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一、学制
学制:三年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和使用领域从事中药检验、制剂、开发、临床合理用药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
(一)专业面向岗位(群):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药品检验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流通领域的中药检验、制剂、开发、临床合理用药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详见附表1)
1.知识结构
(1)基础知识:掌握临床医学、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专业知识:中药鉴定知识、中药药剂知识、中药成分知识、中药炮制知识、药品贮藏养护知识
(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2.能力结构
(1)职业技术能力:具有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和使用领域从事中药检验、制剂、开发、临床合理用药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2)职业关键能力: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3.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2)文化素质:具有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3)业务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法律意识
四、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1.有机化学
共111学时,其中理论87学时,实验24学时。 本课程讲述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规则、性质、制备方法和有关反应历程等;对 立体化学、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萜类和甾体化合物重点介绍。
2.中医学基础
90学时。介绍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及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和治则, 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3.药用植物学
共84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实验24学时。本课程介绍植物的形态学、解剖学、分类学、植物化学成分的种类以及药用植物资源等 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研究和确定药用植物品种和来源、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能力。
4.中药化学
共114学时,其中理论84学时,实验30学时。本课程重点讲授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临床药学和中药新药的研究。
5.中药鉴定学
共114学时,其中理论84学时,实验30学时。本课程介绍中药鉴定的理论、方法,通过对 360 种常用中药性状鉴别,60 种重点中药的 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培养学生鉴别中药优劣真伪的能力。
6.中药药剂学
共120学时,其中理论90学时,实验30学时。本课程主要介绍中药制剂的配制理论、常用中药剂型的制备工艺和技术、中药剂型设计、 中药剂型改进、中药制剂质量等内容。培养学生从中药生产的能力。
7.中药炮制学
共72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24学时。本课程讲授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重点药物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独立 从事中药炮制生产,初步从事中药炮制研究与开发应用能力。
原标题: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