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院校招生咨询会上,我们看到现场的“人潮汹涌”,不过要我说,还不够,因为就像很多人心知肚明的那样,如今上中职院校大多还属被逼无奈,大凡有点盼头的,家长还是会不依不饶选上高中,以图将来孩子能考上大学。
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我们的教育已经从精英阶段迈入了大众化阶段,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是个好事,但是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基础型的、学术型的还是应用型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尴尬考问了我们的培养模式。
当高等教育从少数人的福祉变为多数人的福祉时,我们似乎太在乎量的扩张,结果,不仅精英教育没坚守住,大众教育也因一个“众”字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过于中庸:说基础不够基础,说学术不够学术,说应用又不够应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群体性生存困境,有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我们需要增加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就目前来说,就全国而言,市场化、现代化、信息化和工业化都没有完成,如今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社会需要的不是人人都能搞科研,不是人人都会搞学术。一位专家曾经说过,就全国来看,仍应该保持15%甚至更少的比例接受精英教育,其他大部分还应该是应用型人才。
什么才是应用型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很显然,相比较于正规大学教育中“几不像”的尴尬,由学校向社会,由教室向生产现场延伸的职业教育似乎更能够生产出合乎社会需求的产品,从这个角度上看,职业教育意义重大,它不应该只是许多家长与学生因为成绩不好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提到对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重视,就会想起二战中的日本,十四五岁的娃娃兵和文科大学生、甚至文科教授都被迫加入作战,而数万的工科大学生却未上战场。究竟上高中还是上职校?个人可以看得浅一点,不过国家应该看得深一点,如何改变民众选择的陈旧观念,如何改变职校退而求其次的地位,还有不少功课要做。
原标题:职校不该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