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概况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有教职工133人。其中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15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5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长江青年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3人、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享有国务院和省部级政府津贴专家4人、学科首席教授2人、楚天教授3人、特色专业责任教授1人、精品课程名师3人、持有高级船员适任证书的轮机长7人、大管轮8人。学院还拥有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富有成果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并建有轮机工程国家教学团队。
学院现有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3个本科专业;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的博士点和硕士点;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为一级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已构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依托的科研基地主要有: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等。学院秉承“坚持育人为本、践行责任为重、倡导学术自由、实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本着“求真、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专业简介
1.轮机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船舶动力和轮机系统的专业知识,满足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STCW78/95)马尼拉修正案和我国海船船员适任标准的要求,具备远洋船舶轮机员任职资格(三管),并在未来具备担任更高级别轮机员的能力,能在船舶运输及海洋工程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轮机操纵、维修和船舶监修、监造、海事管理、船舶检验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电气、液压、气动和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 掌握轮机工况检测、轮机系统的保养和维修等基本技术;3. 具有操纵船舶动力装置,履行船舶监修、监造职责的初步能力;4. 熟悉有关海船运输安全方面的公约和法律法规;5. 了解海洋运输船舶的发展动态;6. 具备利用英语阅读专业英文文献、书写业务函件及国际交流的能力;7. 掌握船舶数据库管理及应用的知识;8. 掌握文献检索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际的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船舶电气设备与系统,轮机自动化,轮机维护与修理,船舶管理,轮机工程英语等;专业特色课程包括船舶油处理及防污染,轮机自动化系统微机应用,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系统与管理,轮机工程测试技术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远洋运输的轮机管理工作;也可以选择到航海类高职院校任教或船级社、船舶检验局、船舶设计院及船厂工作;还可以报考国家或地方海事局以及海关公务员等职位;另外,还有相当部分的同学会攻读硕士研究生。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能源与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与动力工程的设计、制造、使用、安装、维修、管理、试验研究、开发、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较扎实地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关注当代全球和社会中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环境保护意识、能源安全意识、质量意识、产品安全和安全生产意识;2.具有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它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将数学和科学工具运用于解决工程问题;3.具有综合运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动手操作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解决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统)在使用与管理、测试与分析、设计与开发、制造与检测等方面的工程技术问题;4.具有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技术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5.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和交流沟通能力、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主要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自控原理与应用、内燃机学、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专业特色课程包括内燃机排放及后处理、船舶辅机、内燃机匹配与优化。
学生毕业后主要到船厂、柴油机厂、船舶设计院工作;还可以到中国船级社各大分社、地方海事局从事船舶入级与正常检验工作;也可以到汽车行业从事发动机研发工作。另外,还有部分同学会选择考研究生或者到空调与制冷行业工作。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3.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具有油气储运系统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初步能力,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及国防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油气质量检测、油气储运设备与安全保障技术;3.具有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初步能力;4.熟悉油气储运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油气储运工程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能够综合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解决油气管道输送、油气储存、装卸与处理、海洋油气集输以及城市燃气输配等工程技术问题;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泵和压缩机、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优化、燃气输配工程、油气运输船舶、油气储运安全系统工程等;专业特色课程包括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燃气输配工程、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运输船舶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到中石化、中石油、油港码头、各大油田、天然气公司、设计院等从事设计或者管理工作。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三、院系特色
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
学院以“坚持育人为本、践行责任为重、倡导学术自由、实现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依托行业优势和专业特色,搭建企业与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建设等平台,积极探索面向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学院坚持用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引领青年学生,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努力完善创新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倡导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文化、提升创新能力,通过围绕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二课堂与一课堂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普及性创新活动与专业性学术竞赛相结合,学院、教师、学生各层面责任明确、任务落实、互为支撑、相得益彰的创新能力培养局面。
宽广的协同育人平台
学院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宗旨,根据学院总体发展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学院与地方合作规划,构建服务社会运行机制,搭建学校、政府、企业协同育人平台,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不断向社会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独特的半军事化管理
学院轮机工程专业作为学校特色专业,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半军事化管理是培养高级航海人才的重要措施和途径。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领导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航海类专门人才。
2017届毕业生升学、留学、就业信息
1、录取研究生情况: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7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150人,免试攻读研究生人数53人(其中4人硕博连读),一批学生被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录取。
2、出国留学人数23人,留学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
3、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7.5%,就业知名企业: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招商局集团、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交航道局、中国铁建港航局、中国海事局等。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