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
法
学
院
2019年3月
学院发展概要
法学院以“入主流、倡交叉、重应用、创特色”为学科建设指导思想,以培养“基础实、适应快、能力强、素质高”的法律和社会工作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学科内涵,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及能力。学院依托校优势学科,整合社会资源,注重学科建设,已初步形成在建筑领域具有一定学科优势、在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特色的法学院。
专业设置及办学特色
学院设法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并开展法律硕士与法学双学位双学历辅修专业教育。法学专业积极打造“建设法学”特色,2012年被评为校品牌特色专业,2013年被列为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2017年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业在建筑与房地产法、工程法学领域基本形成了“建设法学”学科建设特色、“错位发展、优势突出”学科建设亮点。社会工作专业关注社区管理与服务研究,注重融合,积极参与公益及社会服务,在“建筑及房地产领域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特色,享有良好社会声誉,连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单位,当选首届中国企业社会工作专委会常务理事单位。
科研及教研平台
学院设“建设法学”、“城市社会问题”等4个研究中心;联合管理学院、商学院成功设立了省教育厅“十三五”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新型智库;联合建筑城规学院、艺术学院组建了“齐鲁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与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共建“工程建设与生态法治理论及实务研究基地”;与山东众成清泰(济南)律师事务所合作组建“众成清泰(济南)律师事务所建大业务部”;与槐荫区人民检察院成立“检校共建”实践基地;设立济南市法律援助中心建大工作站;成立山东省法学会工程法学研究会开拓性地为工程建设领域研究及应用提供支持;在市民政局注册成立专业社工机构——济南市建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市民政局共建“生命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与大众创业服务中心共建“青善公益路演平台”;与黄金物业、中海物业等进行深度校企合作;此外,学院注重搭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有投资200余万元建成的综合实验室,建筑面积达260平米。平台的建设为学科发展和学生实践提供了多元化社会支持,也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师资力量
教职工45人,其中副教授以上1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18人拥有律师资格证,3人拥有中级社工师证;1人担任省立法咨询员;2人获聘省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会委员、省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听证员;3人担任济南仲裁委员会仲裁员;2人担任济南市社工协会理事;14人担任各级政府专家委员会委员或顾问库咨询专家;1人获山东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人获“省齐鲁和谐使者”称号。实施国家“双百人才”计划,学院与法院、检察院互派挂职人员。聘请兼职(客座)教授14 位,兼职硕士生导师6位,校外实习指导教师10位。近年来,学院教师获省部级以上立项20余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0多篇,出版专著10余部、教材10余部,获各类奖励50多项。
人才培养特色
学院以社会需求和学生为导向,注重搭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打造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复合型人才。
法学专业对接《全国本科法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基本标准》,提出课程体系优化方案。在“通识教育平台”、“学科专业基础教育平台”、“核心专业课平台”三大平台基础上,设置绿色工程法学等专业必修课模块,房地产法、建筑招投标法、土地法等专业限选课模块,工程识图、工程估价、城乡规划法等专业任选课模块等,强化建设法学特色课程群建设,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工程领域复杂问题的法律思维和应用能力。
社会工作专业依托学校优势学科,注重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社会学等具有建设特色课程的培育,形成“双轮驱动、三元助力”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务能力的培养,积极拓展办学资源,依托专业社会服务机构,与政府、社会组织开展协同培育机制,培养学生在建筑及房地产等领域从事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的能力。
学生情况及获得的荣誉
学院注重实现动态管理和精准服务,学生综合能力稳定增强。近年来学生就业签约率、司考通过率、考研率稳步提升。学院依托专业特色,进行专业倡导,组建持续性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等活动。1支团队获“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多人次在“志远杯”全国建筑类院校建筑法律文书大赛及“众成清泰杯”山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中斩获佳绩。多人次获得国家励志、国家省政府等各级别的学生奖学金等。学院实践团队多次荣获团中央招标项目、省级重点团队、省优秀校园文化成果二等奖等各级荣誉称号。学生毕业后可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工作或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历年总体就业率均达95%以上。
1.法学专业(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专业简介
法学专业依托学校土木建筑类专业传统优势资源,面向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要,突出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探索并形成了“建设法学”专业特色。法学专业被评为校级品牌特色专业,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建筑大学15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山东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为政法机关、社会团体、律师事务所、建筑与房地产企业和其他相关法律服务机构等,培养既通晓法律又掌握建筑专业知识,既具有良好的法学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又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建设法学”人才。
学科基础及主干课程
法学专业文理兼收。开设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经济学基础、政治学概论等学科基础课程;开设民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专业主干课程;以及绿色工程法学、房地产法、建筑法与招标投标法等特色方向课。制定“建设法学”特色培养方案,合理配置基础课、特色方向课和实践训练课比例,完善基础理论素养、创新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三位一体”的特色专业课程群体系。
就业方向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建筑与房地产企业从事法律工作。自2001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学生,已为社会培养了3000多名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就业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且社会评价良好,薪酬水平在全省高校名列前茅。
发展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制定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路线图、施工图。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新任务,明确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基本建成。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在土木建筑类工科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开展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以土木建筑学科支撑,错位培养工程法学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法学本科生,更能满足社会和区域发展需求。
2.社会工作专业(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专业简介
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于2002年由教育部批准建立,属山东省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专业水平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是山东省第三家拥有专业机构并开展一线社工服务的高校,中国社工教育协会理事单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企业社会工作专委会理事单位。专业依托我校优势资源,致力于“建筑及房地产领域的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在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城市社区建设、物业服务、养老地产建设、住房保障政策领域进行实务探索和理论研究。
培养目标
专业以“重实务技能、突出个性化”为目标,服务城市社会建设需要,致力于培养具有基本社会工作理论,熟练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机关事业单位、建筑及房地产企业、社会服务或福利机构等组织从事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基础及主干课程
社工专业招收文科学生。开设社会学、社会统计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基础必修课;社会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工作理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工作导论等专业基础课;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政策、面访与沟通、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保障概论等主干课程。
就业方向
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建设、卫生、教育等机关事业单位,建筑及房地产、物业服务公司等企业,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工组织、社区服务组织等社会服务机构,街道、社区等社会福利机构从事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工作。已有十多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5%以上。
发展前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专业社会工作作为现代社会解决问题的一种工作模式,在创新工作手段、改善服务效果方面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承担了新的责任。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应达到145万人,而目前人才缺口40多万,距发达地区专业社工占总人口比例2‰以上的标准尚有更大差距。我校社工专业面向社会组织尤其是建设行业培养社会服务与管理专门人才,学生就业领域以建设领域为主多元化发展,前景广阔。
联系地址:山东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 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
邮政编码:250101
联系电话:0531-86361283
请关注法学院公众微信平台: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