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招生对象、学制、学历、学位
1.专业名称:前三年高职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后两年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2.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理科)
3.学制:五年(高职阶段3年、本科阶段2年)
4.学历:完职阶段学习任务,达到毕业要求,授予高职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毕业证书;完成本科阶段学习任务,达到学校毕业条件的,授予省厅统一规定的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历证书。
5.学位:完成本科阶段学习任务,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省厅统一规定的学位证书。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段培养项目要分段表述)
1.高职3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以培养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和为出发点,培养具有坚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操控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技能,能够适应大型石油化工产品生产企业及有机、精细、制药、能源、环保等相关企业从事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装置操控、研制与开发、技术管理等石油化工生产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本科2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高职培养的基础上,培养面向21实际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达到如下要求: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和敬业精神;博学多才,具有工、理、文、管多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开拓、创新和较强的协调能力;具有与人合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基本能力。
三、职业(岗位)面向,社会化考试、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及继续学习专业
1.职业面向
主要面向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及有机、精细、制药、能源、环保等相关企业,具有从事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装置操控、研制与开发、技术管理、安全环保管理等石油化工生产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主要职业岗位
石油化工、有机化工等生产操控、产品研发、工艺管理、技术管理、产品质量检测及监控、安全及环保管理等岗位。
3.社会化考试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1)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一级证书,鼓励二级;
(2)高等学校英语(或日语、俄语、韩语等外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A、 )证书,力争通过四级;
(3)化工总控工高级工证书;
(4)鼓励获得全国AutoCAD中级证书。
学生至少获得(1)、(2)、(3)三项。
四、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主要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
2、具有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良好道德品质。懂得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和经济管理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3、要求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工程能力,工、理、文、商知识相互渗透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优良的综合素质。
4、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化工生产过程的共同规律;具有较丰富的化工工艺知识,具有机械、控制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5、获得工程设计基本训练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制图、工程运算、工程和工艺实验、测试、表达和获得科技信息等基本技能。
6、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查阅外文文献,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7、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及应用,具有计算机编程、数据库、文件检索、CAD等技能,达到省非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二级水平。
8、获得工程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及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9、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达到国家对大学生体育合格的标准。
五、转段升学要求:
主要根据两个原则:第一把好入学质量关。该项目学生的录取方式、招生标准必须由省教育厅、徐州工程学院及合作院校协商确定。第二把好项目实施过程监控和质量关。徐州工程学院与合作院校联合制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高职期间,培养方案涉及的重点课程、专业课程、重点实践环节由徐州工程学院负责命题考核。学生在高职期间的学籍成绩等纳入徐州工程学院学籍管理系统。若该项目学生在高职期间,思想道德、行为表现优良(没有记过及以上处分)、能够按时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并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技能证书,可以根据学生志愿选择进入徐州工程学院继续下一阶段学习或者直接就业。
1.高职阶段招收学生的高考成绩,应符合江苏省高职录取分数线。
2.学生完职阶段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任务,符合方案设定的毕业条件,取得高职毕业证书后,自愿报名参加对口单招,符合转段条件的,于第四年进入徐州工程学院学习,学习期满符合本科毕业条件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发放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3.转段条件:思想品德良好,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良好;在满足省厅项目转段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学生志愿选择进入徐州工程学院继续下一阶段学习或者直接就业。
六、毕业要求及学历、学位证书发放
1.学生完职阶段培养方案规定学习任务,达到所在高职校毕业要求可以授予相应的毕业证书。
2.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科阶段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学校根据省厅文件要求发放相应的毕业证书,参照《徐州工程学院授予学士学位实施细则》,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3.学生经历了本科阶段培养方案要求的所有教学环节,但由于成绩不合格不能毕业者,作结业处理,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
4.结业者可在长修业年限内向学校申请重新修读相关课程,课程及格者换发毕业证书,达到或超过长修业年限仍有不及格课程者不再换发毕业证书。
5.学生完职阶段学习任务,可以就业,其就业工作由高职院校负责推荐、指导。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完成学习任务,其就业工作主要由徐州工程学院负责推荐、指导,相关高职院校积极配合参与。
七、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要求
1.《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
本课程主要学习化学基本定律和基本计算、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周期律、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配合物和重要元素的化合物;学习有机化学基本概念,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方法;学习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分析化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物性常数和物质含量的分析测定方法,并能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本课程包括《化学综合实训》学习实验室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学习物质性质、反应原理与现象、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反应平衡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学习无机、有机等物质的基本制备实验方法;学习拟定实验方案、组装实验装置及实验操作技术。培养学生基本化学实验技术和分析实验技术,掌握独立进行化学与分析实验的能力。掌握化学物质结构、性能,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分析原理,化学实验技术、分析技术等,提高学生从事化学化工事业的科学素养,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2.《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选择与操作》
本课程主要学习流体输送、精馏、吸收、萃取、蒸发、结晶、过滤、传热、干燥、反应器等化工单元过程知识;掌握化工单元过程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了解典型化工单元设备性能、结构、选用与操作方法。从生产实际出发,以岗位技能培训为主线,通过典型化工单元过程(精馏、吸收、萃取、干燥、液体输送、传热、过滤及反应器等)的工程化、场景化操作实训及利用仿真操作系统学习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液位操作、压缩机、锅炉、精馏、吸收解吸、反应器等仿真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控制方法以及事故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单元设备的操作能力和利用DCS进行化工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化工单元过程生产知识及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工理论知识指导生产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后续化工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化工DCS识用与操作》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是一门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主要工业参数的基本测量方法和仪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能根据工艺实际情况正确地选用和使用常见测量仪表和调节仪表;理解自动调节系统的组成、基本原理、各环节的作用,能根据工艺的需要提出合理的自动控制方案,为自控设计正确提供有关工艺条件和数据。
4.《化工产品合成》
本课程主要学习常见化工产品(包括染料、医药、农药、表面活性剂、颜料、助剂、香料、涂料及化学试剂)的基本有机合成过程技术,包括氯化、磺化、硝化、烷基化、氨化、氧化等有机合成单元过程的工艺原理、实施方法和控制因素;学习有机化工产品的制备、分离提纯的实验技术、生产方法、基本工艺计算;学习常见产品生产安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处理方法;掌握一定的产品合成开发实验的基本技能。通过对典型有机物进行合成,使学生掌握化学产品合成的工艺路线设计、合成装置的搭建、产品的分离与净化方法,合成效果的评价。由学生自己组织实验流程,搭建实训装置,选择有代表性的精细化学品或中间体进行合成和分析实验,培养学生产品合成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实验操作能力。《合成产品实训》侧重于产品合成路线的选择与产品合成单元过程的探索。《合成技术实训》侧重于产品合成的放大开发,各类先进的合成装置的使用与操作,强调产品合成的系统性和效果评价。
5.《催化剂制备与应用》
了解工业催化剂的分类,学习工业催化剂各组成成分的作用,简单的催化原理;学习催化剂的制备并学习催化剂性能测试方法。
6.《石油炼制运行与操控》
学习了解石油化工的原料来源;石油化工催化剂的性质和使用方法;掌握石油化工工艺计算,掌握石油炼制工艺的基础知识,包括:石油炼制基础知识,主要炼油工艺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开停车操作,同时掌握典型化工设备、自动控制装置的使用、以及常见操作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原则等,了解工艺流程组合原则与车间生产管理。
7.《有机化工生产运行与操控》
本课程主要学习典型有机产品(芳烃、烯烃、醇、酸、酯等)的生产工艺。熟悉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和工艺控制因素,了解工艺路线的评价和发展动态,掌握相关产品生产的操作技术和操作方法。通过生产型综合实训装置的训练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化工专业理论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系统性、综合性化工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利用专业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训中要求了解典型化工生产设备的构造和性能,掌握正确工艺流程与安装方法。掌握化工生产工艺常用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测量仪表的选用、安装及使用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生产中控的样品采集、分析和工艺调节控制方法,优化生产工艺操作。掌握DCS实操练习和使用。培养安全生产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8.《化工工艺初级设计》
本课程主要学习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和内容;生产方法选择、工艺流程设计、流程图绘制、典型自控方案确定的方法与步骤;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计算与选型的程序及注意事项;车间布置设计的类型、原则、方法;化工管路设计的相关知识与规定;工艺设计与非工艺设计的关系及提供的条件;设计说明书、概算书的编写程序与内容;计算机在物性数据查找、模拟计算、设备计算的应用;熟练应用AUTOCAD软件,掌握Auto CAD制图能力。通过对化工单元过程及工艺流程的设计过程练习,熟悉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掌握化工设计的流程确定,流程图的画法,基本的物料、热量衡算,基本化工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化工参数的控制方案的设计,基本化工设计文件的编制等技能。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实际练习计算机在化工设计中的应用。
9.《化工热力学》
本课程主要学习热力学基本概念、性质和结构体系的基础, P-V-T关系和状态方程、均相封闭系统热力学原理及其应用、均相敞开系统热力学及相平衡准则、非均相系统的热力学性质计算,流动系统的热力学原理及应用、热力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以及常用热力学基础数据。为蒸馏、吸收、萃取、结晶、蒸发、干燥等单元操作,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过程,提供多组分系统的温度、压力和各相组成间的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建立适合于化工过程的热力学分析方法。
10.《化学反应工程》
本课程主要学习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多相系统化学反应与传递现象间的相互作用和定量处理方法;理想流动模型等温和变温流动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流动系统停留时间分布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测定,以及由停留时间分布建立实际反应器流动模型的方法;实际反应器气固催化反应器的设计和分析,及气液反应、气液固相催化反应和间歇反应器和半连续反应器的设计和分析。
八、衔接课程体系与以往课程体系的比较及特色
1.衔接课程体系与以往课程体系的不同之处
(1)“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与以往课程体系相比,在架构的理念、架构的技术,以及具体的衔接的方法等方面具有明显特点。依照“能力递进、层级化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理念,“横对接、纵衔接”的架构技术,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采用分层化、模块化课程衔接的方式,由单一低难度技能到综合复杂高难度技能,形职/应用型本科分段教育衔接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技术培养体系的衔接模式。
(2)“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采取一个培养目标,一套教学计划,二阶段培养,二张文凭的培养模式。与以往课程体系比较,较好地解决了目前高职教学理论薄、本科教育技能弱的现状。
专业基础课程体系:高职阶段够用,本科阶段强化专业理论。
专业课程体系:高职阶段校企交替,教学做一体,强专业技能培养,本科阶段加强专业理论,为技术技能综合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3)“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符合学生知识技能成长规律,使学生进行由感性到理性的学习。第一阶段工学交替,教学做融合,强职业技能培养,并辅以够用的知识,使学生知道该怎么做;第二阶段进行研究型为主的学习,提高工程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增长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架构的“3+ 2” 衔接课程体系的创新特色
(1)高职/应用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衔接的理念、技术与模式的创新
依照“能力递进、层级化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理念,“横对接、纵衔接”的架构技术,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采用分层化、模块化课程衔接的方式,由单一低难度技能到综合复杂高难度技能,形职/应用型本科分段教育衔接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技术培养体系的衔接模式。
(2)高职/应用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衔接的方法与途径的创新
以前段教育学校、后续教育学校和合作企业“三维一体”的方式,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与行业技术标准相关等级要求和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共同开发高职/应用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以实现专业设置衔接、培养目标衔接、课程教学内容衔接、教学方法衔接和职业技能鉴定与课程评价衔接。
九、实施中的师资、设备、合作的保障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相对合理,教学业务水平、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的教学团队。目前,化工学院拥有教职工72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以上教师比例近40%,“双师型”教师比例大于82%,硕、博士研究生比例超过60%。拥有江苏省“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数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办学条件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建有国家级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实训基地、省级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省级环境生物技术工程研发中心各一个,以及包括模型及拆装、基础化学、化工过程、化工合成、石油化工、化工工艺、高分子材料加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药物制剂、工业分析、环境监测与治理、化工仿真等十多个实训分中心在内化学工程实训中心,教学设施总资产3200 多万元。该中心因功能齐全、生产型、职场化特色鲜明被评为全国石油化工教育与培训示范实训基地。另外学院先后与中石化金陵石化有限公司、扬子石化有限公司、扬州石油化工厂、仪征化纤有限公司、江苏扬农化工集团等32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其中深度合作企业12家,形成了全面的、稳定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本科阶段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原有化学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两个专科专业,现有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38人,任课教师3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4人,年轻教师均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多位教师受到省、市表彰,其中有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1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徐州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各1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各1人。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近5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仪器设备总值700万余元,为本科实验教学、毕业设计和教师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学院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基础化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市级工程中心2个(徐州市生物质燃料工程中心、徐州市环保涂层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徐州市农药绿色技术实验中心)、校级研究中心和研究所各1个(徐州工程学院应用计算化学研究中心、徐州工程学院新材料与技术研究所)。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基础化学教学团队,应用化学教学团队)、校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构效学应用研究团队,生物能源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为了提高试点项目的完成质量,联合申报院校将在项目立项后,由牵头院校组织,统筹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探索建立人才育、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及推进校企合作,使本项目的试点工作得以高质量的完成。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