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或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比例的单位,应按实际差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又拒不缴纳保障金的用人单位,相关部门将按法规做出行政处理决定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作为保障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配套措施和推动手段,残保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在教育、培训、就业、康复、就业扶贫基地开发、托养等服务中扶持帮助着残疾人。
残疾人培训工作提高残疾人技能水平,使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是提升残疾人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近几年,济南市残联充分运用社会培训资源,利用征缴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并不断强化培训措施,努力打造残疾人培训就业直通车。
建立培训基地。依托各级劳动部门的就业培训机构和市、县(市)区残联建立的“我的兄弟姐妹”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搭建起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对有就业能力、就业?创业愿望和符合就业年龄的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目前,共建立市及县(市)区两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32处。
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残疾人素质和技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市残联根据残疾人需求制定下达我市残疾人培训任务指标,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盲人保健按摩、综合修理、电脑应用、绘画、装裱等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不断加大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市残联结合我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种植、养殖、编织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近几年已累计培训农村残疾人24000余人次,使农村残疾人的劳动技能不断提高,带动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
开展残疾人岗前、岗中职业技能培训。残疾人岗前、岗中职业技能培训是济南市残联在残疾人培训工作中开拓创新,提出的一项新的培训方式针对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实行订单式培训,培训期满,经试用合格的残疾学员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上岗工作。实现了残疾人培训与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为残疾人提供了培训、就业工作的“一条龙服务”。自2006年以来,市残联已累计举办残疾人岗前、岗中培训班累计50余期,培训残疾人400余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实施“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培训。“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是中国残联和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实施的在高科技领域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和创业的重点项目。我市自2007年起实施“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目前已对近1000名通过筛选的受益残疾人进行IT、机械制图、动漫、电子商务、平面设计等计算机领域高、中、低端及远程培训。
原标题:培训,让残疾人有一技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