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70年,是学校规模大的工科学院,现有教师94人,其中博士导师4人、硕士导师35人,教授17人,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6人,国家杰青(双聘)1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学院每年承担多项国家、省、厅级教学科研项目及横向课题。
学院现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6个本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通信与信息系统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和集成电路工程3个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办学实力雄厚,拥有国家级光伏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电气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电子信息教育创新高地;拥有2门省级精品课和多门校级精品课;拥有“数字医疗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多个校企共建实验室;通信工程和自动化均为省级优势特色专业,2013年自动化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通信工程专业在全省范围内唯一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连续17年组织承办“河北大学电子设计竞赛”,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创青春”创业计划竞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中均取得优秀成绩,成立了国家级众创空间-河北大学厚德众创空间。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近五年来就业率均在97%以上。
咨询电话:0312-5079367
(一)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基础,掌握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工艺、光电子技术、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在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系统等相关领域或行业从事教学、研究、新技术及新工艺开发、产品制造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
3.具有运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电子信息材料、器件和集成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电路系统设计、模拟仿真和自动测试的能力。
4.具有设计和实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的能力;具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合理结论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经历。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分析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整理、分析资料获取有意义结论的能力。
7.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行业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正确认识该专业活动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具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和较强的适应发展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
10.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学知识系列课程,计算机知识系列课程,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原理,集成电路工艺基础,数字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模拟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专业特色: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治学严谨,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学资源丰富,具有近千平米的半导体材料、工艺、器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实验室,具有完善的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设备,具有国家级光伏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注重校企合作,拥有如英利、长城汽车、巨力、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等多个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开展深度联合教学和定向培养。本专业注重基础理论与应用能力相结合,形成了以信息材料和器件,集成电路设计,电路与系统设计及应用为方向的基础与应用高度融合、协调发展的专业特色。
就业前景:就业去向和就业率:就业情况良好,近五年平均就业率97%。就业面广,可考取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电路与系统、控制与检测技术、电子与通信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可赴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电子信息系统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生产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长期以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技术缺失、人才匮乏等现象仍有待改观,人才需求矛盾日益突出。据业界统计,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从业人数39.4万人,其中技术人员14.1万人,预计到2020年,从业人数将达到79.2万人,其中技术人员32.44万人。但中国集成电路行业专业人才储备数量少,中高级人才缺口极大。从2011年开始国家出台政策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到2014年出台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4号文件,2015年又出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同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策略发布,北京、上海、湖北等地的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也陆续建立,从发展情况看,集成电路产业正在热起来。因此,本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机会将大为增加。
(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生物医学工程理论基础,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生命科学及信息科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疗仪器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生物技术等领域或行业从事教学、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
3.具有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4.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模拟仿真、自动测试和应用软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分析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整理、分析资料获取有意义结论的能力;
7.了解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正确认识该专业活动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具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和较强的适应发展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
10.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学知识系列课程,计算机知识系列课程,医学成像原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影像设备,数据库和PACS系统,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传感技术。
专业特色:学院高度重视本专业的发展,不断推进各方面的建设工作,2012年承担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工程河北大学十个核心一级项目之一“数字医疗新技术和电子健康研究”。2013年11月成立了“河北省数字医疗工程重点实验室”。2014年9月于省内率先建立“翻转教室”。2014年10月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先后引进了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任教,通过持续建设,本专业现已成为拥有高素质师资队伍、具备高水平科研教学平台,以医工交叉和国际化办学为特色的工科专业。
就业前景:本专业就业面广,主要去向为研究机构,医院影像、设备、临床工程、信息中心等相关科室,医疗器械相关企业、事业单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等。2016年毕业生工作去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1、国内重点大学继续研究深造;2、医疗器械企业,到医疗仪器企业做研发、销售、维修;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所学知识面广,包括很多电子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一部分毕业生进入此类企业工作;4、报考相关方向的公务员。
(三)通信工程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通信工程理论基础,掌握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程控交换、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的知识及实践能力,能在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网络等相关领域或行业从事教学、研究、设备研发、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
3.具有运用通信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掌握通信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设计和开发各类通信设备及通信网的能力;具有了解通信领域的前沿理论、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能力;
4.具有设计和实施通信工程实验的能力;具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合理结论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经历;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分析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通信领域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整理、分析资料获取有意义结论的能力;
7.了解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正确认识该专业活动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具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和较强的适应发展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
10.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学知识系列课程,计算机知识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程控交换,信息论与编码。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河北省优势特色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拥有近千平米实验场地,新建4G移动通信和物联网实验室。注重校企合作,拥有十余个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开展深度联合教学和定向培养。2014年本专业在全省范围内唯一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就业前景: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为:可在通信运营与管理,通信设备制造及施工,国防、安全、广播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和通信、电子相关的设计、运行和调测,也可转向相近行业如IT行业从事软件程序的编写及调测。毕业生在企业中主要任职通信工程师、硬件研发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网络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或相关的管理工作,考取研究生。近几年就业率均达到了100%。
(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电子信息工程理论基础,掌握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在电子信息和计算机应用等相关领域或行业从事教学、研究、设备研发、产品制造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
3.具有运用电子信息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设计和开发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的能力;具有了解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理论、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能力;
4.具有设计和实施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的能力;具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合理结论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经历;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分析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电子信息领域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整理、分析资料获取有意义结论的能力;
7.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正确认识该专业活动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具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和较强的适应发展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
10.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学知识系列课程,计算机知识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场理论,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数字图像处理,信息论与编码。
专业特色: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学资源丰富完备,拥有省级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4G移动通信和物联网实验室。注重校企合作,拥有十余个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开展深度联合教学和定向培养。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就业前景:在IT、国防军工、电子信息、能源交通等领域从事通信、雷达、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无线电测量、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直接从事电子系统等相关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以及相关电子设备的运营维护、市场营销等;从事的主要岗位为硬件研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电子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等,或考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近几年就业率均达到了100%。
(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论基础,掌握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电气传动、继电保护、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等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相关领域或行业从事教学、研究、设备研发、产品制造、安装调试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
3.具有运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设计和开发各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能力;具有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前沿理论、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能力;
4.具有设计和实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验的能力;具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合理结论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经历;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分析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整理、分析资料获取有意义结论的能力;
7.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正确认识该专业活动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具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和较强的适应发展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
10.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学知识系列课程、计算机知识系列课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机与电力系统拖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专业特色:本专业具有完善的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设备,具有国家级光伏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电气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侧重于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及新能源技术等方向的专业特点。
就业前景:连续五年就业率100%。就业面广,可考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或公务员,或赴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电工装备、新能源、工业自动化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生产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六)自动化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掌握自动控制、检测和仪表、电力电子和计算机等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自动化及其他相关领域或行业从事教学、研究、设备研发、产品制造、安装调试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自动化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
3.具有运用自动化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掌握自动化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设计和开发各类自动化系统的能力;具有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理论、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能力;
4.具有设计和实施自动化工程实验的能力;具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合理结论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经历;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分析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自动化领域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整理、分析资料获取有意义结论的能力;
7.了解自动化工程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正确认识该专业活动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具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和较强的适应发展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
10.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学知识系列课程,计算机知识系列课程,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过程控制,电机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PLC原理及应用。
专业特色:自动化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逐步形成了以检测技术与仪表、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为方向,基础与应用相融合的专业特色。学生在入学一年后按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选拔可进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近千平米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与罗克韦尔、飞思卡尔等国外企业共建实验室,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邀请企业参与教学内容制定,实行校企“双导师制”,组织学生在企业实习和完成毕业设计等校企联合培养形式。
就业前景:近五年平均就业率99%。就业面广,可考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或公务员,可从事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嵌入系统等方向的设计、生产或技术管理工作。目前国家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剧增,高等教育正在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专门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支撑环境,其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