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知识综合一包括土壤学和农业生态学两个科目。
1. 李志洪,《土壤学》(第一版)(2008 年),化学工业出版社
2. 黄昌勇,徐建明,《土壤学》(第三版)(2011 年),中国农业出版社 二.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
本章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土壤学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掌握土壤的物质组成。
1. 概念: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潜在肥力、有效肥力
2. 土壤的物质组成
3. 土壤学的发展进程
4. 土壤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岩石的风化和成土母质
本章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形成母质的矿物和岩石、岩石的风化过程,掌握成土母质常见矿物及岩石的识别特征。
1. 概念:矿物、原生矿物、次生矿物、黏土矿物、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残积母质、坡积母质、洪积母质、黄土母质、风积母质
2. 矿物的分类
3. 岩石的种类及其性质
4. 岩石的风化: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的特点及三者区别,生物风化的重要意义
5. 成土母质的特性、母质类型第二章土壤矿物质
本章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了解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律,掌握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征及改良方法。
1. 概念:粘粒矿物、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同晶代换、2∶1 型粘粒矿物、1∶1型粘粒矿物、当量粒径、单粒、复粒、硅铝铁率、土壤质地、蒙金土、质地剖面构型
2. 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
3. 土壤中原生矿物的构造类型
4. 土壤中次生矿物:基本构造单位、主要次生矿物的特征、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
律
5. 土壤颗粒与土壤质地:颗粒的分级与特性、土壤的质地分类、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征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考试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土壤有机质的概念,了解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其构成、土壤中生物转化相关的微生物,掌握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1. 概念:土壤有机质、腐殖物质、非腐殖物质、矿质化过程、腐殖化过程、氨化作用、硝化作用、腐殖化系数、矿化率、C/N、激发效应
2.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其构成
3.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营养类型、呼吸类型
4. 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腐殖化过程,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
5. 腐殖物质组分的分离提取、腐殖物质的性质
6.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及其调节第四章土壤的化学性质
本章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及其特点,了解土壤的氧化还原性质,掌握土壤酸度指标以及影响土壤缓冲性能的因素。
1. 概念:土壤胶体、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土壤吸收性能、可变电
荷、永久电荷、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阴离子负吸附、土壤pH 值、交换性酸、水解性酸、总碱度、碱化度、土壤缓冲性
2. 土壤吸收性能类型:机械吸收、物理化学吸收、化学吸收
3. 土壤的交换性:土壤胶体的概念及类型、胶体带电的原因;阳离子交换的概念、阳离子交换过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影响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盐基饱和度的概念、影响离子交换的因素、离子交换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
4. 土壤的酸碱性:土壤酸碱度的来源和类型、土壤酸碱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土壤酸、碱性的形成机制、中国土壤酸碱性的划分;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和数量指标,土壤活性酸和交换性酸在土壤改良中的作用和定量方法。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改良要求。土壤土壤缓冲性的概念,土壤缓冲性对土壤的肥力发挥、植物生长的作用。
5.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土壤氧化还原体系的确立;土壤氧化还原指标的确定和测定方法。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的因素
第五章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本章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土壤孔性和土壤结构性,了解土壤耕性,掌握团粒结构的形成机制及与土壤肥力关系。
1. 概念:比重、容重、土壤孔隙度、孔隙比、当量孔隙、团粒结构、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性、微团粒、粘团、物理机械性、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土壤结持性、下塑限、上塑限、粘着点、塑性值、耕性、宜耕期
2. 土壤孔性:土壤的密度和容重概念,在土壤中的作用。土壤三相比的定义和对高、中、低土壤肥力三相比的指标,土壤三相比的调节作用。
3.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的类型和划分,土壤结构形成的机制;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机理。不良土壤结构形成的条件。土壤团粒结构对肥力的贡献。土壤促进良好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措施。
4. 土壤耕作的概念及耕作的基本作业。土壤力学性质:土壤粘结性、土壤粘着性、土壤塑性和土壤胀缩性;土壤耕作阻力与土壤力学性质的关系。
第六章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状况[考试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土壤水的类型划分及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了解土壤水分运动、
入渗、再分布,以及土壤空气、温度与作物生长的关系,掌握土壤空气与大气组成上区别、为更好农业生产调节土壤水气热条件。
1. 概念:吸湿水、吸湿系数、膜状水、大分子持水量、凋萎系数(萎蔫系数)、田间持水量、土水势、毛管悬着水、毛管上升水、基质势、渗透势、压力势、重力势、水分特征曲线、质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相对含水量滞后现象、土壤入渗、水分再分布、SPAC 系统、土壤通气性(土壤呼吸)、呼吸商、呼吸系数、土壤氧扩散率、土壤热容量、比热(重量热容量)、容积热容量、土壤导热率、土壤导温率
2. 土壤水分:土壤水的类型的划分依据及有效性;田间持水量和凋萎系数的概念、土壤有效含水范围及影响因素。土壤水能态的原理,土壤水势的定义和各土壤水分势及有效性。土壤水吸力的定义和土壤水能态的定量表示方法;土水势的测定和农业应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概念和应用。
3. 土壤空气:土壤空气和大气组成的差异、原因。土壤空气组成与土壤时空变化关系,土壤空气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土壤空气组成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土壤空气运动的方式,土壤通气性的概念和指标,土壤通气性的测定。
4. 土壤热量状况:明确土壤热量的来源,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及影响因素和土壤的热量平衡。土壤热容量的定义、影响因素和应用;土壤导热率和土壤的热扩散率的定义和应用。了解土壤温度的季节或月变化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的原因。地形地貌和土壤性质对土温的影响。
5. 为了农业生产高产稳产,该如何条件土壤水气热状况?第七章土壤养分
本章要求学生熟悉土壤中氮、磷、钾的转化,了解土壤氮磷钾的含量、形态、来源以及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掌握土壤氮素损失途径及防控措施、土壤磷的固定及其调节、土壤钾的释放及影响因素。
1. 概念:土壤养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效养分(速效养分)、水溶态养分、交换态养分、缓效态养分、难溶态养分、有机态养分、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化学固定作用、吸附态磷、闭蓄态磷
2. 土壤氮素循环中 的来源、土壤有机、无机氮的转化;土壤中氮的获得与损失途经。土壤氮的调控。
3. 土壤磷的形态和数量,土壤磷的转化和有效性。土壤无机磷的形态和有效性。土壤磷的调节。旱田土壤和水田土壤磷转化特点及有效性。
4. 土壤中的钾的含量和形态,各形态钾之间的转化与有效性。土壤钾的固定和释放,土壤钾的损失。
5.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来源及转化、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第八章土壤形成与分类
本章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土壤成土因素和形成过程,了解我国土壤分类体系和美国土壤诊断分类体系以及土壤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掌握土壤五大成土因素和主要成土过程。
1. 概念:自然土壤、农业土壤、成土因素、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土体构造、土壤层次(土层) 、腐殖质层、粘化层、钙积层、潜育层、土壤剖面、富铝化、脱钙、脱盐、碱化、潴育化、灰化、白浆化、泥炭化、发生层、沉积层、淋溶、淀积、母质、熟化过程、土壤纬度地带性分布、土壤经度地带性分布、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土壤区域性地带性分布、土壤非地带性分布、
2. 土壤的形成因素:五大成土因素
3. 主要成土过程:原始成土过程、有机质积聚过程、黏化过程、钙积与脱钙过程、盐化与脱盐过程、碱化与脱碱过程、富铝化过程、灰化过程、潜育化和潴育化过程、白浆化过、熟化过程
4. 土壤分类:土壤分类的原则和方法,我国的土壤分类系统: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
5. 土壤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
农业生态学科目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目
1. 陈阜,《农业生态学》(第一版)(2002 年),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 骆世明,《农业生态学》(第二版)(2009 年),中国农业出版社 二.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熟悉掌握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掌握农业生态学的特点。
1. 概念: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系统
2.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分支及发展阶段
3. 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含义与发展
4.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特点与任务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
本章要求学生熟悉掌握系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掌握生态系统的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
1. 概念:系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圈、组分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信息流、价值流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3.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5.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6.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7.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第三章生物种群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种群生态学的有关概念和术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原因及调节方式;生物种群进化过程中的生态策略选择;种群间相互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 概念:种群、种群密度、天然密度、生态密度、环境容纳量、环境阻力、种群调节、密度调节、非密度调节、种内调节、种间调节、生态对策、邻接效应、互利共生、偏利作用原始协作、竞争、寄生、捕食、化感作用
2. 种群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数量特征、种群遗传特征、邻接效应
3. 种群增长的模型类型及发生条件
4. 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原因及调节方式
5. 生物种群进化过程中的生态策略选择
6. 种群间相互关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四章生物群落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群落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基本原理及应用(如群落结构理论及其农业应用;生态位理论与应用;群落演替与顶级群落理论)。
1. 概念:生物群落、群落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群落的交错区(生态交错带)、边缘效应、生态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顶极群落、生态位、生态位分异、生态位重叠
2. 群落演替的原因与类型
3. 生物群落结构理论及其农业应用
4. 顶级群落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五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让学生掌握环境与生物关系的基本规律及生物的生态适应性。
1. 概念: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存因子、生态型、生活型、生境、生态位、趋同适应、趋异适应
2. 生物生态适应性的表征
3. 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特征
4. 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特征
5. 环境因子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及遵循定律:小因子定律与耐受性定律
6. 生态位理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第六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本章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有关概念和术语;农业生态系统能量传递途径与转化的实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基本定律;人工辅助能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与调控途径。
1. 概念:耗散结构、食物链、食物网、人工辅助能、初级生产、次级生产、生态效率、生态金字塔、林德曼效率、能值、能流分析、能值分析
2.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途径与转化的实质
3.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基本定律
4. 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及能值分析
5.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调控途径第七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本章要求学生熟悉掌握物质循环的若干概念,碳循环、水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的特点和对农业的影响,了解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模型建立方法和分析方法,掌握农业生态系统养分调节的基本原则和途径;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造成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1. 概念:、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气相型循环、沉积型循环、库、流、周转率、周转期、循环效率、温室效应、温室气体、酸雨、生物放大作用、生物富集、水体富营养化、赤潮
2. 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
3. 几种主要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人类活动对碳、氮、硫循环和水循环的干扰及引起的环境问题
4. 农业生态系统物流模型的建立(基本步骤),保持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平衡的途径
5. 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八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设计[考试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分析与诊断、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估,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
1. 概念:生态系统的稳态、系统的稳定性、反馈、多元重复补偿、直接调控、间接调控、系统分析、生态阈值、生态平衡、生态容量、生态系统健康、生态入侵
2.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特点
3. 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分析步骤和综合诊断方法的应用
4. 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子、遵循原理及健康评估的方法第九章农业资源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农业资源状况与合理利用,要求学生掌握生态平衡原理、全球环境变化与农业环境保护。
1. 概念:资源、农业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生态平衡、生态阈限、农业环境、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
2. 农业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3. 生态平衡:基本特征、失调的标志、原因、保持生态平衡的途径
4. 资源与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臭氧层耗损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问题突出、自然灾害加重
5. 农业环境污染类型及防治;农业资源调差与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第十章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的兴起原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和类型;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的比较。
1. 概念: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中国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农业、恢复生态学、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与重建
2. 国外替代农业理论
3.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4. 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与国外生态农业在原理与技术上的比较
5. 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目标和关键技术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