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西理工大学冶金类专业
-
2022年03月31日16:15 江西理工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这里看完整内容
-
冶金类专业隶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冶金工程学院,下设冶金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其中冶金工程已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江西省一流学科优势型学科(第一层次),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获评C+,排名进入全国前十;是江西省十二五首批高水平学科,江西“九五”、“十五”、“十一五”省重点学科,是江西省“重中之重”学科。
一、冶金工程专业方向
(一)专业的发展历史
冶金工程专业是江西理工大学的传统、特色、优势专业。早成立于1958年的钢冶系,设有炼铁、炼钢和轧钢专业;1972年,成立有色系,设有重有色金属冶金、稀有金属冶金、金属压力加工3个专业;1998年,在上述专业发展的深厚底蕴上,合并成立为冶金工程专业。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研究从矿石、二次金属废料(或其他金属资源)中提取金属或者金属化合物并进行加工的应用学科。涉及金属提取过程中的基础理论、生产流程、产品质量、环境与资源能源等方面。该学科以化学、物理学、数学、材料学等为基础,交叉融合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等高新领域的新发展成果,结合实践生产经验,研究和解决冶金生产过程中与工程、流程、工艺、技术、产品、环境、能源、资源等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有色金属冶金、钢铁冶金、稀土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综合知识,能在冶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专业的培养理念
专业依托稀土、钨、铜等特色优势资源,秉承“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理念,扎根赣南老区、面向全行业,以矿产资源绿色开发与高效利用为目标,构建冶金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优良职业道德,具有扎实工科基础知识和冶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宽泛的国际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能够承担专业技术、管理和研究工作,具有“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优良品质。
60年来,经过不断改革、创新、实践和发展,逐步凝练出了“重品德、厚基础、突特色、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冶金工业培养了5000余名优秀人才和高水平建设者,一批毕业生已成为冶金界著名的企业家、科技领军人物,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蓝”。
(四)专业的学科建设
冶金工程学科是江西理工大学有着深厚底蕴和卓越贡献的学科。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1990年获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2008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年开始招收博士,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支撑学科,2014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冶金工程一级学科先后获批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江西省重中之重学科,2010年获批江西省首批高水平学科,并在2015年底的验收中被评为“优秀”。2017年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优势型学科(第一层次),并在由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C+,排名进入全国前十。。在软科和艾瑞深中国冶金工程一级学科排行榜中均进入前25%,获评五星级、世界知名学科。
(五)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各类成果
专业先后于2003年获江西省品牌专业、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2011年分别获批为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013年批准为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六)专业的应用领域及就业前景
冶金工程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就业于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钨业集团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冶炼企业,毕业生自主选择就业于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日照钢铁有限公司、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民营冶炼企业。
长期以来,本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就业率和考取硕士、博士生比例高。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本科生在95%以上,硕士生100%。硕士研究生中有30%以上考取博士生,继续深造。
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
(一)专业的发展历史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是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高级人才需求的专业。我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7年获批,依托于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于2018年首次招生。
(二)专业培养目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冶金、电子、机械、自动化、动力工程、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交叉,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以及能源测试与评估等工程技术为特色的专业。该学科以物理、化学、数学、材料学、能源科学、工程热物理等为基础,交叉融合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技术、信息与大数据等高新领域的新发展成果,结合实践生产经验,掌握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评估方式方法、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设计、制造与应用等方面能力的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及与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车、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节能与系统工程、暖通与制冷、能源检测与评估、太阳能利用、电力、航天航空、能源政策与规划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三)专业的专业特色
本专业充分发挥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对接江西省赣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冶金、化学、材料和物理学四大学科,在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光解水制氢、光催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节能与系统工程、暖通与制冷、能源检测与评估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拥有江西省动力电池及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功率动力锂电池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四)专业的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基础、电化学原理、化学电源基础与应用、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等专业基础理论及材料化学、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化学电源设计及制造、电动汽车与电池、热工基础、能源技术经济学、能源动力技术进展、能源工程管理与评估、能源环境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系统的材料制备、电池设计与制造、分析测试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训练,达到具有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工业设计和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 :
① 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光解水制氢、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节能与系统工程、暖通与制冷、能源检测与评估等基本原理,具备初步的材料制备、器件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组织管理及科学研究能力;
② 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制图、机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
③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④ 具备了解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科技发展动态的能力;
⑤ 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适应自我发展和终身教育需要。
2.5 专业的应用领域及就业前景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相关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与动力电池、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新能源开发、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节能与系统工程、暖通与制冷、能源检测与评估、环境保护、能源政策与规划等领域的设备制造、检修与维护、集控运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相关方面的材料开发研究、教学、工程设计等工作。
三、冶金类专业的培养条件
本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5名,博士学位比例80.7%,正高级职称人员20名,博士生导师8名。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江西省优势创新团队2个和江西省教学团队2个。引进江西省高端外国专家2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3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4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有外聘兼职教师29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高端人才柔性特聘计划8人,以及19名企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现场生产和管理经验。
60年来,本专业基于稀土、钨、铜等国家战略资源,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一直致力于金属资源高效提取理论、技术和装备研究,在离子型稀土高效清洁利用、钨绿色冶金、铜冶炼过程仿真控制等领域做了大量特色鲜明的工作。学科研究领域从传统提取冶金扩展到围绕有色金属的资源、能源、环境、新材料等广阔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近五年,在江西省“高水平学科”建设的支撑下,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主持“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2项;省部级项目77项;科研到账总经费7290余万元;发表EI检索论文230篇,4篇分别进入ESI-1‰和ESI-1%;授权发明专利52件。获省部级科技奖15项。2008年、2011年、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各1项(2008、2016为第一单位)。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科技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
目前,学科是“国家离子型稀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化工冶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平台和“铜资源高效开发及精深加工协同创新中心”等6个省部级平台的重要支撑学科。拥有设施完备、手段先进、条件良好、功能齐全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重金属、轻金属、稀有金属、钢铁等专业方向实验室。实验大楼面积1.6万余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6千余万元,价值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50余台(件),实验设备完好率100%。实验室能满足教学要求。同时,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江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与章源钨业、江钨集团、江西铜业等企业共建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拥有实践教学基地24个,办学层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均得到显著提升,形成了健全的人才培养模式。
原标题:2021年江西理工大学冶金类专业
- 招生专业
- 手机版:2021年江西理工大学冶金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