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拥有辉煌的发展历史,多年来一直引领和推动着我国物流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北京物资学院是国内早从事物流教学和研究的高等学校之一,专业的前身是成立于1989年的物资储运管理专业,为国家培养了急需的首批储运物资人才。1994年,开设国内第一家物流管理专业;也是2001年教育部恢复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目录后设立该专业的国内第一所院校。2002年评为北京市品牌专业,2007年,被评为物流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2010年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5年成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入选北京市首批一流专业。累计毕业生2000余人;专业教师21人,其中北京市名师3人,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国家一级学会副会长2人,特约专家及理事2人,科技部现代服务业总体专家组专家1人,商务部流通专家组专家1人,海外特聘教授8人。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8-2019》中,物流管理专业被评为5星级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国际化、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多次获得国家级、北京市级的教学成果奖。
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物流服务链条的延伸和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所承担的角色需求,培养具有坚实的管理、经济及工程学科理论基础,系统掌握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业务运作的专业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卓越实战能力,适应社会多层次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
培养特色
经过多年探索和积累,本专业形成了“国际化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建成“中都物流实验班”、“国际物流实验班”“中美联合培养物流拔尖人才实验班”等项目。2004年“面向21世纪的物流学科体系构建”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2009年“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2013年“多方联动的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与中美物流联合会合作,从2013年开始主办“中美物流教育与合作论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5届。
教师和学生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物流管理专业自2006年起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立合作大学合作开展物流专业交换生项目,之后又相继与德国施韦因富特应用技术大学、韩国中央大学、丹麦VIA大学学院等高校进行合作,自2012年起,与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合作,形成国际认证教育与培养方案融合机制。2013年开始,物流管理专业与美国欧道明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威斯康星大学苏必利尔分校、州长州立大学和西伊利诺伊大学等5所大学进行学分互认,签订2+2学分互认协议,形成联合培养机制;与日本大物流企业日通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教师科研合作和实践基地。
对接国际化标准,物流管理专业10门专业课程实现全英语授课,通过国际化教师培养计划,9名教师具备半年以上国外访学进修经历。学生中短期国际交流、出国交换生、国外双学位学生的覆盖率已达到30%。
同时,2015年开始的与北京交通大学等部属高校之间的“双培计划”和2016年开始的与海外高校之间的“外培计划”也为学生们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
教研平台
物流管理专业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和教学资源。现拥有国家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物流系统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智能物流系统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现代物流研究基地、北京市高校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智能物流系统协同创新中心等教学和科研资源平台,拥有如此多国家级教学和科研平台,这在全国高校中也不多见。并在此基础上,正在建设申报国家级的物流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虚实并举,更好地保障教学科研工作开展。拥有2支物流管理专业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门北京市精品课程,2家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本教材被列入北京市精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