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专业介绍

  2019年06月05日21:55  中国地质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这里看完整内容

一、环境学院专业介绍

环境学院共有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大气科学5个本科专业,作为学校首个大类招生试点改革学院,除大气科学专业外,其他专业按照环境地球科学大类招生。通过构建水、地、生、环的环境地球科学大类平台课程,打通和强化公共专业基础,实现跨学科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大类培养的具体形式为大一和大二上学期课程打通,大二下学期开始进行专业分流。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班在分流时择优录取。大气科学专业按菁英班模式培养,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单独招生,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联合培养跨学科交叉的国际型拔尖人才。


环境地球科学大类专业介绍


1.方向一:环境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工具以及系统的、地球科学特色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门知识,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热爱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毕业后有志继续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与领军人物。

主干课程:地质学基础、水文地质学、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环境治理与修复等;开设不同方向专业选修课、专题讲座、公共选修课及科研训练等。

主要专业实验:计算机程序课程设计、测量实习、地球科学基础实习、专业基础教学实习,专业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测量实习、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三峡地质环境专业教学实习、地质调查相关单位实习实践等。

修业年限:本科四年

培养模式:环境工程(菁英班)、环境工程(地质环境调查方向)卓越工程师班

办学特色:菁英班是学院与中科院系统内的武汉水生物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等六所中科院研究所联合开办,采用“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模式;集中学校优秀师资力量承担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聘请外籍教师讲授部分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后一年或一学期可进入各研究所参与课题研究。本科培养期间,经历北戴河地质环境认识实习、周口店基础地质工作训练和秭归环境与水文地质专业综合训练。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地质环境保护、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的特色能力在我国目前针对地下水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卓越工程师班采用“学校-企事业”联合培养模式、“双导师”制和小班教学,注重学生实践锻炼,充分培养野外实际工作与动手能力。前3年在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后1年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在总体培养方案指导下,由每位同学的校内导师和企事业导师根据学生情况共同制定学生个人培养计划。每个授课班控制在35人以下,以便于老师在授课时与学生充分展开交流。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地球科学、工程地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就业领域:主要进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一步深造或从事教学与研究;在地质环境保护、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的特色能力在我国目前针对地下水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2.方向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专业背景:前身为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1952年创立,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地下水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点专业,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授权点。经过60余年的教学和科研积累,形成了以地下水科学为特色的专业学科点。历届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地下水科学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先后有3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为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具备培养本科到博士研究生不同层次及国外留学生的条件。

办学特色:本学科主要基于地球系统科学和水科学理论,研究水资源属性以及在表层环境中的作用(尤其是地下水及其环境),不仅可以解决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开发、评价与管理等问题,同时也研究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类地质环境问题,诸如地下水位下降诱发的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和岩溶塌陷灾害等。

相近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

就业领域: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十分广泛,可以承担国土、城建、水利、交通、电力、环境保护等部门有关水、岩与地质环境工程领域的勘测、设计和规划管理工作。


3.方向三: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专业背景:该专业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地下水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点专业,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授权点。历届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先后有四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为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下自设的二级学科,具备培养本科到博士研究生不同层次及国外留学的条件。

办学特色:我国有50%以上的城市供水依赖地下水资源,同时,地下水又是解决环境和灾害问题的关键。本学科主要基于地球系统科学和水科学理论,研究地下水的时间与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其资源属性以及在表层环境中的作用。不仅解决地下水资源的开发、评价与管理等问题,同时也研究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类地质工程和地质环境问题,诸如研究地下水位下降诱发的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和岩溶塌陷,或调查研究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原因与防治等。

相近专业:环境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

就业领域: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到国土、城建、水利、交通、电力、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有关水、岩与地质环境工程领域的调查、勘测、设计和规划管理工作。人才市场需求对本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据学校毕业分配数据统计,本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近三年平均达到98.23%。

4.生物科学

专业背景:创办于2003年,前身为中国地质大学古生物教研室生物教学小组。通过十多年的建设,已经建成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小分子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等7个高起点、高水平的系列教学实验室,而且还与国内外知名的生物科学的教授、院系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相关的教学实习基地有庐山、北戴河、三峡等。本专业拥有生物学一级硕士点。以"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构建了从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

培养模式:201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环境研究所、武汉植物园、水生生物研究所及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创办“生物科学菁英班”,培养具有地学特色的生物科学创新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工具以及系统的地球科学专门知识,热爱生物科学研究,掌握生物科学专业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一流本科人才,为生物科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学术性研究人才提供高素质生源。

办学特色:本专业充分依托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办学,实行校所结合、科教联合。通过“学研结合”的模式培养知识面宽广、基础扎实、专业精深、能力强、素质高的特色英才。优先向联合培养单位输送免推硕士研究生。

主干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普通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综合生态学、生物信息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北戴河现代海洋生物和普通地质学教学实习、庐山现代植物和三峡普通生态学教学实习、研究性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术报告、科学研究等。

修业年限:本科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环境工程

就业领域:主要为后备学术性研究人才,大多数直接进入国内外各大院所继续研究生深造,少量毕业生可在国内生物类公司、生态环境保护评价公司、地质环境调查监测等部门从事产品研制开发、环境调查保护、规划和管理工作。


5.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班

培养目标:培养一批以地球科学为基础,兼备水资源、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拔尖人才。本实验班以高起点招收和培养从事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工程方向的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将具有扎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强化实践运用能力和较强的管理与组织才能,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

培养特色:按照新的本科教育理念,制定全新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淡化专业界限,加强学科基础。依托我校、院多个优势学科,按照"宽口径、厚基础、个性化、复合型"的原则进行培养。前两年的“宽口径、厚基础”教学使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后两年采用“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导师培养模式,在教授指导下参与科研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具有更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背景,具备主动学习、接纳新知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的发展潜力。

实验班将集中学校优秀师资力量承担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聘请外籍教师讲授部分专业课程;学务指导均选派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在学籍管理方面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完全学分制与分流补进制相结合的动态学籍管理办法,该班50%以上的学生可以获得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同时在推荐出国联合培养或深造等方面将优先考虑。

相近专业:环境工程,地质工程、水利工程

就业方向:具有进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一步深造或从事教学与研究的能力;部分进入国土、电力、水力、交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应用研究或管理,或在各级政府部门从事水资源与环境规划的管理工作。


     


二、非大类招生专业介绍


6.大气科学(菁英班)

专业背景: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结构、组成、物理现象、化学反应、运动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挑战,已引发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伴随着全球暖化及我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高温热浪、特大暴雨及极寒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空气污染严重。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及治理空气污染,既是我国重要的国家需求,又是国际科学前沿,急需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大气科学专业人才。2015年,我校加入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并与中国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湖北省气象局签署协议共建“大气科学菁英班”。

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地质学知识、了解多圈层交互作用和地球系统科学,能在气象、民航、环保、海洋、水利、新能源等部门从事气象业务和科研工作,具有继续深造潜力和很好发展前景的创新型及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天气学、大气动力学、气候动力学、数值天气预报、大气污染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北戴河地质认知实习,中国气象局气象认知实习,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业务实习,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术报告、科学研究等。

办学特色:属华中唯一,本专业充分依托校内外的优势资源,采取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湖北省气象局合作办学的“菁英班”模式。坚持“高起点、重特色、严要求”的培养思路,根据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参考美国气象学会的标准制订培养计划,发挥我校地球系统科学的学科优势。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物理海洋、地球物理

就业领域:出国或国内高校/研究所继续深造;服务于与大气科学相关的科技类公司和技术部门,如气象、民航、环保、水利、新能源、电力、运输、教育、城市建设等;咨询公司、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经济金融等交叉领域就业。


人才培养特色模式介绍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加合作办学项目

专业背景:我校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校第一个获教育部批准并正式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国内首个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外合作项目。本项目合作方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属世界排名、世界影响力优质的大学之一。滑铁卢大学连续26年被列为加拿大具创新精神的大学,就业率2017年QS世界排名第24位。水文地质学是我校一流学科建设的五大重点方向之一,滑铁卢大学是全球“好的水研究机构”,也是我校学科建设的“标杆学校”。本项目有效整合双方在水文地质、环境和生物学的优势资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打造国际一流的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专业特色:本项目采用“2+1+1”的培养模式,即第一、第二和第四学年在我校进行全日制学习,第三学年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进行全日制学习。学生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注册学籍的同时获得滑铁卢大学学籍;学生四年学习期间,享受与滑铁卢大学在校学生同等使用教学资源的权限。本专业总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由滑铁卢大学教授讲授,引进7门加方的核心课程(教材、教案和教师),且全英文专业课均配有中方合作教师助课;外语课程由滑铁卢Renison语言培训学校的外籍教师来华进行为期四个学期的高强度外语训练,帮助学生适应全英文授课环境。学生修完所有课程后授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两个学校的学位。

培养目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共同探索建立跨学科教育教学的国际化合作办学机制,培养具有扎实自然科学知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良好科学作风的水文地质、环境与生物学交叉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课程设置:本项目培养方案按照跨学科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含思想政治课)、专业主干课(含水文地质、环境科学、生物学等模块)及选修课。

核心课程:地球科学导论、环境科学导论、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毒理学、水生生态学、应用微生物学等。

授予学位:达到培养目标的学生可获得我校毕业证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证书和滑铁卢大学环境科学(水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领域:预计75%的毕业生出国深造或在知名企业任职,学生毕业后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建筑、环境保护及生物科学等领域从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教育、科研、技术研发和管理等工作


     

 


原标题: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专业介绍


招生专业
手机版: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专业介绍
-新文章
相关学校
技校专业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