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复试)
(科目: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旨在考查考生有关教育学原理的基本常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本课程的体系、结构,对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总体的认识。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所学的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教育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部分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定义的类型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三)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2.近代教育的特征
3.现代教育的特征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l.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科技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互补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l.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
l.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4.我国的教育目的
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的概念
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2.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六、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制的概念与类型
2.学制确立的依据
3.我国学制的演变过程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重视学前教育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二)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的背景、目标、内容和进程
八、教学
(一)教学概述
l.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定义;教学与教育、智育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二)教学过程
1.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
2.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3.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的模式。
(三)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2.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四)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2.班级授课制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五)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
(六)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
(七)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1.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
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学业成就评价
4.教学评价的改革
九、德育
(一)德育概述
1.德育概念
2.德育任务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2.《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要素
2.德育过程的规律
(四)德育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育影响的连续性。
(五)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
(六)德育途径
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
十、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1.教师的概念与类别
2.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3.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4.教师劳动的特点
5.教师的专业素养
6.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7.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二)学生
1.学生及学生观
2.学生群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生群体的作用。
3.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三)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
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部分
一、教育研究方法概览
(一)教育研究概述
教育研究的界说,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教育研究的特征与基本原则,教育研究方法及其基本类型。
(二)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教育研究的总结与评价。
(三)教育的哲学研究
教育哲学研究的方法问题,教育哲学的两类基本研究方法,教育哲学的两种现代研究方法。
二、实证主义的研究
(一)教育调查研究
教育调查研究概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研究过程,问卷的编制。
(二)教育测量研究
教育测量概述,教育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教育测量的实施
(三)教育实验研究
教育实验研究概述,教育实验的效度与变量控制,教育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育统计研究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描述性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方法。
三、解释主义的研究
(一)教育质性研究
什么是教育质性研究,教育质性研究的一般过程,质性研究的历史发展,教育质性研究的相关理论问题。
(二)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的缘起与基本内涵,教育叙事研究的价值、结构与表达,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与规范。
(三)教育个案研究
教育个案研究概述,教育个案研究的一般过程,教育个案研究报告的撰写。
(四)教育历史研究
教育历史研究概述,教育历史研究的一般程序,教育历史研究的分析方法,教育历史研究的应用。
四、综合方法的研究
(一)教育行动研究
什么是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的一般过程,教育行动研究报告的写作策略。
(二)比较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概述,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比较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三)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的基本概念、类型,收集、阅读、整理文献的基本方法,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
主要参考书:
柳海民.教育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陈向明主编.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