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西华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2019年11月10日09:02  西华师范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这里看完整内容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2016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低学分要求

(一)专业代码:070503。

(二)专业名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三)修业年限:基本学制四年,弹性修读年限3-6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修学年限。

(四)授予学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校有关规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低学分160学分,创新学分达到学校要求(详见《西华师范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毕业生必须获得本专业规定的低毕业学分方能毕业。

   二、专业介绍和特点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它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城乡建设、房地产业、旅游业等方面飞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门人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的内容就是通过城乡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促进城乡人口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旺盛势头。

   三、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及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国家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新发展;

2.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

3.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4.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5.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专业主要课程

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现代测量、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乡(镇)村规划、遥感理论与应用、GIS原理与应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计算机辅助制图(CAD)。

   五、专业特色课程

   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乡(镇)村规划、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遥感理论与应用、GIS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辅助制图。

   六、课程结构及总学分和总学时构成表

课程类别及性质

学分及比例

备注

学分

小计

占总学分百分比

百分比小计

通识平台课程

通识必修课

45

49

 28.1%

 30.6%

 

通识选修课

4

 2.5%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

 24.5

 81

 15.3%

50.6%

 

专业主干必修课

 37.5

 23.4%

 

专业选修课

≥19 

 11.9%

 

实践教学课程

实践课程

 30

30

 18.8%

18.8%

 

 

创新创业环节

 

≥6

 

 

 

不计入总学分

合计

 

 

160

 100%

 100%

 

 

 

 

 

 

 

 

 

 

 

 

 

 

 

 

 

 

 

 

注:低总学分为160分,其中:通识必修课程45分、通识选修课程4分、专业基础课程23分、专业主干课程41分、专业选修课17分、实践教育课程30分。


原标题:西华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招生专业
手机版:西华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新文章
相关学校
技校专业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