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专业(师范,招收文史类考生)
本专业在突出师范性特点的同时,立足培养师范性与非师范性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主要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德育修养良好、教育理论和教师基本功过硬、身心健康,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历史学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以及能够从事文博、档案、地方志、宣传、文秘、文案策划等工作的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完成学业后,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专业主干课程: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历史地理、文史工具书使用与论文写作等。
特色选修课程:由中国史系列、世界史系列、地方史系列、教师教育课程四大课程群组成。
就业去向:在高等院校、中等学校从事历史学教学和研究,以及从事文博、档案、地方志、宣传、文秘、文案策划等工作。
2.行政管理专业(非师范,招收文史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素养全面、学识深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政策研究、管理规划研究、组织与人事管理、行政立法、行政监督、机关管理、文秘等行政管理的专门人才。完成学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社会学原理、行政学原理、公共政策导论、政治学、行政法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办公自动化理论与实践、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
源管理等。
特色选修课程:由行政学理论系列、行政学系列二大课程群组成。
就业去向: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政策研究、管理规划研究、组织与人事管理、行政立法、行政监督、机关管理、文秘等行政管理工作。
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非师范,招收文史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基础知识,通晓中外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具备社会保障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专业相关的政策法规,综合素质高而能力强,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和管理,并具备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完成学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社会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社会保障概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风险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
特色选修课程:由基础理论板块、技能实践板块、地域特色板块三大课程群组成。
就业去向: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司企业、城乡社区等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和管理等工作。
4.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非师范,招收文史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文化旅游的系统知识,熟练运用专业技能,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旅游相关部门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和研究工作、文博旅游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完成学业后,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专业主干课程: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与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考古学通论、文物学概论、民俗学概论、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中国古代陶瓷鉴赏、中国古代玉器鉴赏、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文物保护管理、文物鉴定、文物虚拟修复与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概论、文物法规与安全管理、博物馆经营与管理、文博旅游、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特色选修课程:由博物馆与文博旅游方向、文物与文化遗产方向二大板块课程群组成。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以下行业和岗位就业:(1)各级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2)省、地、市、县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3)各类专业性、专题性博物馆,行业所属博物馆、私人博物馆、企业集团所属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4)文物与艺术经营单位;(5)文博旅游从业人员;(6)乡镇、街道文化站管理工作;(7)各种古玩店、拍卖行;(8)中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文科选修课的教学工作;(9)继续报考和攻读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