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系的前身是组建于1989年的电气技术专业,1998年按当时的专业目录改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开设两个专业方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本专业是教育部教学模式改革试验区、吉林省特色专业,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主要是研究电能的生产、传输、转换、控制、存储和利用的学科,学科隶属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专业特色体现在: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气传动系统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领域技术问题的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现有21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9人,实验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具有硕士学位18人。并且学历层次在不断提升,现在读博士4人。其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都较为合理,整体实力较强。教研室专业教师中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占教师总数的85.7%。
为确保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使毕业生在思想道德、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不断加强各项教学管理的力度,制定了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1.认真制(修)订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
2. 以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中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3.大力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教学环节的管理
(1)建立教学督导队伍
(2)建立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制度
(3)建立教师工作考核制度
(4)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与检查
(5)建立基本教学档案
5.采取多种方式评价方式,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6. 配备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高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7. 教学科研互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8. 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和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
本专业对实践教学环节一直予以高度重视,针对学科专业的特点,按照“突出专业特点,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的宗旨,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大胆的尝试,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好的建设成果。
1. 加强实验与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注重产学研结合,强化实习基地建设
3.教学与工程训练相结合,合理安排实习内容
4.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激发独立设计的实践能力
5. 坚持三个课堂的结合,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6.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作用,扩展实践途径
7.依托科研项目,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多年来,本专业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学水平,通过学习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三个课堂的结合引导了学生的自主发展,通过重视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通过实施班导师制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通过校、院和教研室三级教学督导、期中(结合平时)教学检查、学生评教、辅导答疑、口试考核、考试质量分析等多种方式,加强了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监督,保证了本专业的教学水平。并取得了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成果:
1. 明确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
2.探索总结出了教学改革的“七、四、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3. 建立了多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4.精心安排的实践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5.班导师制促进了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6.三个课堂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使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的立体式学习成长环境
长期以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业务规格定位在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以及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不仅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门人才,而且具有很好的综合素质,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能力,不仅有较深厚的基础知识,而且具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原标题:长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