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基础教育或称,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通常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儿童。 这种教育对提高国家民族文化水平极为重要,因此各国在其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都把它定为实施义务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标。
专业背景
近些年来,基础教育在教学质量、办学条件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师资力量却还不尽人意,尤其是乡镇小学,教师主体还是年龄在45-55岁的民办转公办的教师,这部分教师知识水平较低且陈旧,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求,同时近十年内这部分教师也面临着退休,教师缺口非常大,现在有些乡镇小学继续聘用代课教师,急需补充正式师资。同时近年来社会培训机构迅猛发展,为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开辟了新的就业领域,就业前景和创业前景广阔。
沿革
在中国,实施初等教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代。从那时起,各代官办和私立的小学、书馆、社学和蒙馆等都属于初等教育机构。1904年 1月13日清政府颁发《奏定学堂章程》,中国开始建立近代初等教育制度。先设初等小学堂,收7岁以上儿童入学,修业年限5年。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改初等小学堂为初等小学校,后又改称国民学校。学制迭有变更,先定国民学校修业年限为4年, 高等小学为3年, 后改为“4·2制”(初小4年,高小2年),这一学制实施久。
在国外,从古希腊的弦琴学校,罗马的初等学校,欧洲中世纪的教区学校、城市学校、拉丁学校,到近代各国所设的小学、初等学校、基础学校、国民学校等等,都属于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各国初等教育年限大多是 4 ~6年,个别的为3年或4年(苏联、民主德国等)、7年(泰国等)或 8年(美国的部分州等)。英国等个别国家还把幼儿教育年限包括在初等教育内。
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初等教育事业很不发达, 文盲众多, 文化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初等教育包括儿童和青年、两种。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小学,给儿童以全面的基础教育;对青年和实施初等教育的工农速成初等学校、小学、识字学校等,给受教育者施以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育。人民政府从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方针,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使初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据统计,1981年全日制小学校数已从1949年的 34.68万所增加到88.05万所;小学生数从2439.1万人增为13972万人,共为国家培养 3亿多有文化的劳动后备力量。此外,培养了几千万小学毕业生,扫除文盲1.37亿人,使农村青壮年文盲比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80%以上下降为30%,职工文盲比例从60~70%下降为8%。学龄儿童入学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20%左右提高到93%左右。
在中国,初等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中国小学现行学制一般5年,部分大中城市的小学在试行6年制。小学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新生后代,为他们以后接受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曾前后于1952、1955、1963年颁发过小学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时间安排及实施步骤等作了规定。1978年教育部又一次修订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其中对小学生的培养目标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写作和计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为有效地顺利实现这个目标,教育部于1981年颁发了新的小学教学计划,规定全学年教学42周,寒暑假10周,农村小学可利用部分假期放农忙假。该计划规定,全国小学一般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10门课程,有条件的小学在四、五年级设外语课。小学每周教学时间为24~27课时,另加课外活动,每周在校活动总时间为31~34课时。1981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小学生守则》,要求全国小学立即执行。在中国,为尽快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总结和积累办好小学教育的经验,以带动一般学校,于1962年开始试办重点小学。1978年1月,教育部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办好重点中、小学。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各地应当首先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创造经验,典型示范;并应切实办好农村的中心小学,使之成为农村学校的骨干,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就业方向
在小学及社会培训机构从事教学、教育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