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一)历史沿革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我校原计划统计系的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城市经济专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投资建立的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为基础组建而成。公共管理学院的成立不仅标志着我校管理类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是我校在国家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中,顺应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而迅速做出的反应,促进了学校学科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二)学院发展方略
发展措施:第一,以学科方向凝练为前提,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水平和科研能力;第二,以国际化为动力,以特色化为导向,全面提高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竞争力;第三,以条件建设为先导,以服务社会为标志,全面提高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智库建设水平;第四,以创新团队发展为重点,以重点研究基地培育为支撑,全面促进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发展。
学院规范:行为倡导-规范、严谨和磊落;学教追求-认真、负责和卓越;学术崇尚-自由、前沿和创新;
学院使命:易知简能。
学院愿景:位乎其中。
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有亲有功,德业其中 。
(三)学科及专业
目前,公共管理学院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两个隶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学研究生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四个本科专业。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和应用经济学均为辽宁省特色一流学科的第一层次学科;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全省排名第一,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均排名第三,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公共管理学院已经形成了从微观层次的人事行政管理到中观层次的城市和区域经济管理,再到宏观层次的国民经济管理的学科体系,体现出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与公共管理相结合,既有经济学、管理学特色,又有政治学和社会学特色。
(四)师资队伍
学院以培养政府部门及各级公共管理部门高级专业人才为宗旨。目前,公共管理学院拥有教职员工48人,其中教师39人,包括教授1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11人、讲师12人。现已形成了一支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专业化、年轻化以及学缘结构、梯级结构合理、具有跨学科特征的师资队伍。
(五)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一直是公共管理学院的特色,也是公共管理学院发展的保障。目前,公共管理学院与日本立命馆大学政策科学部和明治大学政治经济学部的国际交流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和水平,学生访学交流和长期互换已规范化、制度化,年均达到13人,教师学术交流不但促进了相关专业的合作,也提升了科学研究水平。
以公共管理专业为依托的学生国际交流已经被列入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规划项目。同时,学院与美国和德国有关大学的合作也稳步开展。
(六)实践基地建设及创新创业项目
公共管理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通过与大连市民政局、大连市365市民服务中心、大连市人大常委会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优质平台和资源,真正应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做到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2015年12月,以公共管理学院为依托,东北财经大学与大连市民政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揭牌成立。自2012年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来,学院积极鼓励学生申报项目,充分发挥教师专长指导项目,学院学生共计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资助达50项,其中校级50项、省级15项、国家级22项。
(七)学生活动及自我管理
公共管理学院下设院团委、学生会、义工服务站、演讲辩论队、学生党支部等学生组织,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科研实践的平台,开展一系列学术、文体、公益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9年4月27日公共管理学院义工服务站在大连慈善总会义工分会注册成立,公管义工依托专业知识,在义工服务中奉献爱心,助人乐己,回馈社会。义工站自成立以来,共发展义工560人,累计1885人次参与义工活动154次,共计6651工时。
(八)多项奖、助学金
学校以品学兼优学生为奖励对象,设立了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校综合奖学金,航天科技集团公益奖学金、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奖学金等单项奖学金。公共管理学院与工商管理学院联合设立了惠新管理奖学金,该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两个学院品学兼优的本科生。
学校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奖励和资助对象,设立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励志助学金、正源奖学金、大连农商行奖助学金、蔡建明助学金等。
二、专业介绍
(一)行政管理专业
行政管理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政府公共事务、政策研究、组织与人事管理、行政立法及机关管理等工作人才。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学生除了系统地掌握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正确理解国家行政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之外,还必须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坚实的专业基础,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行政事务处理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学会运用多种管理技术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学习一门外语并能熟练阅+1读专业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具有独立掌握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
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人事行政管理、行政法、政府经济学、电子政务、领导科学、组织行为学、比较政治制度、市政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有:一、政府机关单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具有全面的政府管理等相关知识,对于政府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理念有深入地学习,在理论知识、思维方式和业务技能等方面都占有优势,每年为政府机关单位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性人才。二、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单位在工作内容和性质上具有相似性和交叉性,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事业单位的工作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三、第三部门等新兴组织。近年来,随着NGO(非政府组织)、NPO(非营利组织)不断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管理人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具备公共部门运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可以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四、企业行政和人事部门。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不仅可以从事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的工作,还可以进入企业从事行政、人事等相关工作。
行政管理属于文理兼招专业,具有管理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科技、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各类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和素质;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资料,并有一定的笔译和听、说、写的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城市社区管理、市政管理学、城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城市财政税收与金融、城市环境保护、公共事业法律法规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有:一、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事业单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涉及知识与行政管理有所交叉,但比其范围更广,因此,本专业学生从事上述工作更具专业性优势。二、第三部门等新兴组织。近年来,随着NGO(非政府组织)、NPO(非营利组织)不断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管理人才,本专业学生具备公共部门运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可以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三、企业从事行政等工作。企业需要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为企业发展提供大量的管理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属于文理兼招专业,具有管理学学士学位授予权。与之相关专业具有经济学和管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求学生除了系统地掌握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外,还必须全面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了解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一般规律,了解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制度,掌握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支付和运营的基本知识,熟悉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一般业务;同时还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具备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资料,并有一定的笔译和听、说、写的能力;具有独立学习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社会保障概论、比较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社会保险实务、保险精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统计与信息系统、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有:一、国家各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优势使得本专业学生成为专业对口的人才,为社会保障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二、社会保险中心等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事业的具体实施工作往往由下属的事业单位完成,因此需要大量学习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三、企业人事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习的另一个重点即是人力资源,因此也有大量毕业生去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等工作。四、保险公司。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在大量商业保险公司开始承办部分社会保险工作,因此也需要掌握社会保险内容的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属于文理兼招专业,具有管理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四)社会学专业
社会学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社会管理与社会协调能力的高级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想、宽广的知识面、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成为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管理、研究、咨询等工作的高级人才。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资料,并有一定的笔译和听、说、写的能力。
社会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社会学原理、社会心理学、西方社会学、中国社会思想史、经济社会学、企业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交际与沟通、社会问题研究、民俗学、公共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社会调查方法、数据分析技术等。
社会学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有:一、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由于社会学专业在社会管理、社会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使得部分相关的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更愿意招收具有社会学背景的学生。二、媒体从业者。社会学专业人才对于社会时事方面的报道、社会评论等,具有更加敏锐的视角和独特的观点,在这一行业中具有一定优势。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机构为个人或家庭提供服务,目前在中国逐渐兴起,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可以从事这一职业并且具有专业优势。
社会学属于文科招生专业,具有法学学士学位授予权。
三、招生咨询方式
联系电话:0411-84738229
传 真:0411--84710561
网 址:http://spa.***.cn
电子邮箱:spa@***.cn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