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2019年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三校生升高职”考试大纲

  2019年04月11日16:36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这里看完整内容

“三校生升高职”考试语文科目考试大纲

 

Ⅰ.考试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结合我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实际,确定语文科目考核能力要求。

语文考试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识别和记忆,是基本的能力层级

 、理解: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别、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这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一、语言积累与语言表达

语言积累与表达运用的考查,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与运用性。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1、识记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③识记现代汉语成语及固定用语的字形

2、表达应用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②正确使用词语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⑦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3、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①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②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二、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感受、体验和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个性阅读的评价。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

1、理解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古代诗文阅读

古代诗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阅读浅易古代诗文的能力,考查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了解文章作者 、写作背景及文章写作主旨。

1、理解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章

2、分析综合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③学习文章的现实意义

四、写作

写作要求符合题意,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

①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②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二、试卷结构

    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

.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迫不急待   走头无路    责无旁贷    惆怅

B.情不自尽   朝三暮四    漠不关心    质疑

C.昂首阔步   别出心裁    世外桃源    留恋

D.披星带月   义不容辞    一枕黄粱    陷井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短促的休息之后,会议继续进行

B.大家先把这个问题考虑,下课再来研究讨论

C.许多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

D.不仅他数学学得很好,而且语文也学得很好

二、填空题

1.东晋诗人陶渊明名作《归园田居》中的佳句:“暖暖远人村, 。”

2.《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的作品。

三、判断题

1、“刃”是指事字(     )

2、郁达夫的散文纯正、朴实、优美,被称为“美文”。代表作有《背影》、《匆匆》等(     )

四、古文翻译题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五、简答题

鸿门宴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A.素善留侯张良            素(   )

B.毋内诸侯                内(   )

C.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   )

D.要项伯                  要(   )

2、这段选文分别表现了刘邦与张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中的对话分析。

六、写作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附录

 

一、古诗词阅读重点篇目

1、《诗经》两首(《静女》《采薇》)

2、李白 《将进酒》

3、白居易 《琵琶行》

4、柳永 《雨霖铃》

5、李白 《越中览古》

6、刘禹锡 《石头城》

7、元稹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8、杜牧 《过华清宫》

9、杜甫 《登高》

10、王维 《山居秋暝》

11、秦观 《鹊桥仙》

12、李清照 《声声慢》

13、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4、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古文阅读重点篇目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劝学》

3、《廉颇蔺相如列传》

4、《师说》

5、《石钟山记》

6、《赤壁之战》

7、《邹忌讽齐王纳谏》

8、《谏太宗十思疏》

9、《陈情表》

10、《鸿门宴》

“三校生升高职”考试数学科目考试大纲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结合我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实际,确定数学科目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模块中的内容,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初步了解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2.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3.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解决问题

二、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

1.运算能力:根据法则、公式,按照一定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

2.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3.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对简单实际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4.数据处理能力:会选择合理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整理数据,并构建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

5.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一、集合、简易逻辑、不等式、函数

1.集合

1)理解集合及其相关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掌握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掌握集合的表示法

2)理解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运算

2.简易逻辑

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3.不等式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掌握区间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正确表示其解集

3)了解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4.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会求常见函数的定义域,会用描点法作简单函数的图像,并解决函数的实际问题

2)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概念,会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掌握其图像的特点

二、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1.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并会计算

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

3.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4.理解对数的概念,会利用对数的性质、运算法则等进行计算,了解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5.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

三、三角函数

1.了解角的概念的推广,理解弧度制,会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理解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熟记特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及它们在各象限内的符号

3.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了解诱导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

4.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5.会利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四、数列

1.了解数列的概念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平面向量

1.了解平面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向量的模等概念

2.掌握平面向量的加、减法运算及数乘运算

3.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运算

4.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内积)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内积)的运算

5.了解两个平面向量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

六、直线和圆的方程

1.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线段中点坐标公式,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和截距的概念,会求直线的斜率

2.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3.理解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会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

4.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5.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及一般方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6.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会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七、立体几何

1.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

2.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3.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

4.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5.认识柱、锥、球及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6.会用公式计算柱、锥、球及简单组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八、概率与统计初步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及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随机试验、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理解频率与概率等概念

3.理解概率的性质,会进行古典概率的计算

4.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

5.理解总体及样本的概念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等常用的抽样方法

6.理解总体均值、标准差的概念,理解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体均值、标准差

7.了解相关关系的意义及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二、试卷结构

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Ⅳ.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1. 已知集合,集合,则=  

A. B.   C.  D.

2. 已知A,B是任意集合,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3. 函数的定义域为(  

A.         B       C     D

4. ,则  

A           B          C          D

5.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      C.       D.

6.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A.     B.      C. D.

7.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 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

A.           B.

C.          D.

9. 如图,已知长方体中,,则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等于  

A.                B. 

C.                D.

10. 有不同的数学书9本,物理书6本,化学书7本,现从中任取1

本,取到数学书的概率是(  

A.      B.   C.        D.

11. 已知向量a=-1m, (24),a ,则m=(   )

A.-2            B.2             C.3          D.4

12. 在等比数列,,公比,则  

A.3             B.2             C.1          D.-1

二、填空题

1.已知是偶函数,且,则  

2.已知角终边上一点,则  

3.的周长为   

4.斜率为且过点的直线方程是 

5.等差数列中,若,则公差   

三、解答题

1. 已知,且是第三象限的角,求

2.试讨论当为何值时,直线与圆相切、相交、相离?

3.证明:在区间内为减函数

4.将一颗骰子先后抛掷2次,观察向上的点数

求:(1)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

(2)点数中至少有一个奇数的概率

 

 

 

 

 

 

 

 

 

“三校生升高职”考试政治理论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我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实际确定政治理论科目考核的能力要求。

政治理论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有关信息

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

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考试范围与要求

第一部分 经济政治与社会

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关知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考核学生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具体要求:

1.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规律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3.我国的分配制度;依法纳税;选择恰当的投资理财方式

4.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手段和必要性

6.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坚持对外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则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

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11.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1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3.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4.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15.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6.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1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8.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9.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20.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

第二部分心理健康

要求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能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具备处理合作与竞争、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职业兴趣,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有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具备技术技能型人才应有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具体要求:

1. 心理健康对于成长的意义;培养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2.运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养成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习惯3.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4.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培养自信、自强、自

尊的心理品质5.情绪与健康成长的关系;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适

能力6.学会与同学或同伴和谐相处;适度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建

立良好的师生关系7.掌握应对校园暴力、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8.珍惜亲情,学会感恩9.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胜任力10.应对学习压力和焦虑的方法,端正学习和考试态度,自觉调

节学习压力和焦虑11.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养成在实践中学习的习惯12.正确的职业选择方法;树立符合自身心理特点的职业目标13.调适职业压力的方法;分析影响职业压力的因素,提高职业

角色的实践能力14.职业倦怠的危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与价值观15.做好求职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困扰和心

理障碍16.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心理原因,创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培养

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实践能力

第三部分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能够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具体要求: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及特点

2.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社会发展的作用

3.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4.发展要立足本人实际

5.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对行业发展动向进行分析

6.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构成

7.阶段目标的特点和设计思路

8.措施制定三要素(任务、标准、时间)

9.就业形势与择业观

10.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掌握求职的基本方法

11.创业的重要意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业的优势

12.珍惜在校生活,奠定终身学习基础

13.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14.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四部分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要求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要求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具备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和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具体要求:

1.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个人礼仪、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养成遵守个人礼仪、交往礼仪的习惯

2.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职业礼仪的作用

3.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道德的特点和分类,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道德的作用

4.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爱岗敬业的意义,乐业、勤业、精业的具体要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诚信和公道的意义;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职业活动中各种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性和反腐倡廉的意义,增强廉洁意识

5.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和意义,自觉践行行业道德规范

6.慎独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运用内省的方法,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7.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8.增强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增强权利意识、义务观念;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

9.增强程序正义观念;增强证据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认识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懂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传播淫秽音像制品、吸食注射毒品、参与赌博等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11.导致犯罪的主观原因,自觉预防犯罪;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可能构成犯罪,树立自觉防范的意识

12.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侵害人身权、财产权要承担法律责任;学会辨别合同是否有效,懂得履行合同的原则;婚姻法规定的结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承担对家庭、对家人的责任

13.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增强劳动者权利和义务意识,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

第五部分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具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成为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思想基础。具体要求:

1. 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生行动要遵循客观规律3.尊重客观实际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增强自信自强

意识4.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5.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顺境和逆境6.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矛盾7.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8.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识别假象,明辨是非9.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加强思维训练;在人生发展中努力培养创新

能力10.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11.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12.青年学生要具有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13.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4.人的价值的实现与评价;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

价值15.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充

分利用现有的社会条件,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六部分时事政治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党中央治疆方略的内涵,新疆工作的总目标

4.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5.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二、试卷结构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

 

.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     )

3.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     )和(     )

4.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职业生涯规划,要立足(     )实际

5.人的价值是(     )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二、单项选择题

1.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是(     )

A.供求        B.价值       C.文化        D.地域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优势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完善

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作为一位现代职业人员,不知礼,则必失礼;不守礼,则必被视为无礼。下列不属于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是(     )

A.仪容端庄     B.优质服务    C.服务群众      D.语言文明

4.下列表述可以体现出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

A.量力而行     B.遵从父命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三、多项选择题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    

A. 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法治建设

D. 文化建设    E.社会建设     F.生态文明建设

2.临近毕业,很多同学面临求职就业的问题。我们为求职应该做好的准备是(     )

A.收集就业信息

B.掌握求职技巧

C.善于推销自己

D.掌握

3.每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有技能精湛,坚守职业道德,自尊、自强、自爱,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下列属于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

A.爱岗敬业      B.尊老爱幼       C.保护环境

D.服务群众      E.助人为乐       F.诚实守信

4.良好的情绪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下列采用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当我被朋友误解时,会找人倾诉宣泄

B.心情不好的时候,选择去旅游,转移注意力

C.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

D.当遇到困难时,暗示自己“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

四、判断题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做起。(    

2. 订立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一旦签订就意味着要发生法律效力。可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一旦签订合同,如果不履行,就要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3.创业者需要具有高层次的综合职业能力,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创业几乎没有什么优势。(     )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权利。(     )

五、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运用《哲学与人生》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国家授予徐立平“大国工匠”称号。

他早毕业于陕西航天第一技工学校,是一名普通的技工学校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他受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的熏陶,养成了对工作精益求精、不断追求知识、不断提高技能的习惯。他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综合素质等得到提升。走向工作岗位后,他勇于创新,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其中,两种获得国家专利,有一种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立平刀”。

徐立平说:“不管你将来在什么行业,从事什么工作,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学习看轻了。尤其是到了单位千万不要以混日子的态度去工作,还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现代社会对技术工人越来越重视,技术工人的地位在迅速提高。只要用心去做事,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做出成绩。”

(1)徐立平的事迹启示我们,如何在人生发展中努力培养创新能力?

2)请你例举出,青年学生要实现理想信念,需要具备的意志品质与承担的责任?(至少四点)

 


原标题:2019年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三校生升高职”考试大纲


高职 面向三校生 考试 考试大纲 高职
手机版:2019年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三校生升高职”考试大纲(考试时间)
-新文章
相关学校
技校专业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