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金审学院专门培养网络信息技术类人才的二级学院,内设三个研究所和两个校企合作学院。
学院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物联网工程等新工科核心专业为骨干,通过内涵融合,打造形成了以智能信息科学为基础、以网络安全方向为龙头的学科专业群,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在省内高校中具有鲜明特色和较高水平。
多年来,学院坚持“打牢基础,突出应用,满足就业,支持创业”的育人理念,构建了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体系。学生入校后首先实施“厚基础”的大类培养,按高水平大学的教学质量标准,基本统一各专业第一、二学年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在第三、四学年,则瞄准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分别按照软件开发、网络安全、互联网架构、网络审计、大数据应用和智能物流等方向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这个体系既满足当前市场环境对毕业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有力支撑着学生未来的中长期发展。
学院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经过多年建设和近年来实施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50多名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正高职占15%,副高职占27%,部分教师来自国内外一流大学、重点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大部分教师都获得过国家及省部级奖项或荣誉,一些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省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师资队伍的教学和科研学术力量雄厚。
学院拥有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共有通用和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20余个,占地上万平方米。其中,网络攻防实验室、网络集成实训中心等在省内具有先进水平。同时,在企业建有校外实习基地10个,满足了各专业应用性、实践性课程教学的需要,并为三年级暑期实习和四年级毕业实习提供了条件。
学院拥有丰富的校外教学、升学和就业资源。校外资源主要分三类,一是与省、市、区及街道的10余家机关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在较好把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主导性的同时,为毕业学生考入行政事业单位提供了一定的环境条件;二是与7家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3家原985、211高校建有硕士生联合培养机制,为学生考研和考上后的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基础;三是与20多家相关企业(园区)形成了紧密联系,产教深度融合,打通了学生从实践性教学、毕业实习到就业的通道,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两个专业校企共育人才项目,被列为江苏省 “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大大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前景。
学院依托校内外专业环境和资源优势,积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复合型成才。校内会计学、审计学等经济金融管理类专业为学生辅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课程提供了便捷条件;由知名学者、企业高管开讲的《新技术新应用系列讲座》,每学期不少于4场,已成为拓宽视野、激励成才的品牌讲座,深受学生欢迎;由合作企业冠名组建的学生专业社团由企业创业者和本院教师联合指导,活跃在校园和社区;“学生培优计划”为各年级课内学习成绩居于前25%的学生特别提供了参加教师科研学术活动和专业竞赛、到企业兼职、享有优秀教师全期指导等多方面的成长机会。近年来,学生陆续获得多个国家和省级竞赛奖项,标志了学院人才培养的高水平成果。
学院具有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334目标定位”,是指经过四年培养,30%的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软件开发能力,30%的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测试分析与服务能力,40%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系统运行维护能力。“121培养模式”,前面的“1”是指经过课内学习和训练,全部学生具备扎实的运维能力,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基本需要;中间的“2”是指经过课内和课外两相融合的学习训练,使优良学生同时形成一定的系统分析服务能力,能够满足大型企业和专业化服务型企业的基本需要;后面的“1”是指在前面的基础上,经过课外参加教师科研和企业兼职等活动,使优秀学生进一步形成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能够跻身高端人才行列。“5221就业结构”,是指通过校、企及学生的共同努力,5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前就确定了就业意向,20%左右的学生考取研究生、行政事业单位或大型国企等,20%左右的学生在毕业后半年内应聘就业或自主创业, 10%左右的学生由家庭及时安排就业。
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以一流的教育理念、师资条件和社会资源,将就读二本院校的学生培养成为受到社会欢迎、并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一流人才。
二、专业介绍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安全方向,嵌入式培养)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领域专门知识,具有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和咨询服务以及运维能力、信息系统开发维护和管理能力,能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及相关领域设计和管理工作,富于创新实践精神、优良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专业特色:本专业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办学,构建了“校企互通”的专业师资团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企业课程,充分利用合作企业在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开发等领域新发展成果和行业项目资源,培养“理实结合”的网络空间安全高级应用型人才。
3.就业方向:网络信息安全企业安全产品研发、安全咨询服务;党政机关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与运维;网络信息技术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产品研发及相关工作。
4.主要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密码学基础、编译原理、网络攻击与防护、计算机病毒、高级路由交换技术、虚拟化搭建及管理、网络设计与集成等。
5.专业证书: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CCNA(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CCNP(思科认证网络高级工程师)、CCSP(思科认证资深安全工程师)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开发方向,嵌入式培养)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软件工程及应用知识,具备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及软件维护等能力,能够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相关工作和软件企业管理、软件开发技术管理及软件企业市场经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专业特色:本专业与国家机关定点合作企业联合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企业优势课程,重点打造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安全软件和移动应用软件研发人才。
3.就业方向:党政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信息中心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开发公司、网络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各类软件信息系统研发等。
4.主要课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网络编程技术、Python语言、Oracle数据库开发与设计、移动应用开发、人机交互技术、Web 应用开发等。
5.相关专业证书:软件工程师、信息系统分析师、数据库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
(三)网络工程专业(网络架构方向,嵌入式培养)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云计算架构的基本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可在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各类网络系统研究、规划、设计、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专业特色:本专业与全球著名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Cisco公司共建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共享企业优质资源,可通过网络学院平台全球同步学习行业前沿新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更好地满足金融、交通、通信、能源等行业和各类互联网企业对云计算平台架构等方面的需要。
3.就业方向:党政机关、金融、交通、通信、能源等行业从事网络研究、规划、设计、开发工作;互联网企业、网络科技公司、软件开发公司从事网络工程或网络安全相关工作等。
4.主要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编程、网络设计与集成、网络安全技术、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数据中心存储技术、虚拟化云计算技术等。
5.专业证书:网络工程师、云计算工程师、CCNA(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CCNP(思科认证网络高级工程师)
(四)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审计方向)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网络架构、网络安全以及网络审计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具备灵活运用审计方法,综合采用网络设计、网络编程、数据处理等技术,从事网络审计、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雄厚的学科优势,着重培养学生网络安全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的能力。
3.就业方向:党政机关、金融、交通、通信、能源等行业从事网络安全设计、信息系统审计相关工作;互联网企业、网络科技公司、软件开发公司等从事网络工程或网络安全相关工作等。
4.主要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设计与集成、网络协议分析、网络编程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系统审计、数据采集与审计、云计算与云服务、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等。
5.相关专业证书:CISA(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师)、CCNA(思科网络工程师)、CCNP(思科认证网络高级工程师)、CISP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
(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数据挖掘与决策分析方向)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系统及数据处理与应用理论知识和技术,同时掌握现代管理学理论,能够从事信息分析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及控制等工作,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2.专业特色:本专业突出“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求特点,强化情报检索、信息管理、大数据处理与挖掘应用等相关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注重结合社会发展现阶段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本专业的交叉点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设计、开发、管理综合能力的养成,为学生开拓更为宽广的专业方向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就业方向:党政机关、金融、交通、通信、能源等行业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开发管理,以及数据管理、开发与应用等相关工作;互联网企业、网络科技公司、软件开发公司从事信息系统研发、数据分析等工作。
4.主要课程: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运筹与决策、数据采集与审计、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分析、数据挖掘、ERP理论与实践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
5.专业证书: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信息系统审计师、软件工程师等专业资质或证书。
专业咨询电话及时间:025-85780980;工作日:8:30-11:30、14:00-16:30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