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浙江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9年11月20日16:21  浙江科技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这里看完整内容

本专业2019年按专业招生,浙江省选考科目要求:物理、化学

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

省“十二五”新兴特色(重点)专业

通过“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学校建校之初首批设置的工科专业之一,曾是中德政府间合作办学的专业,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专业2010年获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4、2017年分别获批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特色专业;2015年通过《华盛顿协议》框架下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毕业生的学历学位获得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华盛顿协议》19个正式成员的互认,为毕业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专业排名在省内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

电气工程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本专业依托省级一流学科及校级重点学科,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素质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在电力系统与智能供配电、电机与电气自动化、电力电子与新能源变换等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现场应用型电气工程师。专业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扎实数理基础与电气工程核心知识,具备分析解决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规范与团队合作沟通、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等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强电与弱电结合、电力与电子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硬件与软件结合”的宽口径人才培养特色。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宽、就业率高、毕业生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生产与试验、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与维护、电气产品开发设计与应用、电气及自动化装备制造,以及电气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大多在国家电网等大型国有企业及知名民营企业工作,约1/4毕业生在国内外继续深造。

本专业师资力量充足,教学条件优良。教授、副教授占比65%,具有全职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0%,具有国外留学或学习经历的教师比例达70%。专业教师中含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此外,专业还聘有德国等海外高校兼职教授及企业兼职教师10余名。

本专业国际交流与校企合作基础扎实,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德累斯顿应用科学大学、奥斯特法利亚应用科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多所海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促进学生的国际交流和联合培养。与企业合作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与30余家大中型企业签订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协议。专业实验室体系完备,建有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发电厂与供配电技术等21个专业实验室,还在校内建有“西门子自动化实验室”、“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松下电器实验室”等校企合作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先进的实践平台。专业教师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显著,有力反哺教学。

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100人左右。

本专业培养目标:

面向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源及新能源应用技术、供配电技术等电气工程相关领域,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沟通能力与团队精神,能胜任电气系统运行与维护、电气自动化装备制造、电气产品设计研发、电气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等工作,并以技术或管理骨干角色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就的高素质应用型电气工程师。培养目标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培养目标1:能够综合运用数理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和电气工程专业知识,面向电气工程领域的电气系统运行维护、电气装备制造、电气产品设计研发、电气工程项目实施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培养目标2:能够跟踪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工程创新能力,具有运用现代工程技术和工具从事电气领域相关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工程实施等能力。

培养目标3: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备综合考虑社会、法律、经济、环境等非技术因素以设计电气工程问题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培养目标4: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表达和交流能力,能就复杂工程项目开展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

培养目标5: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跟踪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新发展;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主动适应国内外社会进步和相关行业产业的形势变化。

本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及电气工程技术范畴及特点,确定以下三个培养方向:

1)电机与电气自动化技术;

2)电源及新能源应用技术;

3)供配电技术


本专业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

1.1 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理解电气工程问题的数理本质,识别工程问题的内在关系和制约因素,并合理表述。

1.2 掌握工程基础知识,能够结合数理模型对电气工程问题进行建模与求解。

1.3 掌握专业知识,能基于数理方法推演、分析电气工程问题,并能对解决方案进行比较与综合。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内涵。

2.2能基于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原理和数学建模方法正确表达复杂电气工程问题。

2.3能借助文献研究,寻求解决电气工程问题的多种方案,通过分析比较,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3.1掌握电气工程项目设计和电气产品开发的全流程与实现方法,了解影响复杂电气工程问题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并能进行方案可行性分析。

3.2 根据用户需求,按既定目标设计电气产品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

3.3 在解决方案的设计环节中能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体现创新意识。

3.4具有在方案设计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影响的能力。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能基于科学原理和文献研究,分析比较解决方案,选择研究路线,并设计实验方案。

4.2 能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开展实验研究,获得有效实验数据。

4.3 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与评价,并利用数据处理等手段获得合理有效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的预测与模拟,并能理解局限性。

5.1 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按照科学原理,了解相关常用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方法和适用条件。

5.2 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常用仪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5.3 能针对特定复杂电气工程问题,开发或选用满足需求的现代工具,实施预测和模拟,评价结果并分析和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国家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电气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

6.2 基于电气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能分析和评价电气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等非技术因素的影响,以及在工程实践中需要考虑的多约束条件。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理念和内涵,熟悉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7.2 能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电气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正确评价电气工程实践中产生的电能消耗、电磁污染等对人类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职责。

8.1 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8.2 理解工程伦理的核心理念,能够在电气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理解电气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理解多学科背景下个人与团队的关系,能有效沟通交流,合作共事。

9.2 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具有团队构建、运行、协调和负责的能力。

10.沟通:能够就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具备口头表达、撰写书面报告、回应质疑的能力;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10.2 了解电气工程领域国际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具备国际视野,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理解并掌握电气工程实践中的项目管理与经济决策的基本方法。

11.2 能了解工程项目与产品实施的成本构成,并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进行工程设计与实践。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能够认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 能跟踪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趋势,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并能理解、归纳和提出相关技术问题。


原标题:浙江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招生专业
手机版:浙江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新文章
相关学校
技校专业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