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媒学院2021 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
为做好我院2021 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根据《山东师范大学关于做好2021 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山东师大教字〔2020〕7 号)要求,参照《山东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山东师大校字〔2018〕155 号),特制定本实施细则。现将有关实施细则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研究生工作和学生工作负责人以及专家教授代表为成员的推免工作小组。
组长:张丽军王秋亮
副组长:修蕾常庆张冠文
成 员:李掖平孟祥增刘静敏王 倩王 宏贺彩虹李大锦
推免工作小组根据学校推免工作实施方案,具体负责学院推免工作的组织、管理与监督,需回避人员不得作为小组成员。
二、名额分配
学校下达给我院的推免生名额为11 个,按照各专业应届
毕业生人数和2020 年考取硕士研究生(国内)人数进行分配,其中70%按照毕业生人数进行分配,30%按照考取研究生人数进行分配。各专业分配名额如下:
序号 | 专业名称及人数 | 人数 | 分配方案 |
1 | 编导 | 77 | 3 |
2 | 数字媒体艺术 | 65 | 3 |
3 | 学 | 47 | 2 |
4 | 新闻学 | 49 | 1 |
5 | 戏剧影视文学 | 40 | 1 |
6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39 | 1 |
合计 | | 317 | 11 |
三、推荐条件
1. 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
2. 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3.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
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4. 诚实守信,品行优良,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无任何违法违纪及受处分记录。
5. 德育成绩列本年级同专业学生人数的前60%。
6. 前6 学期没有不及格课程(不含任选课)。
7. 大学英语国家六级考试426 分(非英语语种60 分)以上
或国家四级考试497 分(非英语语种 70 分)以上;艺术类专业
国家四级考试360 分(非英语语种 50 分)以上。
8. 课程成绩按首次成绩计算,前6 学期学业成绩列本年级
同专业学生人数的前25% (任选课成绩、外出交流成绩不参与计算)。
四、组织程序
1. 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申请报名,审核学生提交的材料。
2. 学院根据学生学业成绩、科研创新成绩及其所占权重,对报名学生成绩进行计算和排名,确定入选学生名单,并进行公示。
学生学业成绩排名及学生平均学分绩点(GPA) 统一从综合教务系统导出。科研创新成绩按照学院制定的《新闻与传 媒学院本科生科研创新成绩计算细则》来计算。
推荐生综合成绩为学业成绩85%,科研创新成绩15%两部分构成。
3. 组织专家进行材料审核。
4. 计算综合成绩,择优确定推免名单,并进行公示。主动放弃推免资格的学生,学生本人要签字确认。
五、推荐细则
1. 符合推荐条件的学生,在9 月24 日上午8 点前向学
院提交申请,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学院根据各专业分配名额择优确定入选人员名单并在学院公示。
2. 学院推免工作小组按照推免工作细则,在9 月24 日组织开展材料审核和综合成绩排名工作。根据综合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排名,择优确定推免名单,并在学院公示,公示期为9 月24 日-26 日。
3. 推免生综合成绩由学业成绩、科研创新成绩两部分构成,其所占权重分别为学业成绩85%,科研创新成绩15%。
(1) 学业成绩由教务处按照本科第一学期至第六学期加权成绩计算(任选课成绩、外出交流成绩不参与计算),学业成绩计算公式为:学业成绩=Σ(课程成绩X 课程学分)/ Σ课程总学分。
(2) 科研创新成绩主要包括学科竞赛获奖、学术科研活动等,根据《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计分办法》进行计分。
4. 学生对公示名单如有异议,可以向学院推免工作领导小组举报或提出申诉。学院将及时进行调查,公布处理结果, 并向提出异议的学生反馈调查处理情况。
六、其他事项
1.已经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取消其推免资格。
(1) 在推免过程中,弄虚作假者。
(2) 被确定推免后,受刑事或纪律处分者。
(3) 不能如期毕业,或不能获得学士学位者。2.本办法由学院推免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新闻与传媒学院2020 年 9 月 23 日
原标题:2021年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