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低学分要求
(一)专业代码:070501
(二)专业名称:地理科学
(三)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弹性修读年限3-6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前或推迟毕业。
(四)毕业学分: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低学分160学分,创新学分达到学校要求(详见《西华师范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毕业生必须获得本专业规定的低毕业学分方能毕业。
(五)授予学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校有关规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介绍和特点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隶属于地理科学,它是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的传统品牌专业,1987年开始招收首批三年全日制专科学生,1991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08年成为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2000年成为四川省地理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地理科学专业核心知识领域有天文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3S科学技术与应用、地理教学论。以地球概论、地质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等基础学科为支撑,依托省级“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和“资源与环境虚拟仿真示范教学中心”(2015年)等科研教学平台、峨眉山与川陕地理野外科学观测基地和省内各中学教育实习基地等实验实习场所、以及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理念先进、富有创新精神、研教活跃的地理科学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以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能从事资源环境、区域规划、国土开发、文化与旅游等与地理科学相关的研究和管理工作,鼓励攻读地理科学相关学科硕士。
三、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的师资型、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师资型是本专业培养主要目标,应用型和学术型属于个性培养。师资型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师专业发展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熟悉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术型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为攻读地理科学相关学科硕士奠定坚实基础;应用型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实用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从事土地规划与GIS管理及研发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及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思想;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团队协作精神和改革创新意识;具有诚信、敬业品质,具有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系统掌握地理科学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掌握进行教育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从事地理科学专业及相近学科专业实际工作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4.掌握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地图、野外观测分析模拟等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研究技术和手段,具备宽广的地理思维,富有创新精神;能应用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一些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具有从事地理科学、资源环境领域研究与应用,地理学区域综合分析的综合能力。
5.具有扎实的教师基本技能和教学研究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地理教学,形成良好的地理专业素养和教师职业修养,具有从事基础教育地理教学及教育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素养及在基础教育领域开拓创新的潜力。
6.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科学锻炼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
四、专业主要课程
专业主干学科:地理学、教育学。
专业主要课程:地球概论、测量与地图学、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与水资源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地理教学论以及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五、专业特色课程
专业特色课程主要有: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自然地理学分支课程、人文地理学分支课程、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区域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手工制图与板图板画以及地理教师教育必修课程等。
六、课程结构及总学分构成表
课程类别及性质 | 学分及比例 | 备注 |
学分 | 小计 | 占总学分百分比 | 百分比小计 |
公共平台课程 | 通识必修课 | 45 | 49 | 28.1% | 30.6% | |
通识选修课 | 4 | 2.5% | |
专业课程 | 专业基础课 | 24.5 | 24.5 | 15.3% | 48.1% | |
专业主干课程 | 必修课 | 38.5 | 52.5 | 24.0% | |
各模块选修课 | ≥14 | 8.8% | |
教师教育课程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8 | 18 | 5.1% | 11.3% | |
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 | ≥5 | 3.1% | |
教师综合素养 | ≥5 | 3.1% | |
实践教学课程 | 教育实践课程 | ≥16 | 27 | 10.0% | 10.0% | 教师教育实践课 |
学科实践课程 | (≥11) | (6.9%) | 含在专业课程学分中 |
创新创业环节 | | ≥6 | | | | 不计入总学分 |
合计 | | ≥160 | 160 | 100% | 100% | |
注:低总学分为160分,其中:通识必修课程45分、通识选修课程4分、专业基础课程24.5分、专业主干课程52.5分(其中含学科实践课程11分)、教师教育课程18分、教师教育实践课程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