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油气储运以及炼油销售等业务,工作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八个市的28个县(区),现有各类用工19.8万人,其中技能操作人员14.98万人,2008年生产原油2777.5万吨,工业产气量7.7亿立方米。多年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紧密围绕油田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不断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创新培训模式,拓展培训途径,先后建立了全方位培训需求调查机制、培训项目化运作机制和培训竞争机制。坚持以战略思维谋划培训,深化大规模培训、深度培训、经营培训和高效培训理念,构建了协调高效的培训工作格局,平均每年培训各类人员约18万人次。
一、完善机制,丰富手段,不断加大培训师队伍建设工作力度
为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秉承培训者先培训的理念,油田不断加大培训师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培训师资队伍。
(一)是充分利用上级部门搭建的培训师取证平台,进一步加大了培训师资质培训力度。近几年,油田先后举办和承办了中国职协3期国家级高级企业培训师取证培训班,中国职协有关领导亲自到油田进行授课,有99名专职培训师获得国家高级企业培训师资格。
(二)是对专职培训师队伍重点实施了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在职进修、系统培训、现场调研、挂职锻炼等方式,有计划地对培训师进行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创新和知识储备。油田每年都选派10余名优秀培训师到知名高校进修深造;先后安排了50余名培训师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经营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其针对性培训能力和授课水平。同时,油田每年还举办4-5期培训师提升班,邀请国内知名培训师前来授课,2007年以来共有1000余人次的骨干培训师参加了各类培训。
(三)是充实和加强兼职培训师队伍。油田按照"确认一批、推荐选拔一批、外聘一批"的原则,将油田高级专家、(首席)技能大师、二级单位首席专家、首席技师直接纳入兼职培训师资库;选拔了有一定专业特长和授课能力的人员作为兼职培训师;遴选了一批油田外部的专家、教授,聘为油田兼职教授,逐步建立完善油田兼职培训师资库,使油田各主干专业都有一大批兼职培训师可供选择,实现了资源共享。
(四)是完善培训师竞争上岗制度和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对工作成绩突出,授课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培训师,优先安排学习进修,在岗位调整、职称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不断加大激励力度,充分调动培训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注重实效,统筹规划,全面提升班组长队伍素质,为筑牢油田发展根基奠定基础
班组是企业组织链条中的微观单元,是贯彻执行油田政策措施、落实具体工作任务的终端和触角,而班组长在油田生产经营管理中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兵头将尾"。在油田的改革发展过程中,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变化,随之也带来了班组运行和管理方式的改变。因此,提升班组长综合素质,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油田2009年制定下发的《2009-2012年培训规划》,明确了班组长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以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组织管理能力、生产实施能力、创新应变能力和一专多能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班组长培训工作力度,平均每年轮训班组长3000人以上,力争到2012年将油田主要专业队中的班组长轮训一遍。培训主要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编发的班组长培训教材、石化集团培训大纲为主,并结合油田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组织进行。到目前为止,油田已有1140余人取得了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与中国职协联合监制的企业班组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在培训形式上,采取了"集中轮训"和"送教上门"相结合的方式,切实解决了工学矛盾。通过系统轮训学习,班组长自我管理意识和角色认知方面获得大幅提升,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立足油田内部培训的同时,油田还积极选拔优秀班组长到兄弟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切磋技艺、开阔视野。
2009年8月,中国职协把胜利油田确定为"企业培训示范基地",这为油田的培训工作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次表彰会油田又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这既是对油田培训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和激励,我们将绝不辜负上级部门和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油田职工教育培训事业的新局面。
原标题: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座谈会经验材料:加强培训师和班组长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