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企业、院校交流,优化专业培养方案
我院在全国轨道交通大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我院作为交通院校的行业优势,学院从优化专业布局的角度,为轨道交通企业输送人才,适时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学院积极开展行业企业、相关院校专业调研工作,充分了解轨道交通企业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与相关院校交流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训条件等专业建设内容。
以“基于工作过程、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来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公共基础课程注重学生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的培养,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注重学生方法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拓展课程搭建学生成长、发展阶梯。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二、外引内培、科学规划,保障专业教学条件
1.多措并举,促师资
学院高度重视轨道交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外引内培、多措并举,不断提升专业师资队伍水平。
学院引进专业海归硕士1名,重点高校硕士3名。目前专业现有专职专任教师20人,教学团队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其中省级教学名师2名、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助教2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
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完成省级教科研课题10项、市级5项、院级6项。发表EI收录论文4篇、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在《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燕山大学学报》等普通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学院鼓励专业教师通过参加高水平专业建设交流活动,与轨道交通企业、相关院校开展专业建设交流,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学院聘任地铁公司多名值班站长、站长等作为城轨运营专业兼职教师,通过定期组织校企交流、专业报告、现场教学,承担部分理论课程等形式,实现“专兼”互补,促进专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科学规划,创一流
目前,学院投资1260万,建设1000平方米的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设有站台实训区、线路信号实训区、行车组织实训区、票务实训区、车站综控实训区、虚拟仿真实训区等实训区域,实训基地已经验收并投入使用。
三、未来课堂、理实一体,创新职教教学模式
本专业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信息化理论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教学、校外实训教学“三位一体,理实合一”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通过专业教学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
1.公众平台,随发布、随学习
专业创办微信公众号,设有专业建设、行业动态、专业百科三个栏目,通过公众号让学生及时了解专业建设信息,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学习城轨运营专业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未来课堂,信息化、智慧化
信息化理论课堂教学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面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进行英语语言能力培训、服务礼仪训练。课堂中积极引入信息化教育技术,学生坐在教室里通过视频和音频实现对地铁车站设备运用、客运组织过程及行车组织情境等方面的学习。
3.理实一体,学中做、做中学
校内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的建设使用,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训基地感受到 “身临其境”的车站现场气氛,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实训、实践过程,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4.专业竞赛,赛促学、赛促教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专业根据城轨运营岗位实际,采取理论知识测试和岗位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参与校内外专业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动脑,思考、分析、决策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熟练操作轨道交通设备及进行车站运作、行车组织、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5.校外实训,真岗位、促成长
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地铁企业跟岗实训,开展岗位认知、感受企业文化、锻炼岗位能力,将理论知识及校内实践真正落实到企业岗位,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优良的职业素质、熟练的职业岗位技能,学生适岗工作能力不断提升。
四、校园文化、创新创业,城轨运营学生展风采
城轨运营专业组建轨道交通社团,在教研室指导下,参与、组织开展学生专业活动。学院持续推进创新创业实践工作,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城轨运营专业学生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比赛奖项。
原标题: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