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电子专业
应用电子专业是学院的老牌专业,从学院高职起(2003年),该专业就已经开始招生,经过多次教学改革,该专业成长为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品牌专业,并且从2017年开始,正式进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掌握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能应用单片机、FPGA、PLC设计与制作简单的电子产品,能在电子产品技术领域从事辅助研发、生产管理、设备维护、质量管理、技术支持、市场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就业范围及主要工作岗位】
1.就业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也可就业于一般工业企业,从事电子产品、电气自动化等方面的工作;装备制造业企业、钢铁生产企业及涉及机电设备的其他生产企业;机电设备营销企业;国家事业单位中相关技术岗。
2.主要工作岗位
确定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
(1)电子产品营销
(2)技术支持
(3)电子企业生产管理
(4)电子产品维修
(5)电子产品研发
【开设的课程】
职业通用知识与技能课程 | 电工基础 |
电机与控制 | |
电子技术 | |
PLC技术 | |
单片机基础 | |
PCB设计与制作(Altium Dsigner10) | |
机器人技术 | |
传感器技术 | |
知识与技能 | 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 |
现代通信技术 | |
电子信息专业英语 | |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 | |
C语言程序设计 |
【实训条件】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与生产于一体,是国家信息产业部授权的“CEAC国家信息化培训认证中心”,淄博市中级/高级仪表工及维修电工技能人才培训鉴定基地。其中,电工电子及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省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按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近年来校企共建新建4个、扩建3个专业实训室(基地),实验实训室数量达到32个;实训台(件)数由原来的1124台(件)增加到1845台(件);实训设备价值由原来的722.7万元增加到1200余万元;实训室面积由原来的1000平方米增加到2200平方米;可容纳500余名学生同时实训,能够完成电工电子实验实训、模拟电子实验实训、数字电子实验实训、电工实训、仪表工及维修电工培训考核、电子产品制作、电机检测检修实训、电子设计综合实训、单片机技术应用实训、电气智能实训、电力电子实训、电机拖动实训、PLC技术应用实训、传感器技术应用实训、虚拟仿真实训、自动控制实训(SMT生产实训、模拟工厂实训)、创新实训、工厂供配电实训等实践教学训练,校内生产性实训占总实训课时数比例由原来的40%增加到70%,各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专业教学要求。
【职业资格证书】
1.至少获得中级维修电工证或中级维修钳工证其中1项职业资格证书。
2.参加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高专英语能力考试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
3.推荐考取华为网络工程师证。
【专业优势与特色】
深度校企融合通过考取华为等资格证书,在课程就业等方面实现无缝衔接、深度融合。
职业素养教育构建以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养成为双主线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形成以专业认识实习、工学交替实习、专业实训、顶岗实习为主要载体,职业素养教育全程贯通融合的职业素养教育模式。
教科研成果显著近五年,参加各类比赛获奖无数,并建设省级资源共享课程,承接企业横向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0余项。
二、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是学院重点建设发展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生产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能够从事自动化及仪表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工作,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根据企业需要从业3-5年后,能够胜任电气工程施工、电气设备维护运行、仪表维修工、中央控制室操作工、仪表检定员、DCS/PLC维护及计算机绘图等工作岗位的发展潜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就业范围及主要工作岗位】
近几年就业较多单位有:日照钢铁集团、魏桥集团、青岛钢铁集团、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等。
本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
(1)工业自动化及仪表设备制造、安装、现场调试及售后服务。
(2)仪表检定员。
(3)过程控制设备日常维护岗位。
(4)工业自动化及仪表的安装与调试岗位。。
【开设的课程】
根据面向的主要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开设电工基础、机械基础、电子技术、工程制图与CAD基础、PLC应用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检测技术、自动化仪表、电气传动装置应用、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集散控制系统(DCS)等近20门专业课程,并开设有初级电工实训、变频器实习、CAD实训、PLC实训、仪表工技能训练等36周实训。
【实训条件】
依托山东省电工电子与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建有中级维修电工实训室、高级维修电工实训、PLC实训室、检测实训室、仪表实训室、过程控制系统实训室等10余个实训室。与山东钢铁集团、日照钢铁集团、青岛钢铁集团、魏桥集团、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成33个校外实训基地,为课堂上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际的岗位技能训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可以考取中级仪表工、中级维修电工、高级维修电工、中级维修钳工、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优势与特色】
深度校企融合与主管单位山东钢铁集团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实现无缝衔接、深度融合。
职业素养教育构建以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养成为双主线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形成以专业认识实习、工学交替实习、专业实训、顶岗实习为主要载体,职业素养教育全程贯通融合的职业素养教育模式。
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青年技能名师计划1名。
教科研成果显著近五年,建设省级资源共享课程3门,主持省级以上教科研立项9项,承接企业横向课题30余项,获省级以上教科研奖8项;教师在各类期刊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0余项,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
三、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2016年申请,2017年正式开始招生,与相关工业机器人企业深度共建,设有发那科培训基地,立足淄博,辐射周边,努力建成山东省知名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按照行业安全工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各项工艺流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系统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工业机器人机械结构、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仿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就业范围及主要工作岗位】
1.就业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也可就业于一般工业企业,从事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工作;装备制造业企业、钢铁生产企业及涉及机电设备的其他生产企业;机电设备营销企业;国家事业单位中相关技术岗。
2.主要工作岗位
确定本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
(1)电气编程制造与维护
(2)电气安装与调试
(3)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4)机电产品的安装与调试;
(5)机器人系统检修与调试
(6)机器人系统品质管理
(7)机器人销售及技术服务
(8)工业控制系统集成
【开设的课程】
职业通用知识与技能课程 | 电工基础与实训 |
机械制图与CAD | |
计算机辅助设计(ACE) | |
电子技术与实训 | |
机械基础 | |
工业企业供电 | |
职业专门知识与技能课程 |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
液压与气动技术 | |
电气传动装置应用 | |
PLC程序设计与调试 |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应用 | |
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技术 | |
工业机器人认知与示教编程 |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 |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综合应用 | |
PLC、变频器与触摸屏综合应用 | |
现代电气控制设计 | |
工业机器人系统项目设计 |
【实训条件】
工业机器人专业作为学院“十三五”建设的重点专业投资巨大,截止2017年,已经先后投入近400万元建设实验室,设备一流并且可扩展性强,既能满足校内学生实训,又能承接企业社会培训项目。专业的实训设备有,机器人展示实验室、机器人离线编程实验室、工作站实验实训室、工业机器人比赛实验室、机器人维修维护实验室、智能制造实验室,除此还有中级维修电工实训室、高级维修电工实训、中级维修钳工实训室、PLC实训室、CAD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室等7处实训室及1个校办机械厂。
【职业资格证书】
至少获得中级维修电工证或中级维修钳工证其中1项职业资格证书。并建议考取相关机器人操作工和维修工证书。
【专业优势与特色】
深度校企融合通过与学院周边企业及济南青岛机器人基地企业合作,在课程讲授和就业等方面实现无缝衔接、深度融合,保质保量的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职业素养教育构建以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养成为双主线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形成以专业认识实习、工学交替实习、专业实训、顶岗实习为主要载体,职业素养教育全程贯通融合的职业素养教育模式,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拓宽素质面。
教科研成果显著近五年,参加各类比赛获奖无数,尤其工业机器人国赛,2016年代表山东省参赛并获二等奖,同时深入开展了各类创客活动,并在山东省智能制造方向屡获佳绩,同时积极参与建设省级资源共享课程,教师参与山东省工业机器人课程开发,并承接企业横向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多项。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