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N个理由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科研教学实力蒸蒸日上。目前共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博士学位14人,硕导10人。师资队伍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和学缘结构合理。教师们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省市级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先后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专业教师以教促研、以研助教,围绕美学与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类、语言类课程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教学团队。
中文系多年来致力于本科专业教改研究与实践。先后主持完成“陕西省理工科院校中文专业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等省级教改项目3项,主持完成“普通理工科院校中文专业的办学特色与培养模式研究”等校级教改项目10余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出版了《现代美学》等特色教材5部,拥有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创新培养实验区”1个,对外汉语教学实训室(微格教室)2个、美学美育研究中心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个。
中文系积极发挥在全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除了针对全校本课生开设“国学经典导读”等大量通识选修课程之外,还面向全校大一学生开设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门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依托2门课程,创立了“春之声”文化主题演讲比赛、“秋之韵”诗文配乐朗诵比赛、“金石之声”中国传统音乐会等3大校园文化品牌,先后有20,000多学生从中受益。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文科人才,近年来,中文系先后组织本专业学生参加陕西省环保创意大赛、陕西省生态文学大赛、重庆市“纳德杯”公文写作大赛等多个学科竞赛项目。目前,该专业先后为社会输送了15届本科毕业生1000余人,他们大部分扎根西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许多毕业生成了所在行业的优秀人才。
1: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全国,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文化视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学感悟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以就业导向,具有良好的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传播、文秘等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艺术团体、新闻出版(媒体)、学校、科研机构、汉语培训机构、海外相关机构等单位,从事文秘、新闻、策划、语文教学、社科研究、汉语推广、文化传播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
2:核心课程:
文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现代美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3:研究对象: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与写作。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文学作品与文艺理论,以及汉语教学技能、应用写作、语言表达等口语与书面语的准确运用,从课堂到生活、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园到社会,掌握语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
4:学习该专业需要学生具备的特质:
首先具备完善的人格:即自信乐观、自尊自爱、心智健全、目标明确、勤奋诚信、锲而不舍、勇于担当等;其次,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有一定的形象思维与创新能力。
5:培养特色:
第一,专业核心素养+汉语国际教育方向特色培养。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优势,学生在读期间就可以赴我院海外实习基地教授汉语。第二,专业核心素养+新闻传播学方向特色培养。《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第三,专业核心素养+文秘方向特色培养。注重学生掌握秘书实务的能力,接受有关办公自动化及组织行为学等方面知识。第四,专业核心素养+研究型方向特色培养。以主讲教师研究专长开设研究性课程,培养学生探索专业尖深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力。
6:就业去向:
毕业生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艺术团体、新闻出版(媒体)、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文秘、编辑、记者、管理、策划、营销、教学、科研等工作。本专业20%左右的毕业生会继续深造,其余学生选择直接就业。
原标题:2021年西安石油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