研奖项10多项,在省内法学院系中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形成了一定的学术研究优势。对接服务地方法治建设成果显著,多人参加过国家或地方层面的立法起草和论证工作。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会计学专业
专业特色:坚持“规范教育+特色培养”的总体思路,构建“基地化布局、行业化联盟、国际化合作”的办学体系,实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核地军工行业为特色、具有国际化办学意识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以“众创”为背景,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内容,满足厚基础、宽口径、多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建设“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专业与综合”相衔接的实践体系,打造以“产学研平台和实习基地”为支撑的实践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业优势:我校会计学本科专业为江西省首届品牌专业,具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会计硕士(M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本专业教师均具有硕博士以上学位,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8人。本专业有近40%的教师具备了出国培训经历。建设了一大批“行业+区域+职业+国际”四位一体的实践基地,为本专业学生各环节实习提供了优越的实习条件。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财务管理专业
专业特色:财务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突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本专业知识结构包括管理学、会计学、理财学、金融学四大知识板块,具有专业口径宽的特色。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统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与管理会计、税法、审计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学、国际金融、财务管理学、财务报表分析、纳税筹划、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计算机财务管理、财务制度设计、互联网+财务技能竞赛、创业项目运作与管理等。
专业优势:本专业教学基础设施完备、图书资料丰富。现拥有会计手工模拟、会计电算化、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和跨专业综合管理等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安装了用友、网中网、国泰安等系列教学软件,为学生的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本专业已在南昌、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建立了近二十个实习基地。学校全方位、立体式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公开视频课、精品课程网站、试题库、多媒体课件等专业教学资源。2007年“财务管理”课程获批为江西省高校精品课程。2016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财务管理专业在全省排名第二,位于全省同专业类院校前列;2019年财务管理专业入选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近几年来,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会计实务、财务决策大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
专业特色:面向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需求,将自动化理论与技术应用到核辐射信息的自动采集、检测和处理过程,研发的系列化核辐射探测仪器及装置在核辐射领域的广泛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多项标志性成果。近些年在超声波气体流量检测、水下机器人技术、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等方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面向工业4.0背景与互联网+技术应用,在超声波燃气表、能源计量管理与远程抄表方面解决了相关行业的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学生培养中实施“导师制”贯穿学生培养过程,以项目驱动方式促进专业知识的应用,形成科学合理、富有活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以组织参加“机器人”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挖掘学生潜力,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并带动教学科研创新,形成“学习、竞争、成长”氛围与人才培养机制。
专业优势:自动化专业是东华理工大学重点发展的本科专业之一。于1998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99年开始招生,学制四年。2010年获批“嵌入式系统应用”江西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6年开始在“电路与系统”学术型硕士学位点下开始招收嵌入式系统与自动控制方向硕士研究生,2016获批“控制工程”专业领域硕士学位授予权。自2016年开始实施与芬兰HAMEENAMMATTIKORKEAKOULU大学开始合作办学与交换生学分互认项目。依托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新能源工艺与装备研究中心两个平台,拥有教学与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已建成覆盖专业需求的6个教学与科研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达800万元。实验室总面积约达650㎡。已建立长沙威胜仪表、鹰潭三川智慧、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南昌中通电气、齐洛瓦集团、许继电气、大洋电机等教学实习与科研基地。图书馆先后购买本专业图书25800余册,对学生国内外影响力较大的6个电子期刊数据库。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围绕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依托江西省新能源工艺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适应国家制造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中,紧密围绕新能源产业链,结合风能、太阳能、核能的工程背景,形成了新能源机械的专业特色。并且每年有1~2名教师在阿斯隆理工学院学习和交流,增强了教师的对外交流能力,提高了国际化教学水平。
专业优势:本专业建设以行业发展为导向,通过专业培养,毕业生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工程素养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已在包括装备制造、汽车、家电、核电、风能等行业作出了较大贡献,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转型发展。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3余项,省级教改课题15项,完成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项,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编写及出版特色教材13部,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取专利50余项。
本专业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生竞赛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22项,省级一等奖27项,二等奖40余项。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专业优势: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东华理工大学为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需求,为满足社会对高端制造领域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而新开设的专业。2020年开始首次招生。本专业现依托本校的机械工程专业,相应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均比较齐备。机械工程专业2019年首批入选国家“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余项,省级教改课题8项,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获取专利20余项。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专业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围绕国家智能制造发展需求,依托江西省新能源工艺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聚合物微纳制造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以适应国家制造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实施先进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使该专业具有很好的社会适应性、先进性。
本专业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够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带动制造业智能转型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一批既擅长制造企业管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批能够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开发、技术改进、业务指导的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将不断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促进企业和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培养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形成以高分子材料加工和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开发为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高分子微纳制造、可降解聚合物制备与成型、纳滤膜的制备与应用、晶态陶瓷固化、膨润土在高放废物处置工程中的应用、粘土矿物功能化与核素吸附等方面取得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专业优势:先后荣获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江西省“十二五”特色建设专业和校级重点培育学科,2018年获批为江西省“一流”建设专业,2019年成为江西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拥有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差示量热分析仪等现代化材料分析仪器、校内实验室面积达1000m2、有8个稳定的校外创新创业实习基地。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经费达800余万元,省部级项目27项、经费达460万元;已获得省级自然科技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合计9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2篇;出版教材2部,发明专利11项。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专业优势,具有突出的应用微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和食品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教学科研特色。在铀生物溶浸、大型食用真菌育种与栽培、湖泊环境生态、土壤污染修复及区域动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特色显著,其中在核资源绿色开发与核环境生物修复领域形成了学科优势,在本地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多年来探索了多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本专业学生连续多年在国家和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计划大赛中屡创佳绩,成为东华理工大学大学生科技创业、创新活动的一张铭牌。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类科技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近70项,获国家大学生“小平创新团队”称号。
专业优势:该专业学科先后荣获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16年全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二。依托专业办学特色,培养适应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较强创业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拥有国防科工委重点实验室、校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生物标本馆珍藏的动、植物标本达11000余件;校内实验室面积1800m2、实验仪器总值610余万;先后与省内外15个生物技术相关企业进行了长期的合作,并建立了学生实习、实践与就业基地;拥有省经贸委和省教育厅共同授予的“江西省食品与生物技术产学研合作培育示范基地”。教师科研与教学研究成果突出,近五年来主持在研或完成科学研究项目达6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防科工局重大项目1项、国家星火计划1项、省部级项目40项,科研总经费达1500多万元。近十年来,获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信工部科技发明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三等各1项,出版教材与专著6部,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近100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我校本专业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不断进行专业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近几年来主持省教改课题17项,教学成果显著。承担了省优质课程与精品共享资源课程各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及省级各类教学奖一、二、三等奖15项。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研究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为辅;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江西省一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中心、江西省新能源工艺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面向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结合学校核技术、核仪器方面的学科优势,形成嵌入式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核电子学与智能仪器等方向的专业特色,培养从事电子信息系统、通信系统、智能仪器仪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技术服务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专业依托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为江西省一学科、江西省高校学科联盟牵头单位。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点、2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5年,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获批省级以上教改项目15项、发表教研论文15篇,获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省级精品资源课程,获批“核能安全与辐射监测技术及仪器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嵌入式系统”校级教学团队和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教师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内的7项标志性科研成果,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30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0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50余项。建有专业实验室20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12个。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专业优势:本专业主要培养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能系统掌握网络空间安全学的基础理论、技术和应用知识,具备一定的网络空间安全法律法规底蕴,熟悉相关领域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与管理维护能力、较高综合业务素质、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创新与实践能力,能够独立的解决工程应用领域的技术难题,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专业与国内外6家知名网络安全企业合作建立了就业实训基地。另外,本专业先后建立了“江西省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与创新基地”、“江西省教育网络安全应急中心”、“网络空间安全云协同创新实验室”(已获批,正在建等专业实验室,并和学院其它专业共建了“江西省放射性地学大数据技术工程实验室”和“江西省核地学数据科学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大数据安全技术相关的省级科研平台,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创新性高级应用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教学平台支撑。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专业优势:本专业主要培养大数据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科学、数理统计和数据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且能熟练掌握大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存储、处理、分析和数据安全等技术,不仅可以为学生考研及出国深造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也可以使学生具备胜任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部门的大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软件的设计、研发、测试、运维、管理和教育服务等工作的能力。为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专业与国内外6家知名大数据企业合作建立了就业实训基地。另外,本专业还建立了云计算教学实验室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以及“江西省放射性地学大数据技术工程实验室”和“江西省核地学数据科学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与大数据技术相关的省级科研平台,为本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教学平台支撑。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
专业特色:经过60余年的建设,本专业已发展为具有质谱学优势、核化学特色的国家一流专业,现设有现代分析化学、合成化学及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等三个专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创新意识,具有国际化视野与科学思维,掌握化学领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运用专业理论和技能,在化学、医药、食品、环保、新能源与核工业系统等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优势:本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2017年的专业综合评价中,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排名位居全省第二名;本专业所依托的化学学科1998年获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化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化学学科为江西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十三五”一流学科,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是我校第一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本专业拥有江西省首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质谱科学与仪器学科创新、质谱科学与仪器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高水平实验室、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院士工作站、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平台;,拥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教学团队。近年来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专业特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涉及能源化工、有机与无机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核燃料循环等诸多领域,服务对象遍及化工、医药、材料、食品、环保、核工业等各部门。本专业将传授知识、提高能力与增强素质并举,在基础理论方面,强调应掌握坚实的理论和宽广的知识;在多元化培养方面,突出“新能源材料”和“化学工程”两个领域,体现“核特色”;在工程能力方面,本专业强调培养良好的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在综合素质方面,本专业强调化工类人才应具备优良的全面素养和作风品质。
专业优势:“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拥有1个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余项,省级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20余万元/(人&midd;在新能源、化工过程开发、新型功能材料、放射性核素分离富集与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水平,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2区以上30余篇;获省级以上科研及教学成果奖8项;本专业的学生多次荣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赛区和江西省赛区)和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高素质、宽基础、厚地学、强实践、重创新和国际化特征的一流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本专业在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培养了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近五年,专业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培养的学生在国家、省部级竞赛中屡创佳绩,曾获创新创业比赛全国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专业优势:本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管理专业、国防军工专业,是江西一流专业、品牌专业和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依托原核工业集团公司重点学科,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和“十三五”一流学科,具有博士点、硕士点高层次人才培养资格,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俄罗斯、德国等机构和国家保持长期的国际合作关系。专业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实验中心等高层次实验教学平台,建成了杭州、三峡、江山等为代表的系列教学实习基地,并紧贴行业发展,校企联动,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国企、江西省水利、地矿等支柱产业共建产学研基地20个,为学生的专业实践、顶岗实习、就业等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与多家知名IT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专业实践与就业融合,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专业建设紧密依托专业优势,突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拥有自主开发的多门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和案例型自编系列教材,通过江西省核地学数据科学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西省放射性地学大数据技术工程实验室科研平台,开展产学研结合,以学科建设促专业建设。
专业优势:本专业于2004年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品牌”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于2004年获评为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目前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江西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示范中心、电子信息类嵌入式系统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计算机图形图像省级教学团队。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竟争力,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杭州与深圳等地区建立了多个专业教学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紧扣办学特色,立足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市政建设、饮用水安全保障、矿山水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社会需求,培养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依托学校地学优势,在矿山水环境保护、饮用水安全保障、氮磷污染水体治理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持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3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12项,开展供水安全、矿山水环境治理等技术服务项目18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检索论文16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奖1项;拥有省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
专业优势:本专业依托国家特色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创建的,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拥有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市政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水力学、水质工程学、泵站与管网等完备的专业实验室;与江西洪城水业股份有限公司、南昌鹏鹞水务有限公司、上海誉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中平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了一批稳定的产学研和就业基地。近年来培养的学生在国家、省部级竞赛中屡创佳绩,获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优秀毕业设计1篇,获各类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大赛奖励20余项。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经过20多年的专业与学科建设,已形成了矿山环境治理与修复、资源化生物技术、放射性污染与防治、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等专业特色方向和学科优势。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8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江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西省技术发明、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拥有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以及水处理工程等完备的专业实验室。与南昌市环境监测站、南昌水业集团环保能源公司、中核抚州金安铀业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了一批稳定的产学研和就业基地。本专业凸显核环境特色,主动对接国家核行业发展和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核环境保护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业优势:本专业是国家管理专业、国防军工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和江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2,2019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2019年获批江西省“一流特色专业”。专业拥有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10人次;在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在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以地质工程为背景,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为特色的工科专业。紧密结合国防军工和江西省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培养解决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围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设置课程,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地质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与专业技能、具有良好工程基础的专业人员,适应地下水科学工程领域经济建设需求的创新应用型国际人才。
专业优势:本专业依托的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先后为原核工业部重点建设学科,江西省“九五”、“十五”重点建设学科、“十一五”重点学科,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和“十三五”一流学科,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水利工程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江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水文地质勘察、水文地球化学等5个专业实验室和江山区域地质调查等7个实习基地。已建成《水文地质学基础》等5门省级精品课程或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遵循“理论-实践-创新,知识+能力”的模式,坚持“厚基础”、“精专业”、“重个性”的方针,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通信理论基础;强化交换、传输、网络、业务构成通信专业要点;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现、发展学生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使学生在通信系统和设备、信号处理和通信工程等方面的软硬件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方面得到实践锻炼。依托学院省级科研教学平台和教师科研工程项目,使学生融入科研团队训练,长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开发项目。校企深度合作,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合作拟定实习内容,在合作企业实施“实习、毕设、就业一体化”工程实训模式,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专业优势:本专业创建于2000年,2012年获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专业为江西省一流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覆盖专业,2019年获批江西省一流专业,2010年获批“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工程领域硕士学科点并开始招硕士研究生。拥有江西省级放射性地学大数据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西省级嵌入式系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省级科研平台。为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就业竟争力,本专业在北京、上海、广东、杭州与深圳等地区建立了多个专业教学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专业特色:测控技术与仪器是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光学、精密机械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高新技术型专业。专业以实践项目为抓手、“产学研创协同、科技转化驱动”为理念,着力新工科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科技创新和创业方面优势突出。同时紧密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形成了智能信息检测与处理、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智能仪器与核地学仪器等研究方向。
专业优势:本专业是江西省一流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三。专业依托和服务“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特色优势科研平台,在智能仪器、网络化仪器、虚拟仪器(VR、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机器人技术应用、大数据分析、过程参数检测等方面优势明显,教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奖项,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科技作品与学科、行业竞赛国家级、省级重要奖项20余项。本专业依托学科拥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仪器仪表工程方向)硕士点,供毕业生继续深造。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是适应清洁能源迫切需求、具有国防背景特色的专业;秉承以“化工”为血液,以“核”为心脏,以“工程实践”为血管的专业特色,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推动力,围绕核燃料转化、浓缩、核燃料元件生产和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设置课程,培养具有坚实的化学、化工、核化工和核材料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与专业技能、具有良好工程基础的专业人员,适应国家核燃料循环体系及化学化工领域经济建设需要的国际人才。“核辐射测量原理”、“核能与工程技术概论”、“原子核物理”等专业课程为江西省精品视频课程。
专业优势:专业所在的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和高水平学科。“十三五”期间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所属的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放射化学方向获批国防特色学科,核化工与核燃料是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专业共享放射性地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7个国家与省部级实验,建有核工程技术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核燃料与核化工研究所,下辖10余个功能实验室;拥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等功能完善的产、学、研基地8个。专业紧盯核燃料循环全产业链中的前端和后端两个环节,就铀及伴生资源综合开发、放射性环境治理、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等多领域开展相关的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研究,承担并完成与“核”相关的含国家自然基金、核能开发、退役治理、国防基础科研、中核自主研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依托专业优势,取得了一大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先后出版了《铀资源地质学》、《铀资源勘查学》、《大地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学》、《铀资源技术经济学》等系列特色高校教材。在铀资源勘查、铀成矿预测等研究方面特色鲜明。
专业优势:该专业学科先后获批原核工业集团公司重点学科,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并获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江西省“十三五”优势型一流学科。近5年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数学、物理、计算机、地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专业。秉持“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突出实践、注重双创”的教学理念,形成了完整的符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重视并突出学生系统工程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保证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性。与大批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校企联盟,建设了一体化、分层次、多模块、多渠道实践创新能力协同教学体系。依托国家级平台,形成了“四位一体”多元路径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优势:本专业始建于1956年,2017年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是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入选教育部及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是教育部及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依托的学科具有硕士点、博士点授予权。
专业拥有“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放射性地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西省防震减灾与工程地质灾害探测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3个校企联合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与40余家企业共建产学研用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实习、就业等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既保留了地质学、地理学和旅游管理学基础课程,又突出旅游地学特色,强调旅游地学资源的调查、评价与开发。培养具有扎实的地学(包括地质学、旅游管理和规划设计基础,具备全面的基础知识储备和较高的科学素养,具有从事基础地学研究、地质遗迹开发与保护、地学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地质公园规划与开发、旅游策划、景区规划设计、旅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综合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本专业建立了以龙虎山、庐山、梅岭、丹霞山、杭州、江山等为代表的系列旅游地学实习基地,开展系列教学工作和研究,曾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建设了系列校级地学精品课程。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国家地质调查项目多项,到账经费2000多万元。科研成果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一等奖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市厅级奖励多项,发表相关教学与科研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协助龙虎山—龟峰等地质遗迹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建立了系列与旅游地学相关的研究平台,如地貌景观与旅游开发研究所、国土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规、东华理工大学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中心、江西省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专业委员会等。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旅游地学方向)
专业特色:本专业保留了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基础课程,又增加了部分旅游地学特色课程。培养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基础,具备全面的基础知识储备和较高的科学素养,具有从事基础地学研究、生态修复、环境评价等工作能力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
专业优势:专业拥有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地质博物馆等平台,成立自然保护地规划研究院、国土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中心、江西省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专业委员会等,建有江西龙虎山、庐山、广东丹霞山、浙江江山等野外实习基地。专业教学改革4次获得江西省高校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科学研究获江西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一等奖等。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
专业特色:专业拥有手工绘图实验室、计算机辅助制图实验室、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建立了庐山建筑与徒手画实习基地、南昌市城乡规划认知实习基地、梅岭综合实习基地、杭州市综合技能训练基地等多个教学实践基地和国土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教学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课程设置和完备的教学实验设施。
专业优势: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众多地方委托项目。
来源:2020年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
专业特色:地球物理学是数学、物理、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及地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专业,主要培养矿产资源探测、新能源勘查、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工程地质调查、环境检测与监测、地震监测预报、地质灾害预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是我国核地学探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经过60多年的发展,确立了以理为主,理工结合的办学模式,树立了服务于核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专业办学定位,构建了“强化基础、突出实践、注重双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优势:本专业始建于1956年,是教育部及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教育部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2018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一,2019年入选首批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专业依托的学科是原核工业集团公司和江西省重点学科,具有博士点、硕士点高层次人才培养资格。专业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江西省工程研究中心等高层次教学和科研平台。该专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提名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获得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等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9项;学生获国际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全国地球物理知识竞赛等国际/国家级奖励30余项。
来源:2018年东华理工大学各学院招生专业
办学培养特色
师资:东华理工大学教师、东华理工大学聘请的海外语言和专业外籍教师、国外合作高校选派的外籍教师及校外合作企业工程师组成。
英语培养:按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模式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通过多门英语课程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引进国内知名雅思培训机构到校内对学生进行雅思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出国留学前达到国外合作高校规定的英语雅思成绩条件,为学生今后出国学习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专业培养:国内阶段以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模块进行培养,引进国外合作高校先进的专业课程、优秀的原版英语教材和网络学习平台等相关教学资源,部分专业课程由外籍教师和国外合作高校外教全英文授课,并配备相应辅导教师;国内学习课程和国外学习课程学分双方互认;国外学习阶段以合作方的专业课为主,在国外合作学校进行学习,双方课程对接学分互认。
强化学生国际视野:通过学校资助暑期游学项目、出国带薪实习项目、交换留学生项目等拓宽学生国际文化适应能力。学习期间学校提供多种海外暑期学习项目、海外实习项目机会。
校企双元制培养: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和行业企业进行紧密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采取校企联合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实现学历教育与行业认证相结合,加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来源:2016年东华理工大学本科生培养招生公告
办学培养特色
师资:东华理工大学教师、东华理工大学聘请的海外语言和专业外籍教师、国外合作高校选派的外籍教师及校外合作企业工程师组成。
英语培养:按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模式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通过多门英语课程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引进国内知名雅思培训机构到校内对学生进行雅思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出国留学前达到国外合作高校规定的英语雅思成绩条件,为学生今后出国学习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专业培养:国内阶段以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模块进行培养,引进国外合作高校先进的专业课程、优秀的原版英语教材和网络学习平台等相关教学资源,部分专业课程由外籍教师和国外合作高校外教全英文授课,并配备相应辅导教师;国内学习课程和国外学习课程学分双方互认;国外学习阶段以合作方的专业课为主,在国外合作学校进行学习,双方课程对接学分互认。
强化学生国际视野:通过学校资助暑期游学项目、出国带薪实习项目、交换留学生项目等拓宽学生国际文化适应能力。学习期间学校提供多种海外暑期学习项目、海外实习项目机会。
校企双元制培养: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和行业企业进行紧密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采取校企联合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实现学历教育与行业认证相结合,加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目标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旨在培养通晓国际规则、具备爱国主义情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实用型、工程型、复合型、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
来源:2014年东华理工大学本科专业简介
师资和培养特色
我院建立了完善的教学和学生管理机构,整合东华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和电子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学院优秀的教学师资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的外籍教师和外方合作学校的专业师资参与专业教学,参照国内外职业培训与认证考试的先进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与行业认证相结合,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雅思成绩要求提供了保障。
东华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搭建起东华理工大学与国外高校等机构联系和交流的桥梁,积极推进国内外合作办学机制,制订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引进国外课程与先进教材,部分课程引进国外合作学校专业教师或海外学者进行授课,积极促进与国外高校互动交流,为优秀学生赴海外留学提供快捷方便的通道。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若联合培养专升本招生计划未满额,缺额征集公告另行通知
4.若我校联合培养专升本招生计划未满额,缺额征集公告另行通知。5.考生志愿填报是一种电子“契约”,凡按志愿投档且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不得要求高校退档,高校也不得以考生自愿放弃为由退录。6.我校根据省教育厅核准备案的录取新生名册印制录取通知书,由校长签发,加盖我校校章,连同联合高等职业院校有关的入学报到须知等相关材料一并寄送被录取考生。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招生电话:0791-83897952
4.招生电话:0791-83897952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2月28日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培养)招生简章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招生专业及计划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一)联合培养计划(普通、脱贫家庭、获奖学生计划)联合培养高职院校专业类招生代码招生专业联合培养专升本计划数学费(元/年)普通计划专项计划脱贫家庭计划获奖学生计划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080201机械工程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类080801自动化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510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招生网址:https://zsb.ecut.edu.cn/
3.招生网址:https://zsb..cn/4.招生电话:0791-83897952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2月28日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培养)招生简章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招生专业及计划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联合培养学校门类专业类招生代码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学费(元/年)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工学计算机类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5220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工学地质类081403资源勘查工程104940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招生简章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招生咨询电话:0791-83897952
4.招生咨询电话:0791-83897952综合评价咨询电话:0791-83879172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2月10日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申请表.docx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汇总表.xlsx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招生简章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招生对象
一、招生对象在2022年7月31日前可取得或已取得毕业证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江西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应征入伍;2.外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在江西应征入伍。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招生简章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推免生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及招生规模
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规模2022年我校部分全日制学术学位专业接收推荐免试生,预计接收名额为62人,实际接收的人数以终公布的拟录取结果为准。具体接收专业详见《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推免生复试专业目录》(附件1)。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接收推免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招生对象
一、招生对象(一)江西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在2022年7月31日前可取得毕业证。(二)在2022年7月31日前可取得或已取得毕业证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江西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应征入伍。2.外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在江西应征入伍。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培养)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2.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3.已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江西省2022年专升本报名,并已获报名资格。4.高职(专科)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高职(专科)学习期间受到纪律处分,但报名前已解除处分的。5.在入伍期间及退役后工作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受到纪律处分但报名前已解除处分的。6.考生依照在高职(专科)所学专业,对照《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校专升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资格审查
四、资格审查资格审查贯穿考试录取全过程。(一)考生的报名资格由考生就读(毕业)院校负责审核。所在院校依据规定的招生对象和报考条件对考生资格及其填报的基本信息和报名照片进行审核。(二)本省院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报名资格由就读(毕业)院校初审,外省院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报名资格由省教育厅初审。省教育厅将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信息汇总,报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进行退役士兵身份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联合培养计划(普通、脱贫家庭、获奖学生计划)
(一)联合培养计划(普通、脱贫家庭、获奖学生计划)联合培养高职院校专业类招生代码招生专业联合培养专升本计划数学费(元/年)普通计划专项计划脱贫家庭计划获奖学生计划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080201机械工程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类080801自动化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九江职业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报名条件
三、报名条件考生报考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2.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3.已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江西省2022年专升本报名,并已获“退役大学生士兵”报名资格。4.高职(专科)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高职(专科)学习期间受到纪律处分,但报名前已解除处分的。5.在入伍期间及退役后工作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本章程若与上级有关政策不符,按上级有关政策执行
2.本章程若与上级有关政策不符,按上级有关政策执行。3.招生网址:https://zsb..cn/4.招生电话:0791-83897952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2月28日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培养)招生简章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学籍管理
七、学籍管理专升本学生毕业时,其毕业证书上标注“在本校XX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习”,学习时间按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实际时间填写。学生入学及毕业按教育部2008年下发的《高校学生获得学籍及毕业政策告知》执行。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培养)招生简章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综合评价
五、综合评价(一)综合评价时间:2022年2月23日上午9:00(地点另行通知)(二)综合评价方案:根据《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实施方案》及其附件3《江西省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升本免试招生工作》要求,学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对申请联合培养专升本免试退役大学生士兵需组织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或职业技能综合考查,结合在校期间成绩、服役期间表现等情况,做出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推免生硕士学位研究生报名
(一)报名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在国家规定时间内(2021年9月27日后)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在复试前请准备好如下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材料提交给学院研究生秘书老师,所有申请材料不退还。1、有效期内的学生证、身份证;2、本科成绩单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推免生硕士学位研究生附则
八、附则本章程由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未尽事宜按照教育部及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相关文件规定执行;内容如与国家发布的有关工作文件精神不符,以国家2022年下达的推免文件为准。附件1: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推免生复试专业目录.pdf附件2: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复试政审表.doc附件3:东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体格检查表(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2.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3.已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江西省2022年专升本报名,并已获报名资格。4.高职(专科)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高职(专科)学习期间受到纪律处分,但报名前已解除处分的。5.在入伍期间及退役后工作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受到纪律处分但报名前已解除处分的。6.考生依照在高职(专科
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专升本联合其他事项
八、其他事项1.我校没有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工作,以我校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中介机构或个人,我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2.本章程若与上级有关政策不符,按上级有关政策执行。3.招生网址:https://zsb..cn/4.招生电话:0791-83897952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2月28日答案来源于:2022年东华理工
东华理工大学主页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是国防科工委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管为主,文、法、教兼备的多科性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校于1956年创建,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现由国防科工委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海军国防生培养基地。建校半个世纪以来,...
大学招生信息
全国技校排名 2022年技校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技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