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篇本科报考指南
-
2019年07月26日16:25 华侨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这里看完整内容
-
http://sjc.***.cn/电话:0592-6167698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6 年 5 月 13 日,华侨大学正式决定将新闻传播学专业从文学院中分离出来,成立独立建制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学院设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 41 人,其中教师 31 名,实验及教辅人员 5 名,行政及党团工作人员5 名。31 名教师中有教授 4 人、副教授 9 人、
硕士研究生导师 17 人,拥有博士学位的 25 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境外半年以上访问交流经历的教师 12 名。
学科情况◢
学院现有新闻系、系、广告系3 个学系和学、广告学、新闻学 3个本科专业。其中,学专业于 2003年 9 月开始招生,广告学专业于 2008 年 9月开始招生,新闻学专业于 2013 年 9 月开始招生。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 800 余人,其
中境外学生 200 余人。2013 年 1 月,新闻传播学专业方向在中国语言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的“国际文化传播”二级学科硕士点获批,2016 年 9 月学院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点获批,现有硕士 64 名。
专业介绍◢
学专业,四年制,文学学士学位:培养具备新闻传播理论素养和系统新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等新闻媒体、机关企事业单位、涉外或涉侨宣传部门从事新闻策划、采写、编导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广告学专业,四年制,文学学士学位: 旨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市场调查与信息咨询行业以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与管理、广告策划创意与设计制作、公关策划、品牌形象
策划与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新闻学专业,四年制,文学学士学位: 以培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专业能力和媒介经营管理能力,理论与业务水平较高的新闻专门人才为目标。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国际化视野,能在各类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涉外或涉侨宣传部门从事新闻策划、采写、编导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科研氛围◢
学院设有华侨大学海峡传媒研究中心、华侨大学口语传播艺术研究中心、华侨大学海外华文媒体研究中心、华侨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华侨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 5个院属科研机构和1 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海峡两岸传播创新研究中心。近年来, 共获得 7 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14 项省部级 课题立项,显示出较为强劲的科研增长势头。学院开设了“传媒大讲堂”及相关学术讲座, 经常邀请境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交流。国 际化交流方面,学院定期会选派优秀学生到 境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
办学特色◢
学院办学定位:立足本土,沟通两岸; 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道器并重,知行合一,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传播院系。学院办学特色鲜明。
(一)对台传播,促进两岸文化认同: 近年来,我院和台湾高校互动频繁。我院聘 请了两位台湾籍教师,担任核心课程教学工 作。我院先后有 5 位教师去台湾各高校进行或长期或短期的交流访问。两岸学生交流互 换频繁,台湾是我院学生交换的主要目的地。
2016 年以来,先后有近百位同学分别到台湾世新大学、铭传大学等传播院系交换。
(二)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为 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是学院工作的中心 内容之一。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受境外生欢 迎的学院之一。目前,学院在校境外生共 220 人。学院每年都有派出学生赴台湾世新大学、铭传大学等境外高校交流学习。学院与境内 外高校或教育机构互动频繁,并在日本开设 研究生教育拓展海外办学。
(三)凸显专业特色,推进科研学术育 人、实践科创育人:学院鼓励本科生跟随相应的导师参与各级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 践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 新能力;开展的“白鹭湖传媒实训营”活动, 以传媒实务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思维; 组建 10 个“教师工作坊”,推行产学研融合教育新模式,以兴趣为基础,培养学生专业 能力;承办的“2018 海峡两岸新媒体创业大赛”、“福建新闻奖”评审等专业类活动,促 进业界与学界的融合。
实习基地◢
目前学院已经建立 40 多家实习基地和实习平台,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日报社东南网、厦门卫视、海西晨报、泉州电视台、泉州晚报、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优酷网、福建奥佳影视传媒公司、蓝道广告公司、亚洲娱乐传媒、云南大理福门文创基地等媒体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学生活动◢
实践教学◢
学院极为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作品多次在中国影视学院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微电影创作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海峡两岸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等重大赛事中斩获各项大奖。为了应对传媒领域新技术革命、市场对交叉型学科人才的需求, 也为了增强学生的媒介“实战”意识,以将来更好地适应媒体竞争市场的需求,学院在
2018 年开设了“白鹭湖传媒实训营”,邀请到了包括东南卫视首席记者叶青林、厦门卫视副总监徐映玲等在内的业界专家进行现场教学,实训营活动得到福建东南网、厦门日报、海峡都市报等媒体的报道。
毕业前景◢
本科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直接就业或继续深造。学院读研比例为 20%左右,每年都有学生保研至国内名牌高校或申请国外留学。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工作类型丰富,整体状况良好。毕业生就业大部分集中在电视台、报业、文化传媒公司、网络信息科技公司以及各类新媒体机构。学院也鼓
励学生自主创业,创办公司或工作室。各专业年终平均就业率达到了 96%以上。毕业生口碑良好,业务能力较强,深受用人单位或实习单位喜爱。
办学设施◢
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室建设总体目标, 以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一专多能”复合型传播人才服务。学院建有福建省省级示范实验中心:华侨大学新闻影像实验中心。实验室面积约为 800 平米,分为数字演播厅、播音实验室、非编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等 7 个实验分室,正规划建设融媒体和大数据舆情实验室。
大类招生本科专业分流办法◢
学院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个人意向、第一学期综合绩点成绩、高考成绩、综合表现为专业分流主要依据。学生在校期间仅有一次在所属大类内专业分流的机会。分流后如需变更专业(不得在本大类内变更),则按《华侨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和《关于本科学生转专业补充规定》等学校转专业的有关规定执行。学院成立以专业分流领导小组负责相关分工与解释工作,各系的专业老师、班主任、团委老师共同参与相关工作。
原标题:2019年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篇本科报考指南
- 大学 招生信息 报名 本科
- 手机版:2019年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篇本科报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