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土壤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土壤作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对象,其土壤组成、理化性质、剖面特性、地域差异及分布格局等均对土壤侵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全面了解土壤及其地面组成物质的特性并深入认识水土流失规律,对揭示土壤侵蚀机理和设计实施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考试是为招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其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土壤学基本概念、重要机制和理论体系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帮助考生明确本考试科目的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土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熟悉本专业研究对象的基础属性,了解土壤学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具有运用本课程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分析土壤侵蚀机理、设计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和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卷面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3 个小时。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绪论
土壤的概念;土壤的基本组成;土壤与土体、土地概念的关系与区别;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土壤科学发展趋势。
第 1 章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的概念;矿物质颗粒分级及其属性;土壤颗粒组成和质地分类体系;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关系及其调控途径;土壤原生矿物与次生矿物主要类型、化学组成及性质;粘粒矿物的种类与特性。
第2 章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及其特点;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土壤有机物质的性质;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作用;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碳库。
第3 章 土壤生物
土壤生物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微生物种群多样性、营养类型多样性、呼吸类型多样性);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土壤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水平分布、剖面分布、共生等);土壤生物活性(土壤酶、生物活性物质等)。
第 4 章土壤质地和结构
土壤三相组成(密度、容重、空袭度);土粒种类与粒级;土壤机械组成、质地及分类制;不同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途径;土壤结构及分类;团粒结构的发生、组成及其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
第5 章 土壤水
土壤水的类型(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相互联系及土壤水有效性;土壤水的能态;土壤水的运动(饱和流、非饱和流、水汽运动);土壤水的再分布(渗透、蒸发)。
第6 章 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
土壤空气组成、运动;土壤热量平衡及影响因素;土壤热性质指标(热容量、导热率、扩散率);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日变化、月变化、地形、海拔)。
第 7 章土壤形成和发育
土壤形成因素及影响规律(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重要成土过程(粘化过程、钙积与脱钙作用、盐化与脱盐过程、碱化与脱碱过程、富铝化过程、灰化过程、潜育化和潴育化过程、白浆化过程、脱硅过程、铁铝化过程、熟化过程、退化过程等);土壤发生剖面与发生层次;南方红壤的主要成土作用、红壤制约性障碍及改良途径。
第8 章 土壤胶体化学和表面反应
土壤胶体及表面电性质(电荷、电位);土壤阳离子和阳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量与盐基饱和度;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影响要素及专性吸附的意义;土壤阴离子吸附及其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第9 章 土壤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土壤酸性的形成和酸度类型(活性酸、潜在酸);土壤的碱度;土壤酸度强度指标pH 值、数量指标和碱性指标;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土壤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土壤的缓冲作用;土壤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状况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第 10 章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氮素循环(土壤氮的形态与转化);土壤磷素循环(土壤磷的形态、数量、有效性及其土壤磷形态的转化);土壤硫素循环(土壤硫的形态与含量、循环与转化);土壤钾素循环(土壤钾的形态和含量及影响因素);土壤微量元素循环(土壤微量元素形态、含量、有效性及影响因素);土壤养分平衡及有效性。
第 11 章土壤分类和调查
土壤分类的基本概念、分类单位及分类系统;美国土壤系统分类(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特点;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分类和命名);土壤调查技术与成果运用。
第13 章 土壤污染与防治
土壤污染概念、土壤背景值;土壤自净与土壤环境容量;土壤污染物来源及危害(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土壤组成和性质对污染物的影响;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第14 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土壤退化的概念与分类;我国土壤退化的严峻态势;土壤主要类退化型(水土流失、盐渍化、潜育化、肥力退化、土壤污染)的防治;土壤质量评价(质量指标、评价方法)。
五、主要参考书目
《土壤学》黄昌勇 徐建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2012 年
原标题:2019年江西农业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土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