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成立于1955年,是我校成立早的工科(院)系之一,也是我校的特色主干(院)系之一。现有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43人,实验教师6人,管理人员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15人,讲师27人,副高以上占37.2%;博士学历教师12人占30%,攻读博士教师4人(在职2人、2人),硕士25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86%。
全系设有系行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实验室以及能动教研室、建环教研室、新能源教研室、热工与流体教研室、制图与机械设计教研室五个教研室,负责全系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149人。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开办于1955年,1980年至1987年以太原工学院电力分院(太原理工大学电力分校)招收本科生8届。2000年开始以山西大学工程学院招收本科生14届;2014年正式并入山西大学,延续招收本科生。该专业于2013年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建设专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开办于2000年,以山西大学工程学院招收本科14届;2014年正式并入山西大学,延续招收本科生。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由教育部于2016年3月批准山西大学开办,2017年开始招生。
动力工程系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培养面向电力企业和地方经济、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端人才为目标,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热能工程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专业。《工程热力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课程为山西省精品课程。《电厂汽轮机原理及系统》、《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单元机组运行》、《流体力学泵与风机》被评为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力行业精品教材”。“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能源动力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山西大学仿真培训中心”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属火电仿真培训基地。“太阳能热水器溢流报警装置的研发”、“焦末-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制备与燃烧特性研究”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烟气湿度调质对颗粒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解耦低氮燃烧实验研究”、“基于OpenCV的高压线异物智能识别清除无人机平台开发”、“HDZK-I型空调模型的研制”、“基于玉米须的电极材料设计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等为山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山西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创新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高校人工环境奖学金竞赛等,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在山西省大学生科技作品“挑战杯”大赛中取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在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二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取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在“山西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中取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在全国人工环境学科竞赛中取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被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评为竞教结合实践学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山西赛区非数学类选拔赛中取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1项,并有两人在全国总决赛中取得三等奖2项。
近年来,承担了“CO2两相引射器混合过程多物理场耦合机制及不可逆损失研究”、“难燃煤解耦燃烧及灰渣协同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煤的解耦燃烧技术”、“低热值煤循环流化床清洁燃烧技术研究子课题-高效低污染排放循环流化床机组的运行优化集成”、“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超低排放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国家基金、科技部支撑、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山西省煤基低碳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承担了“可双向主动协调控制的节能二次网供热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电气热能源系统结构布局和管网优化”、“太阳能喷射与CO2压缩喷射复叠制冷系统稳定性研究”、“CO2两相喷射器混合多物理场耦合机理研究”、“Ni3S2/FeS2/碳纳米片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其光电催化氧”等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省基金项目、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项目以及校企合作“燃煤电站空气预热器垂板重力密封装置研究”、“湿式相变凝水及高效收水装置设计”、“空空冷换热器优化及数值模拟”等横向项目,承担了“循环流化床联合煤热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等绿色智能电网协同创新项目。SCI、EI、ISTP收录论文50余篇,获得专利4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50多部。
在中央财政和学校的支持下,动力工程系实验实训和科研设备得到不断补充和更新,全系设有热工基础、动力机械基础、流体机械、热能工程、清洁燃烧、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火电仿真中心、能源应用素质教育基地、能源动力实训中心等10个实验实训室,总占地面积36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2800多万元。目前有多通道数据采集仪、烟气分析仪、工业分析仪、测硫仪、灰熔融性测定仪、元素分析仪、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自动蒸馏仪、脱水仪、汞测试仪、比表面积分析仪、风洞、燃烧器实验台、动静平衡测定仪、激光粒度仪、蒸汽轮机动力发电实验系统、中央空调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和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仿真、600MW超临界空冷机组仿真、390MW燃气机组仿真、300MW亚临界流化床水冷机组仿真、300MW亚临界流化床空冷机组仿真、135MW流化床机组仿真、生物质发电机组仿真、暖通工程设计、计算流体力学等工程应用软件。实验实训设施完善,除满足实验实训教学和科研需要外,还承担着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并为电力及相关企业提供全面的科技服务。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开发了“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求创新”的“一主线、两平台、三阶段、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能源动力领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实践两个平台形成互补,交替进行,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在近年山西大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下,启动了国际交流生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出国深造的机会。
办学以来为国家电力工业及其它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绝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技术骨干,许多佼佼者担负着电力企事业单位的重要领导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就业率93%以上,有120多名学生考取了国内名牌大学的研究生。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以热工、动力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工具,能在电力、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从事节能、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须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主干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汽轮机原理、锅炉原理、热工控制原理及系统、泵与风机、热力发电厂、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热力设备安装检修、单元机组集控运行、电厂化学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