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介绍
专业代码:040107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可从事小学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小学全科教师。
二、培养模式
本专业按照“学生主体、成果导向、实践创新、协同育人”的办学思路,构建服务于小学教育的“1+2+1”全科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培养的第1年,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第2、3年进行专业教育和教师技能训练;第4年集中安排教育实习实践。密切联系小学教育实践,聘请小学名师、名校长和优秀教研员担任兼职教师,积极开展协同育人实践。
三、培养要求
通过本科阶段学习,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的毕业要求(能力):
1. 知识要求
1.1 掌握与小学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与要求。
1.2 掌握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积极参与学校综合改革和发展。
2. 能力要求
2.1 具有从事小学多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与素养,能够有效地进行小学教学实践。
2.2 掌握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能够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和组织班队活动,胜任班主任工作。
2.3 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4 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掌握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结合自身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和研究,实现专业成长。
3. 素质要求
3.1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和学生观。
3.2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怀和较强的师德修养。
3.3 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所必需的人文素养、科技素养、艺术素养及身心素养。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4年~8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五、课程体系
(一)核心课程
1. 小学教育学
2. 小学心理学
3. 小学班队原理与实践
4. 小学数学教学法
5. 小学语文教学法
6. 普通心理学
7. 小学教学评价
8.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9. 中国教育史
10. 外国教育史
(二)主要实践环节
1. 课程实践,包括成长小组、书法、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艺术、教育名著读书会、沟通技巧、教学工具设计与制作、教育实训、教师资格证考试训练。
2. 专业实践,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毕业论文。
3. 思政实践,包括入学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公益劳动、暑期社会实践、形势与政策教育。
4. 创新创业实践。
5. 课内实验,包括理论课程的实践课时部分。
六、招生:小学教育专业面向全国招生,2019年计划招生人数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