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扩招专项考试文化素质考试大纲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文化综合考试大纲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部分。语文部分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制定;数学部分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实际制定(数学符号使用现行国家标准);英语部分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实际制定。
文化综合为一份试卷,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部分,总分200 分,其中
语文、数学各80 分,英语 4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
语文考试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表达应用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1) 汉字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②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 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
(3) 句子
①辨析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②变换句式。包括:主动句与被动句(包括“把”字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常式句与变式句,以及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之间的变换。
③根据具体语境仿句。
(4)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 辨析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6)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1) 识记中国、外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代表作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2) 识记一些古代重要的文学体裁的基本常识。
(3)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基本特点。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尤其能辨析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及古今词义的区别。
(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之、其、而、则、乃、以、于、为、安、耳、夫、盖、何、焉、矣、哉、乎、也、所)。
(3) 理解与辨别不同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包括动宾和介宾前置)、定语后置句。
(4) 理解与辨别文言词类活用。
(5) 理解并翻译浅易的文言文句子。
(6) 筛选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7) 赏析浅易的古典诗词:理解诗词句意,领悟思想感情,鉴赏表达技巧。
(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3) 概括、评析文章的基本观点或文章主旨。
(4) 简要分析作品中人物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5) 分析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
①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如朴实、幽默、富有文采等)。
②辨析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③辨析文章所用的主要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④掌握文章的文体特点(理清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与方法;把握议论文三要素的逻辑关系及常见的论证方法;能分析叙事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手段——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情节的安排——顺叙、倒叙、插叙以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对刻画人物、加深主题、渲染气氛所起的作用;能找出结构散文的主要线索)。
能写一般性的记叙文、说明文及常见的应用文。
应用文写作范围:通讯(通讯报道)——对现实生活中有报道价值的人和事作真实报道。短评——对一件事、一个观点、一种思想行为、一种风气等作出针对性的分析评论。
个人总结——对过去工作、学习、生活中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缺点和找出的经验教训作具体归纳。
书信——包括一般书信(如亲戚、朋友、同事之间交流思想、商量工作、研究问题的书信)和专用书信(重点是:感谢信、慰问信、倡议书、决心书、贺信、挑战书、应战书)。
(1) 记叙文
①可以记人为主,也可以叙事为主。
②叙事应有条理,有详略;抒情、议理应基于具体的人、事、物,避免空洞。
③能用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形象。
④语言力求生动,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适当开展抒情和议论。
⑤内容积极健康。
⑥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文字书写正确,字迹工整。
(2) 说明文
①能准确介绍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成因、用途等。
②说明顺序要合理,要符合说明对象的自身特点。
③说明的主次、详略得当,中心意思明确突出。
④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文字书写正确,字迹工整。
(3) 应用文
①格式规范。
②称谓及其用语正确、得体。
③文章目的、要求明确。
④内容符合事理。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文字书写正确,字迹工整。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 考试用时约70 分钟。
3.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综合题和写作题。满分80 分,试卷结构如下表:
题型 |
题量 |
小题分 |
分值 |
考试内容 |
单项选择题 |
7 |
3 |
21 |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 |
3 |
3 |
9 |
文言文阅读 |
|
综合题 |
7 |
/ |
20 |
1. 文言文句子翻译; 2. 语言表达应用; 3. 古代诗歌鉴赏; 4. 现代文阅读。 |
写作题 |
1 |
30 |
30 |
书面表达 |
合计 |
18 |
/ |
80 |
|
数学科目考试的宗旨是:测试考生的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考生的中学数学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考试要求按照知识要求从低到高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1.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运用;
2.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3. 掌握:能够运用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去解决一些问题。二、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
1. 理解集合,元素,数集,空集,有限集,无限集,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交集,并集,全集,补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
2. 了解元素与集合的字母表示及其关系符号;
3. 掌握常用数集(自然数集、正整数集、负整数集、整数集、正有理数集、负有理数集、有理数集、正实数集、负实数集、实数集),空集,全集的字母表示;
4. 掌握集合的列举法和描述法的运用;
5. 了解平面内点集的列举法和描述法的表示;
6. 掌握非空集合所含子集,真子集,非空真子集的表示及其个数;
7. 了解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表示及其关系符号;
8. 掌握交集,并集,补集的运算;
9. 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
1. 掌握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
2. 了解不等式加法,乘法,传递的基本性质;
3. 理解区间,区间端点,开区间,闭区间,左半开区间,右半开区间,有限区间,无限区间的概念;
4. 了解开区间,闭区间,左半开区间,右半开区间,有限区间,无限区间的表示;
5. 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求解及其区间表示。
1. 理解函数,自变量,定义域,函数值,值域,解析法,单调性,增函数,减函数,单调区间,增区间,减区间,对称轴,对称中心,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分段函数的概念;
2. 掌握函数定义域的求解及其区间表示;
3. 了解函数概念中两个要素的运用;
4. 了解平面内任意点的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5. 掌握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的判断;
6. 掌握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的确定。
1. 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2. 理解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对数的底,真数,常用对数,自然对数,对数函数的概念;
3. 了解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4. 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5. 掌握对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6. 了解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换;
7. 了解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的简记;
8. 掌握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
9. 了解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 理解角,正角,负角,零角,任意角,象限角,界限角,终边相同的角,弧度角,角度制,弧度制,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任意角的余弦函数,任意角的正切函数的概念;
2. 了解象限角,界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
3. 掌握角度与弧度的互化;
4. 掌握各象限角的正弦函数值,余弦函数值,正切函数值的正负号的判断;
5. 掌握界限角和特殊角的正弦函数值,余弦函数值,正切函数值的确定;
6. 掌握同角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运用;
7. 掌握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的运用;
8. 掌握含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式子的化简与求值;
9. 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0. 掌握已知正弦函数值,余弦函数值,正切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特殊角的方法。
1. 理解数列,项,首项,项数,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通项或一般项,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公差,等比数列,公比的概念;
2. 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确定;
3. 了解公差,公比,通项或一般项,前 项和的字母表示;
4. 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项和公式的运用。
1. 理解数量,向量,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共线)向量,相等向量,自由向量,负向量,向量的加法,和向量,向量的减法,差向量,向量的数乘,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坐标,两个向量的夹角,向量的内积的概念;
2. 了解向量,平行(共线)向量,垂直向量,向量的内积的坐标表示;
3. 掌握向量的模的计算;
4. 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
5. 了解两个向量夹角的取值范围。
1. 掌握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线段中点的坐标公式的运用;
2.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横截距,纵截距,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一般式方程,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重合,两条直线相交,两条直线垂直,
两条直线夹角的概念;
3. 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4. 掌握经过任意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的运用;
5. 掌握两条直线相交的交点坐标的计算;
6. 掌握两条直线平行和两条直线垂直所满足的条件及其运用;
7. 掌握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判断;
8. 了解两条直线夹角的取值范围;
9.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运用;
10. 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一般式方程的确定;
11. 理解圆,圆心,半径,圆的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的概念;
12. 了解确定圆的条件;
13. 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一般方程的确定;
14. 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2. 考试时间:约70 分钟;
3. 试卷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80 分,试卷结构如下:
题型 |
题量 |
小题分 |
分值 |
单项选择题 |
6 |
5 |
30 |
填空题 |
4 |
5 |
20 |
解答题 |
3 |
10 |
30 |
合计 |
13 |
—— |
80 |
测试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测试考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一)英语基础知识及应用
1. 词汇
(1) 要求掌握并能运用教育部2009 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不带“*”号的词汇(含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词汇);能根据构词法自主扩展词汇量。
(2) 要求理解教育部2009 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带
“*”号词汇的意思和主要用法。
(1) 名词:名词所有格;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2) 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和疑问代词。
(3) 数词:基数词和序数词。
(4) 介词:常用介词和介词短语。
(5) 冠词:不定冠词和定冠词。
(6) 连词:常用连词。
(7) 形容词:比较级和高级。
(8) 副词:比较级和高级。
(9) 动词:系动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助动词和情态动词。
(10) 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
(11) 被动语态: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和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
(12) 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动词的-ing 形式和动词的-ed 形式。
(13) 构词法:合成法、派生法和转化法。
(14) 句子种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15) 简单句的基本句型和“Therebe”句型。
(16) “it”的用法:形式主语和形式宾语。
(17) 并列句。
(18) 复合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
1. 理解主旨要义。
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 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4. 作出判断和推理。
5.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