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基本情况
(1)发展历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历经各时代发展沉淀积累得来,自建校以来设立农牧机械设计制造专业,1980年底机械系农牧机械专业改为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1999年设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996年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重点学科确定为青海省省级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2)学科背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以培养现代机械工程师为目的的专业,该专业担负着为机械制造产业输送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机械产品的质量,对振兴我国机械工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要求该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还应具备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科技开发、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的能力。
(3)实验设施
本专业现有公式与测量实验室、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室、先进制造实验室,实验设施总资产达到近700万元,完全支撑本专业本科生课程实验,同时满足研究生研究学习所用设备。
(4)师资力量
本专业教师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11名,其中在读博士1名,硕士6名,本科4名;10名教师均毕业于国内各大高校;其中50岁以上教师2名,40-50岁教师3名,30-40岁教师5名,30岁以下教师1名。具有教授职称教师4名,副教授职称教师5名,讲师2名,双师型教师3名。
贾红光,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全国高等院校工程技术教师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研究领域:压力容器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科研成果:共发表论文18篇,其中EI收录论文1篇。近年来主持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和青海省科技厅项科各1项,其中1项已通过验收。登记成果1项。
巩建国,教授。1988年毕业于青海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其设备专业,同年6月入职青海山川铸造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2006年8月调入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为青海省铁合金项目协会成员。研究领域: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科研成果:主持省级项目1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曾参与青海省扶贫项目论证和非标配套设备的设计、安装。先后主持和参与铁合金冶炼矿热炉设计、矿热炉烟气净化系统设计、矿热炉烟气回收粉尘增密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微硅粉增密仓料位监测系统的研发、藏毯加工设备的研制与开发等项目研究。
郭崇善,教授。研究领域:机械制造设计、工艺。主讲《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气技术与PLC》等课程。科研成果:近年来在《制造技术与机床》、《机械制造》等专业期刊上发表“极径渐开线插补原理”、“机床主轴佳参数代数解法”、“扩展安全区求解孔系坐标尺寸链”以及“基于优化的平面尺寸链公差换算”等论文10余篇。参编国防工业出版社教材《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一部。
李积元,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乐都人。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学位分委员会主席,青海省省级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专家库入库专家,青海省科协决策咨询专家库入库专家,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评审专家。曾在日本岩手大学(2006年)和日本三重大学(2012年)分别访学一年。研究领域: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金属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研究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青海省科技厅项目1项,参与青海省科技厅项目3项(其中2项为子课题负责人),主持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参编教材1本。目前可直接支配科研资金88万元。
2、专业培养方模式
本专业培养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产品设计、制造、维护和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师,毕业生能在各自所工作的领域成长为工程设计型、技术型人才或管理人才。
本专业设置自然班及卓越工程师班:
自然班:按照本专业培养计划校内完成四年本科教育学习
卓越工程师班:按照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完成“3+1”年本科教育,校企联合培养、强化实践,与知名企业合作(长城汽车、东风汽车等)建设专用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定岗实践学习。
3、学生现状及就业基本情况
(1)学生现状
大类招生选择本专业学生人数约为275人,6个自然班级。2012级本专业3名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取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同时在全国电子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均取得过优异成绩。
(2)就业情况
本专业就业口径宽、方向广、需求大。制造各行业均有需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需求量大,可从事机械产品开发、设备维护、汽车工业、模具制造、制造工艺分析、产品营销等工作,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47,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6.58,中等偏上。近三年本专业就业率均在85%以上。
4、教学科研成果
近三年年获得省级科研项目5项,项目资金185万元;获得国家863子项目1项;主持教学研究项目5项;教师入选“教学名师”培育计划。获得省级教学成果2项,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