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前景
本专业偏重智能网联汽车方向。
智能网联汽车,即ICV(全称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针对“中国制造2025”,2017年7月4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引人注目的是“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其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该指南预测,到2020年,人才缺口在68万人,到2025年,人才缺口在103万人。考虑到巨大的人才缺口,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将面临光明的就业前景。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新能源整车制造、汽车修理与维护、汽车营销与接待、车载终端软件开发等行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课程设置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核心课程偏重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方向,具体课程设置与就业方向如图1所示。
四、实训条件
1、南京市溧水区有开沃汽车、比亚迪、长安、银隆等多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配件企业,它们同我院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我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承担着职业认知、顶岗实习等培养责任。
2、我院建有新能源汽车电机实训中心、新能源汽车电控实训中心、新能源汽车整车实训中心等多个校内实训基地,各种先进的实验台架和纯电动整车解剖实验台,可以方便地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
五、专业负责人
李继武,教授,省级教学名师。
承担主要课程:
车载终端应用软件开发、车载终端应用后台开发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
主要学术成就:
出版5部专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主编3部教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发表学术论文7篇,主持及参与横向和纵向课题16项,科研成果荣获省职教学会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省高教学会三等奖1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三等奖1次。
主要荣誉称号:
黑龙江省第八届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015.05)
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16.12)
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2017.01)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16.12)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2016.07)
黑龙江省司法厅个人“三等功”奖章证书(2016.02)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2013.10)
原标题: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