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学院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自2017 年起,原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单证)招生纳入国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统筹管理,现在硕士研究生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等要求基本一致。全日制为全学习,非全日制实行寒暑假集中授课学习,学制均为3 年,毕业后均可获得双证。
2021 年我校拟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40 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5 名,招生目录上公布的招生计划数将根据国家下达计划与各专业初试上线情况做相应调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提交网上缴纳报考费凭证。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的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 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五)2021年我校拟接收推免生若干名。
五、报名方式、时间及地点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教育网址,以下简称“研招网”)进行报名。报名前,请务必提前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为避免多占考位,影响其他考生报考,一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
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凡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已在教育部官网http://***e.gov.cn/公开)及“研招网”报考须知。
网上报名时间充裕,建议广大考生合理安排报名时间,避开报名初期、末期高峰,避免网络拥堵影响报名。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现场确认(网上确认)具体时间、要求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部分考点今年实行网上确认,请各位考生留意考点通知。我校考点今年实行网上确认。
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并按规定完成现场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缴纳报考费、采集本人图像信息等工作,逾期不再补办。
考生现场确认时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网上报名信息经考生现场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
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
八、初试与复试(一)初试时间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二)初试科目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 月 26 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 月 26 日下午 外国语
12 月27 日上午业务课一
12 月27 日下午业务课二
12 月 28 日 考试时间超过 3 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 小时。
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告。2021 年,我校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
育学、休闲体育学、体育新闻传播学、运动康复学和体育硕士等专业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为3 门,其中专业基础综合和体育综合为我校自命题;新闻与传播初试科目为
4 门:政治、英语为全国统考,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为
我校自行命题;运动医学专业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为3 门:政治、英语、西医综合或中医综合,政治、英语为全国统考,西医综合或中医综合为我校自命题。复试时进行专业笔试和面试、英语笔试(含听力),“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以及体育硕士专业学位须进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同等学历考生(专科毕业或本科结业者)复试时须加试(笔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具体详阅专业目录。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查统一安排在复试时进行,考生须在复试时提供身份证、政审表、学历证书(原件)、学生证(原件)、本科成绩单等有关证件。
依据不同类别、不同专业,按照研究方向的初复试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详见我校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办法。
我校实行师生互选制。导师的确定是在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师生相互了解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师生互选,目录中所列的研究方向是让考生了解各专业的研究动态。
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学费为8000 元/年,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学费为10000 元
/年;全日制研究生一般可获得国家助学金6000 元/学年,学业奖学金(分为三等,
从1500 元/学年至7500 元/学年不等),成绩优异者还有机会获得20000 元/生的国家奖学金。
非全日制:12000 元/年。有关资助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十三、其它
1、考生请在网上准确、详细填报本人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以方便调档函、录取通知书及时递达,否则后果自负。
2、联系方式及地址:
单位代码:10585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 1268 号行政综合楼 707 室邮政编码:510500
联系部门:研究生院电话:(020)87553731联系人:张老师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院网址:http://grad.***.cn
单位代码:10585 |
地址:广州大道中 1268 号 |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 |
邮政编码:510500 |
电话:87553731(传真) |
联 系 人:张老师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
招生人 数 |
初 试 科 目 |
复试笔试科目 |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全日制) 01. 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 02. 体育管理 03. 体育产业 04. 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 05. 应用心理学 |
3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01-03 方 向 : 611—专业基础综合 (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 04 方向: 612—专业基础综合 (体育概论、教育学) 05 方向 619—心理学专业综合(普通心理学、运动心理学) |
笔试科目: 01 方向:社会体育学 02 方向:体育管理学 03 方向:体育产业经济学 04 方向:学校体育学 05 方向:锻炼心理学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学校体育学、体育管理学 |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全日制) 01. 体育保健与康复 02. 运动与健康促进 03. 运动生理生化与营养 04. 运动环境与健康 05. 运动技战术诊断与生物力学分析 |
2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专业基础综合 ( 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 |
笔试科目: 01—02 方向: 运动医学 03—04 方向: 运动生物化学 05 方向: 运动生物力学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 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 学 |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 全日制) 01. 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2. 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3. 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4. 乒乓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5. 羽毛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6. 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7. 棒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8. 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9. 游泳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10. 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11. 健美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12. 艺术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13. 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14. 啦啦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
5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4—专业基础综合 (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 |
笔试科目:学校体育学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 教育学、运动心理学 |
15. 街舞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16. 高尔夫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17.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18. 重竞技项目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跆拳道、摔跤、柔道、拳击) 19. 特殊体育教育 20. 中小学体育教学 |
|
|
|
|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全日制) 01. 武术(套路和散打)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02. 民俗民间体育研究 03. 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与实践04.岭南武术的历史与文化 |
1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4—专业基础综合 (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 |
笔试科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 教育学、运动心理学 |
|
★0403Z1休闲体育学(全日制) 01. 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 02. 户外运动 03. 体育旅游理论与实践 |
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专业基础综合 (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 |
笔试科目:休闲体育概论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学校体育学、体育管理学 |
|
★0403Z2体育新闻传播学(全日制) 01 体育与媒介 02 体育新闻传播理论 03 新媒体体育传播 04 中外体育传播史 05 体育编辑与出版 |
1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5—专业基础综合 (体育概论、新闻传播学理论) |
笔试科目:体育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 体育概论、媒介伦理与法规 |
|
★0403Z3运动康复学(全日制) 01.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 02. 特殊人群运动康复 03. 慢性病与老年病的运动康复 04. 运动康复评定技术与运动处方 |
1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运动康复基础综合 |
笔试科目: 运动康复学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 |
|
专业学位 |
0452 体育硕士(全日制、非全日制) 045201体育教学 01. 足球教学 02. 篮球教学 03. 排球教学 04. 乒乓球教学 05. 羽毛球教学 06. 网球教学 07. 棒垒球教学 08. 田径教学 09. 游泳教学 10. 体操教学 11. 健美操教学 12. 艺术体操教学 |
25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6—体育综合 (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 |
笔试科目: 045201:学校体育学 045202:学校体育学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 体育概论、运动心理学 |
|
13. 体育舞蹈教学 14. 啦啦操教学 15. 街舞教学 16. 高尔夫教学 17. 重竞技项目教学 (跆拳道、摔跤、柔道、拳击) 18. 武术教学 19. 攀岩教学 045202运动训练 01. 足球训练 02. 篮球训练 03. 排球训练 04. 乒乓球训练 05. 羽毛球训练 06. 网球训练 07. 棒垒球训练 08. 田径训练 09. 游泳训练 10. 体操训练 11. 健美操训练 12. 艺术体操训练 13. 体育舞蹈训练 14. 啦啦操训练 15. 街舞训练 16. 高尔夫训练 17. 重竞技项目训练(跆拳道、摔跤、柔道、拳击) 18. 武术训练 19. 攀岩训练 |
|
|
|
0552新闻与传播 |
2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笔试科目:新闻传播学实 |
|
(全日制) |
|
②204-英语二 |
务综合 |
|
01新闻传播理论 |
|
③334 - 新闻与传播专业 |
|
|
02新闻报道业务 |
|
综合能力 |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中国 |
|
03新媒体传播 |
|
④440 — 新闻与传播专业 |
新闻传播史、媒介伦理与 |
|
04新闻史 |
|
基础 |
法规 |
|
05编辑与出版 |
|
|
|
|
100216运动医学(全日制) (该专业授医学硕士学位,主要面向医学专业的在职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 01. 运动创伤防治与康复 02. 运动对慢性疾病的影响和机制 |
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7—西医综合或 |
笔试科目:运动医学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 |
|
|
618—中医综合 (以上两门二选一) |
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 |
基础每科150分,考试时间各为3小时。
2、以上招生人数为我校上报计划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
3、2021 年我校继续接收推免生,录取名额原则上控制在总招生计划的5%以内。
4、“★0403Z1休闲体育学”、和“★0403Z2体育新闻传播学”为我校自主设置硕士二级学科,2013年开始招生;“★0403Z3运动康复” 为我校自主设置硕士二级学科,2017年开始招生。
2021年广州体育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我校2021年与岭南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韶关学院、红河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和嘉应学院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考生报考联合培养类研究生请选择“联合培养单位”,并按照联合培养招生目录选择具体研究方向和导师。考生录取后学籍在广州体育学院, 第一学年在本校完成课程学习,第二、三学年在联合培养单位学习并完成学位论文,毕业由广州体育学院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书。
03. 姿势矫正的运动疗法及其机制 04. 运动与儿童康复 |
|
|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
招生 人数 |
初 试 科 目 |
复试笔试科目 |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
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笔试科目: 01方向:社会体育学 02、03方向:学校体育学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 学校体育学、体育管理学 |
01.公共体育服务理论与实践(陈 |
|
②201—英语一 |
|
斌 韶关学院) |
|
③01 方向: |
|
02. 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张细 |
|
611—专业基础综合 |
|
谦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
(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 |
|
03. 学校体育(万宇 红河学院) |
|
02、03 方向: |
|
|
|
612—专业基础综合 |
|
|
|
(体育概论、教育学) |
|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01.运动与健康促进(王海涛 岭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专业基础综合 (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 |
笔试科目: 运动医学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 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 |
南师范学院) |
|
||
02.运动健康促进(苏煜 韶关学 |
|
||
院) |
|
||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01. 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张兴林 韩山师范学院) 02. 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杜光宁 嘉应学院) 03. 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宫士君 嘉应学院) 04. 羽毛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龙秋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05.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柳剑文 韩山师范学院) 06. 游泳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朱晓娜 岭南师范学院) |
6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4—专业基础综合 (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 |
笔试科目:学校体育学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 教育学、运动心理学 |
★0403Z3运动康复学 01.运动康复的理论与实践(张国华 韩山师范学院) |
1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运动康复基础综合 |
笔试科目: 运动康复学 |
|
|
|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 |
|
|
|
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 |
广州体育学院简介
广州体育学院始建于1956 年,是华南地区唯一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独立建制体育高等学府,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构建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1979 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00 年获得港澳台研究生招生权,2004 年起与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8 年起与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8 年、2017 年两次纳入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6 个学科门类: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
拥有10 个硕士授权点:体育学一级学科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具有7 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分别是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休闲体育学、体育新闻传播学、运动康复;以及医学门类运动医学硕士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体育专业硕士点。
设有19 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休闲体育、特殊教育、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舞蹈表演、运动康复、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前教育、表演、编导、康复治疗学、体育经济与管理。
其中,体育教育、休闲体育是国家一流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3 个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新闻学、武术与民族传统
体育、运动训练3 个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2个专业是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休闲体育专业是广东省重点专业;体育教育、特殊教育、休闲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舞蹈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6 个专业是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师资雄厚,在编教职工600 多人。专任教师 415 名,其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
占比近八成,硕士研究生导师191 人,博士生研究生导师15 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近半数。拥有国家教育指导委员会体育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务院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珠江学者、中国“二指禅”传人以及一大批国际级教练员和裁判员。学校聘请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中国足球协会副主席容志行等国内外知名人士任客座教授或名誉顾问。
学校拥有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科学健身示范区、全民健身研究中心、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科
研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国际暨港澳合作创新平台、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一大批重点科研平台。
学校设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国培”基地、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武术功力项目训练基地、国家健美操训练基地、中国羽毛球协会培训中心、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棒球分会训练基地、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全国首个体育少年宫。学校拥有一级裁判员、一级运动员审批权。
学校主办《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师友》、《游泳季刊》等学术刊物,其中《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学校图书馆是华南地区大的体育文献信息中心,档案室成为“国家二级科技事业档案管理单位”。
学校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奥运科技攻关课题等重大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奥运先进集体”称号和一大批科学发明专利。
学校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分别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芬兰、韩国、新西兰、越南、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项目科学研究,近几年国际学生年均约40 人。学校承办2010广州亚运会科学大会,开创了我国高校一校承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科学盛会的先河。
建校60 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功能,为国家培养了容国团、戚烈云、陈肖霞、冼东妹等一大批的优秀运动员、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和管理人员,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学校是广东省唯一连续获得三届"感动南粤校园年度人物”荣誉的高校。
办学之初,广东省副省长曾生,广州市市长朱光,广州市副市长孙乐宜曾担任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中国著名体育教育家,中国提倡军事化体育的先驱袁浚,享誉国内外武术大师黄啸侠、张登魁,被国际乒联授予特别奉献奖、新中国第一任中国乒乓球队教练梁焯辉,优秀游泳教练“蛙王”黄焯荣、优秀田径教练孙紫萍、乒坛名将庄则栋教练冯国浩等知名学者曾执掌教鞭。逐步形成健康第一、体育人文科技融合的办学理念和扬岭南体育文化、育南国体育人才、运动与健康的办学特色。
在未来发展中,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德厚学博、文精武杰”的校训,发扬容国团“人生能有几回博,今时不搏更待何时”的广体精神,凝心聚力,创新驱动,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体育大学而努力奋斗!
广州体育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简介
1.体育人文社会学:该专业中的社会体育是省名牌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规律的学科群。运用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提出有关体育决策的建议,并在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运动人体科学:该专业是省名牌专业。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保健康复等学科。
3.体育教育训练学:该学科在全国高校的同类学科中排名领先,该学科中的体育教育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主要探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该学科的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团队为广东省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库支持。
4.民族传统体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是研究中华民族体育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学科群,它是现今我国体育学三大运动技术类专业之一。其下设三个专业方向,即:武术、民族传统体育和传统体育养生。它以武术(套路和散打)、体育养生以及民俗传统体育(南狮、舞龙)为主要研究对象,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并使之发扬光大。
5.休闲体育学:休闲体育学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全民健身以及大众休闲生活的需要。主要探讨1.休闲体育理论与政策2.休闲体育项目策划与指导3.体育旅游开发研究4.休闲体育市场开发与服务等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
6.体育新闻传播学:体育新闻传播学隶属于体育学一级学科,是我校在全国率先设置的硕士二级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体育领域中新闻传播活动的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研究重点在体育新闻传播理论与业务、体育新闻以及体育新媒体传播等领域。
7.运动医学:本专业研究运动和缺乏运动给人体带来的生理、病理问题及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从医学角度阐明体力活动及静态生活方式影响健康和在各种慢性疾病病因学中的作用,并且为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研究提供医学手段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同时运用医学技术和知识对运动进行监督和指导,防治运动伤病、保障运动员健康、提高运动成绩。本专业授医学硕士学位。
8.运动康复学:该专业是全国体育学院中较早设立的理学专业。该专业以培养具有康复治疗和运动医学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从事康复治疗、运动伤害防护、健康指导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全面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素质、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性环节。在此基础上,开展实验科研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运动康复专业已拥有多个实验室(国家级2 个和省级2 个)和充裕的仪器设备。已形成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特殊儿童运动康复;慢性病与老年病的运动康复;运动康复评定技术与运动处方等多专业研究方向。
9.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含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习年限一般3年,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学位论文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和新闻业务技能培养,培养全媒体时代拥有系统的传播知识、卓越的传播技能、全面的传播素养的高层次专业型传媒人才,培养造就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胜任新闻传播行业变革,具有现代竞技体育理念,能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从事体育新闻传播或其他新闻传播工作的编导、记者、节目主持人以及体育解说评论员等实践型高级传媒人才。主要有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体育新闻传播理论、体育新闻业务、体育新闻、体育新媒体传播、体育解说评论等研究领域。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