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一、历史沿革
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沈阳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原农业经济系是国内早招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单位之一,1981、1984年相继在全国高校中首批获得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当时全国3家能够培养博士层次高级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单位之一;1999年设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二、本科专业及学科点
目前,经济管理学院是学校唯一的经管类学院,设有农业与资源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会计系、金融系、工商管理系、旅游管理系6个系,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学和旅游管理6个本科专业。学院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包括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村财政金融、食物经济与管理四个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包括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四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点(MAE)(包括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农业信息化)以及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点(MPACC)。
三、重点学科与科研平台
学院下设沈阳农业大学农村经济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三农研究院、沈阳农业大学畜牧产业经济研究中心3个校级科研机构,有教育部与科技部批准成立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辽宁省农委共建的辽宁省农业农村新经济研究中心以及由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设立的辽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并在辽宁省各地建立了多个固定观察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为辽宁省高校一流特色学科(王牌专业);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和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
四、师资队伍与团队建设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4人。教师中有1人获国务院政府、1人入选教育部、2人被聘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为国家二级教授、1人为省级教学名师、9人入选辽宁省、6人入选辽宁省高校优秀、1人入选辽宁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2人为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10余人次担任教育部教育指导委员会、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等机构专家或委员,10余人次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担任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等学术兼职。
学院拥有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1个(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省级高校学术创新团队1个(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校级学术创新团队2个(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产业经济与管理),11个院级研究团队。
五、人才培养与就业
学院始终坚持“办一流教育,育一流人才”的指导方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内涵建设的重点,目前在校本科生 1622人,在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05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6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352人。有2篇博士学位论文获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提名),1篇硕士论文获得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在站博士后11名,其中7人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其中特别资助1项,一等资助2项)。学院注重运用学术论坛与学生社团建设来提升学院师生素质和营造学术氛围,其中,天柱山经管论坛已成为学院品牌学术活动,学生创行团队(Enactus)成为学院标志性学生社团,连续多年进入全国创行公益大赛总决赛,并获得过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
学院已经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类高级专门人才,如国家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万宝瑞、农业部总经济师杨绍品等。学院不仅是辽宁省及国家农村经济与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各大中小企业中的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截至2015年8月,学院已累计向社会输送本、专科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等各类专业人才11000余人,其中绝大部分已成为国内外各行业的骨干与中坚力量。
六、科研项目与成果
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国家与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问题,学院教职工主持课题1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国家公益类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3项等。多项成果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收录或转载;1项咨询报告获得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批示,3项咨询报告获辽宁省委书记和沈阳市委书记批示,40余项研究成果被辽宁省政府及地方政府决策部门采纳。发表各类学术期刊论文600余篇,被SCI、SSCI、EI、CSSCI、CSCD收录论文180余篇;编写专著、教材70余部,其中专著18部;获得各类奖励100余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辽宁省政府奖)7项、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3项。
七、对外交流与服务社会情况
近年来,学院选派教师近20人次到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学习、考察或开展合作研究,并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韩国釜山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进行学术交流;先后主办或承办了全国林业经济论坛、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年会、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等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十一五”以来,先后为中央和省市等地方各级政府及企业提供政策研究、咨询建议、规划报告320余次,为辽宁省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年均1600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力地支持和服务了国家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
八、办学条件
学院现有1万余平方米的独立学科大楼,除利用学校公共教学资源外,拥有1200余平方米的实验教学中心,其中包括农业经济政策模拟实验室、研究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等9个专业实验室;有多媒体学术报告厅4个,还有独立的图书资料室和阅览室,各种图书资料2万余册。学院注重实践教学,建立了辽宁省农委信息中心、禾丰牧业公司、辽宁省建设银行、惠普沈阳分公司、沈阳用友软件有限公司、农行沈阳市东陵支行、盖州九垄地等16个教学实习基地,其中4个基地为辽宁省产学研相结合示范建设基地。
九、专业简介
1.农林经济管理(学制四年、文理兼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能在涉农企事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和创新型拔尖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农业,有为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学生主要学习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基本科学知识,接受社会调查研究和调查报告写作、创业计划书写作、经济和研究论文写作、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经济分析、政策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村经济统计、农业技术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农业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农业投资项目评估等。
专业优势:专业学科基础雄厚,是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在全国同行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专业拥有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林业经济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农业经济学》和《农业政策学》为省级精品课,《微观经济学》为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专业拥有国务院获得者1人,教育部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省特聘教授2人,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2人,省5人,省高校优秀5人。
就业方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包括:一是在各级政府的涉农部门从事公共管理工作,二是在涉农商业组织内从事财务管理、市场调查与分析等工作,三是到农村当“村官”,四是自主创业。
2.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制四年、文理兼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现代理论和实用技能,在中国经济深度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够胜任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方面的岗位要求,拥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的高级经贸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熟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方面的理论知识、实务操作、国际惯例和法律法规,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主要学习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实务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国际贸易与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实务操作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国际经贸工作。
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商法、会计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商检概论、国际贸易英文函电;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分析、金融风险与管理;电子商务学、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商务、国际商务谈判等。
专业优势:本专业的办学方法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要,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实际操作技能熟练。通过实验室网上模拟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开展案例教学,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各项专业大赛及多种实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推进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措施,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业务,期货和外汇交易业务,以及企业的跨国投融资相关业务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涉外经济管理工作。
3.会计学 (学制四年、文理兼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会计、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知识和技能,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有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主要学习会计学、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国内外会计理论、准则和实务,接受会计方法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从事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的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会计基本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税务会计、经济法、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国际会计等。
专业优势:本专业的办学宗旨及办学方法适合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并重,采用会计模拟实验和案例教学。学生就业出路广泛,社会需求量大。本专业设有会计学硕士点,并具有会计专业硕士(MPAcc)招生资格。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金融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审计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
4.金融学 (学制四年、文理兼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当代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农业农村的基本情况,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其它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相关岗位从事金融管理和实际业务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农业,有为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主要学习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备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学、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投资学、公司金融、保险学、金融市场学、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国际信贷学、农村金融学、投资银行学、期货市场、互联网金融、管理学、会计学等。
专业优势:本专业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农村财政金融方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为校级示范专业,具有金融学和农林经济学科的交叉优势,在培养兼具三农知识背景的金融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与金融管理和实际业务相关的岗位工作。
5.市场营销(学制四年、文理兼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具备市场调查研究、预测、决策和营销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与管理,尤其在农产品营销领域具有专长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创新和求真务实精神,热爱营销,尤其是农产品营销,有为国家经济发展而奋斗的责任感,有为农产品营销而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系统接受营销方法与技巧的训练,培养市场调研和分析、营销策划、公关与商务谈判等市场营销相关工作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经济运筹学、市场营销学、财务会计学、经济法、市场调研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广告学、推销学、营销策划、品牌管理、战略管理、农业投资项目评估、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商务礼仪、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作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学等。
专业优势:本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先进,多项教改成果获奖,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拥有良好的教学实习环境与条件。通过在实验室网上模拟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等过程,进行ERP沙盘、分销与零售沙盘模拟,在课堂上积极开展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参加营销实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学生成为优秀营销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本专业为校级示范专业,专业所属学科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下设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农业、工业、商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营销管理等市场营销与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
6.旅游管理(学制四年、文理兼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管理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全面掌握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能够在旅游规划机构、旅游景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酒店以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管理和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坚持“厚基础、明方向、宽口径、重能力”的培养理念,要求学生具有为国家生态旅游发展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接受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同时,应具备较强的外语、计算机操作、沟通及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学科基础课包括管理学、会计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等;专业基础课包括旅游学概论(双语)、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服务管理、旅游地理学等;专业课包括生态旅游学、旅游区规划(总规)、旅游区规划(详规)、旅游区管理、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制图、景观规划设计、导游业务、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旅游英语、旅游规划实习与旅游管理综合教学实习等。
专业优势:本专业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培养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管理本科以上高层次人才的农林院校,拥有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具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多个学科的交叉优势,拥有良好的教学实习环境与条件,经过多年发展,在大连、庄河、本溪、丹东、沈阳等地建立了类型各异的实习基地(点),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拥有模拟酒店经营系统、旅游景点实景交互系统、导游3D模拟实训系统、旅行社经营流程系统、旅游景区规划实训系统、电子商务软件、ERP沙盘模拟系统等校内实践教学资源。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生态旅游管理与规划等相关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以及旅游规划机构、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酒店等企业工作,也可在教育、科研单位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