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科目考试大纲
1.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2012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2004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绪论
要求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问题在教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的任务及教育学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还要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 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2.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4.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考试要求]
要求识记“教育”的概念和三种形态教育各自的特征,掌握“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之间的关系,比较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异同。
1.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 教育概念的界定
3. 教育的基本要素
4. 教育的起源
5. 教育育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考试要求]
要求学识记人的发展、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年龄特征的概念;描述遗传、环境、教
育、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人的发展的规律及其教育意义。[考试内容]
1. 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2.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4.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考试要求]
要求理解社会政治是如何决定学校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如何反作用于社会政治;能从多方面分析今天的学校教育为何经济功能尤为突出;比较政治、经济、文化对学校教育作用的性质和涉及面的区别。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2.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3.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4.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5. 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功能
6.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7. 教育的人才筛选、调节人口功能第四章教育目的
要求识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育目的的结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含义;掌握教育目的的意义和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能够分析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优点和局限性;掌握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及实现途径;明确普通中小学的任务和培养目标。
1. 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概念
2. 教育目的的功能
3.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4.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5.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6.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7.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 我国的教育目的
9.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五章教育制度
要求识记教育制度与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掌握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了解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认识学校教育制度是实现教育目的,落实教育内容,达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
1. 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与
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3. 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4.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5. 我国学制的历史沿革
6. 我国现行的学制结构第六章教师与学生
要求掌握教师的作用、地位、任务、劳动特点以及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还要掌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及正确的学生观。
1. 教师的作用与地位
2. 教师的任务、劳动特点
3. 教师的素养
4. 学生的地位、特点
5. 师生关系
6. 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意义、特征与建立第七章教学
要求掌握教学的意义和任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基本环节。
1. 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2. 教学过程的本质
3.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及基本规律
4. 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5. 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意义、体现形式
6. 教学方法的意义及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7. 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课堂教学、现场教学
8. 课的结构
9.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1999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二.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编古代教育史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考试要求]
掌握几种教育起源论的代表观点,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教育的区别,分析亚非文明古国在教育史上地位和贡献。
1. 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2. 奴隶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3. 怎样理解“光明来自东方”和“西方中心论”的论断。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了解古希腊时期教育文化制度、教育理论,掌握古希腊教育的发展阶段。[考试内容]
1. 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比较。
2. 雅典教育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3. 智者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的贡献。
第三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教育思想[考试要求]
掌握三位思想家、教育家的主要教育主张和思想,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教育发展的影响。
1. 斯格拉底的问答法。
2. 比较苏格拉底和亚里斯多德的关于美德的见解。
3. 比较《理想国》和《法律篇》中的教育观。
4. 比较柏拉图的“知识即回忆”和亚里斯多德的“白板说”。
5. 综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关于理性与欲望的关系。第四章古罗马的教育
掌握古罗马教育的变化,理解古罗马教育的实践性。[考试内容]
1. 古罗马共和时期到底过时期,教育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坤体量的教育思想及在教育史上的影响。
4. 奥古斯丁的教育哲学体系。第五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掌握西欧中世纪(5 世纪到14 世纪文艺复兴前)教育的性质。[考试内容]
1. 西欧中世纪教育的本质和主要特征。
2. 教会学校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3. 大学的产生及其历史地位预作用。第六章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
掌握拜占庭教育及阿拉伯教育的兴起和历史贡献。[考试内容]
1. 评价拜占庭的教育及其影响。
2. 阿拉伯教育迅速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及贡献。第二编近代教育史
第七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考试要求]
掌握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与及其关系,三种教育性质及其影响。[考试内容]
1. 人文主义教育、发展历程及特征。
2. 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方教育的影响。
3.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的联系与区别。第八章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及其对世界教育的巨大贡献。[考试内容]
1. 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
2. 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意义。
3. 夸美纽斯提出的教学原则。
4. 夸美纽斯教育教学管理思想的主要贡献。
5. 夸美纽斯在教育历史上的主要贡献。
第九章17 世纪至18 世纪欧洲和美洲主要国家的教育[考试要求]
掌握这一时期反映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型教育思潮,英、美、法、德、俄等国教育特色。
1.17—18 世纪欧美主要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趋势。
2.17—18 世纪欧美教育思想的主要倾向及其对人类教育发展意义。第十章卢梭的教育思想
掌握卢梭的生平、活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考试内容]
1. 卢梭教育思想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其局限性。第十一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掌握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的革新实验和教育理论,以及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所作的贡献。[考试内容]
1. 裴斯泰洛齐教育革新实验的基本指导思想及其意义。
2. “教育心理学化”主要含义及其影响。
3、裴斯泰洛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与实践的特点及意义。
4.理解 “裴斯泰洛齐运动”。第十二章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考试要求]
把握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体系及其影响。[考试内容]
1. 赫尔巴特心理学与教育学关系的主张。
2.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主要内容和意义。
3. 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十三章福禄倍尔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掌握福禄倍尔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历史地位。[考试内容]
1. 福禄倍尔的教育哲学思想。
2. 福禄倍尔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第十四章19 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考试要求]
掌握各国家教育出现的思想家和教育制度发生的变化。[考试内容]
1. 比较19 世纪欧美和日本教育发展过程。
2. 德国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费希特、第斯多惠的教育观。
3. 各个国家教育改革的因素分析。
4.19 世纪科学教育思想述评。
5.19 世纪美国公立教育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教育观。第十五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掌握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主要思想。[考试内容]
1.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关系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
2. 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3. 马恩关于人的个性形成理论及其对“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突破。
4. 马恩关于现代生产、现代科学和现代教育的内在联系。
5. 怎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编现代教育史
第十六章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考试要求]
要求掌握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前期主要的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考试内容]
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共同特征及意义
2. 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
3. 可乐利教学法、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设计教学法
4. 实验教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主要成就与局限第十七章蒙台梭利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要求了解蒙台梭利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考试内容]
1. 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与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2. 蒙台梭利关于自由、纪律与工作的观点
3. 蒙台梭利在世界幼儿教育史上的地位第十八章杜威的教育思想
要求掌握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1. 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2. 杜威课程理论的评价
3. 杜威关于教学方法的理论
第十九章二十世纪前期英、法、德、美和日本教育的发展[考试要求]
要求了解掌握二十世纪前期英、法、德、美和日本教育的发展。 [考试内容]
1. 各国教育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及影响各国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
2. 现代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
3. 英、法两国在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教育法案和报告及主要解决的问题
4. 美国中等教育改革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及意义
5. 德、日两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极端的民族主义倾向与法西斯专制主义教育
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教育
要求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教育的教育改革情况。[考试内容]
1. 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1917-1920)教育改革的意义
2. 二十世纪20-30 年代苏联普通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及影响第二十一章马卡连柯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要求了解马卡连柯的教育实践,掌握主要的教育思想。[考试内容]
1. 马卡连柯的教育观和教育目的论
2. 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
3.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观点
第二十二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德、日本、苏联和俄罗斯的教育改革[考试要求]
要求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德、日本、苏联和俄罗斯的主要教育改革。[考试内容]
1. 战后主要发达国家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的改革
2. 联邦德国和日本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举措和经验
3. 英国《1988 年教育改革法》的内容、启示
4. 苏联1977 年以后的教育改革与1958 年和1964 年的教育改革的联系
5. 美国80 年代以后的教育改革的动向第二十三章现代欧美教育思想
要求掌握现代欧美的主要教育思想。
[考试内容] 1.改造主义教育
2. 新传统教育派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和形成的背景3.新行为主义教育的特征
4. 结构主义教育的积极因素
5. 人本化教育思潮
第二十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教育理论的发展[考试要求]
要求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教育理论的发展。[考试内容]
1. 凯洛夫《教育学》的教育思想体系的贡献与局限
2.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成就和影响
3.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二十五章发展中国家的教育
要求了解掌握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的特点。[考试内容]
1. 殖民统治对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影响
2. 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3. 发展中国家当今教育领域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四版)(2008 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要求掌握教育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及西周教育制度的特点。[考试内容]
1. 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及原始教育的特点
2. 古代学校的萌芽及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3. 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
4. 西周学校的老师和教育内容
5. 西周的幼儿教育和民族教育
6. 西周学校的管理制度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考试要求]
要求掌握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道家、法家的教育思想《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1.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
2. 孔子的教育思想
3. 孟子的教育思想
4. 荀子的教育思想
5. 墨子的教育思想
6. 道家的教育思想
7. 法家的教育思想
8. 《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9.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现象
10. 稷下学宫的办学性质和条件
11.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第三章秦、汉教育
要求掌握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及学校教育的基本体制构建和有关制度措施;掌握这个时期教育家的主要教育观点。
1. 秦代的文教政策
2. 汉代的文教政策
3. 焚书禁学、以法为教
4. 黄老政治与汉初文教政策
5.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6. “独尊儒术”对汉代教育的影响
7. 太学的发展和特点
8. 鸿都门学
9. 贵戚学校和宫邸学
10. 文翁兴学
11. 汉代的私学
12. 汉代察举制度
13.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4. 王充的教育思想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考试要求]
要求掌握魏晋南北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和选士制度、嵇康的玄学教育思想及颜之推及其
《颜氏家训》
1. 魏晋南北朝的学校教育制度
2. 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3.嵇康的玄学教育思想
4.颜之推及其《颜氏家训》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要求掌握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学校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和韩愈的教育思想及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考试内容] 1.隋唐文教政策
2. 隋唐学校教育制度
3. 隋唐科举制度
4. 韩愈的教育思想
5. 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教育[考试要求]
要求掌握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科举制度、书院;了解和掌握辽金的教育和元代的教育;掌握朱熹的教育思想。
1.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2. 宋代的科举制度
3. 宋代的书院
4. 辽金的教育
5. 元代的教育
6. 朱熹的教育思想第七章明代的教育[考试要求]
要求掌握明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理解掌握宋元明时期的私学;掌握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1. 明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2. 明代的科举制度
3. 宋元明时期的私学
4.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考试要求]
要求掌握清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及科举制度;理解掌握王夫之、颜元等的明末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想。
1. 清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2. 清代的科举制度
3. 明末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想
4.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5. 颜元的教育思想
第九章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考试要求]
要求掌握和理解清末封建教育的衰败与教会教育的开端;掌握龚自珍、魏源等对清末教育的批评和改革主张;了解和掌握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掌握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考试内容]
1. 清末封建传统教育的衰败与教会教育的开端
2. 龚自珍、魏源等对清末教育的批评和改革主张
3.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4. 张之洞“中华为体,西学为用”教育思想第十章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考试要求]
要求了解识记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理解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了解留学教育和教会教育的新阶段,理解掌握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教育思想。
1. 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2.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3. 留学教育
4. 教会教育的新阶段
5.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教育思想第十一章民国初期的教育
要求了解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了解识记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了解文化教育战线复古与反复古的斗争;理解掌握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1.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
2.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3. 文化教育战线复古与反复古的斗争
4.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第十二章“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考试要求]
要求了解识记“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潮;识记掌握1922 年的“新学制”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传入和实践;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下的革命教育。 [考试内容]
1.“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潮
2.1922 年的“新学制”
3.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传入和实践
4. 第一次国共合作下的革命教育第十三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考试要求]
要求了解识记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宗旨与政策和国民政府的教育改革与学校教育的发展;理解掌握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理解掌握陶行知的教育活动与思想、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1.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宗旨与政策
2. 国民政府的教育改革与学校教育的发展
3.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4.陶行知的教育活动与思想
5.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6.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第十四章反对教会教育与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运动[考试要求]
要求了解反对教会教育的斗争和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斗争。
1. 反对教会教育的斗争
2. 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斗争第十五章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要求理解识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了解解放区的教育建设。
1.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2.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纲领、方针与政策
3.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概况
4. 解放区的教育建设方针
第十六章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
要求了解掌握改造旧教育,创建新教育;理解独立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理解掌握“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破坏。
1. 改造旧教育,创建新教育
2. 独立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3. “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破坏第十七章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考试要求]
要求理解识记教育领域中的拨乱反正;了解掌握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深化。
1. 教育领域中的拨乱反正
2. 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3. 恢复高考制度的历史意义
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