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根据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8〕1号)和《关于做好2008年度高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秘高〔2008〕46号)精神,在高校推荐、专家评审的基础上,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经研究,公布了2008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名单,我院的电子商务专业成为2008年第一批高等学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
我院从2001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以来,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发挥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实践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办出专业特色,共计培养了毕业生千余人。2005年电子商务专业被确立为院级示范专业,并于2008年申报省级特色专业,在学院的大力支持及省市领导的关心帮助下,电子商务专业正在一步一步的向前迈进。
二、教学基础
(一)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在教师建设方面,长期坚持“引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教师管理培养方式,长期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来校兼职授课,并通过安排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到校外实训基地参与实际工作、参加全国高职双师素质培训、参加全国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讨会等形式培养双师型、三员化教师。经过几年的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优化、团队意识强烈、技能突出、专业理论先进,达到了省内外同类院校中先进水平。
(二)教学条件
1、实验实训设备与条件基础
(1)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
重视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现已建成和投入使用的校内实验实训室5个,使学生能真正接触到、模拟到贴近真实环境的实践环境,使更多的同学掌握操作与动手能力,从而获得专业的“核心”能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掌握现代技术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逐年加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目前已建立校外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近10个,包括安徽泰博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淮南金腾物资有限公司、淮南市信息中心、北京中鸿网略公司等。初步建成多方参与、注重实效、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的“实践就业”提供了必要外部条件,为培养契合市场需求的电子商务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可靠保障。
2、图书资料
我院实验实训综合大楼已落成投入使用,图书实验综合大楼有1400平方米图书馆。以平均每年不低于80万元的速度加快图书资料建设,到2010年,纸质图书达50万册,电子图书达50万册,各类期刊杂志1500余种,图书馆阅览台位完全满足规划办学规模的需求。
(三)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定位准确,课程设置合理,课程建设规范,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好,实习基地充足,充分构建了校内外工学结合平台,为培养复合社会和企业实际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先进培养模式和科学培养方案的确立,保证了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职业能力,较高的职业素质,“双证制”教学,专业能力较强,深得用人单位的欢迎。2005~2007年,我院连续三年在全省高职院校就业率名列前茅,连续三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四)社会评价
我们在课程设置上紧扣专业特点,进行多次改革,把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符合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一些大中型企业、商务网站、商场等单位从事网络营销、信息化建设、网站规划等电子商务相关工作。由于熟练掌握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且具有商务公关能力,网络营销能力,网页制作和网站建设能力,办公软、硬件使用能力等,属于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深受社会的欢迎。由于我院电子商务毕业生素质高、实力强、企业评价好,近几年来,本专业就业率高,下表为近三年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统计情况。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
年度 | 类 别 | 毕业生人数 | 就业人数 | 就业率 |
2006届 | 统招班 | 109 | 106 | 97.29% |
2007届 | 统招班 | 291 | 283 | 97.25% |
2008届 | 统招班 | 271 | 264 | 97.41% |
三、教学改革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为指导,以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形成鲜明的“办学,工学结合,注重实践,强化应用,创新创业”的办学特色,使学生受到很好的专业锻炼,提高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建设和完善适应教改需要的符合高职教学规律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加强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构建了院长-教务处、督导室、系部、教师、学生五个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信息反馈系统;大力开展同行听课,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在学生中建立信息源,定期反馈教学情况,教学效果有了可靠保证;重点加强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培养质量,特别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与考核的方法、手段和标准。
(三)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实现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实训、技能训练、分阶段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工学结合教育与毕业论文等形式来完成。通过实践教学体系予以加强、巩固、深化,务必达到一定的深度、精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能迅速切入企业岗位要求、适应性强,毕业即能上岗工作,实现“零适应期”。
(四)学习效果评价
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我们将逐步实现学习效果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开展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积极推进评价内容的全面化,既考察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掌握,更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项目建设目标
(一)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构建符合电子商务发展的课程体系
在我院多年教学改革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充分符合电子商务行业新要求,紧跟电子商务发展方向并有一定程度的超前。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一体化。正确处理好专业建设与教材的关系,切实加强专业教材的建设,积极参与安徽教育出版社组织的电子商务高职高专系列教材的编写,通过专业教材的建设,进一步更新和丰富专业的教学内容。
(二)改善原有的人才培养方式,形成综合性多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坚持我系成功创建的“B+D+E”人才培模式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计算机技术、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等理论知识,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专业交叉综合性的特点,形成一个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大实验室建设投资力度,提高实验教学条件
增加电子商务实验室高档计算机和相应的网络环境,并购置专业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和ERP等企业管理软件,为电子商务专业提供完善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条件。
(四)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一方面,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专业人才,壮大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鼓励原有教师进修学习和企业挂职锻炼,大大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教学能力,形成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具有生机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三员化”教师队伍。
(五)完善课证融合培养模式,强化双证书教育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毕业生具有“双证书”甚至“多证书”。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毕业时除了具有学历证书外,必须要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助理电子商务师资格证书,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
(六)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实习基地质量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原有企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加强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力度,同时注意实训实习基地的质量。建立企业顶岗实习管理机制,以淮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相关企业为依托,立足地方经济,面向沿海区域发展,不断开拓新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七)加强校际合作,丰富专业建设经验
通过与国内其他高校合作、交流,及时了解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特别是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动态,不断调整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丰富专业教学内容,完善专业建设思路,与国内其他高校基本保持一致,保持安徽省内高职高专院校领先水平。
我们的目标是把电子商务专业在2012年办成特色鲜明、初具规模的省级品牌专业;2013年成为我省高职高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中的 “精品”;2014年在江淮地区同类院校中树立优势地位,形成我省高职高专院校品牌专业,向全国重点示范专业行列迈进。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