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介绍
历史沿革
西安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始建于2000年,本专业以教学和科研并重、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是校院两级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
专业介绍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与化学、生物、材料、建筑、管理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通过监测与评价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运用工程、规划和管理手段,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现象,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环境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事业的对环保人才需求的增加,环境工程专业日益成为热门专业之一,招生与就业前景都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本专业充分利用学校及学院现有平台,与化学、化工、材料等相关学科方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走学科交叉的发展道路,力争在环保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方面有所突破,并在同类专业中独树一帜。近年来,在专业建设上,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校企联合并重的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合计约160人,自专业成立以来共为社会输送了各类环保人才600余人。
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眼于培养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及物理性污染方面的监测、治理及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与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相关的项目规划、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的能力,能够进行环境污染控制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能在政府部门、环境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境设计单位、污染控制运行单位、学校和科研单位及工矿企业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运行维护、研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师资队伍
环境工程专业自建立以来,始终广泛吸引国内外环境专业人才,形成了一支高学历、年轻化的教学和研究队伍。本专业现共有教师17人,以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为主。目前,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人,中级职称的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硕士学位的5人。在现在和未来几年内,本专业计划每年继续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毕业的专业人才或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1-2人,不断壮大教师队伍规模。
理论课程体系
本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以“宽基础,重交叉,强实践,重创新”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宽基础”是指拓宽基础知识面以及这些知识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内在联系;“重交叉”指注重环境工程专业与其他相关学科(包括化学、材料、生物、能源、建筑、信息技术等)相互融合,培养学生具有学科交叉的思想意识;“强实践”是指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实践的培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重创新”是学生提前参与科研,科研引入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毕业论文、科技竞赛等项目,提高学生创新的意识与创新能力。通过这些课程和知识构建体现学生知识体系的复合性、多样化、前沿性。
(1)通识课程平台-- 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包括政治、英语、计算机、体育等,即通识课程。
(2)基础课程平台-- 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基础课程涵盖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制图等课程。
(3)专业课程平台-- 接触学科前沿,注重设计和实践能力。专业课程包括环境工程专业导论、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4)选修课程平台-- 鼓励学生交叉选修,注重专业拓展能力。选修课程平台有环保机械与设备、工业水处理技术、污水厂运营调试与管理、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室内环境检测与控制、环境材料基础等。
实践课程体系
本专业特别重视本科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课程均设置有大量基础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综合性实验的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实验条件、主动参加各种校内外科研和工程实践、科技竞赛活动。
(1)专业教学实验
本专业设置的基础教学实验室包括:无机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环境物理实验室、环境催化技术实验室等。
实验室拥有一系列高水平的专业实验仪器和设备,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ICP发射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烟气分析仪、BOD自动测定仪、总磷测定仪、氨氮测定仪、极谱仪、等离子体化学实验装置、微生物制氢实验装置、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装置、生物曝气滤池、生物转盘实验装置、生物滞留实验装置等,为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2)设计型综合实验
设计型综合实验,要求学生自主选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制定出实验方案(或工艺设计方案),独立选用适当的仪器设备完成全部实验内容,并对终结果做出分析、完成实验(设计)报告的撰写。这种教学方式是模拟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正确的实验设计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强化实验技术和操作技能,突出对学生基本工程素质的综合培养。设计型综合实验题目既来源于实际污染控制中的技术性问题、也来源于教师科研中的部分基础性研究内容,选题不但知识覆盖面广、而且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污水中微生物的分离及培养实验 光合菌的培养及污染治理实验
(3)性实验条件
本专业各实验室均对本科生,允许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所有资源,开展兴趣性、综合性、扩展性实验研究。各实验室为支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还专门开辟实验台面和场地,保证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实验时间,独立操作。
课余时间学生在性实验室 假期学生在性实验室
(4)创新性科研团队
为了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或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学院成立了由科研团队的专业教师牵头,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外科研活动小组,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申报并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各项和环保相关的创新、创业大赛,积极申报各项技能的挑战性的竞赛。
近几年,大学生部分课外竞赛获奖:
(5)校外实训平台建设
环境工程专业积极开展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和基地建设,近年来与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西安市曲江自来水厂、西安市灞桥热电厂、四川化工集团、白鹿原垃圾填埋场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由理论到实践,进行工程实践提供了外延平台。通过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教学全过程,把知识置于解决特定问题的实践背景框架中来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构建了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工程应用实践人才培养平台,同时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孵育平台。
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实习环节 西安市灞桥热电厂实习环节
西安市曲江水厂厂实习环节 西安江村沟填埋场实习环节
污水净化中心工艺流程实习环节 污水处理厂电气控制中心实习环节
实习单位实验室实验分析环节 实习基地美好留念
升学及就业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包括:政府或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环保设计单位、环保公司、水务集团、各生产企业等。我校历届毕业生从事的专业方向主要有:环境治理工程设计、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污染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城市规划、水保、室内环境治理、环保仪器设备研发等方向。
环境应急救援 环境监测
环保设施运营维护 现代分析测试
近三年,环境工程专业升学及就业数据统计: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行业统计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地区统计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