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2020年合肥师范学院生物制药专业

  2020年10月22日11:50  合肥师范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这里看完整内容

 

生物制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具备扎实的生物学和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生物制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流程,能够胜任现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岗位基本要求,从事生物药物研制、生产与工艺设计、技术创新、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以及生物医药相关产品的生产与应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生物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安徽、面向区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植物生物技术领域从事植物生产、研发以及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专业所必需的数、理、化以及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学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方法,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终会植物组培、会植物栽培、会植物应用,具备从事经济植物培育与应用、花卉生产以及园林绿地等的规划、设计、施工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有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2.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3.系统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经济植物育苗(特别是组培育苗)与生产、经济植物识别与应用、种植设计的基本专业知识;

4.具有经济植物识别、栽培养护管理及品种选育的基本能力;

5.具有城镇绿化、园林绿地等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6.具备良好的种植设计能力、适应现代植物生物技术发展的素质;

7.了解国内外植物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具有扎实的植物生物技术理论基础。

近三年育人、科研方面所获荣誉:

2016年以来合肥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录取分数高于同批次(本科第二批次)录取低控制线30分、41.8分、43.6分,低于上一批次(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线15分、10.3分、7.4分,详见表9.1,生源质量优良。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整体思想素质高,思想要求进步,热心参加学校及班级的各项活动。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纪律,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考风。近3年每年入党率在36%,每年学校评优活动中,本专业平均每年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校级以上优秀奖励100余人次。

近3年生物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热情不断,录取率逐年提高,而且每年有相当多的毕业生考取了全国重点大学,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本专业学生在各种技能和科技竞赛中表现突出,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13项,其中国家级比赛三等奖1项,长三角区域级比赛二等奖1项,安徽省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7项,省级三等奖2项。

经统计,本专业2017届、2018届、2019届毕业生,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分别达到96.72%、92.45%、96.88%。部分同学在医疗卫生单位、教育单位、食品药品加工企业、生物制品销售相关工作,就业质量较高。

教师科研是提高大学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学院始终坚持科研兴院,强化科研意识,加强科研管理,以科研促进教学、学科和专业建设。学院教师每年积极申报各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近三年以来,本专业教师主持科研项目共1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7项,校级项目8项。获得科研项目经费累计达96.5万,科研经费较充裕。近三年,本专业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共13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

 

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以小浆果资源开发与产业化为特色,培养具有相关产业实际操作能力的本科层次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并有效、有序推进。目前在生物技术系科研项目中,有多项与小浆果相关:115创新团队—蓝莓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蓝莓细胞杂交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及蓝莓新品种选育和适生优质高产蓝莓新品种的选育;安徽省农业委员会项目—蓝莓标准化种植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合肥师范学院校县产学研合作项目—金寨猕猴桃栽培技术基础研究和猕猴桃果品保鲜及加工技术研究。团队共发表论文74篇,起草完成蓝莓生产技术标准5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项。

本专业教学计划实施中,积极联合有关企事业单位共同探索,将企事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紧密结合的“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体系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发3-4门企业岗位课程。编写2-3本体现职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实验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近50%,同时还安排了集中实践活动(占总课时的20%左右),这些无疑是对培养对象岗位技能实训的强化,强调了“应用”的特点。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生物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物科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安徽基础教育,培养具备爱国进取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坚定的职业信念、良好的师德修养和科学素质,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科专业知识,经过系统的科学实验技能及思维训练,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现代教育理论与技能,有较强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满足专业化中学生物教师和管理人员需求的新型师资。

培养要求:

经过4年的学习和锻炼,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以下素养:

1、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和坚定的职业信念,能够有力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跟基础教育改革步伐,有能力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能培养出具备正确的生命观、科学观和价值观的中学生;

2、掌握现阶段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学习活动特点,了解地方资源和环境,能因地制宜地开展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3、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科专业知识和核心素养,熟悉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能够综合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掌握教学实践及研究能力,顺利开展中学生物学教学;

4、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合作、管理能力,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特点和方法,能够胜任中学班主任以及中学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

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拥有专业化发展的素养,对国内外教育形势与环境保持敏感,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

近三年育人、科研方面所获荣誉: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按照学校“师范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人人关心教学、一切为了育人”的良好氛围。团队中有1位教师入选省级教学名师,1位教师入选省第八批“115”产业创新团队项目(团队名称:蓝莓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拥有3个科研团队(生态学科研团队,中学生物学教学研究科研团队,植物资源开发与应用科研团队);1个生物科学专业师范技能指导团队;1位教师入选校“136”人才项目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位教师入选校“136”人才项目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来,专任教师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4项,教研项目9项,发表SCI论文7篇,三类以上科研论文7篇,教研论文16篇,建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年龄梯度、学历水平和学缘结构合理,且高科研水平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通过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较好的课外发展平台,近三年主持国家级及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获得大学生挑战杯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大学生生物标本制作大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级食品创意设计大赛银奖1项;第二届全国高校科普H5制作大赛二等奖1项;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1项;第八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大赛三等奖1项;第八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大赛优秀奖1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7篇,充分展示了专业“育人为先、能力是关键”的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1)对接基础教育行业,设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以“行知精神”为引领,以教师教育的“三个国家标准”为依据,按照中学生物教师能力、知识和素质结构要求,并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的广泛调查,反思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并依据国家对师范生培养的政策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安徽省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本校和本专业培养条件,修订培养目标,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广泛征求各级各类专家意见,进一步修订并完善了2018版培养方案。

2)对接教师岗位能力,强化专业内涵建设

依据专业特色,对应职业需求,加强课程内容建设;依据职业资格考试能力考核要素,整体设计实践训练体系,优化技术技能训练纲要。落实实践训练体系,制定配套实施方案,建设实景训练场所,完善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3)重视职业规划引导,坚定专业信念,把握发展方向

以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聘请校外导师为辅,建设专业发展及职业生涯规划平台,更加及时有效的协助学生坚定专业信念、把握发展方向。

 

主干学科: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生物教学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野外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物制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具备扎实的生物学和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生物制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流程,能够胜任现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岗位基本要求,从事生物药物研制、生产与工艺设计、技术创新、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以及生物医药相关产品的生产与应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药物分析、药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方法。

3.了解生物制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人文、社科、艺术等综合知识。

4.具备从事药物生产与工艺设计、生物药物研发、天然药物分析、生产管理以及药品分析检验的基本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外语运用能力。

6.具有生物制药的新理念,具有良好的科学作风和从事生物技术制药等领域的科学素质。

7.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良好的公民素养,较强的法律意识,正确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养,身心健康。

近三年育人、科研方面所获荣誉:

本专业学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11项,其中省级二等奖以上7项。近三年当年就业率分别为96.36%、93.22%、95.18%。就业主要分布在医疗卫生和生物医药等行业领域。研究生当年录取率分别为22.95%、37.28%、50%,其中73.77%录取院校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等211以上高校。

近三年,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在《Cell Research》等国内外生物医药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本科生培养实施“2+1+1”模式,即第一、二学年,主要进行学科基础课程学习;第三学年学生可以根据就业方向自主选择模块学习,由学院和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共同提供实验实训平台,在双方导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学生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实训工作任务;第四年采取“工学交替”方式,一方面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并在生产实践中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实现学生就业。从而使学业、产业、就业和创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贯通。

主干学科:生物工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物制药专业综合实验、生物药物制备工艺实训、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药理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食品质量与安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专业新知识和行业新技能,能在食品相关企事业部门从事食品生产和经营、质量与安全控制、分析检测、监督管理、安全评价、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 掌握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掌握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食品标准与法规;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3、 具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科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社科、艺术等综合知识。

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外语运用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5、 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备实验设计与实施、实验结果分析、论文撰写及参与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

6、 具备会食品检验、会品质控制、会质量管理的能力;具备食品质量与安全性检验、分析和品质控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能力;具有研究、开发和设计食品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初步能力。

8、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善于合作,爱岗敬业,品德良好。

9、 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

10、 具有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新理念,具有良好的科学作风和从事食品质量安全的科学素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业的科学精神。

近三年育人、科研方面所获荣誉:

本专业学生在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和科技竞赛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显著。在省级以上比赛获奖26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6项。

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就业率均超过省平均初次就业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平均满意达98%。其中近三年考取研究生人数分别为30,26,34人,升硕率26%、28%和35%, 2020年,有50%以上考取985、211学校。

专业教师主持科研项目共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科技厅项目4项,省教育厅6项,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校级项目8项。获得科研项目经费累计127万元。近三年来发表的科研论文36篇,其中SCI论文15篇。

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优势:

(1)学科专业的实践资源丰富,学校与徽王集团进行产学研合作育人,在校园内合作建有2000m2省级蓝莓工程中心。与省内一些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如安徽洽洽股份公司、芜湖三只松鼠食品有限公司、安徽今统、安徽统一等,还与合肥经开区、临泉县、明光市、金寨县、砀山县等建立了校外的实习基地,为食品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与实践空间。

(2)师资应用型教学指导水平不断提升

教师注重大学生“应用型”能力培养,积极参加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专业教师全面参与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指导工作,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与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也同步得到提升,“双能型”教师近70%。

特色:以会食品检验、会品质控制、会质量管理为专业特色,培养学生掌握食品科学基础理论、食品标准知识体系和食品质量控制相关知识,掌握食品规范质检能力,掌握食品质量控制基本技巧。

主干学科: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现代食品检测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课程实验专业见习、金工实训、小浆果深加工产品开发、食品工程原理实践、食品营养学实践、专业实践与社会调查、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毒理学实验、现代食品检测技术实验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原标题:2020年合肥师范学院生物制药专业


招生专业
手机版:2020年合肥师范学院生物制药专业
-新文章
相关学校
技校专业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