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2021年中南大学招生报考指南

  2022年04月22日22:09  中南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这里看完整内容

一、学校简介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2017年9月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易红、校长田红旗。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一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

中南大学历经百年办学积淀,顺应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势,弘扬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团结奋进,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学校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9个,设有30个二级学院,103个本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

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等17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居全球前1%;拥有享“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6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其中青年项目2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188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1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质量优先,努力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新模式。全日制在校学生5.9万余名,本科生3.4万余名,研究生2.3万余名,国际学生2000余名。

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9门,国际慕课平台.上线课程13门。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国家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4项。在国内率先创办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实验班,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试点高校,是全国第- -所为军队培养现役军官指技合一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入选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成为我国百强企业最欢迎的10所大学之一。

学校坚持瞄准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主战场。现有国家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7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化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牵头和参与组建国家“ 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2000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10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等奖(特等奖) 18项,10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活跃,是全国首批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先后与美、英、澳、加、日、法、德、俄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众多跨国企业集团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发起成立及参与大学国际联盟12个。现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在校学习。学校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全面提升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充分肯定。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等10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内的5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来校视察,对学校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今天的中南大学正肩负着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历史责任,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加快推进校内综合改革和内涵式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二、专业介绍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简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属专业,该专业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融为一体,2010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4人,已获得博士学位教师25人,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于200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核心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VC),数据结构,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主要就业流向:IT/互联网行业的大型企业(如华为、中兴、百度、字节跳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金蝶软件、汉得信息、海康威视、亿联网络等)、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其他大型企业(恒大地产、康佳、苏宁、OPPO、TCL等)。

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274人,升学80人(国内54人,国外26人),就业175人。

(二)金融学

专业简介:金融学专业目前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并已初步形成以金融学为主体、金融工程和金融科技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式”发展格局,在人才培养国际化、以研促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现为湖南省特色专业,并获批2020年度省级与国家级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教师2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拥有金融创新、经济行为决策、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三大学科研究中心;建有行为金融、量化金融、证券期货、银行业务等实验室。近年来,在行为金融、金融工程、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且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核心课程:金融学、财政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

工程、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国际金融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工、农、中、建等商业银行,大中型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控股集团、各类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大中型国有企业财务与投资部门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538人,升学249人(本校57人,外校192人),就业251人。

(三)会计学

专业简介:会计学专业拥有会计学硕士授予权(学术类和专业类),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自主设置有会计学博士点。现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建有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室、财务共享中心实验室、ERP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等实习平台及多家校外实践基地,设置有会计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省级重点研究基地)等研究机构。本专业形成资本市场与实证会计、资源环境会计、资本运营与公司治理、投融资决策与技术经济、会计信息系统等多个特色研究方向,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省部级和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高校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在实务界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17年湖南省本科专业(会计学)教学评估成绩为A;2019年获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核心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审计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546人,升学140人(本校65人,外校75人),就业320人。

(四)工商管理

专业简介:工商管理专业隶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是面向工商企业管理实践设立的专业。2019年“软科学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居前7%,2019年获批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一直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理念,为社会各界培养了一大批工商管理类人才,现有专职教师与研究人员43人,其中教授18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积累,专业在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本土化管理与开发、生产运作与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特色研究成果,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省部级和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建设有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以及ERP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市场营销实训等实验实习平台,并建有多家校外实习基地。

核心课程: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学、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拥有两门国家级一流课程,三门省级一流课程。

主要就业流向: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碧桂园集团、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354人,升学72人(本校53人,外校19人),出国18人,就业264人。

(五)行政管理专业

行政管理专业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1999年招收行政管理本科,2001年获行政管理硕士点,2003年获MPA专业学位点,2005年获公共管理一级硕士点,2005年获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博士点,2012年自主设置组织管理与政策创新二级博士点,2017年获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2020年获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2002年、 2012年两次获评湖南省重点学科,2018年获批湖南省- -流本科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流本科专业。

行政管理涵盖公共政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地方治理和应急管理4个专业方向,拥有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宝钢优秀教师为代表的教学团队,以及全国教育系统社会稳定风险研究评估中心、中国智库索引( CTTI)来源智库等5个研究平台和实践实习基地,在地方治理、政策分析、公共安全和风险评估等领域拥有明显学科特色和行业优势,为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核心课程:公共管理学、公共组织学、公共政策学、公共财政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电子政务概论和行政法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为四大类:一类是公务员系统;二类是企业,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办公室管理或市场营销;三类是其他组织,如事业单位或咨询机构;四类是升学。其中就业流向的企业有:广东利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体育工作大队、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建三局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等;升学(保研)的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国内外知名大学。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445人,升学97人(本校30人,外校67人),就业336人。

(六)法学

专业简介:专业创办于1993年,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17人、讲师16人。85%以上拥有博士学位,半数以上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目前,在校本科生630余人、在校研究生760余人。

本专业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 1年中南大学法学学科被评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获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3年 入选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 法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7年中国软科学排名榜中,中南大学法学专业位居全国第16位。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中国法制史、国际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等。主要就业流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德恒律师事务所、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748人,升学223人(本校119人,外校104人),就业511人。

(七)社会学

专业简介:中南大学社会学专业以建设“中南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学本科教育”为目标,强调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干预、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等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科学实证研究精神、社会精英素养、行业领军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本专业创立于1999年,至今拥有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学位点(MSW)、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有博士生导师7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湖南省“芙蓉学者”、中南大学“升华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教师均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先后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日本立正大学学习,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拥有多个现代教学实验室、多个教学实践基地,培养了近500名毕业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行业精英。核心课程: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数据分析技术、计算社会科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犯罪社会学、性别婚

姻与家庭研究、人口统计学、社会政策、社会工作、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概论、社区研究等。其中《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入选国家首批一流线下课程,《社会调查与统计》入选湖南省精品在线课程。学生就业主要集中于教育研究、政府与社会管理、企业与市场调查、新媒体与媒介工程管理、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社会组织、政策咨询与社会管理等部门。

(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专业简介:本专业始建于1983年,系全国首批设立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8年成为省级特色专业,2019年 入选国家一流本科 专业建设点。专业所在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 硕士学位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党的建设等五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经过长期建设,学院已形成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四个特色学科方向。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2人,专职教师92人,教授18人(含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33人,讲师41人。学院秉持“ 担马列大道,育时代英才”的人才培养理念,致力于培育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的高素质政治精英型人才。

核心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在政府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高校、中学等单位从事公务管理与服务、行政管理、教育管理、思想宣传、学生管理与服.务、政治教育教学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近五年毕业生总人数121人,升学57人(本校14人,外校43人),就业64人。

(九)哲学

专业简介:哲学是一 级学科,下设八个二级学科,分别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和科学技术哲学。中南大学哲学系拥有哲学-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也是国内首批招收生命伦理学博士生的培养单位。我系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严谨的理论思维和良好的精神教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深厚的哲学理论素养,富有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具备综合型高素质的人才。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实行分流培养:理论型人才培养,使学生成长为有教养的面向各专业的思想家、学问家;复合型人才培养,使学生成长为综合素质高、兼具哲学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实践型人才。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伦理学、科学哲学、哲学前沿问题、金融学、经济学、高等数学等。

学生本科毕业去向多元、就业面广,既可以选择海内外一流大学或在本系继续深造,又可到党政机关、企事业、新闻媒体、出版社、宣传文化部门等从事教育、宣传、行政、管理、文秘等工作。

(十)汉语言文学

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学学科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聚焦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经典阐释与传播能力,注重运用融媒体手段,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研究,搭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平台。聚焦于科教协同育人,整合中国作协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基地、湖南省网络文学研究中心、湖南省作家研究中心、视觉艺术研究中心等的最新科研成果,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拥有国家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4名。在网络文学、文学创作、经典阐释与传承方面形成特色,享有盛誉。
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等。
主要就业流向:为国家行政事业单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近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8%以上。

(十一)数字出版

专业简介:数字出版专业系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批5家数字出版专业培养单位之一。本专业已建成数字出版实验室、数字创意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平台,与省内外知名数字出版企业、新闻网站和互联网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10多家实践教学基地。

核心课程:数字出版概论、数字出版物设计与制作、网络编辑实务、数字出版营销与管理、网络知识产权、中外出版史、版权贸易与管理、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等。

主要就业流向:为国家行政事业单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近五年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8%以上。

(十二)英语

专业简介:始建于1972年,是全国理工院校中创办最早的英语专业之一。现有在编教师32人,教授15名。教师队伍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在同时拥有正高职称与博士学位方面优势明显。在校本科生500多人,硕博士研究生近400人。本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于2012和2015年被评为湖南省和教育部专业改革示范点,所属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19年获评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且拥有湖南省翻译研究基地和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07年成为首批同时拥有口译和笔译两个方向的翻译专业学位授予权的九家试点单位之一。现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口译和笔译)。

目前,本专业的培养计划在专业教育上,设置了大类平台、专业核心、专业模块三类。其中,专业模块分为文学文化模块、翻译模块、语言学模块、应用英语模块,拥有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的专业教学框架,同时面向全校开设英语辅惨课程和第二学位课程。

英语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完善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辨、交流、研究和创新能力。教学的主要目标为全面、严格地培养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英语交际能力,培养英语口、笔译能力、英语文学赏析能力及其它应用能力;通过系统的学习,熟练掌握英语文学与文化、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和应用英语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本科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的同时,可以辅修国际经贸、法律、新闻专业的辅修课程或双学位。

核心课程:英语文学导论、希腊罗马神话、普通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译国学经典、科技英语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公众演讲、英语写作。

主要就业流向:主要在制造业、建筑施工业、金融业、教育以及互联网等行业。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建集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有限公司、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等部门及企业从事翻译、外交、外贸、管理教育和研究。毕业生境内升学学校多为北大、清华、北外、上外、浙大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境外升学学校集中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牛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高校。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总体满意度高,对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及实践和创新能力认可度高。

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686人,升学163人,出国86人,就业392人。

(十三)法语

专业简介:始建于1972年, 是全国理工科院校最早成立的法语本科专业之一,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多年被评为A级专业,2020年获批湖南省-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历经近五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涌现了-批以沈宝基、佘协斌、廖星桥为代表的著名学者,目前已形成一支具有高学历的中青年为主体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名,外籍教师1名,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8%,高级职称60%,硕士生导师60%,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

本专业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大力开展3+1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与法国图尔大学(Universite de Tours FrancoisRabelais)、奥尔真大学(Universite d'Orleans)签订国际交换生合作协议。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法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科学文化知识,并具有多种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法语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在全国专业四、八级考试中表现优异,成绩名列前茅,在全国法语界具有良好声誉。

核心课程:基础法语,高级法语、法国文学史,翻译理论与实践,高级口译、普通语言学导论,经贸法语。

主要就业流向:毕业生就业于各级政府、各大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多家国企和私企(中建集团、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从事和外交、建筑,交通、金融、管理、救育等领域相关的翻译和研究工作。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及创新能力均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130人,升学48人,境外升学人数25人,就业55人。

(十四)日语

专业简介:始建于1999年,是湖南省较早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之一。现有专任教师11名,外籍教师1名。专任教师中有副教授4名,博士学位获得者3名。所有教师均有在日本学习和工作的经历,是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学团队。

日语系的教学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目前与干叶大学(Chiba University)、秋田大学(Akita University)、鹿儿岛大学(Kagoshima University)、滋贺县立大学(The University ofShiga Prefecture)缔结了互派留学生的协议,每学年交换留学的派出率达到近50%。历年来,日语系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级日语竞赛中成绩斐然;参加全国日语专业四级考试以及国际日语能力考试成绩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日语系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活跃于外事、经贸、文化、新闻、教育、科研等部门。

核心课程:初级日语、中级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口语与实践,日语口译与实践、翻译理论与实践。

主要就业流向:以保研、考研或者留学的形式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京大学、御茶水女子大学、大阪大学。筑波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任职于外交部国际司日本处等政府部门;就职于本田、丰田、马自达、华为、创维、美的等企业;在高校、初高中担任日语教师工作等,主要从事翻译、外贸、管理,教育等相关工作。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81人,升学19人,出国10人,就业51人。

(十五)西班牙语

专业简介:始建于2010年,2011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1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与发展,西班牙语专业目前已形成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体,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队伍;教师队伍教研实力逐年增强。现有专任讲师7名,外籍教师2名,其中研究生导师1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29%。

西班牙语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专业西班牙语人才,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积极推进中国与西班牙语国家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与西班牙名校签订本科生及研究生交流交换协议,历年学生派出率平均达30%。迄今毕业生升学率达22%,就业率高达100%,涉及领域广。本专业未来将在语言文学翻译等基础教学之上,依靠学校优势专业资源,实现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开设相关特色课程。外国语学院的多功能语音教室、同声传译室、西语外台、西语原文图书资料为本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核心课程:高级西班牙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西汉、汉西)、能源矿产西班牙语、轨道运输工程西班牙语。

主要就业流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新华社、中航国际航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招商银行、上海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及企业从事翻译、外交、外贸、新闻、管理、教育和研究。

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140人,升学8人,出国24人,就业108人。

(十六)环境设计专业

专业简介:环境设计专业创办于1993年,至今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了1000多名优秀人才,历届毕业生升学、出国、就业达98%,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7名,其中博导2名。本专业是着力于对建筑室内外空间、园林景观风貌、美丽人居环境等进行整体、创新设计的实用专业,目前在城.乡人居环境一体化设计、文化遗产景观保护与利用、商业空间设计等领域具有显著专业优势。
核心课程为:家具与陈设、场地设计原理、商业空间设计、室内综合环境设计、环境问题研究与实践、公共空间设计等。主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创新能力、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的建筑地产、园林景观、空间创新、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等政府企业与设计院所所需高级人才,毕业学生遍及包括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艺术学院等世界五百强企业与知名院校。

(十七)产品设计专业

专业简介:专业前身为工业设计专业,2013年调整为产品设计,2020年被评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涵盖工程装备、交通工具、家居用品和智能交互4个专业方向,拥有完备的专业教学和实训场地与设施,包括3个校企共建研究中心,3个实习基地。在工程装备、交通工具、家居产品和交互设计等领域具有显著的研究优势与特色,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大艺术、大设计、大创意背景下的卓越产品设计行业领军人才。

核心课程: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形态设计、家居产品设计、家居产品设计实施、装备产品设计、装备产品设计实施、产品交互设计、交互设计。

主要就业流向: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公牛集团有限公司、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魅族科技有限公司、TCL云创科技有限公司、森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五百强企事业单位等。

2020届毕业生总人数62人,升学及出国17人(升学16人,出国1人),就业45人,未就业0人。

(十八)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专业简介:专业前身为艺术设计专业,目前下设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和数字媒体设计方向。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7名。

强调数字媒体技术与综合设计的渗透与融合,艺术性、人文性与技术性高度结合,拥有较为完备的专业教学和实训场地与设施,拥有教育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校企共建有3个研究中心,2个实习基地。在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结合、文化创意与设计、国际交流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特色。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引领所在行业与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

核心课程:信息设计、书籍设计、广告设计、视觉形象识别设计、包装设计、交互设计、虚拟现实技术与设计、二维数字动画设计、图形界面设计、定格动画设计等。

主要就业流向:高校、党政机构、媒体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广告公司、地产公司、五百强企事业单位等。

(十九)音乐表演

专业简介: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精干务实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2019年入选湖南省首批本科“一流”专业。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和项目,具有较强的艺术创作、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能力。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完备的现代化教学场所和设施,在日常教学和学生艺术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水平音乐表演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声乐演唱、钢琴演奏、视唱练耳、乐理、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写作、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合唱指挥、表演基础、钢琴即兴伴奏等。

主要就业流向:教育事业单位(艺术类高等院校、艺术类中等专科学校、中小学义务制学校等);演艺团体(国家大剧院、武警男声合唱团、湖南省歌舞剧院、长沙市歌舞剧院等);电视台(湖南卫视、经视等);文化艺术事业单位(省、市、县文化部门);社会音乐教育机构;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

2020届毕业生总人数31人,升学及出国5人(升学5,出国0),就业26人,未就业0人。

(二十)舞蹈表演

专业简介:拥有一支具有开拓精神的高素质教师团队,75%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共编撰本科专业教材5部,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国际化的艺术创作理念,先进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实力。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和创作项目,研究创作经费达到500余万元,包括:国家艺术基金资助(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芬冬季运动年开幕式、国务院侨办“四海同春”、文化部“春雨工程”、文化扶贫攻坚舞剧创作等;师生作品多次获高层次舞蹈比赛奖励,其中:国际舞蹈比赛7项,中国舞蹈荷花奖、全国舞蹈比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国家级舞蹈比赛15项等;师生国际交流演出遍及四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师生主创的中南学子“干人击长鼓”的校园文化活动入选教育部《传承的力量》纪录片。拥有完备的现代化教学场所、设施,培养了适应社会建设发展需要且具有国际视野的表演、创作、教育与管理紧密结合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汉、藏、蒙、维、朝)、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基训、芭蕾基训、现代舞基训、舞蹈美学、舞蹈艺术概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外舞蹈史、舞蹈欣赏、舞蹈编导、湖南民间舞、舞蹈教学法、舞蹈技巧、田野调查、舞蹈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视唱练耳、音乐基础理论等。
主要就业流向:教育事业单位(艺术类高等院校、艺术类中等专科学校、中小学义务制学校等) ;演艺团体(湖南省歌舞剧院、长沙市歌舞剧院等) ;电视台( 湖南卫视、经视等) ;文化艺术事业单位(省、市、县文化部门) ;大型国家企业单位(中建一局、中建五局等) ;社会舞蹈教育机构;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
2020届毕业生总人数21人,升学及出国5人(升学3,出国2),就业16人,未就业0人。

(二十一)建筑学

专业简介:专业始建于1995年,是湖南省内较早创立的建筑学专业之一。主要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通过研究人类建筑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创造适合人类生活需求和审美要求的物质形态和空间环境。2003年,获得建筑设计及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08年开始,4次通过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具有建筑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学科方向明确,教学、实践与科研机构完备,教学质量较高的专业。

核心课程:建筑设计及其原理、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历史、建筑表现技法、数字建筑等。

主要就业流向: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往届毕业生升学及出国人数近50%,就业率常年高于95%。

(二十二)城乡规划

专业简介:专业1993年设立,是湖南省内最早创立的城乡规划专业之一。城乡规划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理念,以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城乡物质空间为核心,以城乡土地使用为对象,通过城乡规划的编制、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建设实施的管理,实现城乡发展的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和动态引导控制。2001年,开始招收本校城乡规划推免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城乡规划与设计二级硕士点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方向;2011年,获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9年开始3次通过全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通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建设成为学科方向明确,教学、实践与科研机构完备,教学质量高的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核心课程:城乡规划原理、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主要就业流向: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省会国土资源与规划编制单位、管理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与开发企业,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开发与管理、教学与研究等工作。

2020届毕业生总人数46人,升学及出国26人(升学17,出国9),就业20人,未就业0人。

(二十三)信息与计算科学

专业简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数值方法及相关的数学理论、软件研发及应用为研究对象的数学-级学科本科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科学、计算数学、运筹学和控制论等主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科学计算能力,并能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数学建模、复变函数、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学物理方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运筹学。
主要就业流向:著名综合大学深造、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拼多多(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美的集团、京东集团、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集团、四三九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普联技术有限公司、山软件公司、国家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271人,升学111人(本校30人,外校55人,出国26人),就业160人。

(二十四)数学与应用数学

专业简介: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它是研究数学理论并将其知识应用于相关学科的一个专门学科,目前作为基础学科得到国家各级部门高度重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学习数学专业相关知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与相关学科中的问题的数学一级学科本科专业;旨在培养熟练掌握数学科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受到良好的数学思维训练、具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及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和较高科学研究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统计、常微分方程,数

学建模、抽象代数、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微分几何。

主要就业流向:著名综合大学深造、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美的集团、京东集团、比亚迪集团、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普联技术有限公司、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472,升学218人(本校38人,外校111人,出国69人),就业254人。

(二十五)统计学

专业简介:统计学专业是关于数据科学的方法论学科,是统计学一级学科本科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基础,掌握系统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受到一定的科学研究训练,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从事统计调查、数据管理与量化分析、大数据分析与决策、金融统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核心课程: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抽样技术、数据挖掘。

主要就业流向:著名综合大学深造、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拼多多(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京东集团、美的集团、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等。五届毕业生总人数472人,升学224人(本校47人,外校91人,出国86人),就业248人。

(二十六)应用物理学

专业简介: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基本结构和一般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提供研究基础。应用物理学专业是物理学一级学科本科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数理基础扎实、人文素养深厚、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和应用型理科创新人才,同时也培养能在物理学及其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核心课程: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器件与工艺、表面与薄膜物

理、纳米材料。

主要就业流向: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爱立信信息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均衡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234人,升学128人(本校26人,外校90人,出国12人),就业106人。

(二十七)应用化学

专业简介:中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是介于化学和化工之间的应用理科专业,主要研究资源、材料和生物医学等领域中的化学问题。秉承“宽口径、厚基础,凸特色,重创新”的办学方针,建设世界一流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具有“实于担当精神、社会精英素养、行业领军能力”的理工结合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源于上世纪50年代陈新民院士建立的中南矿冶学院基础化学教研室,正式创办于1984年,是全国首批应用化学专业之一,相继融合了冶金物理化学和工业分析专业。1998和2000年先后被评为省重点建设专业和重点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被批准为省“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披批准为国家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专业“强基计划”)、省“化学理料拔尖人才计划”建设点和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被批准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依托中南大学冶金、材料及医学优势学科群,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有色金属资源化学为主要特色的学科方向,构建了“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创业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的以人为本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排名位列全国前3%。所在化学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0.11%。

本专业拥有包括救育部中南大学矿冶工程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湖南省化学创新训练中心和2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在内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现有数职员工63人,其中数授35人,副数授25人,打造了一支以国家级教学团队为核心的基础课,专业课师资队伍,涌现了多名国家级和湖南省教学名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等各类人才。专业毕业生质量优秀,就业率高,培养了一大批以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国家杰青黎书华为代表的杰出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模块化设计,设置了专业核心课(合成化学、物质分商原理与技术、化合物表征方法与技术等)、专业方向课(专业英语、材料化学、应用电化学、化工过程开发与技术等)和专业特色课(能源化学,资源与环境化学,生物传感与表面分析等),打造“金字塔”型专业特色课程群。

主要就业流向:近三年本科毕业生总人数479人,境内升学206人(43.0%),境外升学16人(3.3%),就业229人(47.8%),自主创业19人(4.0%),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8.1%。境内外升学高校包括牛津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学府;就业单位包括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东莞生益电子有限公司,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等。

(二十八)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简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致力于解决化学工业及其他相关过程工业中的共性科学问题与生产工艺,为衣、食、住、行、医、国防、高精尖技术等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主要支撑,本专业是2019年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南省重点专业、湖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也是首批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专业之一,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国外名校开展“2+2”合作办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知名学者为核心的专业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所依托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所属的工程学进入全球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干分之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与经济主战场,在绿色化工、资源化工、环境化工、材料化工、工业催化、新能源以及数字化工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

本专业深入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工程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完成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特等奖和一等奖20余项,多次承办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甚总决赛和华南赛区赛。

核心课程: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化工厂设计、化工环保与安全、精细化工导论。

主要就业流向:近三年本科毕业生总数312人,平均就业率97.12%,其中直接就业147人(占毕业生总数47.12%),升学156人(占毕业生总数50.00%)。升学的毕业生中,境内升学142人(占毕业生总数45.51%),境外升学14人(占毕业生总数4.49%)。毕业生遍布于国内外化工、能源、材料,环境,资源等诸多领域和科研院所、行政事业单位,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创维、中国石化、中国五矿、万华化学、宝洁、联合利华、力合科技等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以及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有研科技等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单位。

(二十九)制药工程

专业简介:中南大学制药工程是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以培养药品规范化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工程,质量与管理领域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秉承“宽口径、厚基础、凸特色、重创新”的办学方针,培养具有“实干担当精神、社会精英素养、行业领军能力”的制药工程相关领域高精尖专业人才。本专业1999年获教育部批准,2000年中南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正式招生,同年该专业所在学科获得制药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平台。特色优势:依托中南大学学科优势,通过与化学、药学及医学等交叉融合,形成了以化学制药及生物制药为核心、强化工程教育的特色专业。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专业排名位居全国前十位。本专业注重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近十年在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最高奖)7项、二等奖7项及三等奖10项。2016年承办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该专业与千金药业、科伦制药和楚天科技等著名企业建有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核心课程: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工业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

毕业去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精神,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以浙江竟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如意,赛诺菲巴斯德区域经理朱永占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近三年,40%以上毕业生进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州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深造;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8%。就业学生中,主要从事医药设备与工程设计、制药技术开发、药品生产管理和经营等工作。在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恒瑞医药、东阳光药业、楚天科技等大型企业取得了良好业绩,已逐步形成了“中南特色"效应。

(三十)生物工程

专业简介:生物工程专业于1999年创建,是湖南省最早招生的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现有教职员工33人,其中60%具有海外留学背景,97%具有博士学位,包括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生物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中现有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升华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本专业现拥有生物工程硕士、博士点,生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工程专业于2006年被确定为中南大学校重点本科专业,2012年生物工程学科被评为湖南省重点学科。在2016年最新的学科专业排名中,中南大学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在全国239个同类专业中列第16位(专业评级为A),2017年双一流学科排名B+。2019年入选湖南省“一流专业”序列并通过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初评。基于生物工程专业现建有国际生物冶金协会总部、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矿冶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经过约20年的发展,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生物工程专业形成了以生物冶金、生物制造、生物环境为特色的专业培养体系。同时,制订了具有紧密性、综合性、灵活性、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校企联合为特色的教科产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生物工程专业办学条件一流,拥有16个实验室功能区,3个中试基地,仪器设备约5000万元,还拥有浏阳国家生物医药园、湖北东阳光药业集团等省级优秀实习基地等多家校外基地。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国内外大型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跨国公司和知名民企等企业。

核心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物理化学、发酵工艺原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化分离工程、生物工程产品工艺学、生化工程及设备、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

主要就业企业:华大基因、湖北宜吕东阳光、美国辉瑞、礼来、强生等公司。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119人,升学85人(本校41人,外校44人),就业34人。

(三十一)生物技术

专业简介:生物技术专业2003年创建于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办学条件一流。生物技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30名,教授10名,副教授20名。生物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中现有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美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升华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在2016年最新的学科专业排名中,中南大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在全国312个同类专业中列第28位(专业评级为A)。生物技术专业于2020年入选湖南省-流专业。专业现拥有16个实验室功能区,3个中试基地,仪器设备约3500万元,还拥有浏阳国家生物医药园省级优秀实习基地等多家校外基地。本专业在微生物冶金工程、微生物生态学、发酵工程和环境微生物工程等研究领域独具特色,拥有国际生物湿法冶金协会、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生物矿业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生物技术专业面向国家资源环境领域和生物产业的现实和中长期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及社会人才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致力于培养一批能解决我国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国内外大型科研院所、跨国药业集团、生物制造公司和其他规模企业。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蛋白质和酶工程、基因工程、动植物生物技术生化分离工程、生物工程产品工艺学、发酵工艺原理等。

主要就业企业: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昌海生物有限公司、江西一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111人,升学66人(本校25人,外校41人),就业45人。

(三十二)环境工程

专业简介: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是依托有色金属国家重点学科群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通过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人类-环境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全球前1%学科、环境工程国家-流专业建设点,形成了以冶金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业烟气控制与资源化、土壤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等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科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驱动科教、产教融合育人,造就出包括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杰青等在内的一大批杰出人才。
现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为领衔的师资队伍共36人。拥有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工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水污染控制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

项、国家重点基金项目4项,年均经费约4000万元。

核心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主要就业流向:50%以上的学生读研或出国,就业的学生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环科院、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吉林省生态环境厅、江苏省环科院、福建省环科院、广西省环科院、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南水电勘察设计院、中国铝业集团、中国五矿集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

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254人,升学130人,就业101人,出国18人。

(三十三)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始建于1952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级首批- -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单位、 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是ESI国际排名1%的学科,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是国家首批博、硕士学位授权专业,拥有包括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在内的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博士后流动站、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特色专业、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单位,也是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专业,井通过了《华盛顿协议》框架下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以院士、973首席科学家等为首的一流师资队伍。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和湖南省等重点实验室、中澳及中俄联合研究中心,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拥有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大学生实践平台。
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国家级精品课、国家-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故课程)、材料结构分析(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一流课程)、金属塑性加工原理(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金属材料热处理(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晶体学基础、固体物理、材料化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实践。

近五年主要就业流向:华为、小米、中兴、0ppo、vivo等全球领先电子通讯企业;北京有色院、中铝集团、中国五矿集团、厦门钨业、博威合金、金田铜业、西北有色院、广东有色院等国内有色金属知名企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中车集团、比亚迪、一汽集团、广

汽集团、华星光电、京东方、美的、格力等国际知名制造企业。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1689人,升学1087人(其中本校389人,清华北大及其他名校535人,出国深造163人),就业602人。

(三十四)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建于1959年,1998年专业调整后成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国家“双一流”学科和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建设,入选2020年度国家- -流本科专业。现设有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是国家特色专业和国家本科质量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也是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专业。本专业涉及金属或化合物粉末的制备、并以金属或化合物粉末为原料制备先进材料,主要研究材料成分、制备工艺、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相互关系,以满足航空航天、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微电子、汽车工业、国防军工等领域对关键新材料的迫切需求。培养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在粉末冶金基础理论、粉末冶金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备、性能检测和生产经营管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基础(一)、材料科学基础(二)、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一)、粉末冶金原理(一)、粉末冶金原理(二)、粉末冶金模具设计。

主要就业流向:厦门钨业集团、宁波东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GKN中国公司、扬州保来得集团公司、五矿集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610人,升学319人(含出国)(本校133人,外校186人,其中出国深造47人),就业291人。

(三十五)材料化学

专业简介:中南大学材料化学专业设置于2004年,依托国家“双一流”学科和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建设,拥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被认定为国家A类专业,在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连续5年获得A+专业,“材料化学” 专业目前在国内145所招生学校中排名第3。本专业立足于材料与化学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开展冶金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能源材料、功能材料、及材料表面处理等方面的前沿探索及应用技术研究。培养从事材料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特别是新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表面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管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基础、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性能学、材料化学合成与制备、材料表面技术、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金属腐蚀与防护等。

主要就业流向:南山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铁三局集团华东建设有限公司、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中集陕汽重卡(西安)专用车有限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上海汽车粉末冶金有限公司、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等。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434人,升学(含出国)231人(本校99人,外校132人,其中出国深造33人),就业203人。

(三十六)矿物加工工程

专业简介:专业始建于1952年,拥有以院士、国家杰青为代表的国家级教学团队,依托矿业工程、冶金工程两个国家“双-流”建设学科,在矿物加工、冶金工程领域拥有学科特色和行业优势,2019、 2020年软科世界- -流学科排名中列全球第一,在面向矿物加工、钢铁冶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各类矿山、钢铁企业培养了大批行业领军人才。
核心课程: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化工原理、资源加工学、资源加工研究方法、资源加工技术与设备、资源加工工程设计、资源加工过程智能控制、矿冶环境工程、冶金原理、烧结球团学、炼铁学、炼钢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今年来升学或出国的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0.74%,一次就业率大于100%。主要就业单位包括: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宝武钢铁集团公司、中冶集团所属设计院、中钢集团公司、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公司、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等。

(三十七)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专业简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于1995年第一届本科招生,是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近年全国专业排名中,名列全国同类专业前5%。本专业师资队伍由两院院士、杰青及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依托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 点学科,以及中国建筑材料行业黏土矿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矿物材料及其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矿物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坚持学科交叉,为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矿物材料和建筑材料等无机材料行业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结晶学与岩相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测试技术、无机材料热工技术、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实验设计、无机材料工艺学、无机材料工艺设备与自动控制。
主要就业流向: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现代工业技术研究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三十八)冶金工程

专业简介: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全面覆盖重、轻、稀、贵、钢铁等金属的提取与加工,涵盖火法、湿法及电法等冶金方法,具有研究领域宽、方法全、师资强、人才平台多、综合实力突出的优势。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冶金、冶金环境工程等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双一流”学科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驱动科教、产教融合育人,造就出包括5名工程院院士、中国首富在内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专业所在的冶金工程一级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2017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位列第一,2019和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连续位居榜首; 2019年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冶金工程学科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一,并荣膺“八星级”世界-流学科。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教授52人。

拥有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清洁冶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级与1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核心课程:冶金工程概论、材料科学基础、冶金过程原理、传递过程原理、冶金研究方法、冶金设备、冶金工厂设计基础。

主要就业流向:近年来读研和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毕业生分别占毕业生总数60%和28.2%。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供需比为1:8,一直是行业、社会的抢手人才。60多年来,本专业累计培养了2万余名人才,先后走出了20余位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优秀人才,涌现了以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格林美总裁许开华等为代表的100余位杰出企业家。学生毕业3-5年后能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多数已走上中层领导岗位,成为中国有色冶金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788人,升学364人,就业397人,出国19人。

(三十九)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专业简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属材料学科,由化学、物理、冶金、材料、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特色的专业。本专业现有教授35名,其中教授18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名、国家“四青”人才5名。拥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核心课程:物理化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传递过程原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基础、电化学原理、化学电源基础与应用、太阳电池基础与应用。

主要就业流向: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深圳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等。

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278人,升学130人,就业133人,出国10人。

(四十)地球物理学

专业简介: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1986年获批“应用地球物理”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获评国家重点学科,2019年入选湖南省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20年获批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电磁法勘探理论、技术与仪器装备研发领域特色显著,何继善院士的“地电场观测理论及装备”引领地球物理电磁学的前沿,“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获得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工程中心、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平台,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竞争优势的地球物理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核心课程:地球物理场论、地电场与电法勘探、弹性波与地震勘探、地磁场与磁法勘探、重力场与重力勘探、伪随机信号电法与广域电磁法、计算地球物理、地球物理仪器导论等。

主要就业流向: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育、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及组织管理工作。服务于资源、环境、能源、国土、交通、海洋、国防等相关行业,如高校、央企、事业单位及世界500强企业等。

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402人,就业率达95%以上,其中,出国留学及国内双一流高校读研深造超过45%。

(四十一)资源勘查工程

专业简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始建于1952年,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和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主要面向有色金属资源勘查,同时向能源与环境地质、地球信息科学等方向拓展。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办学条件优越,师资队伍一流,在大地构造与成矿预测领域拥有明显学科特色和行业优势,是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资源勘查人才培养基地。

核心课程: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地史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勘查学、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高等学校、国内外矿业公司、工程公司、科研机构、设计单位等从事教学、科研、设计、企业管理等工作。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404人,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其中国内外读研深造138人。

(四十二)地质工程

专业简介:地质工程专业始建于1952年,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符合国际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培养要求。毕业生拥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地质学等理论知识基础,系统掌握钻掘工程、工程地质的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方法、技能和实践能力。在地质工程领域拥有明显学科交叉特色和专业技术优势,为国家工程建设培养了大批行业领军人才。

核心课程:岩土钻掘工艺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工程勘察学、土力学地基基础等。

主要就业流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集团、中国电建集团、中国建筑集团及中交、中铁、中水、中冶等世界500强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省市交通、建筑、水利等行业规划设计院。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259人,平均就业率达98.8%,其中境内外继续深造151人。

(四十三)地理信息科学

专业简介: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集地理、测绘、遥感、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地理时空大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可视化等理论、技术和方法。该专业拥有“湖南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地理国情监测研究中心湖南分中心”等学科平台,拥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等结构优良的教师队伍,与易智瑞、北京超图、中地数码等知名地理信息公司和相关产业部门共建有多个实验室及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专业办学实力雄厚、条件一流。
核心课程:地图学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空间分析、GIS程序设计与开发、三维GIS建模与可视化、GIS工程与应用、空间大数据概论、空间数据挖掘等。

主要就业流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互联网企业;易智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等地理信息行业龙头企业;地理信息相关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257人,升学97人,就业160人。

(四十测绘工程

专业简介:测绘工程专业始建于1953年,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第一批测绘类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所属“ 测绘科学与技术”为湖南省-流重点学科,在2016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学科评估中排名B+ ( 全国第四)。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省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拥有国家杰青、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等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与大型国企事业单位、行业领头科技公司签订了37家实习基地,专业办学条件一流。
核心课程:测量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摄影测量、工程测量、遥感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Python程序设计与大数据挖掘等。
主要就业流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中建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股份有限公司、华测导航、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沙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392人,升学169人,就业223人。

(四十五)遥感科学与技术

专业简介: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从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电子科学、人工智能以及其他学科渗透交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专业,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所属“测绘科学与技术”为湖南省一流重点学科,在2016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学科评估中排名B+(全国第四)。拥有国家杰青等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拥有“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有色金属矿产遥感部”、“地理国情监测研究中心湖南分中心”等科研平台,专业办学实力雄厚。

核心课程:遥感原理与方法、摄影测量学基础、高光谱遥感、雷达干涉测量(双语)、数字摄影测量学、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Python程序设计与大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等。

主要就业流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万达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建筑设计院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128人,升学62人,就业66人。

(四十六)土木工程

专业简介:专业始建于1953年,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首批改革试点专业。专业涵盖桥梁、隧道、建筑结构和道路工程4个专业方向,拥有以院士和国家级人才为代表的湖南省级教学团队和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轨道交通建造与运维科普教育基地,在土木工程、轨道交通领域拥有明显学科特色和行业优势,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了大批行业领军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地质、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工程施工和桥梁、隧道、道路、建筑结构的系列专业课程。
主要就业流向:铁路行业、公路行业、水力交通行业、建筑行业、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等国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设计院和大型施工企业等。如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等。

(四十七)铁道工程

专业简介:专业始建于1953年,1995年铁道工程、桥梁工程专业合并更名为交通土建工程专业,1997年改名为土木工程专业,铁道工程是其中的一个专业方向,2015年铁道工程本科专业在全国率先恢复单独招生。面向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培养线路、轨道、桥梁、隧道、路基和车站设计、施工和养护的高级专业人才。拥有以院士和国家级人才为代表的湖南省级教学团队,依托“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轨道交通、土木工程领域拥有学科特色和行业优势,为国家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了大批行业领军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地质、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铁路选线设计、轨道工程、混凝土桥梁、钢桥、隧道工程、铁道工程实验、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等系列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
主要就业流向: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水电等大型国内外企业从事铁道及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工作。

(四十八)工程力学

专业简介:工科类力学一级学科, 致力于将力学基础知识应用于各种工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解决工程难题,培养力学科研人员和高级工程科技人才。该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之一,2020年 被确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力学类国家一流在线课程,湖南省精品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多名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横向课题等100余项,获省部级、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多项,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实力。依托土木工程学科和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土木工程安全科学实验室(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工程力学专业具有明显的交通土建特色。

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弹性力学、实验力学、有限元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

主要就业流向:铁路行业、公路行业、水力交通行业、建筑行业、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等国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设计院和大型房地产企业等。如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各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及设计和科研院所、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四十九消防工程

专业简介:消防工程是研究火灾防控理论、消防安全技术、消防设计施工维保的新兴多学科交叉专业,在保障城市建筑、重大交通工程、石油化工的消防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国家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本专业于2019年入选湖南省-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是全国首家拥有“消防工程”博士、硕士点的单位,也是全国唯一具有消防工程博士点单位,是全球仅有的四个消防工程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 拥有建筑火灾实验室、防灾减灾实验室、消防工程专业本科实验室及-批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和优秀的师资队伍,具有强大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全国消防工程专业教材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10余项。

核心课程:消防法规、传热学、燃烧学、消防给排水工程、建筑防火设计原理、防排烟工程、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消防工程概预算、火灾数值模拟技术、智慧消防等。

主要就业流向:国家消防职权部门和事业单位;各消防设计、审核及检测机构;消防教育与科研机构;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消防施工公司、消防产品开发单位、机场等单位,如华润集团、恒大集团、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中国核电集团、中国移动、三一重工、中铝集团、联合利华、苏宁集团、首安消防、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以及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公司、中国建筑集团、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

(五十一)工程管理

专业简介: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多学科交叉的复合性专业,是土木工程学科特色专业之一,2019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以孙永福院士为核心的教学科研团队,依托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土木工程安全科学实验室(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形成了“服务铁路、面向社会、适应发展、创新务实”的办学特色,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实力。

核心课程: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学等土木工程技术基础课程;工程管理概论、工程经济学、运筹学、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组织学、建筑工程造价、铁路工程造价等。

主要就业流向:铁路行业、公路行业、水力交通行业、建筑行业、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等国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设计院和大型施工企业等。如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等。

(五十二)采矿工程

专业简介:采矿工程专业创建于1952年,是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级特色专业,世界-流学科建设专业,在近年全国专业排名中,一直名列全国同类专业前二位。专业拥有由院士、资深教授及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力量雄厚。拥有“国家金属矿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和“深井矿山安全高效开采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实验设施齐全,仪器设备先进,专业办学条件一流。 专业立足于国际发展前沿和我国矿业国情,以培养采矿行业领军人物及高层次专业人才为宗旨,以金属矿产资源绿色开采、智能化开采为目标,形成了以深部金属矿床安全高效开采、绿色矿山与智能化矿山建设等为特色、引领行业当前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领域。
核心课程:矿山地质、岩体力学、金属矿床地下开采、井巷与隧道工程、凿岩爆破工程、矿井通风与制冷、充填理论与技术、矿井运输与提升、数字矿山等。
主要就业流向: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矿业研究院总院等。

(五十三)安全工程

专业简介:安全工程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双万计划”,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形成了以两院院士为核心,优秀中青年教授、海外博士为骨干,人才结构合理、专业领域完整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国家、省市级安全生产专家,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资,形成了以教学、科研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拥有“国家安全生产培训资质”、“国家金属矿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实验设施齐全,仪器设备先进,办学条件一流。

社会需求:《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涉及各类各行企业上百万家,就业行业领域宽、人才需求总量大。

专业优势:专业以工程领域为背景,在安全科学基础理论、通风与环保、矿山安全、岩土工程灾害防控、火灾科学与防控等领域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强大的师资队伍、国家级的科研基地,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广泛的校企合作机制,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应用的通道。

专业特色: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坚持卓越性、创新性、个性化和国际化等原则,从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培养等四方面出发,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社会发展所需专业基本能力,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培养方式:安全工程专业注重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采用“基本要求+特色”的培养要求,在系统掌握安全基本理论、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突出行业特色,重点提升矿山安全、化工安全、建筑施工安全、消防安全等领域的专业安全知识和能力。

核心课程: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职业卫生及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安全法学,安全评价,风险分析与评估,火灾科学与工程,工业通风与空调,燃烧与爆炸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机械与电气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等。

升学就业:本专业具有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优秀毕业生可直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已与国内外数十所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输送与联合培养机制,30~40%的毕业生获得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深造机会。

主要就业流向: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科学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师资,安全咨询服务机构,大型厂矿企业、建筑施工、能源电力、交通物流企业安全管理等工作岗位。

(五十四)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专业简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组建于1993年,是我国最早设置的国家特设专业,2019年入选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在近年的全国专业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由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科技部青年领军人才等组成的师资队伍,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办学条件一流。

专业定位:本专业为适应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具备社会主义价值观,丰富的人文知识、扎实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胜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投资、经营、开发、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实干担当精神、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行业领军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核心课程:结构力学、岩体力学、土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城市地下工程规划、地下空间建筑设计原理、岩土层地下工程结构、地下公共建筑工程、隧道工程、地铁与轻轨、地下防护工程、地下管网工程、地下工程机械与施工等。

优势与特色:中南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中的岩层地下空间开发技术研究具有领先优势。本专业拥有的地下空间科学与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地下防空工程改建而成,约3000平方米。试验室内保有围岩支护断面、未支护掌子面等作业面,拥有较为复杂的地下空间环境和众多先进仪器,已作为本专业实习基地,可满足本科生培养需求,具有鲜明特色。

主要就业流向:城市地铁轨道交通行业、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等。具体为城市地下铁道、地下隧道与管线、基础工程、地下商业与工业空间、地下储库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投资、经营、开发、研究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拥有地下空间资源科学与工程等博士点,优秀学生可本、硕、博连读。

(五十五)交通运输

专业简介:交通运输专业面向轨道交通特色办学,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湖南省重点专业、中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并已连续3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多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交通运输工程实践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并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多个下属路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多个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教学科研合作。本专业培养交通运输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在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是轨道交通领域、综合交通领域从事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与教育科研工作。

核心课程: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物运输、铁路旅客运输、铁路站场及枢纽、交通规划原理与方法、交通数学建模、交通大数据、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运输专业近五年(2016-2020年)毕业生总人数752人,国内升学227人,就业438人,出国升造65人。

主要就业去向: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集团公司、全国各大城市地铁运营公司、各类交通规划设计院、物流企业、政府交通管理部门等。

(五十六)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专业简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为适应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高速发展需要,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新专业。本专业由具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面向轨道交通行业的机车车辆、工程机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重新组建而成,为国家-流专业建设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与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拥有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先进实验条件。

核心课程: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机车车辆工程、机车车辆制造与修理工艺、车辆结构强度与动力学、电机及电力拖动。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近五年(2016-2020年)毕业生总人数802人,国内升学282人,就业459人,出国升造45人。

主要就业去向: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集团公司的所属企业,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的制造企业与研究所,各城市地铁公司,以及其它交通行业的相关企业等。

(五十七)物流工程

专业简介:物流工程专业是在2002年开设的交通运输专业物流工程方向的基础上,于2008年创建,为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物流工程领域特别是交通运输、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电商快递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案设计、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等工作。本专业依托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智慧交通、大数据和物流系统优化等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与研究生培养基地等高水平研究平台,以及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顺丰、京东和云通物流等校外实习基地,培养物流工程高素质精英人才。

核心课程:物流系统规划、供应链管理、运筹学、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与运作、物流系统仿真、采购与库存控制、运输与配送、铁路货物运输、仓储技术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国际物流与商务。

物流专业近五年(2016-2020年)毕业生总人数152人,国内升学44人,就业96人,出国升造9人。

主要就业去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京东、顺丰、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风神物流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等。

(五十八)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专业简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是国家教育部自动化类专业,主要针对现代轨道交通培养宽口径及多学科相融合的新工科复合型高素质研究人才,涉及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本专业面向高速铁路、干线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电气及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等领域,突出列车牵引、控制、信号、通信、系统工程等方面。在学科发展过程中转化多项国内轨道交通领域核心技术,同时拥有轨道交通安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国家2011轨道交通安全系统创新中心、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核心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理论、机车车辆与列车牵引计算、列车通信网络及电传动系统控制、现代通信原理、轨道信号自动控制系统、列车指挥调度自动化、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等。毕业后读研主要学科选择:交通运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设备与信息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主要就业去向:本专业培养新工科复合型高素质研究型人才。

可在科研院所、国家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仪表、人工智能等领域从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工程、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检测试验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研发及设计工作,也可在轨道交通部门门从事运营管理等工作。

(五十九)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简介:本专业先后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为代表的强大的师资队伍,和以山河智能为代表的一批学科性公司,在复杂装备与极端制造领域拥有学科特色与行业优势,着力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机械工程相关领域从事工程及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管理维护、技术开发及科研教学等工作,能在行业和学科起引领作用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机电传动控制、现代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现代设计方法、金属成形与模具设计等。

主要就业流向: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等。

(六十)车辆工程

专业简介:本专业为湖南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以高性能汽车的设计、制造和应用为主要研究领域,融合绿色新能源、机械制造、信息和交通等学科知识,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化汽车技术和汽车服务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汽车设计与制造的能力,熟悉汽车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能够从事汽车技术、企业管理以及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高性能汽车材料、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等。

主要就业流向: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

(六十一)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本专业依托中南大学“机械工程”国家- -级重 点学科和“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机械、电子、材料、控制、软件等多学科为一体的面向精密微电子/光电子器件制造的交叉专业。本专业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为代表的雄厚师资队伍,与ASM公司、中科电子集团第45所和赛意法等著名企业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与国际著名的微电子制造装备集团ASM公司等建立了“CSU一ASM微电子封装技术实验室”和MSC-CSU、CSU-Moldflow高级技术联合培训中心,在微电子/光电子制造及其封装领域具有学科特色与行业优势。学生毕业后可在微电子制造、光电子制造、MEMS制造、精密机械、通信、航空航天等相关单位从事微电子/光电子器件的制造工艺与装备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经营管理等工作,并为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核心课程:微电子概论、集成电路工艺原理、微电子封装工程、半导体器件物理、微电子三维集成技术、传热学、微纳器件测试与可靠性、薄膜物理与制备技术、光电子学基础、光纤器件与技术、流体力学及微流动。

主要就业流向: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等。

(六十二)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简介: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湖南省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能源高效洁净转化与利用、动力装置设计、动力系统优化运行及自动化控制、制冷与低温工程、能源污染控制等领域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较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专业建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与国外高校、国内知名企业建立有广泛开展国际化合作及联合培养机制;专业教师来自于海内外知名高校,学科背景交叉融合,在流程工业节能和污染物防治、中低品位热能利用、区域清洁能源规模化利用及智慧化管理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

核心课程: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燃烧原理与技术、能源与动力测试技术、自动控制原理、锅炉原理、内燃机原理、制冷原理与设备、能源与动力过程控制工程、能源技术经济学、能源与动力技术进展(双语课程)。

主要就业流向: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主要在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网、中国铝业、中国五矿、上汽通用、比亚迪、华为、格力、中核、新奥燃气等能源与动力过程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科学教育等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从事能源经济、能源管理与规划等工作。

四届毕业生总人数539人,升学210人,就业313人。

(六十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我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第一批批准设立的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工科专业,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旨在培养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领域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从事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技术开发、系统设计、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我校在该领域建有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批实训基地。专业教师毕业于海内外知名高校,在太阳能热利用、生物质能转换、地热能综合利用等领域承担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形成了一支创新能力强、思维活跃的教学科研团队。

核心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制造技术、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技术、生物质燃烧与热转换技术、核能发电技术、地热能原理及利用、储能原理及技术、能源技术经济学、能源互联网。
主要就业流向: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在中核、中广核、华能、大唐电力、中能建、光大环保、宁德时代、广汽、比亚迪、华为、中兴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从事新能源科学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
四届毕业生总人数208人,升学92人,就业115人。

(六十四)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专业简介: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旨在培养建筑节能、工业通风、制冷空调、燃气供应、健康建筑等领域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专业建有国家级、省部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积极与国外高校、国内知名企业广泛开展国际化教育和联合培养。专业教师基础深厚,在新型制冷技术、建筑低碳化、轨道交通节能、人工环境营造、人体舒适与健康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和影响。

核心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压缩机、暖通空调、流体输配管网、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概论、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主要就业流向: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在艾默生、格力、美的、志高暖通、华为、大金、海信日立等制冷空调企业和建筑设计院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从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科学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四届毕业生总人数217人,升学82人,就业129人。

(六十五)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业简介:中南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起源于1994年应用物理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1998年更名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999年正式招生。2006年获批省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获批省特色专业,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入围湖南省双一流培育学科,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专业涵盖电子电路设计、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和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重点发展电子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处理和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等专业方向,在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通信与信息安全领域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拥有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EDA等专业实验室。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并能在通信、电子、检测、控制、信息安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高频电子电路、现代网络技术,EDA技术与应用,通信原理,半导体器件。

主要就业流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军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686人,升学270人(本校70人,外校170人,出国30人),就业416人。

(六十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本专业涵盖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成像、光电检测、光信息处理等领域,2020年被认定为湖南省一流建设专业。重点发展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信息处理等专业方向,拥有光电材料制备及检测、光信息处理和光学系统设计等专业实验室。培养学生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深厚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半导体物理、光纤传感、光电子技术、近代光信息处理、光电检测技术、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微纳光电子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维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国网咸宁供电公司、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英捷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普联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

主要升学流向: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美国西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238人,升学119人(本校31人,外校81人,出国7人),就业119人。

(六十七)自动化

专业简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湖南省重点专业。本专业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为理论基础,以入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研究信息获取及处理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管理与决策方法等问题,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创客空间等高水平教学科研与创新平台。

核心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技术基础、人工智能、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技术与仪表、电机与电力拖动、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主要就业流向: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

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中国五矿集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届毕业生总人数941人,升学415人(本校139人,外校

276人),就业488人。

(六十八)测控技术与仪器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相关要素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是电子、光学、机械、计算机、信息与控制等多学科交叉形成的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性专业。本专业依托湖南省重点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将仪器科学与技术和控制科学与技术融合,培养能够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拥有雄厚师资力量和国内一流的专业教学实验与科研平台,在复杂生产过程测控和交通信息及控制领域科研优势明显。

核心课程: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现代测控技术、虚拟仪器等。

主要就业流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格力电器公司、美的集团、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届毕业生总人数378人,升学118人(本校53人,外校65人),就业224人。

(六十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简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源于1958年筹建的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是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具有鲜明的“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等特征。拥有电力电子装备与电力电子化电力网络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电力电子系统控制与优化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等高层次研究开发平台。

核心课程:电磁场理论、电机学、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和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等。

主要就业流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TCL空调器有限公司等。五届毕业生总人数816人,升学312人(本校91人,外校221人),就业478人。

(七十)人工智能

专业简介: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人工智能专业是信息科学的新兴领域,是一个新型的交叉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南大学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始人工智能教学和科研的单位之一。近年来,本专业获1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拥有约1000平米的实验场地,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达成实训基地共建协议,并有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及其骨干成员的教师10余人,在全国的人工智能教育上具有广泛影响。核心课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学、数字图像处理、大数据理论与应用、计算智能、算法分析与设计、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知识工程、深度学习、语音信号处理等。

主要就业流向: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滴滴、顺丰、西门子有限公司、中建集团、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网易网络有限公司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280人,升学87人(本校17人,外校70人),就业178人。

(七十一)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湖南省重点专业,瞄准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与电子科学、控制科学、电气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在信息采集、传输、交换、通信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是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核心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信号与系统、信息论与编码、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EDA技术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技术等。

主要就业流向: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等。五届毕业生总人数361人,升学118人(本校53人,外校65

人),就业224人。

(七十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业简介: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源于中南矿冶学院创办的电子计算机专业,是湖南省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是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生,201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以数理为基础,以信息学科为平台,强化校企合作,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并重,着重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和应用服务能力以及系统的计算思维方法和工程创新能力,使之具备优秀的科研与工程素养,能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与工程技术解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交叉领域的复杂科学与工程问题。 信息安全

核心课程:离散数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字图像处理、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应用基础实践、IT项目实践等。企业情况:近三年毕业生528人,其中约35%继续深造(境内升学163人,境外升学24人);约63%就业,就业毕业生中约70%进入华为、腾讯科技、阿里巴巴、深信服科技等IT类知名企业,约20%进入金融、通信、教育等行业的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

(七十三)信息安全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湖南省首批一流本科建设点专业、湖南省特色专业。本专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适应社会和信息安全发展需要,培养扎实掌握计算机、数学、通信等方面的知识基础、全面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备先进技术的自我学习和提升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从事技术研究、产品设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执法等工作,解决网络空间安全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注重信息安全相关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拥有湖南省声探测与信息对抗湖南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网络空间安全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中南大学-合天智汇信息安全实习实训基地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有独立的信息安全专业攻防实验平台,与多家信息安全测评与研发中心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联系,同时成立了学生信息安全俱乐部“极光网安实验室”,创造了多种学习和实践的环境,鼓励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新的攻防技术,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课内外相结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近年来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2019年湖南省大学生网络安全技能竞赛冠军等国际级和省部级竞赛奖励80余项。

核心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等学科基础课程、信息安全专业导论、密码学及应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内容安全、计算机取证等。

主要就业流向:包括大型IT企业、大型企事业单位的网络信息化部门、信息安全管理职能部门、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和评测机构: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腾讯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国家应急响应中心、湖南省通信管理局、湖南省安全厅等;部分同学进入中科院、国防科大、浙江大学、军科院等国内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进一步深造。

至今已培养本科毕业生近1000名。近四届毕业生总人数237人,升学95人,出国留学4人,就业138人。

(七十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专业简介:我校为全国首批设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专业实力国内领先,有成熟的培养体系和完善的大数据专业平台。本专业发挥中南大学特色优势,依托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省医学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大数据科研平台、轨道交通大数据科研平台、有色金属工业大数据科研团队力量实施人才培养,与中国电信等产业集团和知名IT公司共建校企人才合作培养基地,培养面向大数据与相关领域的高级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已产生-届毕业生66人,升学22人,其中本校4人,进入北大、上交、中科院等名校攻读的18人,就业31人,出国9人。

核心课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导论、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可视化技术、大数据编程等。

主要就业流向:面向信息、医疗、交通、通信、有色金属等行业,输送大数据分析、处理、存储、挖掘与应用人才,以及大数据系统开发、集成、管理与维护人才;毕业生亦可到大数据应用密集的银行、证券、保险、互联网、金融、地产、旅游等行业的大型公司,以及大中院校、研究机构、培训机构、各级政府等就业。

(七十五)通信工程

专业简介:中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铁路交通领域信号检测与通信技术,于1992年设立本科专业,2005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通信系统与信息安全二级博士点。以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为核心,融合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国家重点学科,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科地位、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已跻身国内高校前列,形成了通信系统与信息安全、轨道交通智能网络通信、智能文本/图像/视频信息处理、无线通信与移动计算、微波/毫米波雷达与智能天线等特色研究方向和量子计算与通信、5G/6G先进通信技术等前沿研究方向。秉承“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定位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坚持“创新引领,服务社会”的宗旨,潜心治本、改革进取,瞄准通信领域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前沿,已发展成为具备一定规模、教学科研人才齐备、教学实验条件完整的重点建设专业。中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是湖南省首批-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湖南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获得A级,位居湖南省第一名。

目前已形成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发展优势;牢固树立“新工科”理念,坚持实践“竞赛实训+科技创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打造系列精品教学课程,重点建设通信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彰显专业办学特色深化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竞争力,有效提高了就业率和升学率。

核心课程: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移动通信、通信与网络、嵌入式通信系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通信网络安全、量子通信等。

主要就业流向:腾讯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花旗银行、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等。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564人,升学180人(本校50人,外校130人),就业335人。

(七十六)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简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国家双万计划建设专业,是新医科的领头专业之一。该专业依托基础医学院和学校工科的雄厚实力,成为应用现代工程技术方法,研究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化、个性化、微创化治疗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培养具有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科研、技术开发能力,能在医工交叉、电子信息、医疗卫生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智能仪器、信号与系统、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仪器原理、医用传感器、医用材料、医学大数据分析等。

主要就业流向:高等院校,迈瑞、GE、飞利浦和西门子等著名医疗器械公司以及阿里巴巴、华为等互联网企业、知名三甲医院等。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185人,升学79人(本校26人,外校53人),就业106人。

(七十七)航空航天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依托高性能复杂构件的制造技术与装备、航空航天轻质高强先进材料设计与制备等方面的研究特色,以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先进材料与制造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研究平台为支撑,从国内外知名航空航天院校引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形成了以新概念飞行器、飞行器动力学与智能控制技术和多功能一体智能结构为特色的研究方向。

核心课程: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原理、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动力学基础与应用、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远程火箭飞行动力学、工程热力学、航空发动机原理、飞行器气动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等。

主要就业流向: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弘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湖南南方宇航工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祺恒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

四届毕业生总人数119人,升学57人,就业58人。

(七十八)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

专业简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是目前中南大学唯一的兵器类专业,属于中南大学与国防科工局共建的国防特色专业,面向航空航天领域,重点针对目标与环境探测、识别以及导航、制导与控制方向的应用需求,以电子信息、自动化控制技术为核心,注重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本专业所拥有的探测制导与控制实验室为国防特色实验室;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毕业于国内外顶尖名校和科研院所,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极强的国防科研背景。实行小班教学,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多重培养,鼓励优秀本科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开发。核心课程: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电路分析理论、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雷达原理、导航原理、卫星导航原理与应用、飞行器制导与控制原理、现代探测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微波电路与天线等。

主要就业流向:中软国际科技服务(湖南)有限公司、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三研究所、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七届毕业生总人数212人,升学86人,就业116人。

2018年就业率98.18%,2019年就业率98.18%,2020年就业率100%。

(七十九)软件工程

专业简介: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一流本科建设点专业,该专业是对大规模复杂软件系统进行开发、维护和管理的工程性学科。通过多年实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生项目开发与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精英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核心课程:软件工程基础、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组织管理。特色课程:SSD系列课程、编译原理(国家精品课)、操作系统原理(国家精品课)、软件需求工程、软件开发架构平台、SOA原理与技术、软件度量及应用、大数据处理技术、移动应用开发、软件测试技术、软件过程与改进、软件工程案例分析。

主要就业流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网易、中软国际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文思海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928人,升学261人(本校82人,外校179人),就业612人。

(八十)临床医学(八年制)

专业简介:培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的群体健康知识,较强的临床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良好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信息管理和终身学习能力,富有创新精神,能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具有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潜能的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核心课程:基础医学器官系统课程、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局部解剖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医学流行病学、卫生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

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424人,就业418人。

(八十一)口腔医学"5+3"

专业简介:本专业学制8年,学生需要完成5年的口腔医学本科教育和3年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严谨的科研思维,能够独立进行口腔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获得口腔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高素质人才。

核心课程:(一)本科生阶段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等课程以及临床技能实验学、口腔临床技能实验学、社区口腔卫生服务实践、口腔医学临床OSCE教学。

(二)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公共学位课程,住院医师专业理论和本专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

主要就业流向:进入国内外各大口腔医学院校攻读博士学位或进入口腔医学专业院校、口腔专科医院、省市大型综合医院口腔科从事口腔医学教育、研究和临床医疗工作。职业规划长期愿景是成为行业内著名的口腔医学专家或学科带头人。

(八十二)临床医学(五年制 )

专业简介:临床医学专业创建于1914年,是国家特色专业,2019年获评国家一流专业。本专业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办学优势,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彰显人才培养国际化特色,改革成效显著,造就了一大批医学领军人才和骨干精英。

核心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1581人,升学1205人(本校637人,外校568人),就业317人。

(八十三)精神医学

专业简介:精神医学专业奠基于我国第一代精神病学家凌敏猷教授1934年在学校开创的《精神病学》课程教学,是立足于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评国家级流专业建设点。自1988年创建以来,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培养了-大批精神医学专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精英。

核心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精神病学、行为医学、临床心理学、儿童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157人,升学93人(本校53人,外校40人),就业60人。

(八十四)麻醉医学

专业简介:麻醉学专业是临床医学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医学本科专业,创建于1988年,是原卫生部部属院校中最先开办的特色专业之一,2020年获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造就了大批麻醉学骨干精英,为国家培养具有宽阔的临床医学基础和国际视野的麻醉学人才。

核心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麻醉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西藏自治区妇女儿童医院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243人,升学177人(本校87人,外校90人),就业63人。

(八十五)口腔医学(五年制)

专业简介:口腔医学专业具有35年办学历史,拥有设施完备、条件先进的教学实验室,高水平口腔专科医院以及5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已形成了完善的本、硕、博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临床基础扎实、医工结合紧密、国际视野开阔的行业精英人才。核心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预防医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297人,升学170人(本校58人,外校112人),就业127人。

(八十六)基础医学

专业简介:基础医学伴随“百年湘雅”的发展不断成长壮大,是我国现代基础医学的发祥地之一,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双万计划建设专业,2020年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现代生命科学和高等医学教育发展需要,具有宽厚的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基础,熟悉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和现代生物医学前沿技术,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科学基本理论、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大的发展潜能,能够在医学科研机构和高等医学院校等部门从事医学教学、科学研究和医药开发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物理、化学、数学、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医学超微结构与超微病理、病毒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高等院校、医学科研院所、健康管理中心和医疗健康相关企业等。

(八十七)预防医学

专业简介:预防医学专业办学实力雄厚,历史悠久,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90%以上教师有国外留学经历,有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湖南省-流本科课程, 拥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24个校级实习基地,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
核心课程:数学、物理、化学、形势与政策、医学伦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系统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妇幼保健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国家、省、市、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卫生检验检疫机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学院校、医学科研院所、健康相关企业以及医院研究管理部门。

(八十八)法医学

专业简介:湘雅法医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面向国家战略、服务法治中国,以培养“法医学精英人才”为目标,开创早期接触专业课、早期介入实践检案、早期进行创新创业锻炼的“三早” 培养理念,实践学时比例43%,平均升学率62.6%,创新创业项目覆盖率87%,多名本科生被院士录取,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医学开设国家级虚拟仿真金课、省级线上一流课程、“蓝盾云”网络课堂、公安法医联席授课等创新授课模式,自设《湘雅司法酬勤教育基金》,每年发放“奖、助、特”等10余万元,与公安部、司法部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在北京、深圳、郑州、长沙等多地公安局设置本科生实习基地。

核心课程:物理、化学、数学、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临床法医学、法医毒物分析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高等院校、全国各级公安部门、检察院、司法机关、鉴定机构、医院及保险公司等。

(八十九)临床药学

专业简介:临床药学专业为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五年制本科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自2018年开始招生,目前已招收学生3届。本专业采用3.5年+1.5年的培养方式,培养具备临床.药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具备医学专业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交流能力,能够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从事临床药学教育和科研,能够在药品临床应用、流通、研究、开发和管理方面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高级临床药学人才。临床药学专业教学力量主要依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和湘雅三医院三所附属医院和临床药理研究所的师资,目前拥有兼职教师36人,其中院士1人,国家优青3人,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6人,湖南省芙蓉学者1人,湖南省“225” 工程学科领军人才1人,湖南省“225”工程学科带头人3人。三所附属医院拥有国家临床药学重点专科2个,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3个,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3个,以及国家卫健委临床药理培训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CP培训中心、国家卫健委个体化医学检测培训基地、湖南省药师技能培训中心、湖南省临床药学研究中心、湖南省个体化药物治疗咨询指导中心等其他省部级平台20余个,可为本专业提供有利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

核心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包含内科学、外科学总论、儿科学、妇产科学知识)、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药理学、遗传药理学、药物经济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诊断学等。
主要就业流向:医院药学部、制药企业、药品流通领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高校科研院所。

(九十)生物科学

专业简介:我校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即开展系统的生物学教育,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任邦哲教授、医学遗传学奠基人卢惠霖教授先后创建生化科和生物学教研室。2003年在我国著名人类与医学遗传学家夏家辉院士倡导下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基础创建生命科学学院。拥有以院士、“ 国家杰青”为代表的强大师资队伍,拥有遗传学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世界ESI排名前1%的优势学科群,全国首批“国家生 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联合创建生物科学“ 汤飞凡菁英班”,与英国邓迪大学联合开设生物科学( 2+2)中英班。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全国首批“双万计划”一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国首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核心课程: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系列专业课程。
主要就业流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232人,读研深造130人,其中本校69人,外校61人(主要为985高校及中国科学院等院所),出国留学16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 ;就业78人,主要就业单位有金斯尔(长沙)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长沙金域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九十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2021年)

专业简介:医学检验是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从而为预防、诊断、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的学科。它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被誉为临床医学的“侦察兵”。近年来,“ 黑科技”不断涌现,“ 核酸检测”等技术在新冠肺炎防控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湘雅是国内较早开展医学检验本科教育的学校之一,是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师资力量雄厚、经验丰富,仪器设备先进,教学条件优越,致力于培养富有发展潜能、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医学检验技术正在成为医学的前沿学科,已经成为生物医学变革中的重要力量。它是循证医学的重要组成,转化医学的重要途径,精准医学的技术核心。专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可以在医院检验科、输血科、医学实验中心,各省市血液中心,各省市疾控中心、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等实验室,医药院校,生物医药科研机构,体外诊断企业,医学检验独立实验室等工作。

(九十二)生物信息学

专业简介:生物信息学是综合运用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生物信息进行获取、储存、分析、管理及应用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我校的生物信息学专业历史悠久,2020年被评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现拥有湖南省医学信息学重点实验室等教学与科研平台。该专业顺应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生物医学信息学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我校信息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学、生物医学信息学等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系统的生物医学知识,具有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生物信息学基本知识理论和应用能力,能在生物医学信息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以及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就业去向主要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生物医药企业、医院等单位从事生物信息技术方面的工作。

核心课程:生物信息学概论、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高级程序设计语言、Python及其生物信息学应用、R语言及其生物信息学应用、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蛋白质组信息学等专业课程。

主要就业流向:两届毕业生总人数33人,读研深造14人,其中本校5人,外校9人(主要为985高校及中国科学院等院所),出国留学3人(美国、英国),就业14人,主要就业单位有国家政府部门、医院、企业等,主要在生物信息学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管理等工作。

(九十三)护理学

专业简介:中南大学护理专业创办于1911年,是中国最早开办的护理专业之一。 2000年 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护理学硕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依托临床医学开始招收社区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是国内最早的2个护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之- -。在教育部2016年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中南大学护理学获评A+; 2017年中国大陆最早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护理学)百强榜单学科; 2019年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核心课程: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
主要就业流向:五届毕业生总人数358人,读研深造102人(其中本校78人,外校24人),出国留学16人(美国、澳大利亚等) ;参加工作240人,就业率100%,主要就业单位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附三医院,其他就业单位有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 -附属医院、 北京阜外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西京医院等。

(九十四)药学

专业简介:药学是探索药物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相互关系,围绕药物的发现、开发、生产、流通、使用与管理进行研究与实践的科学。专业培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够在药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生产、研发、经营、管理和医院药学等方面工作的专业精英人才。学制四年,前三年课程重点为大药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第四年根据学生意向分化为药物化学(面向制药企业及新药研发科研机构)、药剂学(面向制药企业及新药研发科研机构)及临床药学(面向大型综合性医院)三个专业方向。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核心课程:药理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管理学、临床药学总论。

主要就业流向: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晶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医药企业和药物研究所以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三甲医院药学部。

三、中南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01哲学

02法学

03马克思主义理论

04数学

05物理学

06化学

07生物学

08统计学

09机械工程

10材料科学与工程

11冶金工程

1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13控制科学与工程

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5土木工程

16测绘科学与技术

17化学工程与技术

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9矿业工程

20交通运输工程

21安全科学与工程

22基础医学

23临床医学

2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5药学

26特种医学

27护理学

28管理科学与工程

29工商管理

30应用经济学

31社会学

32心理学

33中国语言文学

34外国语言文学

35电气工程

36电子科学与技术

37信息与通信工程

38建筑学

39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40环境科学与工程

41口腔医学

42公共管理

43艺术学理论

44设计学

45地质学

46力学

四、中南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学科门类名称
01哲学02法学03马克思主义理论04数学05物理学
06化学07生物学08统计学09机械工程10材料科学与工程
11冶金工程1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3控制科学与工程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5士木工程
16测绘科学与技术17化学工程与技术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19矿业工程20交通运输工程
21安全科学与工程22基础医学23临床医学2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5药学
26特种医学27护理学28管理科学与工程29工商管理30社会学
31心理学32外国语言文学33地质学34力学35公共管理加工
36应用经济学37中国语言文学38环境科学与工程

五、中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遗传学有色金属冶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外科学(胸心外)耳鼻咽喉科学药理学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中南大学校本部逸夫楼五楼
电话: 0731- 88830995
传真:073 1- 88830630
电子邮箱: admis@csu. ***
中南大学招生在线网址: http://zhaosheng.csu. ***
邮编: 410083


原标题:2021年中南大学招生报考指南


招生信息 报名
手机版:2021年中南大学招生报考相关信息(考试成绩)
-新文章
相关学校
技校专业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