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形式 | 自主专业名称 | 学制 | 在校生数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及以上 |
---|---|---|---|---|---|---|---|---|
高中起点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390 | 94 | 105 | 97 | 94 | 0 |
合计 | 390 | 94 | 105 | 97 | 94 | 0 |
高校名称及代码 | 沈阳工业大学 (10142) | 专业名称及代码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901) | ||||||||||||||||||||||||||||||||||||||||||||||||||||||||||||||||||||||||||||||
学制 | 四年 | 专业设置时间 | 1978 | ||||||||||||||||||||||||||||||||||||||||||||||||||||||||||||||||||||||||||||||
招生方式 | 普通招生 | 招生类型 | 理科 | ||||||||||||||||||||||||||||||||||||||||||||||||||||||||||||||||||||||||||||||
高层次教师情况 |
| ||||||||||||||||||||||||||||||||||||||||||||||||||||||||||||||||||||||||||||||||
主干学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 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接口技术、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双语)、编译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导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数字逻辑、电工电子技术
| ||||||||||||||||||||||||||||||||||||||||||||||||||||||||||||||||||||||||||||||||
专业在辽宁录取情况 |
| ||||||||||||||||||||||||||||||||||||||||||||||||||||||||||||||||||||||||||||||||
专业简介 | 本专业建于1978年,1984年独立为国内第一所计算机学院。1999年2月与电子系等组成信息学院。现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个硕士点,在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授予权。2013年起招收留学生。2015年获批首批15个“辽宁省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11人具博士学位,56%具副教授及以上职称。2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4人入选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IT行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设计、研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平台的相关知识、程序设计和开发的相关知识;掌握数据库、软件、智能媒体、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知识;掌握本学科领域内软件工程和嵌入式技术等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受到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算法等方面的实践训练;了解本学科前沿知识与发展趋势;具有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 专业优势 本专业为专业教学配置了功能完整的中小规模虚拟化云平台。专业教师在机器人、人机交互、图像处理、智能搜索、布局优化等计算及应用领域有较强的教学与研发能力,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等纵向科研课题数十项,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并获奖。 专业特色 本专业教师在授课中大量采用案例教学、综合开发性实验、小组协作、公开论证答辩等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持续自主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规范管理意识。本专业从大二起为每位学生分配1名专业导师,进行1对1专业学习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依托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多次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及辽宁省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国家和省级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学生竞赛项目并获奖。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多数签约国内外IT行业相关公司并在其中担任重要职务,包括百度、阿里、腾讯、360、京东、去哪儿等知名企业。近年来,毕业生成功申请赴美、德、英、日等国知名大学留学人数逐年增加,并有机会被选派赴德国、日本等高校进行交流。 |
?以下为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开设的相同专业具体信息。
高校名称及代码 | 沈阳工业大学 (10142) | 专业名称及代码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901) |
学制 | 四年 | 专业设置时间 | 1999 |
招生方式 | 普通招生 | 招生类型 | 理科 |
高层次教师情况 | - | ||
主干学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软件工程、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 | ||
专业在辽宁录取情况 | - | ||
专业简介 | 1、专业历史及现状 我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99年,经过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具备了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优越的办学条件,在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下,努力为社会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科学素质,掌握该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及软件开发技术,能够在计算机软件、硬件及应用等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与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构建与维护,硬件设计与维护等工作,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 3、师资力量 专业现有教师16人,其中博士1名,硕士10名,高级职称10人,已形成良好的教学学术梯队,承担横向及纵向科研项目多个,获得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种获奖,编写出版著作10余部,累计发行超过20多万册。 4、专业优势 (1)扎实地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2)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学科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 (3)熟悉国家关于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4)接受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专项实践技能训练,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技能、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并能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获取信息资料,具有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与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构建与维护以及硬件设计等基本能力; (5)通过学习,了解物联网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前沿理论、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 5、专业特色 (1)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网络构建、数据库设计等专业核心能力,并通过数据库技术应用、网站建设与维护、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相关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强化,为塑造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2)加强工程能力培养 为使学生在就业市场取得竞争优势,依托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在学科基础课程中开设《化工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和《集散控制系统》四门课程,突出化工特色,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工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