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感知工程专业

  2022年05月11日18:3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这里看完整内容

一、专业概况

为了顺应工业4.0、工业互联网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新一代工业革命对智能感知前端的需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于2019年开始筹建智能感知工程专业,以现代智能感知、检测与数据处理理论为指导,应用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控制、通信、信息处理等各专业知识,将传统传感的信号采集推向智能传感,将传统测量的信号分析推向智能数据分析,显著提升测量的智能化水平。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下,智能感知工程所提供的智能“感知”技术成为“+X”领域中的智能前端,为“人工智能+X”提供智能化传感单元,促进各领域人工智能化程度和速度。

本专业所属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是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及“仪器仪表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测控技术与仪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重点实验室——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B-。

本学科有一支以陈真诚教授、许川佩教授、郭庆教授、马峻教授带领的优秀教师队伍,所在学科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委员会、全国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总装备部军用测试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委员各1名,广西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八桂名师各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3人。80%以上的教师具有企业工程实践经历。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集传感、仪器、电子信息、生物医学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专业,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信息化进程,以“人工智能+传感”为方向,以信息感知、处理和传输为主线,不断跟踪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坚持“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智能感知领域培养基础厚、知识面广的宽口径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智能感知、处理、通信的专业知识和工程知识,具备自主学习意识、良好的创新精神、跨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本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产品制造、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在五年左右的预期目标:

(1) 能够熟练地掌握传感和测量信息的获取和智能处理、智能测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相关的软硬件开发技能,能够设计智能感知系统和智能测控系统,能够根据工程需要提出智能感知与智能测控系统的解决方案及应用系统;

(2) 能够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中小型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工程项目;或能够在与专业相关的管理、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等岗位上胜任主管工作;

(3) 能与国内外同行、专业客户和公众有效沟通;

(4) 能够及时跟踪国内外智能感知领域科技发展动态和趋势,通过终身学习适应工程技术发展需要。

四、培养要求

本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十二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相关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智能感知和智能测控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将传感技术、测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子仪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相结合,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用测量理论与数据处理、各种电量、非电量的检测原理与方法、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原理方法,设计智能传感单元、智能测控系统与电子仪器等复杂问题的方案,并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社会、健康、法律、安全、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人工智能和非电量检测理论,对相关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选择运用电子、计算机、测量与控制相关技术和工具预测、模拟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相关职业和行业背景知识,评价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等对社会、健康、法律、安全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智能感知产品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等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智能感知系统的生产、研究和开发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10、沟通:能够就本专业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复杂工程设计中的问题与业界和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工程相关的管理和经济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五、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与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2、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数字逻辑、信号与系统分析、光电子学及器件、传感器原理与器件、生物医学传感器、多系统融合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生物医学电子仪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计算机视觉、光电检测技术、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与人机交互。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子认知实习、程序设计训练、模数电综合工程设计、电子工程训练、智能感知综合工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4、主要专业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单片机接口技术实验、传感器原理与器件实验、智能机器人综合设计、生物医学电子仪器实验等。

六、毕业合格标准

1、学生修满所规定的毕业学分≥165;

2、完成第二课堂 8 学分。

七、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1、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原标题: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感知工程专业


招生专业
手机版: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感知工程专业
-新文章
相关学校
技校专业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