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丰富的课程,开展多样化的第二课堂。通过“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素养等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
2、坚持“高素质、强能力、多能一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全面发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常见项目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具有一项运动特长,成为“多能一专”的体育人才。
3、围绕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连续举办“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强化学生对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掌握。2009年,荣获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团体总分二等奖,位列全国第八名。设置了“运动会组织编排与实践”、“教学设计与说课”、“教学基本技能实训”“科技文献阅读”、“学生体育科技文化节”、“教学实习”等特色实践性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4、毕业生综合素质强,就业率名列全省同类专业前茅。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0%左右,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1、依托高水平运动队办学,学生运动水平高。我校于1995年被批准为全国56所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院校之一,1996年与中国火车头体协实行联合办队,探索了高校与行业体协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新模式。2002年与四特集团联办校篮球队,2004年引进南昌八一衡源足球俱乐部入驻我校,积极探讨校企联合办队的新模式。现建有田径、武术、篮球、网球等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参加世界、亚洲、全国比赛中,曾多次获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女团体总分前三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前四名及多项个人冠军。招收了白雪、曹硕等一批国家顶级水平的运动员,其中白雪曾获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马拉松冠军,多名学生运动员获奥运会前八名、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亚洲田径锦标赛冠军等。
2、学生综合素质强,就业前景好。由于学生长期在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培养了吃苦耐劳、敢于担当、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在以工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传承了交大人团结严谨、求实勤奋的优良传统,同时学生具有一流的竞技运动水平,在人才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许多毕业生加盟大型企事业单位成为体育骨干。
1.核心竞争力
*2019年获批教育部智能制造中外人文基地项目
*2019年获批江西省“一流专业”
*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2
*江西省“特色专业”
*江西省“品牌专业”
*江西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8年获得江西省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师资力量
本专业教师博士化率达70%,拥有: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
*江西省创新驱动“5511”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
*江西省青年“千人计划”人选
*江西省教学名师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
*天佑学者
等一批严谨治学、学术造诣高的优秀师资。
3.教学、科研及成果
专业所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学校的宝塔学科,拥有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轨道交通关键材料工程中心、南昌市载运工具先进材料与激光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教学仪器设备经费投入超过2000多万元。
多项教学改革课题获得江西省教育厅资助,获得省级精品课程4门次,并编写出版多本教材和专著,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4项。
近5年来,共主持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发表SCI一、二区论文20篇,授权发明专利17项,其中美国专利2项。
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等6项。
4.就业前景
学生大多就业于中车集团、中铁集团、中建集团、国内各铁路局、各城市轨道交通集团、汽车制造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工程等的工艺开发、结构设计、新产品研发和管理工作。专业一次就业率100%,高端就业学生占比稳步提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总体表现、人格素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及社会贡献等方面的评价较高,认为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5.求学深造
专业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专业的升学录取率(含出国进修)逐年提高, 2020年达26%,多数考生被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985和211高校录取。
1.师资力量
本专业教师博士化率达80%,拥有: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
*江西省青年“千人计划”人选、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天佑学者、
*天佑优秀教师
等一批严谨治学、学术造诣较高的优秀师资。
2.教学、科研及成果
本专业所属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双一流学科。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2个一级硕士学位和1个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支撑。
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一批与企业合作的科技开发项目。5年来,主持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SCI一、二区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6项。编写出版多本教材和专著,多项教学改革课题获得江西省教育厅资助。
本专业拥有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轨道交通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近千台,经费投入超过1800万元。实验室已具备较为齐全的高分子材料的分析、加工与测试仪器设备,可进行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塑料/橡胶成型加工、聚合反应工程、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等课程的教学实验。
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的节能减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互联网+大赛中都获得了较好成绩,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3.就业前景
本专业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一直维持在全校前列,高端就业学生在直接就业学生中的占比稳步提升。毕业生主要签约轨道交通领域从事高速列车、普通轨道客货运车辆、传感器件材料研发设计、产品检测等工作;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电子电器、物联网等行业领域从事有关材料质量检测、生产管理等工作。
专业所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格力集团、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公牛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长期用人意向合同。应届毕业生月薪一般为5000-8000元。
近5届毕业生,有85%以上从事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超过50%已成为工程师,10%成为业务主管,20%成为部门领导,用人单位对我专业毕业生在总体表现、人格素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及社会贡献等方面的评价均较高,认为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评价平均值超过90分。
4.求学深造
专业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近三年研究生升学录取率(含出国进修)近30%。多数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录取,从事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先进陶瓷材料、能源材料及表面工程等新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
5.主干课程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高分子成型加工理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原理、塑料配方设计、轨道交通材料、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训练、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等。
成立于 2001年,江西省早批准建设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之一;
江西省首批批准建立工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7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培养工业工程硕士;
交叉前沿学科: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在对现代工程技术、制造系统、服务系统有较好认知的基础上,能够利用现代管理知识和工业工程基本思想与方法,对上述系统进行定量分析、优化设计、改进与实施。
1.培养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工程建设、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领域的勘测设计、研究和管理、施工测量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强化实验中心建设,近三年新增仪器设备300余万元,新增实验室面积400多平方米。
3.增设性实验项目30余项,建立了7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搭建了5个覆盖全专业的课外实践创新平台,每年开展“测绘杯”活动,通过双基竞赛、技能操作竞赛、基础知识竞赛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近3年学生先后获得大学生测量技能竞赛国家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考研率达25%以上,多届就业率100%。
5.2019年国家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获批。
1.面向环保产业,毕业生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运营、管理和研发等工作。
2.专业教师团队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硕士生导师8名,青年井岗学者1名;专业教师博士比例为100%,其中3名具有博士后经历。
3.专业积淀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历年来成绩优异的学生先后被保送至双一流大学等高校进行深造。近3年研究生录取率均在25%以上。
4.多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大部分进入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市政环境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获得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1.江西省品牌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
2.专业人才培养面向绿色可持续建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智慧健康城市、绿色能源开发与利用、疫情防控等国家重大需求和新兴领域。
3.我校是江西省早开设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也是江西省早获得本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4.师资队伍均来自于国内知名高校,高级职称人数达77%,近一半的教师取得了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国家一级建造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5.毕业生社会需求旺盛,就业率90%以上,职业发展前景较好。毕业生主要在科研设计院所、工程建设、设备生产制造、大型能源供应中心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1.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江西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已通过全国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认证。
2.给排水工程教学团队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获省教学成果奖6项,现有在编教师21人,博士比例为81%,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候选人、江西省教学名师各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其他省部级人才5人。
3.江西省首个获得市政工程硕士点的高校;江西省唯一获市政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4.全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第16(校友会版),专业星级5★-。2017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1。
5.拥有“国家级+省级+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省级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的多维创新实践给排水教研平台。
1.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是目前全国所有开设该专业的唯一入选者。
2.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一带一路”、“交通强国”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专业办学符合我校“交通特色,轨道核心”的办学定位。
3.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现有教师25人,博士比例为92%,形成了一支由“国家、省级人才”、“省级教学名师”、“全职海外大学教授”领衔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铁道工程”入选江西省教学团队、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4.改革成效显著:理想情怀与知识能力并重,培养出一批精益求精“匠心”品格的优秀天佑学子;实施科研导师制,在校生参与创新创业比例达60%,毕业生具有行业创新潜质。系列成果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发表教改论文40余篇,出版系列专业特色教材和专著20余部;毕业生供不应求,校友在行业内具有优良的口碑,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8%;考研录取率逐年提升,2019届达33.3%。
5.办学条件优良: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校内外实验实习平台,及7个产学协同育人平台,建立了8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6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出版系列专业特色教材20余部;打造了16个詹天佑品牌班级。
6.交通运输工程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为江西省唯一的一级学科博士点;道路与铁道工程为江西省唯一的二级学科硕士点。
1.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先后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初评、复评,是我校办学早、资源配置齐、师资力量雄厚、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之一。
2.现有专任教师71名,近5年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10项,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4人。
3.拥有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建立了15个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4.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省内首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唯一的一级学科博士点。
5.下设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城市轨道工程3个专业方向,并在桥梁工程方向开设茅以升班,城市轨道工程方向设詹天佑班,与中国中铁合作设有中铁国际班。
6.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排名第29位,专业星级5★。2017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土木工程组第一名。
1.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17年江西省工程管理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二,工科院校排名第一。
2.响应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江西省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中,是唯一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3.通过引进英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和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4.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点、工程管理MEM专业学位硕士点。
5.教学团队现有教师12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5名,博士8名,硕导7名。拥有“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天佑教学名师”等5名。
学校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和10个江西省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交通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体育教育、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通信工程、运动训练、音乐学);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6个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法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
我校软件学院为江西省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现有软件工程及“软件工程+应用背景专业”两种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工程+应用背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批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毕业生即可在应用背景专业领域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从事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软件工程开设“3+1”校企联合班,前3年在校学习,后一年在企业完成后续课程、软件实训和毕业设计,并由联合办学企业推荐就业。
一、招生计划我校2022年将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两个类别分别进行招生,具体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等可见我校招生专业目录(详见附件),其中研招网填报系统中的招生人数为学校2021年计划人数,仅供参考。2022年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及我省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专项专用,该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
6、报名参加我校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另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答案来源于: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公告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5、报名参加我校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另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答案来源于: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公告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六、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学习的研究生。其学历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法律
十二、联系方式单位代码:10404地址:江西南昌经开区双港东大街808号邮政编码:330013联系部门: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791-87046600、87046551联系人:梅老师、曾老师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官方网址:http://yjsy..cn/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电子邮箱:yzb@.c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答案来源于: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公告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二、接收推荐免试生欢迎全国各高等学校特别是国内重点大学中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毕业生报考我校。答案来源于: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公告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五、报考注意事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
十三、各学院联系方式学院联系电话网址001土木建筑学院0791-87046029http://tj..cn002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0791-87046124http://me..cn003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0791-87046408http://dqxy..cn004经济管理学院0791-8704503
七、初试时间:2021年12月25日至12月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我校自命题考试科目《501快题设计Ⅰ(6小时)》在12月27日上午进行(起始时间8:30)。地点:各报名点指定地点,具体以准考证为准。答案来源于: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公告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三、报考条件按照教育部规定,符合下列条件,可以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九、录取录取工作约在5月初结束。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答案来源于: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公告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确定,请考生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同时需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考生应当按
四、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1、网上报名2021年10月5日-25日(9:00-22:00),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n/,教育网址:
十一、有关注意及说明1、上述简章内容如与国家发布的有关2022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国家招生文件为准。凡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遵守上述要求,否则谢绝报考。2、我校硕士研究生均在我校南、北校区进行培养。3、为鼓励研究生学习与科研活动,学校建立了完备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在校生可获得国家助学金(6000元/年)、学业奖学金(3000-10000元/年不等)、国家奖学金(
1、网上报名2021年10月5日-25日(9:00-22:00),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n/,教育网址:http://yz.)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进行网上报名。预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9:00-22:00)。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
十、学习年限及学费我校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对于学习成绩和科研情况表现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半年或1年毕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工商管理、翻译、艺术、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金融、社会工作专业学位学费为12000元/学年,其它为8000元/学年。全日制新生入校须住学校学生宿舍,住宿费1000元/学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
八、复试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2022年4月。我校会根据当年国家基本分数要求,确定符合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由我院(或我校相关培养单位)通知,并在网站上予以公布。复试相关事项:实行差额复试,复试比例一般不低于1:1.2,复试内容、方式及有关要求于复试前告知考生。复试成绩不合格、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不合格者、体检不合格者、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录取名次将
九、招生计划2021年计划招收200人。答案来源于:2021华东交通大学地铁联合培养班(五年制)招生简章(图)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坐落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1971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迁往江西南昌,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被江西省列为重点加强建...
华东交通大学评价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专业优势和特色:
1、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丰富的课程,开展多样化的第二课堂。通过“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素养等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
2、坚持“高素质、强能力、多能一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全面发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常见项目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具有一项运动特长,成为“多能一专”的体育人才。
3、围绕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连续举办“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强化学生对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掌握。2009年,荣获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团体总分二等奖,位列全国第八名。设置了“运动会组织编排与实践”、“教学设计与说课”、“教学基本技能实训”“科技文献阅读”、“学生体育科技文化节”、“教学实习”等特色实践性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4、毕业生综合素质强,就业率名列全省同类专业前茅。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0%左右,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运动训练专业
专业优势与特色
1、依托高水平运动队办学,学生运动水平高。我校于1995年被批准为全国56所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院校之一,1996年与中国火车头体协实行联合办队,探索了高校与行业体协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新模式。2002年与四特集团联办校篮球队,2004年引进南昌八一衡源足球俱乐部入驻我校,积极探讨校企联合办队的新模式。现建有田径、武术、篮球、网球等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参加世界、亚洲、全国比赛中,曾多次获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女团体总分前三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前四名及多项个人冠军。招收了白雪、曹硕等一批国家顶级水平的运动员,其中白雪曾获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马拉松冠军,多名学生运动员获奥运会前八名、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亚洲田径锦标赛冠军等。
2、学生综合素质强,就业前景好。由于学生长期在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培养了吃苦耐劳、敢于担当、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在以工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传承了交大人团结严谨、求实勤奋的优良传统,同时学生具有一流的竞技运动水平,在人才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许多毕业生加盟大型企事业单位成为体育骨干。
来源:2020年华东交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专业优势
1.核心竞争力
*2019年获批教育部智能制造中外人文基地项目
*2019年获批江西省“一流专业”
*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2
*江西省“特色专业”
*江西省“品牌专业”
*江西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8年获得江西省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师资力量
本专业教师博士化率达70%,拥有: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
*江西省创新驱动“5511”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
*江西省青年“千人计划”人选
*江西省教学名师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
*天佑学者
等一批严谨治学、学术造诣高的优秀师资。
3.教学、科研及成果
专业所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学校的宝塔学科,拥有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轨道交通关键材料工程中心、南昌市载运工具先进材料与激光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教学仪器设备经费投入超过2000多万元。
多项教学改革课题获得江西省教育厅资助,获得省级精品课程4门次,并编写出版多本教材和专著,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4项。
近5年来,共主持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发表SCI一、二区论文20篇,授权发明专利17项,其中美国专利2项。
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等6项。
4.就业前景
学生大多就业于中车集团、中铁集团、中建集团、国内各铁路局、各城市轨道交通集团、汽车制造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工程等的工艺开发、结构设计、新产品研发和管理工作。专业一次就业率100%,高端就业学生占比稳步提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总体表现、人格素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及社会贡献等方面的评价较高,认为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5.求学深造
专业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专业的升学录取率(含出国进修)逐年提高, 2020年达26%,多数考生被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985和211高校录取。
来源:2020年华东交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专业优势
1.师资力量
本专业教师博士化率达80%,拥有: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
*江西省青年“千人计划”人选、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天佑学者、
*天佑优秀教师
等一批严谨治学、学术造诣较高的优秀师资。
2.教学、科研及成果
本专业所属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双一流学科。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2个一级硕士学位和1个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支撑。
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一批与企业合作的科技开发项目。5年来,主持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SCI一、二区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6项。编写出版多本教材和专著,多项教学改革课题获得江西省教育厅资助。
本专业拥有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轨道交通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近千台,经费投入超过1800万元。实验室已具备较为齐全的高分子材料的分析、加工与测试仪器设备,可进行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塑料/橡胶成型加工、聚合反应工程、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等课程的教学实验。
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的节能减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互联网+大赛中都获得了较好成绩,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3.就业前景
本专业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一直维持在全校前列,高端就业学生在直接就业学生中的占比稳步提升。毕业生主要签约轨道交通领域从事高速列车、普通轨道客货运车辆、传感器件材料研发设计、产品检测等工作;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电子电器、物联网等行业领域从事有关材料质量检测、生产管理等工作。
专业所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格力集团、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公牛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长期用人意向合同。应届毕业生月薪一般为5000-8000元。
近5届毕业生,有85%以上从事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超过50%已成为工程师,10%成为业务主管,20%成为部门领导,用人单位对我专业毕业生在总体表现、人格素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及社会贡献等方面的评价均较高,认为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评价平均值超过90分。
4.求学深造
专业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近三年研究生升学录取率(含出国进修)近30%。多数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录取,从事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先进陶瓷材料、能源材料及表面工程等新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
5.主干课程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高分子成型加工理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原理、塑料配方设计、轨道交通材料、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训练、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等。
来源:2020年华东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
成立于 2001年,江西省早批准建设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之一;
江西省首批批准建立工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7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培养工业工程硕士;
交叉前沿学科: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在对现代工程技术、制造系统、服务系统有较好认知的基础上,能够利用现代管理知识和工业工程基本思想与方法,对上述系统进行定量分析、优化设计、改进与实施。
来源:2020年华东交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
特色优势
1.培养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工程建设、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领域的勘测设计、研究和管理、施工测量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强化实验中心建设,近三年新增仪器设备300余万元,新增实验室面积400多平方米。
3.增设性实验项目30余项,建立了7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搭建了5个覆盖全专业的课外实践创新平台,每年开展“测绘杯”活动,通过双基竞赛、技能操作竞赛、基础知识竞赛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近3年学生先后获得大学生测量技能竞赛国家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考研率达25%以上,多届就业率100%。
5.2019年国家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获批。
来源:2020年华东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
特色优势
1.面向环保产业,毕业生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运营、管理和研发等工作。
2.专业教师团队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硕士生导师8名,青年井岗学者1名;专业教师博士比例为100%,其中3名具有博士后经历。
3.专业积淀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历年来成绩优异的学生先后被保送至双一流大学等高校进行深造。近3年研究生录取率均在25%以上。
4.多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大部分进入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市政环境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获得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来源:2020年华东交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
特色优势
1.江西省品牌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
2.专业人才培养面向绿色可持续建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智慧健康城市、绿色能源开发与利用、疫情防控等国家重大需求和新兴领域。
3.我校是江西省早开设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也是江西省早获得本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4.师资队伍均来自于国内知名高校,高级职称人数达77%,近一半的教师取得了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国家一级建造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5.毕业生社会需求旺盛,就业率90%以上,职业发展前景较好。毕业生主要在科研设计院所、工程建设、设备生产制造、大型能源供应中心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来源:2020年华东交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特色优势
1.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江西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已通过全国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认证。
2.给排水工程教学团队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获省教学成果奖6项,现有在编教师21人,博士比例为81%,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候选人、江西省教学名师各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其他省部级人才5人。
3.江西省首个获得市政工程硕士点的高校;江西省唯一获市政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4.全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第16(校友会版),专业星级5★-。2017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1。
5.拥有“国家级+省级+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省级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的多维创新实践给排水教研平台。
来源:2020年华东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
特色优势
1.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是目前全国所有开设该专业的唯一入选者。
2.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一带一路”、“交通强国”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专业办学符合我校“交通特色,轨道核心”的办学定位。
3.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现有教师25人,博士比例为92%,形成了一支由“国家、省级人才”、“省级教学名师”、“全职海外大学教授”领衔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铁道工程”入选江西省教学团队、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4.改革成效显著:理想情怀与知识能力并重,培养出一批精益求精“匠心”品格的优秀天佑学子;实施科研导师制,在校生参与创新创业比例达60%,毕业生具有行业创新潜质。系列成果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发表教改论文40余篇,出版系列专业特色教材和专著20余部;毕业生供不应求,校友在行业内具有优良的口碑,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8%;考研录取率逐年提升,2019届达33.3%。
5.办学条件优良: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校内外实验实习平台,及7个产学协同育人平台,建立了8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6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出版系列专业特色教材20余部;打造了16个詹天佑品牌班级。
6.交通运输工程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为江西省唯一的一级学科博士点;道路与铁道工程为江西省唯一的二级学科硕士点。
办学条件优良: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校内外实验实习平台,及7个产学协同育人平台,建立了8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6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出版系列专业特色教材20余部;打造了16个詹天佑品牌班级。
来源:2020年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特色优势
1.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先后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初评、复评,是我校办学早、资源配置齐、师资力量雄厚、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之一。
2.现有专任教师71名,近5年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10项,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4人。
3.拥有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建立了15个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4.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省内首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唯一的一级学科博士点。
5.下设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城市轨道工程3个专业方向,并在桥梁工程方向开设茅以升班,城市轨道工程方向设詹天佑班,与中国中铁合作设有中铁国际班。
6.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排名第29位,专业星级5★。2017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土木工程组第一名。
来源:2020年华东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国际班)
特色优势
1.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17年江西省工程管理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二,工科院校排名第一。
2.响应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江西省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中,是唯一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3.通过引进英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和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4.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点、工程管理MEM专业学位硕士点。
5.教学团队现有教师12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5名,博士8名,硕导7名。拥有“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天佑教学名师”等5名。
来源:2017年华东交通大学考生问答
学校优势专业有哪些?
学校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和10个江西省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交通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体育教育、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通信工程、运动训练、音乐学);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6个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法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
软件学院有何办学特色?
我校软件学院为江西省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现有软件工程及“软件工程+应用背景专业”两种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工程+应用背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批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毕业生即可在应用背景专业领域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从事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软件工程开设“3+1”校企联合班,前3年在校学习,后一年在企业完成后续课程、软件实训和毕业设计,并由联合办学企业推荐就业。
来源:2016年华东交通大学招生考生问答
学校优势专业有什么?
学校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和10个江西省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交通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体育教育、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通信工程、运动训练、音乐学);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6个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法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
软件学院有何办学特色?
我校软件学院为江西省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现有软件工程及“软件工程+应用背景专业”两种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工程+应用背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批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毕业生即可在应用背景专业领域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从事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软件工程开设“3+1”校企联合班,前3年在校学习,后一年在企业完成后续课程、软件实训和毕业设计,并由联合办学企业推荐就业。
来源:2015年华东交通大学招生考生问答
学校优势专业有什么?
学校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和10个江西省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交通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体育教育、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通信工程、运动训练、音乐学);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6个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法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
软件学院有何办学特色?
我校软件学院为江西省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现有软件工程及“软件工程+应用背景专业”两种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工程+应用背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批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毕业生即可在应用背景专业领域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从事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软件工程开设“3+1”校企联合班,前3年在校学习,后一年在企业完成后续课程、软件实训和毕业设计,并由联合办学企业推荐就业。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一、招生计划我校2022年将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两个类别分别进行招生,具体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等可见我校招生专业目录(详见附件),其中研招网填报系统中的招生人数为学校2021年计划人数,仅供参考。2022年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及我省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专项专用,该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另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6、报名参加我校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另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答案来源于: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公告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另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5、报名参加我校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另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答案来源于: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公告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
六、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学习的研究生。其学历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法律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十二、联系方式单位代码:10404地址:江西南昌经开区双港东大街808号邮政编码:330013联系部门: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791-87046600、87046551联系人:梅老师、曾老师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官方网址:http://yjsy..cn/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电子邮箱:yzb@.c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答案来源于: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公告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接收推荐免试生
二、接收推荐免试生欢迎全国各高等学校特别是国内重点大学中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毕业生报考我校。答案来源于: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公告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注意事项
五、报考注意事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各学院联系方式
十三、各学院联系方式学院联系电话网址001土木建筑学院0791-87046029http://tj..cn002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0791-87046124http://me..cn003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0791-87046408http://dqxy..cn004经济管理学院0791-8704503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初试
七、初试时间:2021年12月25日至12月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我校自命题考试科目《501快题设计Ⅰ(6小时)》在12月27日上午进行(起始时间8:30)。地点:各报名点指定地点,具体以准考证为准。答案来源于: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公告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三、报考条件按照教育部规定,符合下列条件,可以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
九、录取录取工作约在5月初结束。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答案来源于: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公告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
2、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确定,请考生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同时需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考生应当按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
四、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1、网上报名2021年10月5日-25日(9:00-22:00),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n/,教育网址: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有关注意及说明
十一、有关注意及说明1、上述简章内容如与国家发布的有关2022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国家招生文件为准。凡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遵守上述要求,否则谢绝报考。2、我校硕士研究生均在我校南、北校区进行培养。3、为鼓励研究生学习与科研活动,学校建立了完备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在校生可获得国家助学金(6000元/年)、学业奖学金(3000-10000元/年不等)、国家奖学金(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2021年10月5日-25日(9:00-22:00),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n/,教育网址:http://yz.)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进行网上报名。预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9:00-22:00)。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及学费
十、学习年限及学费我校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对于学习成绩和科研情况表现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半年或1年毕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工商管理、翻译、艺术、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金融、社会工作专业学位学费为12000元/学年,其它为8000元/学年。全日制新生入校须住学校学生宿舍,住宿费1000元/学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
八、复试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2022年4月。我校会根据当年国家基本分数要求,确定符合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由我院(或我校相关培养单位)通知,并在网站上予以公布。复试相关事项:实行差额复试,复试比例一般不低于1:1.2,复试内容、方式及有关要求于复试前告知考生。复试成绩不合格、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不合格者、体检不合格者、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录取名次将
2021华东交通大学地铁联合培养班五年制招生计划
九、招生计划2021年计划招收200人。答案来源于:2021华东交通大学地铁联合培养班(五年制)招生简章(图)
华东交通大学主页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坐落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1971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迁往江西南昌,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被江西省列为重点加强建...
大学招生信息
全国技校排名 2022年技校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技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