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
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学科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吴文藻、费孝通、许烺光、田汝康、方国瑜、江应梁、杨堃等享誉国内外著名专家任教于云南大学,为民族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和优良的学术传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大学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本-硕-博”一体化的民族学人才培养体系。在教育部2009年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排名中,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学科排名第一,是当年全省和西南地区唯一排列全国第一的学科;2010年,民族学正式获批为云南省特色专业;在教育部 2015年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二;2019年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建设名录。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同时拥有国内一流的学科平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专业定位:基础型学科
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
民族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实施全面育人,即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文化育人四个育人,建构“理论+田野+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或周边国家语言)+技术(现代影像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的多维立体课堂,力求实现人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培养。本专业以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基本知识模块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发展为目标,以民族、族群及其社会文化为研究对象,以中国西南和东南亚民族及其社会文化的调查研究为特色,以培育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能够从事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民族地区公共事务、跨文化(跨文明)的交流及管理、文化多样性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以及以田野调查和个案工作为基础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复合人才。
三、培养要求
立足西南并辐射东南亚、南亚地区民族问题研究的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接受民族学田野调查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调查、理解与分析民族社会文化、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以及开展民族工作与服务社会的能力;具有胜任党政机关、教学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国际组织、企事业相关工作,以及民族事务、宗教事务、文物与博物馆、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文化传播与新媒体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须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国际视野和国情意识;2.思想政治上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即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同时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能独立从事规范的民族学研究,能独立写作规范的民族学研究性论文;4.理解民族学的历史与传统,熟悉中国民族学的历史;5.具有民族学的理论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能从民族学的视角分析当前民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6.熟练掌握文化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的方法,能应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的相关理论进行文化产业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等。
四、专业核心课程
民族学通论、人类学概论、田野工作与民族志写作、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社会研究方法、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
五、就业方向
从事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管理、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开展历史、地理、政治等基础学科的教学工作;从事新闻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博物馆布展与陈列等方面的工作。
原标题:2021年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