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财政金融》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财政金融》是高等院校财经类、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为培养高质量经济管理人才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财政、金融、国家税收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熟悉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所使用的财政工具和金融工具。掌握财政金融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要求,加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为学好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阐述财政学和金融学两大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国际财政理论和金融理论的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财政与金融问题。
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在财政与金融课程的教学中应系统讲授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紧密结合实际,提出和分析理论问题,培育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重点讲授有关财政与金融基础的原理与基本的实务问题,以理论为主,兼顾业务知识,注重宏观知识的把握,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财政与金融是一门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课程,以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主,对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掌握的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方面,具体内容可划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以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为主。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和把握的内容。主要要求理解掌握有关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
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财政金融问题,其中包括简单的计算。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要求考生具有初步的管理学和财务基础知识,并有一定的宏观问题思维。先修课程为:管理学、基础会计学等。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对财政一词的来历、财政所属范畴及其发展的过程有个大概的了解,并能对各种社会形态下的财政收支情况有所比较;重点掌握财政所具有的特征,以及掌握、理解财政各个职能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财政的一般概念;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识记)
2 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识记)
3.财政在社会在生产中的地位(应用)
4 财政的特征(识记)
5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识记)
6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识记)
7 财政分配的形式一般采用货币分配形式;(识记)
8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识记)
9 财政的职能和作用(识记)
10财政的产生和发展(理解)
第二章 财政收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从动态和静态等方面全面理解财政收入的概念;掌握财政收入的分类标准和方法;深入理解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含义和影响因素;了解财政收入的基本结构,财政收入经济性质的分析,结构分析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财政收入含义(识记)
2.财政收入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收入的意义;财政收入的来源;财政收入的原则。(识记)
3.财政收入有哪些原则(应用)
4.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识记)
5.财政收入的终来源构成 (识记)
6.财政收入进行分类(应用)
7.财政收入规模分析。(识记)
8.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识记)
9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分析;财政收入规模的计算方法。(应用)
10.计算财政收入的规模。(应用)
11掌握财政收入的价值结构(识记)
12掌握财政收入地区结构(识记)
第三章 税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我国税收制度体系,熟悉我国现行的主要税收种类,理解税收的特征和作用,了解税负转嫁的基本知识。把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制的基本实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税收的概念和特征(识记)
2、税制的8个要素(识记)
3、税收原则(掌握)
4、优税制理论的基本条件(理解)
5、我国现行税收管理制度,重点增值税、所得税(掌握)
第四章 公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国家公债的概念类型和特点,能够正确描述国债是如何运转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国债的概念及其分类(识记)
2、国债利息率以及确定的几个因素(掌握)
3、国债的负担(理解)
第五章 财政支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财政支出的概念及财政支出的各种分类;掌握并理解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理解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安排和组织财政支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及政府采购制度;掌握一些财政支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掌握各种购买性支出的性质及现行管理办法;掌握对转移性支出改革的重要意义及其改革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财政支出的概念与分类(识记)
2、财政支出的分类与制约因素(识记)
3、财政支出的规模和影响因素(识记)
4、财政支出的效益以及衡量方法(识记)
5、购买性支出的定义以及内容(识记)
6、转移性支出的定义以及内容(识记)
第六章 政府预算与预算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掌握国家预算的概念,了解我国国家预算的组成,正确和全面理解国家预算的原则。掌握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的概念,并能加以比较。结合目前我国实际,充分认识实行复式预算的必要性和条件。掌握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理解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内容和特点,了解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建立和发展,掌握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原则。重点掌握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与实质、类型及分税制方面的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掌握国家预算的概念;
2.了解我国国家预算的组成;
3.理解国家预算的原则;
4.掌握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的概念,并能加以比较;
5.理解实行复式预算的必要性和条件;
6.掌握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
7.理解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8.了解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建立和发展;
9.掌握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原则;
10.掌握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与实质、类型及分税制方面的问题;
第七章 金融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金融的含义和金融的构成,特别是要着重掌握信用的几种形式、利息和利息率、金融工具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概述(识记)
2、货币的性质以及职能(掌握)
3、信用的形式以及分类(掌握)
4、利息率以及确定利率的四种因素
第八章 金融机构及其业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金融机构体系的三个环节,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演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概念和特征,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种类。了解我国现有的政策性银行。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金融机构的定义(理解)
2、中央银行及其职能(理解)
3、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识记)
第九章 货币需求与供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货币货币需求理论以及影响因素,识记货币政策的供给理论以及货币均衡理论,掌握通货膨胀以及影响和治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货币需求的定义以及影响因素(识记)
2、掌握通货膨胀的定义(识记)
3、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识记)
第十章 金融市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掌握和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功能。一般掌握金融市场的分类。重点掌握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了解黄金市场的内容。重点掌握外汇市场方面的概念、外汇交易方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金融市场的定义以及特征(识记)
2、金融市场的分类(识记)
3、同业拆借的定义(理解)
4、资本市场的定义以及分类(识记)
第十一章 财政与金融的宏观调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工程结算的概念、作用、竣工结算的原则和程序,了解竣工决算的编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宏观调控的内涵以及特征(了解)
2、财政政策的概念、功能、目标(识记)
3、货币政策目标(识记)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之间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关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高层次的要求。
二、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财政与金融》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第一版);书号:
三、学习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学习过程中,即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以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该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时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为“识记”为35%,“理解”为35%,“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较易、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
五、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社会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上升而快速( )
A.不变 .减少
C.不确定 D.递增
(二)多项选择题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有( )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 低利润选择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 低费用选择法
(三)名词解释
购买性支出
(四)简答题
简述购买性支出的性质。
(五)判断题
购买性支出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 √ )
(六)计算题
银行存入1000元,利率10%,期限三年,单利计算期满本利和。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