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无锡技师学院紧密结合无锡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期的内在需求,坚持以企业为依托,以产品研发为载体,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走工学结合之路,校企合作逐渐步入“深水区”。其中,与德国博世公司的深度合作,成为我院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典范。
博世公司是德国大型的工业集团之一,为世界500强。主要从事汽车技术、工业技术和消费品及建筑技术产业,以其创新尖端的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闻名于世,是当今全球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其入驻中国大陆的企业主要研发、生产乘用车和轻、重型商务车以及非道路用发动机的精密零部件,占据了现代柴油技术的高端位置。公司现有1700多名员工,年产值达65亿元。
博世公司主要经营理念为:首先供应商(要让客户省先想到的是博世);首先雇主(让员工有成长的空间,忠诚于博世);科技成就生活之美。(产品立足于环保、低排放和与自然的和谐)。它与学院的文化内涵、培养目标、奋斗方向等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并形成“共鸣”。
一、精诚合作,共建办班
2005年8月,博世汽车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满足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决定寻找合作伙伴。由德国总部培训专家和公司人力资源部联合组察组,对无锡一些知名职业类技术院校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深入考察,终确定我院为博世公司在中国唯一合作培养优秀生产技术型人才的合作伙伴。
在首期合作共建“博世班”成立大会上,面对窄小的仪式现场,当时,分管教育的麻建国副市长很实在地说:无锡有这么多规模环境、设备硬件条件均优于无锡技师学院的高职类院校,但德国人经过精挑细选,偏偏就选中了技师学院,一定有自己独到之处打动了德国人。事实上,出席共建办班的德方老总也这样评价学院:贵院对合作项目热情高,待人真诚。办学理念和博世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十分贴近。学院领导本身又是专业技能的行家里手,能抓住企业的核心问题,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组织实施,确保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所以,“博世公司与这样的学院合作放心,质量有保证。”
为此,双方本着合作培养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校企共同发展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决定自2005年9月起每年各招收初、高中毕业生一个班,命名为“博世班”,双方合作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同时,博世公司还提出:执教博世班的教师,必须到博世公司进行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接受博世企业文化教育;邀请学生家长参观公司,听取建议和意见;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博世文化”的课程;每个学期由博世总部派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视导并反馈信息;设立优秀学生“博世奖学金”。
到目前为止,六年来双方共合作办班13个,共计225人。其中,3个班级56人业已毕业。截止到2009年10月23日,我院与博世公司合作联办的在校“博世班”班级共有9个,共169人。
二、确定目标,保证质量
(一)能力本位,细化要求。根据博世公司生产岗位能力要求,由我院专业学科带头人和德国培训专家共同进行专业设置论证,目标要求:一是确立深刻理解企业文化为核心的素质要求;二是与生产岗位能力和技能等级标准相融的技能要求。
校企双方慎密协商,针对开设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并突出个性化要求。学生在完成国家规定层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突出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强化企业文化熏陶和强调实践环节等特定内容。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技能要求,都有明晰的课题进行考核。以钳工实习课题为例,在共性(国家要求)课题的基础上,引入个性化(企业要求)课题,如笔架、打孔机、压力机和对口夹板、焊接支架、机械臂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许多学生课余饭后,围成一团,揣摩图纸,提出构思,创新结构。学生普遍反映这种实习方式“很带劲”。
教学计划确定后,实施过程中不打折扣。如确需微调的,须经校企双方协商一致后方可修改。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博世公司总部每学期进行飞行视导,按确定的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和标准进行验收,使教育教学质量处于全程控制之中。
(二)企业遴选,保证质量。博世公司积极参与学院招生工作,将“订单”培养规模、层次和就业目标,明确告知报考的学生。如2006年,3.5年制机电一体化“博世班”计划招收高中毕业生40名,结果报名学生就达150名。博世公司组成20多人的考核组,对报名学生按“博世标准”进行遴选。他们所采用的素质测试、团队游戏、面试问答等方式别具一格,学生公认,家长信服,同时,对学院的德育教育,也产生很多有益的启示。
三、企业参与,共同培养
(一)强化管理,共同塑造优良班集体。博世的企业文化大的特点就是团队协作精神,一个优良的班集体建设,将对每个学生的团队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学院按照“博世文化”的要求,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优秀人格的养成,并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同时,将博世的质量理念“提供世界级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融入平时的教学之中,这些举措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
许多同学在谈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时都感触很深。如CIP室(持续改进工作室)的活动,让我们明白一个团队工作的力量源泉和拥有的三个权利:一是你有问的权利;二是你有拒绝的权利;三是你有索要的权利。有学生事后体会颇深地说:在第一个活动中,我们的游戏方案是所有方案中好的一个,但结果却不是好的,因为我们没有搞清楚游戏规则。换句话说,我们放弃了问的权利。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总结了上次活动的失败原因,充分运用属于我们自身的三个权利。但我们又失败了,为什么?是我们忽视了另一个关键:Teamwork,即团队合作精神,其结果可想而知。第三个游戏,我们成功了。我们高效并充满了激情完成了任务。三个权利和团队合作精神对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博世公司的文化就是要打造一个团结高效并充满激情的团队。这些案例也成会我院构思撰写《文化建设读本》和《德育(模块)教育读本》的重要范例。
(二)突出技能,练就过硬本领。根据合作要求,将实习教学计划精确到日,明确阶段性实习课题目标、课时分配等,严格按实习教学计划进行质量考核。同时,要求将实习课题装订成册,在教室、实习场所放置,让学生随时翻看。课题分“认识、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和创新”等部分,面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需在博世公司岗位上才能完成的实践教学环节,由博世公司派出工程技术人员与学院教师共同配合定时间、定岗位、定课题、定考核,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完成。
学生在博世公司实习时,感触深的是技能水平的高低除了体现在技术含量外,很多一部分体现在产品质量上。把产品的质量视作企业的生命。机电40501班黄坤同学说,未到企业实习,觉得产品质量不合格率是以百分之几来衡量的,但在博世是以百万分之一来统计的,几乎不可思议。博世对质量的追求近乎“苛刻”,给我们上了一堂活生生的现场质量课。
(三)建立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淘汰机制。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异常激烈,对每个员工的要求必须有竞争意识。为了让入选“博世班”的学生有竞争压力,博世公司明确规定,对学生实行滚动式管理,对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按班级人数15%的比例,实行不低于1000元的奖学金制度,并由公司总经理亲自颁发,以资鼓励。对学习不认真,实习不努力,不求上进的学生实行末位淘汰,其缺位由学院本专业其它班的学生择优入选。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博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知识水平、操作技能,人格修养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明显优于其它班级。
四、校企合作,深入互动
(一)员工技能大赛,突出团队精神。2009年11月22日,博世公司将“2009年RBCD首届员工技能大赛”决赛放在我院举行。RBCD总经理Mr.Maier率160名员工参加技能大赛。比赛项目含数控车、数控铣、维修电工、装配、检测5个工种,参加大赛的我院“博世班”选手获维修电工组集体一等奖。此次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使企业与学院之间实现了“零距离”互动,加深了双方之间的感性认识。体验直观,优势互补。突出“团队”,启发深远。
(二)赠送数控设备,营造企业场景。2009年12月,博世公司向我院捐赠了价值上百万元的2台数控加工中心。并明确:设备必须与企业的生产工序有前后联系;放置设备的场所布置要与企业的生产场景一致;由德国派出的专家进行安装调试。这是德国博世总部对与我院校企合作六年来取得成绩的高度肯定。不仅拉近了校企之间的距离,也为营造企业场景,还原生产现场,实施产学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进入工作一线,显现骨干才能。我院订单培养的博世班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一线,深受公司亲睐。很多都在一线担承骨干,有的做了线长、有的成了工段长。在高科技的精密流水线上成为技术的中坚力量。为此,公司质管部的老外说:在08金融危机严重的时期,公司很多部门都进行了裁员,但技师学院为博世订单培养的学生,我们照单全收。他们的能力和综合素养确实高人一筹,许多大学生也望尘莫及。这样的校企共建,我们乐见其成。
六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之所以能坚持不懈与德国博世紧密合作至今,主要是秉承:一要具备战略眼光。一流的产品来源于一流的员工素质。合作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要高瞻远瞩,要构建利益(命运)共同体,发挥校企两个主体的积极性,把培养“后备军”的事做好。二要培养团队意识。把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团队的合作而增强集体竞争力,立潮头于不败。三要贴近企业。让企业满意要成为考核教学质量的重要标杆。坚持质量立校,特色立校,文化立校。合作结晶里有企业的智慧,也有学院自己的文化积累。我们坚信只要本着“真诚守信”、“分工合作”、“质量优先”、“实现双赢”的原则,一定能够把校企合作项目做实、做细、做成精品。
原标题:校企合作经验:与德国博世公司校企合作步入“深水区”――无锡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